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随想录Day 36|滑铁卢了,leetcode题目:1049.最后一块石头的重量、494.目标和、474.一和零

本文主要是介绍代码随想录Day 36|滑铁卢了,leetcode题目:1049.最后一块石头的重量、494.目标和、474.一和零,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提示:DDU,供自己复习使用。欢迎大家前来讨论~

文章目录

  • 动态规划
  • 一、题目
    • 题目一:1049.最后一块石头的重量II
      • 解题思路:
    • 题目二:494.目标和
      • 动态规划 (二维dp数组)
      • #动态规划 (一维dp数组)
    • 题目三: 474.一和零
      • 解题思路:
  • 总结


动态规划

有点难了,之前差的有点多,找时间补

一、题目

题目一:1049.最后一块石头的重量II

leetcode题目链接

解题思路:

本题:

想象一下,你有一堆苹果,你要把它们分成两堆,使得这两堆苹果的总数尽可能接近。但是,你每次只能从这堆苹果里拿出两个来,然后放一个苹果回去,这个新放回去的苹果是那两个苹果的重量差。这个过程重复进行,直到你不能再拿出两个苹果为止。

现在,我们一步步来看这个过程:

  1. 开始:你有一堆苹果,比如【31, 26, 33, 21, 40】。

  2. 第一次比较:你拿出最重的两个苹果,40和21,它们的重量差是19,你把这个重量差19放回去,苹果堆变成了【19, 26, 31, 33】。

  3. 第二次比较:你再拿出两个苹果,比如31和19,它们的重量差是12,你把这个重量差12放回去,苹果堆变成了【12, 26, 33】。

  4. 第三次比较:你继续拿出两个苹果,比如33和12,它们的重量差是21,你把这个重量差21放回去,苹果堆变成了【21, 26】。

  5. 第四次比较:现在你只有两个苹果了,你拿出26和21,它们的重量差是5,你把这个重量差5放回去,苹果堆变成了。

  6. 结束:现在你只剩下一个苹果了,这个过程就结束了。这个最后的苹果重量5,就是两堆苹果重量差的最小值。

  7. 分组:回头看,你实际上是在尝试找到两堆苹果,一堆是【31, 26, 21】,另一堆是【40, 33】。这两堆苹果的总重量分别是78和74,它们的差值就是4,这是你通过比较苹果重量差得到的结果。

  8. 找平衡:这个过程就像是在找两堆苹果,让它们的总重量尽可能接近。这就像是你有一个天平,你想要两边放的苹果重量差不多,这样天平才能平衡。

所以,通过两两比较苹果的重量差,你实际上是在尝试找到两堆苹果,让它们的总重量尽可能接近。这个过程就像是在解决一个找平衡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说的01背包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一种方法,让两堆苹果的总重量尽可能接近,这样天平才能平衡。

本题物品的重量为stones[i],物品的价值也为stones[i]。

对应着01背包里的物品重量weight[i]和 物品价值value[i]。

接下来进行动规五步曲:

  1. 确定dp数组以及下标的含义

dp[j]表示容量(这里说容量更形象,其实就是重量)为j的背包,最多可以背最大重量为dp[j]

可以回忆一下01背包中,dp[j]的含义,容量为j的背包,最多可以装的价值为 dp[j]。

相对于 01背包,本题中,石头的重量是 stones[i],石头的价值也是 stones[i] ,可以 “最多可以装的价值为 dp[j]” == “最多可以背的重量为dp[j]”

  1. 确定递推公式

01背包的递推公式为:dp[j] = max(dp[j], dp[j - weight[i]] + value[i]);

本题则是:dp[j] = max(dp[j], dp[j - stones[i]] + stones[i]);

  1. dp数组如何初始化

既然 dp[j]中的j表示容量,那么最大容量(重量)是多少呢,就是所有石头的重量和。

因为提示中给出1 <= stones.length <= 30,1 <= stones[i] <= 1000,所以最大重量就是30 * 1000 。

而我们要求的target其实只是最大重量的一半,所以dp数组开到15000大小就可以了。

当然也可以把石头遍历一遍,计算出石头总重量 然后除2,得到dp数组的大小。

这里就直接用15000了。

接下来就是如何初始化dp[j]呢,因为重量都不会是负数,所以dp[j]都初始化为0就可以了,这样在递归公式dp[j] = max(dp[j], dp[j - stones[i]] + stones[i]);中dp[j]才不会初始值所覆盖。

代码为:

vector<int> dp(15001, 0);
  1. 确定遍历顺序

如果使用一维dp数组,物品遍历的for循环放在外层,遍历背包的for循环放在内层,且内层for循环倒序遍历!

