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第1章 顺序表和单链表,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 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组织数据,并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的学科。通过研究各种数据内 部的逻辑关系,使用某种特定的存储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实施各种操作,这些工作被 称为称为广义上的算法。
逻辑结构
指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通常有集合、线性表、树、图等常见的逻辑结构。
逻辑结构是数据之间本身的属性,跟我们怎么处理它们无关。
线性关系:各个元素之间是一种一对一的关系,比如图书馆中的书架的书,除了首尾两本书 之外,其余的任意一本书的编号假设是N,都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驱节点N-1,有且仅有一个 直接后继节点N+1。这种关系就是典型的线性逻辑。
非线性关系:与上述线性关系的表述不同,如果各个元素之间不是严格一对一的关系,则被 称为非线性关系,比如家族中的各个成员、不同城市间的交通道路等,对于它们中间的某个 元素,都可能有不止一个元素与之关联。这种关系是典型的非线性逻辑。
存储形式
数据的存储方式。比如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等。
不同的存储形式对最终数据的处理效率通常有很大的影响。
逻辑结构与存储形式并无必然联系。
2. 算法分析【了解】
算法分析是指算法在正确的情况下,对其优劣的分析。
一个好的算法通常是指:
1. 算法对应的程序所耗时间少
2. 算法对应的程序所耗存储空间少
3. 算法结构性好、易读、易移植和调试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本质任务,是提高程序的时间空间效率,简单讲就是让程序的执行速度越 快越好,所需内存空间越少越好。虽然在很多情况下,程序的时空特性是相互制约的,就像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我们可以根据程序实际解决问题的侧重点,去平衡时间和空间的对性 能的消耗。
2.1 时间复杂度
一般而言,时间复杂度并不考察一段代码运行所需要的绝对时间,因为不同的计算机的硬件 参数不同,考察绝对时间没有意义。时间复杂度一般指的是代码的语句执行总次数,称为语 句频度。比如:
void counting(int n)
{
for(int i=0; i<n; i++)
{
printf("本行语句将会出现n次\n");
for(int j=0; j<n; j++)
{
printf("本行语句将会出现n*n次\n");
}
}
}
在上述代码中,程序执行的语句频度理论是:
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只关心多项式的最高次幂,于是上述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我们表示为:
这意味着,该程序算法所需要的时间,与传进来的参数n的平方成正比。
不同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相差很大,如下图所示,随着所处理的问题规模的增大,不同时间复 杂度的程序所需要的时间有天壤之别。
2.2 空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的概念更简单一点,就是一段程序运行时所需的内存字节量。
2.3 时空复杂度互换
一段程序的性能指标,既要运行快速,又要节省内存,而通常这两者又是相互制约的,很难 兼得。因此在实际解决问题时,会根据需要侧重一方,牺牲另一方。
3. 线性表
3.1 概念
对于一组拥有n个数据元素的线性表,其严格数学定义是:其中任何一个数据元素 ,有且仅 有一个直接前驱 ,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后继 。首元素 无直接前驱,尾元素 无直接 后继。
满足这种数学关系的一组数据,当中的数据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常被称为一对一关系。反 之,如果数据之间的关系不是一对一的,就是非线性的。
注意: 线性表是一种数据内部的逻辑关系,与存储形式无关 线性表既可以采用连续的顺序存储,也可以采用离散的链式存储 |
4. 顺序表
4.1 基本概念
顺序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
链式表:链式存储的线性表,简称链表。
顺序存储就是将数据存储到一片连续的内存中,在C语言环境下,可以是具名的栈数组,或者 是匿名的堆数组。
存储方式不仅仅只是提供数据的存储空间,而是必须要能体现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当采用 顺序存储的方式来存放数据时,唯一能用来表达数据间本身的逻辑关系的就是存储位置。比 如队列中的两个人,小明和小花,如果小明在逻辑上排在相邻的小花的前面,那么在存储位 置上也必须把小明存放在相邻的小花的前面。
4.2 基本操作
顺序表设计
一般而言,为了方便操作顺序表,需要一个专门管理顺序表的”管理结构体“,管理结构体 中一般会包含:
1. 顺序表总容量
2. 顺序表当前最末元素下标位置
3. 顺序表指针
下面是管理结构体示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typedef struct
{
int capacity; // 顺序表容量
int last; // 最末元素下标
int * data; // 顺序表,以整型数据为例
}sequenceList;
初始化
所谓初始化就是建立一个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顺序表,设置好管理结构体中的表的总容量、 末元素下标,申请好顺序表内存空间等系列准备工作。
下面是初始化顺序表的示例代码:
sequenceList *init_list(int cap)
{
sequenceList *list = malloc(sizeof(sequenceList));
if(list != NULL)
{
list -> data = malloc(sizeof(int) *cap);
if(list -> data == NULL)
{
free(list);
return NULL;
}
list -> capacity = cap;
list -> last = -1;
}
return list;
}
测试
int main()
{
sequenceList *list = init_list(10);
if(list == NULL)
{
perror("初始化顺序表失败!");
exit(0);
}
else
{
printf("初始化顺序表成功!\n");
}
}
增删节点
在顺序表中增加一个数据,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在原数组的末尾增加,或者在原数组的 头部增加,或者在数组中间任意一个位置增加。根据实际需要来定。
下面以在顺序表头部增删数据为例,示例代码如下:
// 判定顺序表是否为空
bool isEmpty(sequenceList *s)
{
return s->last == -1;
}
// 判定顺序表是否已满
bool isFull(sequenceList *s)
{
return s->last == s->capacity-1;
}
// 在顺序表表头插入一个新数据
bool insert(sequenceList *s, int data)
{
if(isFull(s))
return false;
// 将原有数据全部往后挪一位
for(int i=s->last; i>=0; i--)
s->data[i+1] = s->data[i];
// 将新数据置入表头
s->data[0] = data;
s->last++;
return true;
}
// 将顺序表表头的数据删除掉
bool removeNode(sequenceList *s)
{
if(isEmpty(s))
return false;
// 将所有数据全部往前挪一位
for(int i=0; i<s->last; i++)
s->data[i] = s->data[i+1];
s->last--;
return true;
}
销毁顺序表
一个顺序表最后不再需要,应当要释放其所占用的内存空间,这被称为顺序表的销毁。
下面是销毁操作的示例代码:
void destroy(sequenceList *s)
{
if(s == NULL)
return;
free(s->data);
free(s);
}
4.3 完整代码
seqlist.h
#ifndef __SEQLIST_H
#define __SEQLIST_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bool.h>
typedef struct
{
int capacity; // 顺序表容量
int last; // 最末元素下标
int *data; // 顺序表,以整型数据为例
} sequenceList;
// 初始化顺序表
sequenceList *init_list(int cap);
// 判断顺序表是否写满
bool isFull(sequenceList *list);
// 向顺序表插入数据
bool insert(sequenceList *s, int data);
// 非空校验
bool isEmpty(sequenceList *list);
// 遍历顺序表
void show(sequenceList *list);
// 删除顺序表数据
bool removeNode(sequenceList *list, int data);
// 释放内存
void destroy(sequenceList *s);
#endif
seqlist.c
#include "seqlist.h"
sequenceList *init_list(int cap)
{
sequenceList *list = malloc(sizeof(sequenceList));
if (list != NULL)
{
list->data = malloc(sizeof(int) * cap);
if (list->data == NULL)
{
free(list);
return NULL;
}
list->capacity = cap;
list->last = -1;
}
return list;
}
bool isFull(sequenceList *list)
{
return list->last == list->capacity - 1;
}
// 在顺序表表头插入一个新数据
bool insert(sequenceList *s, int data)
{
if (isFull(s))
