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赵一新:数字伴随——城市交通的智慧感知,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来源:中规院交通院
本文改编自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赵一新院长,在2020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伴随•成长”主题活动中的主题演讲:《“数字伴随”——城市交通的智慧感知》。
赵一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 院长
“城市历史学家斯皮罗·科斯托弗把城市称作为一个“过程”,城市随着居住人群与科学技术演变而变化。人类用几千年的时间建造城市,可能需要用同样的时间来认识城市规律。”
我国城市建设进入新时期以来,智慧交通系统建设落地、出行服务持续升级、智能计算技术不断发展,数字伴随带来了交通规划的手段革新与技术升级,从道路设施状态到个体出行体验,对城市交通的认知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城市规划应用中,我们不断探索将数字信息转化为对城市交通的智慧感知能力,提升对城市交通规律的解析能力,以支撑城市高品质交通系统和交通出行服务的规划建设。
一
可衡量的设施品质——有数据才更清楚家底
路网密度:我们为什么强调城市路网密度?
窄马路、密路网一定程度上能提供更合理的路网级配和更高的道路承载力,那我国城市的路网密度到底是什么水平?中央城市工作会明确提出了2020年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网密度提高到8公里/平方公里的目标要求。经过连续三年动态监测,全国主要城市平均道路网密度仅为6.1公里/平方公里,实现目标仍然是任重道远。
同时,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城市规模、空间形态以及不同区位城市的路网密度指标呈现差异化特征,从而需要更精细化和更具指导性的考核指标。从城市群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市群城镇组团化、密集化发展,而京津冀地区多数城市呈现单中心摊大饼式发展,城市郊区片区“宽马路、大街区”式建设普遍,道路网密度低于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区域。
城市道路网密度虽然是一个设施的指标,但是也体现出了与城市活力的高度相关性。把道路网密度和城市活力指标进行交叉分析后,发现当道路网密度在逐渐增加到9-11公里/平方公里的过程中,与城市活力的增长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印证了对全市的道路网密度提出8公里/平方公里要求的重要性,不仅是完善道路基础设施的需求,同时也是实现提升城市活力的途径。
街道品质:如何量化每日走过的街道品质?
我们关注道路设施的供给水平,更关注街道空间的品质。人行道净化专项行动提出畅通、安全、舒适的设施品质提升目标。如何监测和考核该项目标,从视觉认知转变为量化指标是关键。我们基于街景图像的AI要素识别技术,把环境空间、道路宽度、护栏设施、占道停车转化为量化要素,构建起街道品质与人行道净化的数据认知体系,实现了对街道空间品质的量化评估与问题定位,从而更有的放矢的进行改善与治理。
二
可解析的交通拥堵——比发现拥堵更进了一步
拥堵溯源:把握车辆来源去向,才能回答城市为何拥堵
识别交通拥堵只完成了基础监测,通过智慧感知计算来剖析交通拥堵成因,才是治理城市拥堵的关键。我们依托单车级精准出行特征解析技术,对城市道路交通流进行溯源分析,从而进一步直观呈现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所在。路段溯源识别拥堵路段的来源去向,并挖掘路网的结构性问题;通道溯源解析任意两个区域间的路径选择,并辅助寻找通道平衡;全网溯源分解不同距离出行的路径构成,并自动评估道路合理级配水平。
三
可透视的城市空间——是城市空间,更是人的活动空间
空间范围:40公里是城市的最大尺度吗?
城市到底有多大,城市能不能继续扩展空间边界?是规划师必须思考和认真审视的问题,城市空间范围不应是传统意义上行政边界范围,更需要关注的城市居民活动空间的范围。具备紧密通勤联系特征的空间范围,是城市空间拓展、新区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基于城市人口通勤大数据,我们构建了涵盖90%通勤人口的空间椭圆。椭圆的长轴半径体现了城市运行可以支撑的空间尺度,椭圆的形状则呈现了城市具有紧密联系的空间包围圈,该空间椭圆是城市规模、地形条件、交通支撑、城镇布局和人口行为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研究结果可知,40公里是现有交通系统支撑下,中国主要城市的最大通勤空间尺度。
TOD开发:如何评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水平?
轨道交通设施对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具有重要的骨架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就业可达性,拉近城市功能区之间的联系。而当前一些城市轨道客流效益偏低,是由于轨道布局与通勤需求存在空间错位所致,轨道线网与职住空间组织的匹配度是TOD效应发挥的关键。因此,我们计算了36个城市轨道覆盖通勤比重,总体上与轨道线网规模相关,但其中轨道客流强度较高的广州、深圳、南宁、厦门、杭州、西安等城市覆盖通勤比重均高于同等线网规模的城市。通过该指标能够充分反映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契合程度,可作为评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重要参考。
四
可感知的通勤体验——回归以人为本的规划建设理念
幸福通勤:有多少人拥有良好的通勤体验?
高品质的设施、畅通的交通环境、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归根结底是为了居民的出行服务。通勤交通关系着居民的幸福感,决定了城市的宜居性。已有的研究表明5公里以内的通勤,通过慢行或多样化的交通方式选择,有稳定可控的通勤时间,容易带给居民良好的通勤体验。
基于城市通勤大数据,我们用通勤者的足迹刻画了36个主要城市的通勤画像。数据显示,在中国主要大城市的代表中,50%的通勤人口可以具有良好的通勤体验,职住供给充足、配套设施完善的空间是幸福通勤人口集中的空间。而郊区睡城、产业新城的职住分离,不仅带来长距离通勤的不良体验,也会推高城市的运行成本,甚至引发社会、心理问题。幸福通勤,不仅是城市空间与交通规划的重要评估指标,更应该是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的核心理念和关键目标。
五
结语
预见未来是城市交通感知的目的与愿景。从人的感知、车的感知、设施感知、城市感知的全方位感知能力,到全要素指标的可衡量、可解析、可透视、可感知,再到智慧化研判、决策、管理、服务,依赖于我们城市交通研究人员的不断深耕、新技术应用实践的持续探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交通分院、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专注于城市交通、城市空间、出行需求与交通服务的发展规律研究,构建形成了快速响应交通云模型平台和完善的技术体系,持续技术创新并研发了多项专业平台产品。致力于打造城市交通大数据采集、处理、评估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先进基地,产学研全产业链能力拓展协作平台,积极发挥为部服务职能,为行业管理部门业务能力与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撑。
这篇关于赵一新:数字伴随——城市交通的智慧感知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