代码如下:

for (int i = 0; i < stones.size(); i++) { // 遍历物品for (int j = target; j >= stones[i]; j--) { // 遍历背包dp[j] = max(dp[j], dp[j - stones[i]] + stones[i]);}
}
  1. 举例推导dp数组

举例,输入:[2,4,1,1],此时target = (2 + 4 + 1 + 1)/2 = 4 ,dp数组状态图如下:

1049.最后一块石头的重量II

最后dp[target]里是容量为target的背包所能背的最大重量。

那么分成两堆石头,一堆石头的总重量是dp[target],另一堆就是sum - dp[target]。

在计算target的时候,target = sum / 2 因为是向下取整,所以sum - dp[target] 一定是大于等于dp[target]的

那么相撞之后剩下的最小石头重量就是 (sum - dp[target]) - dp[target]。

以上分析完毕,C++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lastStoneWeightII(vector<int>& stones) {vector<int> dp(15001, 0);int sum = 0;for (int i = 0; i < stones.size(); i++) sum += stones[i];int target = sum / 2;for (int i = 0; i < stones.size(); i++) { // 遍历物品for (int j = target; j >= stones[i]; j--) { // 遍历背包dp[j] = max(dp[j], dp[j - stones[i]] + stones[i]);}}return sum - dp[target] - dp[target];}
};
  • 时间复杂度:O(m × n) , m是石头总重量(准确的说是总重量的一半),n为石头块数
  • 空间复杂度:O(m

题目二:494.目标和

动态规划 (二维dp数组)

假设加法的总和为x,那么减法对应的总和就是sum - x。

所以我们要求的是 x - (sum - x) = target

x = (target + sum) / 2

此时问题就转化为,装满容量为x的背包,有几种方法

这里的x,就是bagSize,也就是我们后面要求的背包容量。

大家看到(target + sum) / 2 应该担心计算的过程中向下取整有没有影响。

这么担心就对了,例如sum是5,target是2 的话其实就是无解的,所以:

(C++代码中,输入的S 就是题目描述的 target)
if ((target + sum) % 2 == 1) return 0; // 此时没有方案

同时如果target 的绝对值已经大于sum,那么也是没有方案的。

if (abs(target) > sum) return 0; // 此时没有方案

因为每个物品(题目中的1)只用一次!

这次和之前遇到的背包问题不一样了,之前都是求容量为j的背包,最多能装多少。

本题则是装满有几种方法。其实这就是一个组合问题了。

  1. 确定dp数组以及下标的含义

先用 二维 dp数组求解本题,dp[i][j]:使用 下标为[0, i]的nums[i]能够凑满j(包括j)这么大容量的包,有dp[i][j]种方法。

  1. 确定递推公式

先手动推导一下,这个二维数组里面的数值。

先只考虑物品0,如图:

img

(这里的所有物品,都是题目中的数字1)。

装满背包容量为0 的方法个数是1,即 放0件物品。

装满背包容量为1 的方法个数是1,即 放物品0。

装满背包容量为2 的方法个数是0,目前没有办法能装满容量为2的背包。

接下来 考虑 物品0 和 物品1,如图:

img

装满背包容量为0 的方法个数是1,即 放0件物品。

装满背包容量为1 的方法个数是2,即 放物品0 或者 放物品1。

装满背包容量为2 的方法个数是1,即 放物品0 和 放物品1。

其他容量都不能装满,所以方法是0。

接下来 考虑 物品0 、物品1 和 物品2 ,如图:

img

装满背包容量为0 的方法个数是1,即 放0件物品。

装满背包容量为1 的方法个数是3,即 放物品0 或者 放物品1 或者 放物品2。

装满背包容量为2 的方法个数是3,即 放物品0 和 放物品1、放物品0 和 物品 2、 放物品1 和 物品2。

装满背包容量为3的方法个数是1,即 放物品0 和 物品1 和 物品2。

通过以上举例,我们来看 dp[2][2] 可以有哪些方向推出来。

如图红色部分:

img

dp[2][2] = 3,即 放物品0 和 放物品1、放物品0 和 物品 2、放物品1 和 物品2, 如图所示,三种方法:

img

容量为2 的背包,如果不放 物品2 有几种方法呢

有 dp[1][2] 种方法,即 背包容量为2,只考虑物品0 和 物品1 ,有 dp[1][2] 种方法,如图:

img

容量为2 的背包, 如果放 物品2 有几种方法呢

首先 要在背包里 先把物品2的容量空出来, 装满 刨除物品2容量 的背包 有几种方法呢?