return false;
// 将原有数据全部往后挪一位
for (int i = s->last; i >= 0; i--)
s->data[i + 1] = s->data[i];
// 将新数据置入表头
s->data[0] = data;
s->last++;
return true;
}
// 判断是否为空
bool isEmpty(sequenceList *list)
{
return list->last == -1;
}
// 查看当前顺序表的元素
void show(sequenceList *list)
{
if (isEmpty(list))
{
return;
}
for (int i = 0; i <= list->last; i++)
printf("%d\t", list->data[i]);
printf("\n");
}
// 将顺序表中指定的某个元素删除掉
bool removeNode(sequenceList *list, int data)
{
if (isEmpty(list))
return false;
// 找到要删除的节点的位置
int i, pos = -1;
for (i = 0; i <= list->last; i++)
{
if (list->data[i == data])
{
pos = i;
break;
}
}
// 找不到要删除的元素
if (i > list->last)
{
return false;
}
// 将所有数据全部往前挪一位
for (int i = 0; i < list->last; i++)
list->data[i] = list->data[i + 1];
list->last--;
return true;
}
// 释放内存
void destroy(sequenceList *s)
{
if(s == NULL)
return;
free(s->data);
free(s);
}
int main()
{
// 创建顺序表
sequenceList *list = init_list(10);
if (list == NULL)
{
perror("初始化顺序表失败!");
exit(0);
}
else
{
printf("初始化顺序表成功!\n");
}
// 测试向顺序表插入/删除信息
int n;
while (true)
{
scanf("%d", &n);
if (n > 0)
{
// 插入
if (!insert(list, n))
{
printf("容量已满,插入失败!\n");
continue;
}
}
else if(n < 0)
{
// 删除
if(!removeNode(list,-n))
{
printf("查无此数,删除失败!\n");
continue;
}
}
// 遍历
show(list);
}
// 释放
destroy(list);
}
「课堂练习1」
创建一个顺序表,并从键盘接收数字输入,将输入的正整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插入顺序表,并在输入 负整数的时候将其绝对值数据删除。每次输入后,将顺序表的内容打印到屏幕上。
解析:
此题考查顺序表的基本思路,先要设计好顺序表的逻辑表达,再通过对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体 会顺序存储中对于插入和删除的不便性。
参考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bool.h>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struct
{
int total_size; // 顺序表总容量
int last; // 顺序表最末元素的下标
int *data; // 顺序表的存储空间
}sqlist;
// 初始化一个空的顺序表
sqlist * init_list(int total_size)
{
sqlist *sq = (sqlist *)malloc(sizeof(sqlist));
if(sq != NULL)
{
sq->total_size = total_size;
sq->last = -1; // 用-1表征当前没有元素
sq->data = (int *)malloc(sizeof(int) * total_size);
if(sq->data == NULL)
{
free(sq);
}
}
return sq;
}
// 在递增的顺序表中找到x应插入的合适位置
int get_pos(sqlist *sq, int x)
{
int pos = 0;
while((pos<=sq->last) && (sq->data[pos]<x))
pos++;
// 当链表为空(即sq->last为-1时),返回0
return pos;
}
// 判断顺序表是否已满
bool is_full(sqlist *sq)
{
return sq->last >= sq->total_size-1;
}
// 将元素x插入顺序表sq中
bool insert(sqlist *sq, int x)
{
if(is_full(sq))
return false;
// 在顺序表中得到即将要插入的元素x的合适的位置
int pos = get_pos(sq, x);
// 将顺序表中pos往后的所有元素往后挪一位
for(int i=sq->last; i>=pos; i--)
sq->data[i+1] = sq->data[i];
sq->data[pos] = x;
sq->last++;
return true;
}
// 在顺序表sq中,定位元素x
int locate(sqlist *sq, int x)
