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A缓存策略区别NetworkOnly/CacheFirst/CacheOnly/NetworkFirst/StaleWhileRevalidate

本文主要是介绍PWA缓存策略区别NetworkOnly/CacheFirst/CacheOnly/NetworkFirst/StaleWhileRevalidate,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现在来看看 Workbox 提供的缓存策略,主要有这几种:

cache-first,

cache-only,

network-first,

network-only,

stale-while-revalidate

在前面看到,实例化的时候会给 workbox 挂载一个 Strategies 的实例。提供上面一系列的缓存策略,但在实际调用中,使用的是 _getCachingMechanism,然后把整个策略类放到一参中,二参则提供了配置项,在每个策略类中都有 handle 方法的实现,最终也会调用 handle方法。那既然如此还搞个 _getCachingMechanism干嘛,直接返回策略类就得了,这个等下看。

先看下各个策略,这里就简单说下,可以参考离线指南,虽然会有一点不一样。

Cache-First

第一个 Cache-First, 它的 handle 方法:

const cachedResponse = await this.requestWrapper.match({request: event.request,
});return cachedResponse || await this.requestWrapper.fetchAndCache({request: event.request,waitOnCache: this.waitOnCache,
});

Cache-First策略会在有缓存的时候返回缓存,没有缓存才会去请求并且把请求结果缓存,这也是我们对于precache的策略。

Cache-only

然后是 Cache-only,它只会去缓存里拿数据,没有就失败了。

network-first

network-first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策略,它接受 networkTimeoutSeconds 参数,如果没有传这个参数,请求将会发出,成功的话就返回结果添加到缓存中,如果失败则返回立即缓存。这种网络回退到缓存的方式虽然利于那些频繁更新的资源,但是在网络情况比较差的情况(无网会直接返回缓存)下,等待会比较久,这时候 networkTimeoutSeconds 就提供了作用,如果设置了,会生成一个setTimeout后被resolve的缓存调用,再把它和请求放倒一个 Promise.race 中,那么请求超时后就会返回缓存。

network-only

network-only,也比较简单,只请求,不读写缓存。

StaleWhileRevalidate

最后提供的策略是 StaleWhileRevalidate,这种策略比较接近 cache-first,代码如下:

const fetchAndCacheResponse = this.requestWrapper.fetchAndCache({request: event.request,waitOnCache: this.waitOnCache,cacheResponsePlugin: this._cacheablePlugin,
}).catch(() => Response.error());const cachedResponse = await this.requestWrapper.match({request: event.request,
});return cachedResponse || await fetchAndCacheResponse;

他们的区别在于就算有缓存,它仍然会发出请求,请求的结果会用来更新缓存,也就是说你的下一次访问的如果时间足够请求返回的话,你就能拿到最新的数据了。

可以看到离线指南中还提供了缓存然后访问网络再更新页面的方法,但这种需要配合主进程代码的修改,WorkBox 没有提供这种模式。

自定义缓存配置

回到在缓存策略里提到的,讲讲 _getCachingMechanism和缓存策略的参数。默认支持5个参数:'cacheExpiration', 'broadcastCacheUpdate', 'cacheableResponse', 'cacheName', 'plugins',(当然你会发现还有几个参数不在这里处理,比如你可以传一个自定义的 requestWrapper, 前面提到的 waitOnCache 和 NetworkFirst 支持的 networkTimeoutSeconds),先看一个完整的示例:

const workboxSW = new WorkboxSW();
const cacheFirstStrategy = workboxSW.strategies.cacheFirst({cacheName: 'example-cache',cacheExpiration: {maxEntries: 10,maxAgeSeconds: 7 * 24 * 60 * 60},broadcastCacheUpdate: {channelName: 'example-channel-name'},cacheableResponse: {stses: [0, 200, 404],headers: {'Example-Header-1': 'Header-Value-1','Example-Header-2': 'Header-Value-2'}}plugins: [// Additional Plugins]
});

大致可以认定的是 cacheExpiration 会用来处理缓存失效,cacheName 决定了 cache 的索引名,cacheableResponse 则决定了什么请求返回可以被缓存。