刨除物品2容量后的背包容量为 1。

此时装满背包容量为1 有 dp[1][1] 种方法,即: 不放物品2,背包容量为1,只考虑物品 0 和 物品 1,有 dp[1][1] 种方法。

如图:

img

有录友可能疑惑,这里计算的是放满 容量为2的背包 有几种方法,那物品2去哪了?

在上面图中,你把物品2补上就好,同样是两种方法。

dp[2][2] = 容量为2的背包不放物品2有几种方法 + 容量为2的背包不放物品2有几种方法

所以 dp[2][2] = dp[1][2] + dp[1][1] ,如图:

img

以上过程,抽象化如下:

  • 不放物品i:即背包容量为j,里面不放物品i,装满有dp[i - 1][j]中方法。
  • 放物品i: 即:先空出物品i的容量,背包容量为(j - 物品i容量),放满背包有 dp[i - 1][j - 物品i容量] 种方法。

本题中,物品i的容量是nums[i],价值也是nums[i]。

递推公式:dp[i][j] = dp[i - 1][j] + dp[i - 1][j - nums[i]];

考到这个递推公式,我们应该注意到,j - nums[i] 作为数组下标,如果 j - nums[i] 小于零呢?

说明背包容量装不下 物品i,所以此时装满背包的方法值 等于 不放物品i的装满背包的方法,即:dp[i][j] = dp[i - 1][j];

所以递推公式:

if (nums[i] > j) dp[i][j] = dp[i - 1][j]; 
else dp[i][j] = dp[i - 1][j] + dp[i - 1][j - nums[i]];

1
2

  1. dp数组如何初始化

先明确递推的方向,如图,求解 dp[2][2] 是由 上方和左上方推出。

img

那么二维数组的最上行 和 最左列一定要初始化,这是递推公式推导的基础,如图红色部分:

img

关于dp[0][0]的值,在上面的递推公式讲解中已经讲过,装满背包容量为0 的方法数量是1,即 放0件物品。

那么最上行dp[0][j] 如何初始化呢?

dp[0][j]:只放物品0, 把容量为j的背包填满有几种方法。

只有背包容量为 物品0 的容量的时候,方法为1,正好装满。

其他情况下,要不是装不满,要不是装不下。

所以初始化:dp[0][nums[0]] = 1 ,其他均为0 。

表格最左列也要初始化,dp[i][0] : 背包容量为0, 放物品0 到 物品i,装满有几种方法。

都是有一种方法,就是放0件物品。

即 dp[i][0] = 1

  1. 确定遍历顺序

在明确递推方向时,我们知道 当前值 是由上方和左上方推出。

那么我们的遍历顺序一定是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基于之前的数值做推导。

例如下图,如果上方没数值,左上方没数值,就无法推出 dp[2][2]。

img

那么是先 从上到下 ,再从左到右遍历,例如这样:

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 // 行,遍历物品for (int j = 0; j <= bagSize; j++) { // 列,遍历背包}
}

还是先 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呢,例如这样:

for (int j = 0; j <= bagSize; j++) { // 列,遍历背包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 // 行,遍历物品}
}

其实以上两种遍历都可以! (但仅针对二维DP数组是这样的)

这一点我在 01背包理论基础 (opens new window)中的 遍历顺序部分讲过。

这里我再画图讲一下,以求dp[2][2]为例,当先从上到下,再从左到右遍历,矩阵是这样:

img

当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遍历,矩阵是这样:

img

这里大家可以看出,无论是以上哪种遍历,都不影响 dp[2][2]的求值,用来 推导 dp[2][2] 的数值都在。

  1. 举例推导dp数组

输入:nums: [1, 1, 1, 1, 1], target: 3

bagSize = (target + sum) / 2 = (3 + 5) / 2 = 4

dp数组状态变化如下:

img

这么大的矩阵,我们是可以自己手动模拟出来的。

在模拟的过程中,既可以帮我们寻找规律,也可以帮我们验证 递推公式加遍历顺序是不是按照我们想象的结果推进的。

最后二维dp数组的C++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findTargetSumWays(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int sum = 0;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sum += nums[i];if (abs(target) > sum) return 0; // 此时没有方案if ((target + sum) % 2 == 1) return 0; // 此时没有方案int bagSize = (target + sum) / 2;vector<vector<int>> dp(nums.size(), vector<int>(bagSize + 1, 0));// 初始化最上行if (nums[0] <= bagSize) dp[0][nums[0]] = 1; // 初始化最左列,最左列其他数值在递推公式中就完成了赋值dp[0][0] = 1; int numZero = 0;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if (nums[i] == 0) numZero++;dp[i][0] = (int) pow(2.0, numZero);}// 以下遍历顺序行列可以颠倒for (int i = 1; i < nums.size(); i++) { // 行,遍历物品for (int j = 0; j <= bagSize; j++) { // 列,遍历背包if (nums[i] > j) dp[i][j] = dp[i - 1][j]; else dp[i][j] = dp[i - 1][j] + dp[i - 1][j - nums[i]];}}return dp[nums.size() - 1][bagSize];}
};

#动态规划 (一维dp数组)

将二维dp数组压缩成一维dp数组,重复利用每一行,就是将二维数组压缩成一行。

dp[i][j] 去掉 行的维度,即 dp[j],表示:填满j(包括j)这么大容积的包,有dp[j]种方法。

  1. 确定递推公式

二维DP数组递推公式: dp[i][j] = dp[i - 1][j] + dp[i - 1][j - nums[i]];

去掉维度i 之后,递推公式:dp[j] = dp[j] + dp[j - nums[i]] ,即:dp[j] += dp[j - nums[i]]

这个公式在后面在讲解背包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时候还会用到!

  1. dp数组如何初始化

在上面 二维dp数组中,我们讲解过 dp[0][0] 初始为1,这里dp[0] 同样初始为1 ,即装满背包为0的方法有一种,放0件物品。

  1. 确定遍历顺序

在动态规划:关于01背包问题,你该了解这些!(滚动数组) (opens new window)中,我们系统讲过对于01背包问题一维dp的遍历。

遍历物品放在外循环,遍历背包在内循环,且内循环倒序(为了保证物品只使用一次)。

  1. 举例推导dp数组

输入:nums: [1, 1, 1, 1, 1], target: 3

bagSize = (target + sum) / 2 = (3 + 5) / 2 = 4

dp数组状态变化如下:

img

大家可以和 二维dp数组的打印结果做一下对比。

一维DP的C++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findTargetSumWays(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int sum = 0;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sum += nums[i];if (abs(target) > sum) return 0; // 此时没有方案if ((target + sum) % 2 == 1) return 0; // 此时没有方案int bagSize = (target + sum) / 2;vector<int> dp(bagSize + 1, 0);dp[0] = 1;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for (int j = bagSize; j >= nums[i]; j--) {dp[j] += dp[j - nums[i]];}}return dp[bagSize];}
};
  • 时间复杂度:O(n × m),n为正数个数,m为背包容量
  • 空间复杂度:O(m),m为背包容

题目三: 474.一和零

没太明白,期待二刷

解题思路:

本题中strs 数组里的元素就是物品,每个物品都是一个!

而m 和 n相当于是一个背包,两个维度的背包

理解成多重背包的同学主要是把m和n混淆为物品了,感觉这是不同数量的物品,所以以为是多重背包。

但本题其实是01背包问题!

只不过这个背包有两个维度,一个是m 一个是n,而不同长度的字符串就是不同大小的待装物品。

开始动规五部曲:

  1. 确定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

dp[i][j]:最多有i个0和j个1的strs的最大子集的大小为dp[i][j]

2.确定递推公式

dp[i][j] 可以由前一个strs里的字符串推导出来,strs里的字符串有zeroNum个0,oneNum个1。

dp[i][j] 就可以是 dp[i - zeroNum][j - oneNum] + 1。

然后我们在遍历的过程中,取dp[i][j]的最大值。

所以递推公式:dp[i][j] = max(dp[i][j], dp[i - zeroNum][j - oneNum] + 1);

此时大家可以回想一下01背包的递推公式:dp[j] = max(dp[j], dp[j - weight[i]] + value[i]);

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字符串的zeroNum和oneNum相当于物品的重量(weight[i]),字符串本身的个数相当于物品的价值(value[i])。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01背包! 只不过物品的重量有了两个维度而已。

  1. dp数组如何初始化

    因为物品价值不会是负数,初始为0,保证递推的时候dp[i][j]不会被初始值覆盖。

  2. 确定遍历顺序

01背包一定是外层for循环遍历物品,内层for循环遍历背包容量且从后向前遍历!

