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设计模式] 行为型: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什么是访问者模式
- 设计与实现
什么是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是个相对比较简单的模式,根据它的名字就可以判断,这个模式里面包含着两种角色:访问者、被访问者。
访问者访问被访问者之后,会根据被访问者提供的信息进行自己的逻辑,我们暂且称这种行为叫做访问逻辑。访问逻辑在访问者内部定义,由被访问者提供需要的数据信息。
通常来讲,在我们的常规意识里面,访问者是主动的,被访问者是被动的,访问逻辑由访问者主动发起执行。
在访问者模式里面,这个常规意识恰好被颠倒过来。被访问者是主动的,访问者是被动的,访问逻辑由被访问者主动发起执行。
这么说可能不太好理解,举个形象的例子。领导想知道直属下级员工的绩效考核情况,领导是访问者,员工是被访问者。两个思路:
- 领导从所有员工中找到直属下级员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汇报要求,主动汇报绩效数据。领导掌控主动权,决定哪些员工需要汇报。
- 领导下发通知给所有员工,直属下级员工发现自己符合要求,就拿着数据按领导要求前去汇报,其余员工发现自己不符合要求,就不去汇报。员工掌握主动权,决定自己是否需要汇报。
其中,思路一是常规思路,思路二就是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的应用场景,通常是被访问者内部数据信息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访问者,给出不同的数据,方便访问者处理自己的访问逻辑。
设计与实现
设计访问者的关键点,就是要掌握住两个原则:
- 访问逻辑由访问者定义,被访问者提供数据
- 被访问者决定访问逻辑是否需要执行,需要提供怎样的数据
代码实现上,大致如下:
// 访问者
public interface Visitor {void visit(ElementImpl element); // 访问逻辑
}// 被访问者
public interface Element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 决定访问逻辑的执行
}// 访问者实现
public class VisitorImpl implements Visitor {@Overridepublic void visit(ElementImpl element) {String info = element.info();System.out.println(info);}
}// 被访问者实现
public class ElementImpl implements Element {@Override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isitor) {visitor.visit(this); // 访问者模式的关键代码}public String info() {return "被访问者信息";}
}// 测试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ElementImpl element = new ElementImpl();Visitor visitor = new VisitorImpl();element.accept(visitor);
}
访问者模式是迭代器模式的扩展。
通常来说,迭代器模式访问的都是同类或者同接口的对象数据,很难针对不同对象执行不同的逻辑。当然了,使用instanceof
操作可以达到目的,但是有个前提,需要提前知道遍历对象都有哪些类型,才好去写完整的判断条件。
在访问者模式中,因为不同的访问逻辑是由被访问者决定执行的,所以遍历过程中,无需关心对象类型,即可执行到不同的逻辑,这是比迭代器更有优势的地方。
访问者模式稍加变化,就可以充当拦截器,被访问者可以实现自己的逻辑,对非法访问者进行拦截。
这篇关于[设计模式] 行为型: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