{
int pos;
for(pos=0; pos<=sq->last; pos++)
{
if(sq->data[pos] == x)
{
printf("data[%d]=%d\n", pos, x);
return pos;
}
}
return -1;
}
// 从顺序表中将元素x剔除
bool delete(sqlist *sq, int x)
{
int pos;
pos = locate(sq, x);
// 元素x不存在
if(pos == -1)
return false;
// 将pos后续的元素全部往前挪一位
for(; pos<=sq->last; pos++)
sq->data[pos] = sq->data[pos+1];
sq->last--;
return true;
}
// 展示顺序表元素
void show_data(sqlist *sq)
{
for(int i=0; i<=sq->last; i++)
printf("\tsq->data[%d]=%d\n", i, sq->data[i]);
printf("=======================\n");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 初始化一条空的顺序表
sqlist *sq = init_list(10);
// 插入元素
int num;
while(1)
{
scanf("%d", &num);
if(num > 0)
{
if(insert(sq, num))
show_data(sq);
else
fprintf(stderr, "顺序表已满\n");
}
else if(num < 0)
{
if(delete(sq, -num))
show_data(sq);
else
fprintf(stderr, "元素不存在\n");
}
else
{
fprintf(stderr, "BYE\n");
break;
}
}
return 0;
4.4 顺序表优缺点总结
顺序存储中,由于逻辑关系是用物理位置来表达的,因此从上述示例代码可以很清楚看到,增删数据 都非常困难,需要成片地移动数据。顺序表对数据节点的增删操作是很不友好的。
总结其特点如下:
优点
1. 不需要多余的信息来记录数据间的关系,存储密度高
2. 所有数据顺序存储在一片连续的内存中,支持立即访问任意一个随机数据,比如上述顺序表中第 个节点是 s->data[i]
缺点
1. 插入、删除时需要保持数据的物理位置反映其逻辑关系,一般需要成片移动数据
2. 当数据节点数量较多时,需要一整片较大的连续内存空间
3. 当数据节点数量变化剧烈时,内存的释放和分配不灵活
5. 单链表
5.1 基本概念
顺序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
链式表:链式存储的线性表,简称链表。
既然顺序存储中的数据因为挤在一起而导致需要成片移动,那很容易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将数据离散地 存储在不同内存块中,然后在用来指针将它们串起来。这种朴素的思路所形成的链式线性表,就是所 谓的链表。
顺序表和链表在内存在的基本样态如下图所示:
5.2 链表的分类
根据链表中各个节点之间使用指针的个数,以及首尾节点是否相连,可以将链表细分为如下种类:
1. 单向链表
2. 单向循环链表
3. 双向循环链表 这些不同链表的操作都是差不多的,只是指针数目的异同。以最简单的单向链表为例,其基本示意图
如下所示:
上图中,所有的节点均保存一个指针,指向其逻辑上相邻的下一个节点(末尾节点指向空)。另外注 意到,整条链表用一个所谓的头指针 head 来指向,由 head 开始可以找到链表中的任意一个节点。 head 通常被称为头指针。
链表的基本操作,一般包括:
1. 节点设计
2. 初始化空链表
3. 增删节点
4. 链表遍历
5. 销毁链表
下面着重针对这几项常见操作,讲解单向链表的处理。
5.3 单链表节点设计
单向链表的节点非常简单,节点中除了要保存用户数据之外(这里以整型数据为例),只需要增加一 个指向本类节点的指针即可,如下所示:
typedef int DATA;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 data; // 存储数据---数据域
struct Node *next; // 存储下一个节点的地址---指针域
} NODE;
5.4 单链表初始化
首先,空链表有两种常见的形式。一种是带所谓的头结点的,一种是不带头结点的。所谓的头结点是 不存放有效数据的节点,仅仅用来方便操作,如下:
而不带头结点的空链表如下所示:
注意:
头指针 head 是必须的,是链表的入口
头节点是可选的,为了方便某些操作
由于头结点是不存放有效数据的,因此如果空链表中带有头结点,那么头指针 head 将永远不变,这会 给以后的链表操作带来些许便捷。
示例代码:
/*
@function: int slist_create(NODE** head,DATA data);
@berif: 创建单项链表
@argument: head: 指向头指针变量的地址,用来接收首节点地址
data: 存储在节点中的数据
@return : 成功返回 0
失败返回 -1
*/
int slist_create(NODE** head,DATA data)
{
NODE* p = (NODE*)malloc(sizeof(NODE));
if(!p)
{
return -1;
}
p -> data = data;
p -> next = NULL;
*head = p;
return 0;
}
5.5 单链表增删节点
