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宝典十八:高频算法排序之冒泡、插入、选择、归并和快速

本文主要是介绍前端宝典十八:高频算法排序之冒泡、插入、选择、归并和快速,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前言

十大经典排序算法的 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比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名词解释:

  • n:数据规模;
  • k:桶的个数;
  • In-place: 占用常数内存,不占用额外内存;
  • Out-place: 占用额外内存。

本文主要探讨高频算法排序中的几个常见的冒泡、插入、选择、归并和快速

  • 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是最常见的两种排序,语法简单,容易实现,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和选择排序虽然在时间复杂度上相对较高,但对于小规模数据或者部分已排序的数据,它们可能更加高效,因为它们的算法简单,不需要额外的内存空间。

  • 归并排序和快速排序在平均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时间复杂度,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始终为O(nlogn),快速排序在平均情况下也是O(nlogn),并且它们可以对大规模数据进行高效排序。

有的下盆友会提出疑问,为什么js语法中有了sort函数给数组排序了,为什么还要研究和使用冒泡、插入、选择、归并和快速排序方法?

原因也很简单
sort方法的性能在不同的 JavaScript 引擎中可能有所不同,并且其实现方式通常是比较通用的,不一定针对特定的数据类型或场景进行优化。

例如,对于基本类型数据(如数字)的排序,自定义的快速排序等算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比sort方法更快,尤其是对于大规模数据的排序。

对于包含复杂对象的数组,可能需要提供自定义的比较函数,而不同的排序算法在处理自定义比较逻辑时的性能表现也可能不同。

一、排序算法

1、 如何分析一个排序算法

复杂度分析是整个算法学习的精髓。

  • 时间复杂度: 一个算法执行所耗费的时间。
  • 空间复杂度: 运行完一个程序所需内存的大小。

学习排序算法,我们除了学习它的算法原理、代码实现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评价、分析一个排序算法。
分析一个排序算法,要从 执行效率、内存消耗、稳定性 三方面入手。

2、执行效率

  1. 最好情况、最坏情况、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
    我们在分析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时,要分别给出最好情况、最坏情况、平均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
    除此之外,你还要说出最好、最坏时间复杂度对应的要排序的原始数据是什么样的。
  2. 时间复杂度的系数、常数 、低阶
    我们知道,时间复杂度反应的是数据规模 n 很大的时候的一个增长趋势,所以它表示的时候会忽略系数、常数、低阶。
    但是实际的软件开发中,我们排序的可能是 10 个、100 个、1000 个这样规模很小的数据,所以,在对同一阶时间复杂度的排序算法性能对比的时候,我们就要把系数、常数、低阶也考虑进来。
  3. 比较次数和交换(或移动)次数
    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的执行过程,会涉及两种操作,一种是元素比较大小,另一种是元素交换或移动。
    所以,如果我们在分析排序算法的执行效率的时候,应该把比较次数和交换(或移动)次数也考虑进去。

3、内存消耗

也就是看空间复杂度。
还需要知道如下术语:

  • 内排序:所有排序操作都在内存中完成;
  • 外排序:由于数据太大,因此把数据放在磁盘中,而排序通过磁盘和内存的数据传输才能进行;
  • 原地排序:原地排序算法,就是特指空间复杂度是 O(1) 的排序算法。

4、稳定性

  • 稳定:如果待排序的序列中存在值相等的元素,经过排序之后,相等元素之间原有的先后顺序不变。
    比如: a 原本在 b 前面,而 a = b,排序之后,a 仍然在 b 的前面;
  • 不稳定:如果待排序的序列中存在值相等的元素,经过排序之后,相等元素之间原有的先后顺序改变。
    比如:a 原本在 b 的前面,而 a = b,排序之后, a 在 b 的后面;

二、冒泡排序(Bubble Sort)

1、思想

  • 冒泡排序只会操作相邻的两个数据。
  • 每次冒泡操作都会对相邻的两个元素进行比较,看是否满足大小关系要求。如果不满足就让它俩互换。
  • 一次冒泡会让至少一个元素移动到它应该在的位置,重复 n 次,就完成了 n 个数据的排序工作。

