本文主要是介绍抗扰度试验--EMS--浪涌--Surge,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案例分析
- 每年世界各地新闻报道的雷击事件数不胜数:
- 1987年3月26日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利用大力神火箭发射通信卫星时,火箭发射约1分钟后受雷电干扰突然失控,浪涌电压破坏了制导控制计算机,导致星箭俱毁,损失高达1.7亿美元;
- 1995年6月广州白云机场凤凰山导航雷达遭雷击,引起通信故障,导致120多架航班无法降落;
- 2007年7月,广州市黄埔区黄埔海关因雷击,击坏电脑系统,致使工作停顿。
- 2010年8月17日,一架载有131人的波音737-300客机在哥伦比亚圣安德烈斯岛降落时遭雷击坠毁,断为三截。据法新社援引哥伦比亚民航管理局的消息称,有1人死亡,120名乘客在事件中受伤,其中5人重伤。
36.202.5 浪涌
浪涌主要有下面两方面产生:
- 变电场所开关动作
- 间接雷击感应
试验等级
具体测试参考GB17626.5(IEC61000-4-5)标准中规定的试验等级如下:
- 患者耦合点不需要端接模拟手。
- 没有交流或直流电源输入选件的内部电源供电的设备,该试验不适用。
- 有内部备用电池的设备,应在试验后验证设备仅在网电源供电时继续工作的能力。
雷击浪涌试验
雷击浪涌试验有共模和差模两种。
- 普通滤波器和铁氧体磁芯来滤波、吸收的方案基本无效。要采用气体放电管、压敏电阻、硅瞬变电压吸收二极管和半导体放电管等专门的浪涌抑制器件。这类器件的使用方法是并联在线路与参考地之间,当浪涌电压出现时,迅速导通,以将电压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值上。
- 为保证使用效果,浪涌吸收器件要用在进线入口处,引脚要短。在器件附近不能有信号线和电源线经过,以防止因电磁耦合将干扰引入信号和电源线路
这篇关于抗扰度试验--EMS--浪涌--Surge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