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量/数组存储方式与向量化展开/展平、view、reshape、permute对比

本文主要是介绍张量/数组存储方式与向量化展开/展平、view、reshape、permute对比,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1 逻辑存储与内存存储
    • 1.1 高维张量
    • 1.2 按行展开和按列展开
  • 2 矩阵向量化、按行按列展开
    • 2.1 numpy中:
      • numpy.ravel()
      • ndarray.flatten()
    • 2.2 Pytorch中:
  • 3 pytoch中的view,reshape,permute对比
    • 3.1 view
    • 3.2 reshape
    • 3.3 permute

链接文章:
python pytorch中 .view()函数讲解
pytorch中张量的分块.chunk()方法和拆分.split()方法
NumPy中 ravel() 和 flatten() 展平数组 对比——Dust_Evc
NumPy:确定 ndarray 是查看还是复制以及它是否共享内存
tensor数据存储与内存共享
深入理解Tensor对象_下:从内存看Tensor


1 逻辑存储与内存存储

对于一个Tensor来说,我们可以认为它有两种存储方式

  • 逻辑存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内存存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高维张量

  • 在torch/numpy中, 即使是高维张量在内存中也是存储在一块连续的内存区域中
  • 会记录一些元信息来描述数组的"形态", 例如起始地址, 步长 (stride), 大小 (size)等.
  • 对高维张量进行索引时我们采用起始地址 + 地址偏移量的计算方式, 而地址偏移量就需要用到stride和size的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我们在使用view去修改tensor的时候, 其实我们并没有修改tensor在内存中的存储, 而只是通过修改stride和size来描述张量形状的变化

1.2 按行展开和按列展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如果张量x的行优先展开形式和其内存存储一致, 则我们称之为 C-contiguous
    • Numpy, Pytorch中的contiguous指的就是C-contiguous
  • 如果张量x的列优先展开形式和其内存存储一致, 则我们称之为 Fortran-contiguous
    • Matlab, Fortran中的contiguous指的是Fortran-contiguous.
  • 可用转置实现两种存储格式的转换,以pytorch为例:
vp=torch.randn(1,204)
vp1=vp.view(68,-1)  ## torch.size ([68,3])
vp2=vp1.t()  ## torch.size ([3,68])# vp2 就是 vp 的 Fortran-contiguous 版本

2 矩阵向量化、按行按列展开

2.1 numpy中:

numpy.ravel()

numpy.ravel(a, order=‘C’)

返回一个连续的展平数组。

返回包含输入元素的一维数组。仅在需要时制作副本。

从 NumPy 1.10 开始,返回的数组将与输入数组具有相同的类型。(例如,将为masked 数组输入返回masked 数组)

参数:

输入:

aarray_like

​ 输入数组。_a_中的元素按order 指定的 顺序 读取,并打包为数组。

order {‘C’,‘F’, ‘A’, ‘K’}, 可选

​ 使用此索引顺序读取_a_的元素。‘C’ 表示以行优先、C 风格的顺序对元素进行索引,最后一个轴索引变化最快,回到第一个轴索引变化最慢。‘F’ 表示以列优先、Fortran 风格的顺序对元素进行索引,第一个索引变化最快,最后一个索引变化最慢。请注意,“C”和“F”选项不考虑底层数组的内存布局,仅参考轴索引的顺序。_‘A’ 表示如果a_是 Fortran_连续_的,则以类似 Fortran 的索引顺序读取元素在内存中,否则是类似 C 的顺序。‘K’ 表示按照元素在内存中出现的顺序读取元素,除了在步幅为负时反转数据。默认情况下,使用“C”索引顺序。

输出:

yarray_like

y 是与a_具有相同子类型的数组,形状为(a.size,)。请注意,矩阵是为了向后兼容而特制的,如果_a 是矩阵,则 y 是一维 ndarray。

例1:

import numpy as np
nd15=np.arange(6).reshape(2,-1)print(nd15)
#按照列优先,展平。
print("按列优先,展平")
print(nd15.ravel('F'))#按照行优先,展平。
print("按行优先,展平")
print(nd15.ravel())

结果:

[[0 1 2] [3 4 5]]
按列优先,展平
[0 3 1 4 2 5]
按行优先,展平
[0 1 2 3 4 5]

例2:

它相当于.reshape(-1, order=order)

>> > x = np.array([[ 1 , 2 , 3 ], [ 4 , 5 , 6 ]])
>> > np.ravel(x)
array([ 1 , 2 , 3 , 4 , 5 , 6 ])
>>> x .reshape ( -1 )
array( [1, 2, 3, 4, 5, 6] )
>> > np.ravel(x, order= 'F' )
array([ 1 , 4 , 2 , 5 , 3 , 6 ])

order是 ‘A’ 时,它将保留数组的 ‘C’ 或 ‘F’ 排序:

>> > np.ravel(xT)
array([ 1 , 4 , 2 , 5 , 3 , 6 ])
>> > np.ravel(xT, order= 'A' )
array([ 1 , 2 , 3 , 4 , 5 , 6 ])

ndarray.flatten()

返回折叠成一维数组的副本。

  • 参数:

    order {‘C’, ‘F’, ‘A’, ‘K’}, 可选==‘C’ 表示按行优先(C 样式)顺序展平。“F”表示按列优先(Fortran 风格)顺序展平。‘A’ 表示如果a在内存中是 Fortran连续的,则按列优先顺序展平,否则按行优先顺序展平==。‘K’ 表示 按照元素在内存中出现的顺序展平*a 。*默认值为“C”。

  • 输出:

    yndarray _输入数组的副本,展平为一维。

例1:

>>> a = np.array([[1,2], [3,4]])
>>> a.flatten()  # 按行展平
array([1, 2, 3, 4]) 
>>> a.flatten('F')  # 按列展平
array([1, 3, 2, 4])

例2:

a = torch.Tensor([[1,2], [3,4]])a.detach().numpy().flatten('C') #returns array([1., 2., 3., 4.], dtype=float32)  # 按行展平
a.detach().numpy().flatten('F') #returns array([1., 3., 2., 4.], dtype=float32)  # 按列展平
a.flatten() #returns tensor([1., 2., 3., 4.])  # 按行展平

2.2 Pytorch中:

pytorch中,flatten()ravel()都是只能按行展平的,因此,如需按列展平,先转置、再展平。

​ 并且官方文档里指出:与始终复制输入数据的 NumPy 的flatten不同,此函数可能会返回原始对象、视图或副本。如果没有尺寸被展平,则返回原始对象input。否则,如果可以将输入视为扁平形状,则返回该视图。最后,只有当输入不能被视为扁平形状时,才会复制输入的数据。

例子参考:https://discuss.pytorch.org/t/how-to-flatten-a-tensor-in-column-major-order/78636

例1:

# 使用转置方法reshape张量,然后再展平:
x = torch.tensor([[1,2,3],[4,5,6],[7,8,9]])
x.flatten()
tensor([1, 2, 3, 4, 5, 6, 7, 8, 9])
x.transpose(1, 0).flatten()
tensor([1, 4, 7, 2, 5, 8, 3, 6, 9])

例2:

t = torch.randn(3, 5)
t = t.t().contiguous().t()  # .t()表转置
print(t.shape)  # torch.Size([3, 5])
print(t.stride())  # (1, 3)

例3 (高维数组情况):

t = torch.rand(3, 3, 3)# convert to column-major order
t.set_(t.storage(), t.storage_offset(), t.size(), tuple(reversed(t.stride())))  
t.flatten()  # 1D array in column-major order

注意,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张量的一维以列为主序表示,上面的操作将改变张量t中元素的顺序。

下面这个函数不改变原张量t中元素的顺序(通过创建副本):

def flatten_fortran_w_clone(t):    nt = t.clone()nt = nt.set_(nt.storage(), nt.storage_offset(), nt.size(), tuple(reversed(nt.stride())))    return nt.flatten()

自己以下面这个进行测试,发现最长一行执行后数据错误异常

t = torch.arange(24).view(2,3,4)# convert to column-major order
t.set_(t.storage(), t.storage_offset(), t.size(), tuple(reversed(t.stride())))  
t_1 = t.flatten()  # 1D array in column-major order

最长一行执行后,数据变为,并导致最后结果不对:

tensor([[[                  0,                  12, 4198805246726073967,2333189101087841629],[                  4,                  16, 4990343733199463764,2819301914315665708],[                  8,                  20, 4404627256239728488,3181614316598867291]],[[                  1,                  13, 4913279190858748719,3344032066469896253],[                  5,                  17, 6712455194575194719,7165912501647646817],[                  9,                  21, 8371743533659288608,8390891584407283488]]])

例4 (转为ndarray再展平,与上面ndarray.flatten()中的一个例子相同):

a = torch.Tensor([[1,2], [3,4]])a.detach().numpy().flatten('C') #returns array([1., 2., 3., 4.], dtype=float32) (row)
a.detach().numpy().flatten('F') #returns array([1., 3., 2., 4.], dtype=float32) (column)
a.flatten() #returns tensor([1., 2., 3., 4.]) (row)