2、特点

  • 优点:排序算法的基础,简单实用易于理解。
  • 缺点:比较次数多,效率较低。

3、实现

// 冒泡排序(已优化)
const bubbleSort2 = arr => {console.time('改进后冒泡排序耗时');const length = arr.length;if (length <= 1) return;// i < length - 1 是因为外层只需要 length-1 次就排好了,第 length 次比较是多余的。for (let i = 0; i < length - 1; i++) {let hasChange = false; // 提前退出冒泡循环的标志位// j < length - i - 1 是因为内层的 length-i-1 到 length-1 的位置已经排好了,不需要再比较一次。for (let j = 0; j < length - i - 1; j++) {if (arr[j] > arr[j + 1]) {const temp = arr[j];arr[j] = arr[j + 1];arr[j + 1] = temp;hasChange = true; // 表示有数据交换}}if (!hasChange) break; // 如果 false 说明所有元素已经到位,没有数据交换,提前退出}console.log('改进后 arr :', arr);console.timeEnd('改进后冒泡排序耗时');
};

上面代码中通过参数hasChange进行了优化:当某次冒泡操作已经没有数据交换时,说明已经达到完全有序,不用再继续执行后续的冒泡操作。

4、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 ?

最佳情况:T(n) = O(n),当数据已经是正序时。
最差情况:T(n) = O(n(2)),当数据是反序时。
平均情况:T(n) = O(n(2))。

三、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又为分为 直接插入排序 和优化后的 拆半插入排序 与 希尔排序(下文讲),我们通常说的插入排序是指直接插入排序。

1、思想

一般人打扑克牌,整理牌的时候,都是按牌的大小(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整理牌的,那每摸一张新牌,就扫描自己的牌,把新牌插入到相应的位置。
插入排序的工作原理: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

2、步骤

  •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该元素可以认为已经被排序;
  • 取出下一个元素,在已经排序的元素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
  • 如果该元素(已排序)大于新元素,将该元素移到下一位置;
  • 重复步骤 3,直到找到已排序的元素小于或者等于新元素的位置;
  • 将新元素插入到该位置后;
  • 重复步骤 2 ~ 5。

3、实现

// 插入排序
const insertionSort = array => {const len = array.length;if (len <= 1) returnlet preIndex, current;for (let i = 1; i < len; i++) {preIndex = i - 1; //待比较元素的下标current = array[i]; //当前元素while (preIndex >= 0 && array[preIndex] > current) {//前置条件之一: 待比较元素比当前元素大array[preIndex + 1] = array[preIndex]; //将待比较元素后移一位preIndex--; //游标前移一位}if (preIndex + 1 != i) {//避免同一个元素赋值给自身array[preIndex + 1] = current; //将当前元素插入预留空位console.log('array :', array);}}return array;
};

4、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 ?

最佳情况:T(n) = O(n),当数据已经是正序时。
最差情况:T(n) = O(n(2)),当数据是反序时。
平均情况:T(n) = O(n(2))。

四、选择排序

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是最常见的两种排序,语法简单,容易实现,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和选择排序虽然在时间复杂度上相对较高,但对于小规模数据或者部分已排序的数据,它们可能更加高效,因为它们的算法简单,不需要额外的内存空间。

1、思路

选择排序算法的实现思路有点类似插入排序,也分已排序区间和未排序区间。但是选择排序每次会从未排序区间中找到最小的元素,将其放到已排序区间的末尾。

2、步骤

  1. 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
  2. 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3. 重复第二步,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3、实现

const selectionSort = array => {const len = array.length;let minIndex, temp;for (let i = 0; i < len - 1; i++) {minIndex = i;for (let j = i + 1; j < len; j++) {if (array[j] < array[minIndex]) {// 寻找最小的数minIndex = j; // 将最小数的索引保存}}temp = array[i];array[i] = array[minIndex];array[minIndex] = temp;console.log('array: ', array);}return array;
};

4、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 ?