那么本题也是,物品就是strs里的字符串,背包容量就是题目描述中的m和n。

代码如下:

for (string str : strs) { // 遍历物品int oneNum = 0, zeroNum = 0;for (char c : str) {if (c == '0') zeroNum++;else oneNum++;}for (int i = m; i >= zeroNum; i--) { // 遍历背包容量且从后向前遍历!for (int j = n; j >= oneNum; j--) {dp[i][j] = max(dp[i][j], dp[i - zeroNum][j - oneNum] + 1);}}
}

5.举例推导dp数组

以输入:[“10”,“0001”,“111001”,“1”,“0”],m = 3,n = 3为例

最后dp数组的状态如下所示:

474.一和零

以上动规五部曲分析完毕,C++代码如下: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findMaxForm(vector<string>& strs, int m, int n) {vector<vector<int>> dp(m + 1, vector<int> (n + 1, 0)); // 默认初始化0for (string str : strs) { // 遍历物品int oneNum = 0, zeroNum = 0;for (char c : str) {if (c == '0') zeroNum++;else oneNum++;}for (int i = m; i >= zeroNum; i--) { // 遍历背包容量且从后向前遍历!for (int j = n; j >= oneNum; j--) {dp[i][j] = max(dp[i][j], dp[i - zeroNum][j - oneNum] + 1);}}}return dp[m][n];}
};
  • 时间复杂度: O(kmn),k 为strs的长度
  • 空间复杂度: O(mn)

C++: 使用三维数组的版本

class Solution {
public:int findMaxForm(vector<string>& strs, int m, int n) {int num_of_str = strs.size();vector<vector<vector<int>>> dp(num_of_str, vector<vector<int>>(m + 1,vector<int>(n + 1, 0)));/* 	dp[i][j][k] represents, if choosing items among strs[0] to strs[i] to form a subset, what is the maximum size of this subset such that there are no more than m 0's and n 1's in this subset. Each entry of dp[i][j][k] is initialized with 0transition formula:using x[i] to indicates the number of 0's in strs[i]using y[i] to indicates the number of 1's in strs[i]dp[i][j][k] = max(dp[i-1][j][k], dp[i-1][j - x[i]][k - y[i]] + 1)*/// num_of_zeros records the number of 0's for each str// num_of_ones records the number of 1's for each str// find the number of 0's and the number of 1's for each str in strsvector<int> num_of_zeros;vector<int> num_of_ones;for (auto& str : strs){int count_of_zero = 0;int count_of_one = 0;for (char &c : str){if(c == '0') count_of_zero ++;else count_of_one ++;}num_of_zeros.push_back(count_of_zero);num_of_ones.push_back(count_of_one);}// num_of_zeros[0] indicates the number of 0's for str[0]// num_of_ones[0] indiates the number of 1's for str[1]// initialize the 1st plane of dp[i][j][k], i.e., dp[0][j][k]// if num_of_zeros[0] > m or num_of_ones[0] > n, no need to further initialize dp[0][j][k], // because they have been intialized to 0 previouslyif(num_of_zeros[0] <= m && num_of_ones[0] <= n){// for j < num_of_zeros[0] or k < num_of_ones[0], dp[0][j][k] = 0for(int j = num_of_zeros[0]; j <= m; j++){for(int k = num_of_ones[0]; k <= n; k++){dp[0][j][k] = 1;}}}/*	if j - num_of_zeros[i] >= 0 and k - num_of_ones[i] >= 0:dp[i][j][k] = max(dp[i-1][j][k], dp[i-1][j - num_of_zeros[i]][k - num_of_ones[i]] + 1)  else:dp[i][j][k] = dp[i-1][j][k]*/for (int i = 1; i < num_of_str; i++){int count_of_zeros = num_of_zeros[i];int count_of_ones = num_of_ones[i]; for (int j = 0; j <= m; j++){for (int k = 0; k <= n; k++){if( j < count_of_zeros || k < count_of_ones){dp[i][j][k] = dp[i-1][j][k];}else{dp[i][j][k] = max(dp[i-1][j][k], dp[i-1][j - count_of_zeros][k - count_of_ones] + 1);}}}}return dp[num_of_str-1][m][n];}
};