相对于顺序表需要整片移动数据,链表增删节点只需要修改几个相关指针的指向,动作非常快速。 与顺序表类似,可以对一条链表中的任意节点进行增删操作,示例代码是:
/*
@function: int slist_addHead(NODE** head,DATA data);
@berif: 向链表头部插入一个节点数据
@argument: head: 指向头指针变量的地址,用来接收首节点地址
data: 存储在新节点中的数据
@return : 成功返回 0
失败返回 -1
*/
int slist_addHead(NODE** head,DATA data)
{
NODE* p = (NODE*)malloc(sizeof(NODE));
if(!p)
{
return -1;
}
p -> data = data;
p -> next = *head;
*head = p;
return 0;
}
/*
@function: int slist_addTail(NODE** head,DATA data);
@berif: 向链表尾部插入一个节点数据
@argument: head: 指向头指针变量的地址,用来接收首节点地址
data: 存储在新节点中的数据
@return : 成功返回 0
失败返回 -1
*/
int slist_addTail(NODE** head,DATA data)
{
NODE * pNew = (NODE*)malloc(sizeof(NODE));
if(!pNew)
{
return -1;
}
pNew -> data = data;
pNew -> next = NULL;
NODE* p = *head, *q = NULL;
if(!p)
{
*head = pNew;
return 0;
}
while(p)
{
q = p;
p = p -> next;
}
q -> next = pNew;
return 0;
}
/*
@function: int slist_insert(NODE** head,DATA pos ,DATA data);
@berif: 向链表节点值为pos的位置插入一个节点数据data
@argument: head: 指向头指针变量的地址
pos: 插入节点位置的节点数据
data: 存储在新节点中的数据
@return : 成功返回 0
失败返回 -1
*/
int slist_insert(NODE** head,DATA pos,DATA data)
{
// 创建一个新节点
NODE *pNew = (NODE*)malloc(sizeof(NODE));
if(!pNew)
return -1;
// 给新节点赋值
pNew -> data = data;
pNew -> next = NULL;
NODE *p = *head, *q = NULL;
if(!p)
{
*head = pNew;
return 0;
}
// 等值判断
if(memcmp(&(p -> data),&pos,sizeof(DATA)) == 0)
{
pNew -> next = *head;
*head = pNew;
return 0;
}
while(p)
{
// 从头开始,找到pos指定位置的节点
if(memcmp(&(p -> data),&pos,sizeof(DATA)) == 0)
{
// 新节点指向pos位置对应的节点(pos对应节点位置在新节点之后)
pNew -> next = p;
// q节点指向新节点(新节点前一个节点)
q -> next = pNew;
return 0;
}
// pos对应位置的节点指向新节点,新节点在pos对应节点的后面
q = p;
p = p -> next;
}
//
q -> next = pNew;
return 0;
}
/*
@function: int slist_update(const NODE* head,DATA old,DATA newdata);
@berif: 更新链表数据old 为 newdata
@argument: head: 指向头指针变量
old: 待更新的节点数据
newdata: 更新后的节点数据
@return : 成功返回 0
失败返回 -1
*/
int slist_update(const NODE* head,DATA old,DATA newdata)
{
NODE* p = NULL;
if(!(p = slist_find(head,old)))
return -1;
p -> data = newdata;
return 0;
}
/*
@function: int slist_delete(NODE** head,DATA data);
@berif: 删除链表中节点值为data的节点
@argument: head: 指向头指针变量的地址
data: 删除节点中的数据
@return : 成功返回 0
失败返回 -1
*/
int slist_delete(NODE** head,DATA data)
{
NODE *p = *head, *q = NULL;
if(!p)
return -1;
if(memcmp(&(p -> data),&data,sizeof(DATA)) == 0)
{
*head = p -> next;
free(p);
return 0;
}
while(p)
{
if(memcmp(&(p -> data),&data,sizeof(DATA)) == 0)
{
q -> next = p -> next;
free(p);
return 0;
}
q = p;
p = p -> next;
}
return -1;
}
注意: 删除链表的节点并不意味着释放其内存,而是将其剔除出链表 |
这篇关于第1章 顺序表和单链表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