无论是正序还是逆序,选择排序都会遍历 n(2) / 2 次来排序,所以,最佳、最差和平均的复杂度是一样的。
最佳情况:T(n) = O(n(2))。
最差情况:T(n) = O(n(2))。
平均情况:T(n) = O(n(2))。

五、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采用的是分治思想
分治,顾名思义,就是分而治之,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小的子问题来解决。小的子问题解决了,大问题也就解决了。

1、归并排序有以下优点:

1. 时间复杂度稳定

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始终为(O(n log n)),其中(n)是待排序数组的长度。无论输入数据的初始状态如何,归并排序都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排序任务。这使得它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非常高效,不会因为数据的特殊分布而导致性能急剧下降。

相比一些时间复杂度较差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的平均和最差时间复杂度为O(n^2)),归并排序的效率更高。

2. 稳定排序

归并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这意味着当对包含相等元素的数组进行排序时,相等元素的相对顺序在排序前后保持不变。在某些应用场景中,数据的相对顺序具有重要意义,归并排序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3.适用于外部排序

对于非常大的数据集,可能无法一次性加载到内存中进行排序。归并排序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外部排序,即将数据分成较小的块进行排序,然后逐步合并这些已排序的块。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超出内存容量的大数据集。

4. 易于并行化

归并排序的分治策略使其易于并行化。可以将不同的子问题分配给不同的处理器或线程进行处理,然后再将结果合并。在现代多核处理器和分布式计算环境中,这一特性可以大大提高排序的效率。

5. 适用于多种数据类型

归并排序可以应用于各种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如整数、浮点数等)和复杂的数据结构(如对象、结构体等)。只需要定义合适的比较函数,就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排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代码实现

const mergeSort = arr => {//采用自上而下的递归方法const len = arr.length;if (len < 2) {return arr;}// length >> 1 和 Math.floor(len / 2) 等价let middle = Math.floor(len / 2),left = arr.slice(0, middle),right = arr.slice(middle); // 拆分为两个子数组return merge(mergeSort(left), mergeSort(right));
};const merge = (left, right) => {const result = [];while (left.length && right.length) {// 注意: 判断的条件是小于或等于,如果只是小于,那么排序将不稳定.if (left[0] <= right[0]) {result.push(left.shift());} else {result.push(right.shift());}}while (left.length) result.push(left.shift());while (right.length) result.push(right.shift());return result;
};

六、快速排序 (Quick Sort)

快速排序的特点就是快,而且效率高!它是处理大数据最快的排序算法之一。

1、思想

  • 先找到一个基准点(一般指数组的中部),然后数组被该基准点分为两部分,依次与该基准点数据比较,如果比它小,放左边;反之,放右边。
  • 左右分别用一个空数组去存储比较后的数据。
  • 最后递归执行上述操作,直到数组长度 <= 1;

2、特点:

快速,常用。

3、缺点:

(1)需要另外声明两个数组,浪费了内存空间资源。
(2)快速排序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算法。这意味着在排序过程中,相等元素的相对顺序可能会发生改变。在某些对稳定性有要求的场景中,这可能是一个缺点。

4、实现

const quickSort1 = arr => {if (arr.length <= 1) {return arr;}//取基准点const midIndex = Math.floor(arr.length / 2);//取基准点的值,splice(index,1) 则返回的是含有被删除的元素的数组。const valArr = arr.splice(midIndex, 1);const midIndexVal = valArr[0];const left = []; //存放比基准点小的数组const right = []; //存放比基准点大的数组//遍历数组,进行判断分配for (let i = 0; i < arr.length; i++) {if (arr[i] < midIndexVal) {left.push(arr[i]); //比基准点小的放在左边数组} else {right.push(arr[i]); //比基准点大的放在右边数组}}//递归执行以上操作,对左右两个数组进行操作,直到数组长度为 <= 1return quickSort1(left).concat(midIndexVal, quickSort1(right));
};
const array2 = [5, 4, 3, 2, 1];
console.log('quickSort1 ', quickSort1(array2));
// quickSort1: [1, 2, 3, 4, 5]

七、 归并排序和快速排序的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归并排序的处理过程是由下而上的,先处理子问题,然后再合并。
  • 而快排正好相反,它的处理过程是由上而下的,先分区,然后再处理子问题。
  • 归并排序虽然是稳定的、时间复杂度为 O(nlogn) 的排序算法,但是它是非原地排序算法。
  • 归并之所以是非原地排序算法,主要原因是合并函数无法在原地执行。
  • 快速排序通过设计巧妙的原地分区函数,可以实现原地排序,解决了归并排序占用太多内存的问题。