总结

  • 今天学习的内容,学的很泛,没太明白
  • 坚持进度吧

这篇关于代码随想录Day 36|滑铁卢了,leetcode题目:1049.最后一块石头的重量、494.目标和、474.一和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44512

相关文章

python实现pdf转word和excel的示例代码

《python实现pdf转word和excel的示例代码》本文主要介绍了python实现pdf转word和excel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 目录一、引言二、python编程1,PDF转Word2,PDF转Excel三、前端页面效果展示总结一

在MyBatis的XML映射文件中<trim>元素所有场景下的完整使用示例代码

《在MyBatis的XML映射文件中<trim>元素所有场景下的完整使用示例代码》在MyBatis的XML映射文件中,trim元素用于动态添加SQL语句的一部分,处理前缀、后缀及多余的逗号或连接符,示... 在MyBATis的XML映射文件中,<trim>元素用于动态地添加SQL语句的一部分,例如SET或W

使用C#代码计算数学表达式实例

《使用C#代码计算数学表达式实例》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如何使用C#语言来计算数学表达式,该程序通过使用Dictionary保存变量,定义了运算符优先级,并实现了EvaluateExpression方法来... 目录C#代码计算数学表达式该方法很长,因此我将分段描述下面的代码片段显示了下一步以下代码显示该方法如

python多进程实现数据共享的示例代码

《python多进程实现数据共享的示例代码》本文介绍了Python中多进程实现数据共享的方法,包括使用multiprocessing模块和manager模块这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 目录背景进程、进程创建进程间通信 进程间共享数据共享list实践背景 安卓ui自动化框架,使用的是

SpringBoot生成和操作PDF的代码详解

《SpringBoot生成和操作PDF的代码详解》本文主要介绍了在SpringBoot项目下,通过代码和操作步骤,详细的介绍了如何操作PDF,希望可以帮助到准备通过JAVA操作PDF的你,项目框架用的... 目录本文简介PDF文件简介代码实现PDF操作基于PDF模板生成,并下载完全基于代码生成,并保存合并P

SpringBoot基于MyBatis-Plus实现Lambda Query查询的示例代码

《SpringBoot基于MyBatis-Plus实现LambdaQuery查询的示例代码》MyBatis-Plus是MyBatis的增强工具,简化了数据库操作,并提高了开发效率,它提供了多种查询方... 目录引言基础环境配置依赖配置(Maven)application.yml 配置表结构设计demo_st

SpringCloud集成AlloyDB的示例代码

《SpringCloud集成AlloyDB的示例代码》AlloyDB是GoogleCloud提供的一种高度可扩展、强性能的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它兼容PostgreSQL,并提供了更快的查询性能... 目录1.AlloyDBjavascript是什么?AlloyDB 的工作原理2.搭建测试环境3.代码工程1.

Java调用Python代码的几种方法小结

《Java调用Python代码的几种方法小结》Python语言有丰富的系统管理、数据处理、统计类软件包,因此从java应用中调用Python代码的需求很常见、实用,本文介绍几种方法从java调用Pyt... 目录引言Java core使用ProcessBuilder使用Java脚本引擎总结引言python

Java中ArrayList的8种浅拷贝方式示例代码

《Java中ArrayList的8种浅拷贝方式示例代码》: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ArrayList的8种浅拷贝方式的相关资料,讲解了Java中ArrayList的浅拷贝概念,并详细分享了八种实现浅... 目录引言什么是浅拷贝?ArrayList 浅拷贝的重要性方法一:使用构造函数方法二:使用 addAll(

JAVA利用顺序表实现“杨辉三角”的思路及代码示例

《JAVA利用顺序表实现“杨辉三角”的思路及代码示例》杨辉三角形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杰出研究成果之一,是我国北宋数学家贾宪于1050年首先发现并使用的,:本文主要介绍JAVA利用顺序表实现杨辉三角的思... 目录一:“杨辉三角”题目链接二:题解代码:三:题解思路:总结一:“杨辉三角”题目链接题目链接: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