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设计模式] 行为型: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文章目录
- 什么是观察者模式
- 设计与实现
- 主动观察者模式
- 被动观察者模式
什么是观察者模式
顾名思义,观察者就是要对目标进行观察,当目标行为有所变动时,自己及时作出反应。
观察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从编程的角度来理解,观察者要达到观察的目的,主要有两种策略:
- 观察者主动观察目标状态,实时或半实时的对目标对象进行监听,属于面向过程的编程思想
- 观察者被动接收消息,当目标状态发生改变时,目标对象主动通知观察者,属于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
我将第一种策略称之为主动观察者模式,第二种策略称之为被动观察者模式,名字是我随便取的,读者理解意思就好。
设计模式里面的观察者模式,通常指的都是第二种策略,被动观察者模式。
设计与实现
主动观察者模式
因为观察者要时刻监听目标对象,那么目标对象就必须要暴露某个状态,提供给观察者监听。
所以,通常程序代码大概如下所示:
// 被观察者接口
public interface Observable {Integer getState(); // 暴露目标状态
}// 被观察者
public class ObservableImpl implements Observable {private volatile Integer state;@Overridepublic Integer getState() {return state;}public void change1() {System.out.println("目标发生 change1 变化");this.state = 1;}public void change2() {System.out.println("目标发生 change2 变化");this.state = 2;}
}// 观察者接口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void response(String info); //反应void listening(); // 开始观察
}// 观察者
public class ObserverImpl implements Observer {private Observable observable; // 观察目标public ObserverImpl(Observable observable) {this.observable = observable;}@Overridepublic void response(String info) {System.out.println("观察到目标变化:" + info);}@Overridepublic void listening() {new Thread(() -> {Integer bak = null;while (true) { // 持续观察Integer state = observable.getState();if (state != bak) {this.response("观察到目标变化:state = " + state);bak = state;}}}).start();}
}// 测试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ObservableImpl target = new ObservableImpl();Observer observer = new ObserverImpl(target);observer.listening(); // 开始监听 targettarget.change1();Thread.sleep(1000);target.change2();
}
主动观察策略,实现起来容易,但是也有其致命的缺点:
- 时刻观察目标,非常耗费资源,通常都需要创建一个始终存活的线程任务,来完成观察目的
- 主动观察者可能会遗漏目标非常短暂的状态变化,比如说目标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变化,又在极短时间内切换回原状态,观察者就可能看不到这个变化
正因为有这样不容忽视的缺点,主动观察策略不常使用,如果选择使用,一定要评估以上缺点造成的代价能否接受。
被动观察者模式
被动观察者模式通常又叫发布订阅模式,也就是目标主动发布消息,观察者被动接收消息。
从消息的角度看,这里又可细分为两种策略:
- 目标直接将消息发布给观察者,观察者直接接收
- 目标将消息发布给第三方,观察者监听第三方获取消息,最常见的第三方就是各种消息队列中间件
利用消息队列中间件完成观察者模式的方法就不说了,这里仅通过第一种策略,理解被动观察模式的代码实现方法。
代码大致如下:
// 观察者接口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void response(String info); //反应
}// 具体观察者
public class ObserverImpl implements Observer {@Overridepublic void response(String info) {System.out.println("观察到目标变化:" + info);}
}// 被观察者接口
public interface Observable {void addObserve(Observer observer); // 增加观察者void deleteObserve(Observer observer); // 删除观察者void notifyObserves(String info); // 通知所有观察者
}// 被观察者,具体的观察目标
public class ObservableImpl implements Observable {private List<Observer> list = new ArrayList<>();@Overridepublic void addObserve(Observer observer) {this.list.add(observer);}@Overridepublic void deleteObserve(Observer observer) {this.list.remove(observer);}@Override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s(String info) {for (Observer observer : list) observer.response(info);}public void change1() {System.out.println("目标发生 change1 变化");this.notifyObserves("change1");}public void change2() {System.out.println("目标发生 change2 变化");this.notifyObserves("change2");}
}// 测试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Observer observer = new ObserverImpl();ObservableImpl target = new ObservableImpl();target.addObserve(observer);target.change1();target.change2();
}
被动观察模式和主动观察模式相比较,不存在那两个缺点,既没有长时间存活的线程耗费资源,也不会丢失目标的状态变化。
但是,以上代码实现方法也有自身的缺点:
- 如果目标对象的观察者太多,主动通知过程就会很耗费时间,影响目标自身的运行时效
- 目标直接通知观察者,如果观察者挂掉了,通知消息就会立即丢失。
这两个缺点相对来说,都有比较容易的解决办法:
- 主动通知过程可以异步进行,不影响目标运行时效
- 消息通知可以增加反馈机制,或者异常处理机制,确保消息观察者接收到消息
这篇关于[设计模式] 行为型: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