这篇关于前端宝典十八:高频算法排序之冒泡、插入、选择、归并和快速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105809

相关文章

Spring排序机制之接口与注解的使用方法

《Spring排序机制之接口与注解的使用方法》本文介绍了Spring中多种排序机制,包括Ordered接口、PriorityOrdered接口、@Order注解和@Priority注解,提供了详细示例... 目录一、Spring 排序的需求场景二、Spring 中的排序机制1、Ordered 接口2、Pri

CSS弹性布局常用设置方式

《CSS弹性布局常用设置方式》文章总结了CSS布局与样式的常用属性和技巧,包括视口单位、弹性盒子布局、浮动元素、背景和边框样式、文本和阴影效果、溢出隐藏、定位以及背景渐变等,通过这些技巧,可以实现复杂... 一、单位元素vm 1vm 为视口的1%vh 视口高的1%vmin 参照长边vmax 参照长边re

CSS3中使用flex和grid实现等高元素布局的示例代码

《CSS3中使用flex和grid实现等高元素布局的示例代码》: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CSS3中的Flexbox和Grid布局实现等高元素布局的方法,通过简单的两列实现、每行放置3列以及全部代码的展示,展示了这两种布局方式的实现细节和效果,详细内容请阅读本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过往的实现方法是使用浮动加

css渐变色背景|<gradient示例详解

《css渐变色背景|<gradient示例详解》CSS渐变是一种从一种颜色平滑过渡到另一种颜色的效果,可以作为元素的背景,它包括线性渐变、径向渐变和锥形渐变,本文介绍css渐变色背景|<gradien... 使用渐变色作为背景可以直接将渐China编程变色用作元素的背景,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背景图片。(是作为背

使用Python在Excel中插入、修改、提取和删除超链接

《使用Python在Excel中插入、修改、提取和删除超链接》超链接是Excel中的常用功能,通过点击超链接可以快速跳转到外部网站、本地文件或工作表中的特定单元格,有效提升数据访问的效率和用户体验,这... 目录引言使用工具python在Excel中插入超链接Python修改Excel中的超链接Python

CSS自定义浏览器滚动条样式完整代码

《CSS自定义浏览器滚动条样式完整代码》: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CSS自定义浏览器滚动条的样式,包括隐藏滚动条的角落、设置滚动条的基本样式、轨道样式和滑块样式,并提供了完整的CSS代码示例,通过这些技巧,你可以为你的网站添加个性化的滚动条样式,从而提升用户体验,详细内容请阅读本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css实现图片旋转功能

《css实现图片旋转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种CSS变换效果:图片旋转90度、水平翻转、垂直翻转,并附带了相应的代码示例,详细内容请阅读本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 css实现图片旋转90度.icon{ -moz-transform:rotate(-90deg); -webkit-transfo

vue基于ElementUI动态设置表格高度的3种方法

《vue基于ElementUI动态设置表格高度的3种方法》ElementUI+vue动态设置表格高度的几种方法,抛砖引玉,还有其它方法动态设置表格高度,大家可以开动脑筋... 方法一、css + js的形式这个方法需要在表格外层设置一个div,原理是将表格的高度设置成外层div的高度,所以外层的div需要

大数据小内存排序问题如何巧妙解决

《大数据小内存排序问题如何巧妙解决》文章介绍了大数据小内存排序的三种方法:数据库排序、分治法和位图法,数据库排序简单但速度慢,对设备要求高;分治法高效但实现复杂;位图法可读性差,但存储空间受限... 目录三种方法:方法概要数据库排序(http://www.chinasem.cn对数据库设备要求较高)分治法(常

Vue项目中Element UI组件未注册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

《Vue项目中ElementUI组件未注册的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在Vue项目中使用ElementUI组件库时,开发者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例如组件未正确注册导致的警告或错误,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问题... 目录引言一、问题背景1.1 错误信息分析1.2 问题原因二、解决方法2.1 全局引入 E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