3 pytoch中的view,reshape,permute对比

3.1 view

  • view要求输入和输出的 tensor 都是 contiguous 的, 否则会 throw exception
  • 换言之, 你不管对一个 tensor 使用了多少次view, 你都只是在改变 stride 和 size, 并没有修改这个 tensor 的内存存储

3.2 reshape

  • 对于 contiguous 的输入, reshape等于view
  • 对于 incontiguous 的输入, reshape等于tensor.contigous().view
    • 其中contiguous()会开辟一块新的内存空间, 将 incontiguous 的张量按照行优先展开的方式存储进去.
    • 所以reshape是有可能修改内存存储的结构的

3.3 permute

  • 虽然permuteview一样, 都是修改 stride 和 size, 但是permute并不保证返回的 tensor 是 contiguous 的.
  • 换言之permute().contiguous()就有可能修改内存存储方式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https://coderlemon17.github.io/posts/2022/08-19-view/

这篇关于张量/数组存储方式与向量化展开/展平、view、reshape、permute对比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205688

相关文章

Debezium 与 Apache Kafka 的集成方式步骤详解

《Debezium与ApacheKafka的集成方式步骤详解》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将Debezium与ApacheKafka集成,包括集成概述、步骤、注意事项等,通过KafkaConnect,D... 目录一、集成概述二、集成步骤1. 准备 Kafka 环境2. 配置 Kafka Connect3. 安装 D

C++初始化数组的几种常见方法(简单易懂)

《C++初始化数组的几种常见方法(简单易懂)》本文介绍了C++中数组的初始化方法,包括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初始化,以及用new动态初始化数组,在C++11及以上版本中,还提供了使用std::array... 目录1、初始化一维数组1.1、使用列表初始化(推荐方式)1.2、初始化部分列表1.3、使用std::

C++ Primer 多维数组的使用

《C++Primer多维数组的使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多维数组在C++语言中的定义、初始化、下标引用以及使用范围for语句处理多维数组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多维数组多维数组的初始化多维数组的下标引用使用范围for语句处理多维数组指针和多维数组多维数组严格来说,C++语言没

Springboot中分析SQL性能的两种方式详解

《Springboot中分析SQL性能的两种方式详解》文章介绍了SQL性能分析的两种方式:MyBatis-Plus性能分析插件和p6spy框架,MyBatis-Plus插件配置简单,适用于开发和测试环... 目录SQL性能分析的两种方式:功能介绍实现方式:实现步骤:SQL性能分析的两种方式:功能介绍记录

SQL 中多表查询的常见连接方式详解

《SQL中多表查询的常见连接方式详解》本文介绍SQL中多表查询的常见连接方式,包括内连接(INNERJOIN)、左连接(LEFTJOIN)、右连接(RIGHTJOIN)、全外连接(FULLOUTER... 目录一、连接类型图表(ASCII 形式)二、前置代码(创建示例表)三、连接方式代码示例1. 内连接(I

Android里面的Service种类以及启动方式

《Android里面的Service种类以及启动方式》Android中的Service分为前台服务和后台服务,前台服务需要亮身份牌并显示通知,后台服务则有启动方式选择,包括startService和b... 目录一句话总结:一、Service 的两种类型:1. 前台服务(必须亮身份牌)2. 后台服务(偷偷干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

《Java深度学习库DJL实现Python的NumPy方式》本文介绍了DJL库的背景和基本功能,包括NDArray的创建、数学运算、数据获取和设置等,同时,还展示了如何使用NDArray进行数据预处理... 目录1 NDArray 的背景介绍1.1 架构2 JavaDJL使用2.1 安装DJL2.2 基本操

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的深度分析与Java实现方式

《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的深度分析与Java实现方式》本文详细介绍了最长公共子序列(LCS)问题,包括其概念、暴力解法、动态规划解法,并提供了Java代码实现,暴力解法虽然简单,但在大数据处理中效率较低,... 目录最长公共子序列问题概述问题理解与示例分析暴力解法思路与示例代码动态规划解法DP 表的构建与意义动

JS 实现复制到剪贴板的几种方式小结

《JS实现复制到剪贴板的几种方式小结》本文主要介绍了JS实现复制到剪贴板的几种方式小结,包括ClipboardAPI和document.execCommand这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 目录一、Clipboard API相关属性方法二、document.execCommand优点:缺点:

Python创建Excel的4种方式小结

《Python创建Excel的4种方式小结》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中创建Excel的4种常见方式,文中的示例代码简洁易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学习一下... 目录库的安装代码1——pandas代码2——openpyxl代码3——xlsxwriterwww.cppcn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