那么插件到底是怎么被处理,现在可以看_getCachingMechanism函数了,_getCachingMechanism函数处理了什么,它其实就是把 cacheExpirationbroadcastCacheUpdate,cacheabelResponse里的参数找到对应方法,传入参数实例化,然后挂在在封装后的wrapperOptions的plugins参数里,但是只是实例化了有什么用呢?这里有关键的一步:

options.requestWrapper = new RequestWrapper(wrapperOptions);

所以最终这些插件还是会在 RequestWrapper 里处理,这里的一些操作是我们之前没有提到的,来看下 RequestWrapper 里怎么处理的。

看下 RequestWrapper 的构造函数,取其中涉及到 plugins 的部分:

constructor({cacheName, cacheId, plugins, fetchOptions, matchOptions} = {}) {this.plugins = new Map();if (plugins) {isArrayOfType({plugins}, 'object');plugins.forEach((plugin) => {for (let callbackName of pluginCallbacks) {if (typeof plugin[callbackName] === 'function') {if (!this.plugins.has(callbackName)) {this.plugins.set(callbackName, []);} else if (callbackName === 'cacheWillUpdate') {throw ErrorFactory.createError('multiple-cache-will-update-plugins');} else if (callbackName === 'cachedResponseWillBeUsed') {throw ErrorFactory.createError('multiple-cached-response-will-be-used-plugins');}this.plugins.get(callbackName).push(plugin);}}});}
}

plugins是一个Map,默认支持以下几种Key:cacheDidUpdatecacheWillUpdatefetchDidFailrequestWillFetchcachedResponseWillBeUsed。可以理解为 requestWrapper 提供了一些hooks或者生命周期,而插件就是在 hook 上进行一些处理。

这里举个缓存失效的例子看看怎么处理:

首先我们需要实例化CacheExpirationPlugin,CacheExpirationPlugin没有构造函数,实例化的是CacheExpiration,然后在this上添加maxEntries,maxAgeSeconds。所有的 hook 方法实现都放在了 CacheExpirationPlugin,提供了两个 hook: cachedResponseWillBeUsed 和 cacheDidUpdate,cachedResponseWillBeUsed 会在 RequestWrapper的match中执行,cacheDidUpdate 在 fetchAndCache中 执行。

这里可以看出,每个plugin其实就是对hook或者生命周期调用的具体实现,在把response扔到cache里之后,调用了插件的cacheDidUpdate方法,看下CacheExpirationPlugin中的cacheDidUpdate:

async cacheDidUpdate({cacheName, newResponse, url, now} = {}) {isType({cacheName}, 'string');isInstance({newResponse}, Response);if (typeof now === 'undefined') {now = Date.now();}await this.updateTimestamp({cacheName, url, now});await this.expireEntries({cacheName, now});
}

那么关键就是更新时间戳和失效条数,如果设置了更新时间戳会怎么样呢,在请求的时候,runtimecache也会添加到IndexedDB,值存入的是一个对象,包含了一个url和时间戳。

这个时间戳怎么生效,CacheExpirationPlugin提供了另外一个方法,cachedResponseWillBeUsed:

cachedResponseWillBeUsed({cachedResponse, cachedResponse, now} = {}) {if (this.isResponseFresh({cachedResponse, now})) {return cachedResponse;}return null;
}

RequestWrapper中的match方法会默认从cache里取,取到的是当时的完整 response, 在cache的 response 里的 headers 里取到 date,然后把当时的date加上 maxAgeSecond 和 现在的时间比, 如果小于了就返回 false,那么自然会去发起请求了。

CacheableResponsePlugin用来控制 fetchAndCache 里的 cacheable,它设置了一个 cacheWillUpdate,可以设置哪些 http status 或者 headers 的 response 要缓存,做到更精细的缓存操作。

如何配置我的缓存

离线指南已经提供了一些缓存方式,在 workbox 中,可以大致认为,有一些资源会直接影响整个应用的框架能否显示的(开发应用的 JS,CSS 和部分图片)可以做 precache,这些资源一般不存在“异步”的加载,它们如果不显示整个页面无法正常加载。

那他们的更新策略也很简单,一般这些资源的更新需要发版,而在这里用更新sw文件更新。

对于大部分无状态(注意无状态)数据请求,推荐StaleWhileRevalidate方式或者缓存回退,在某些后端数据变化比较快的情况下,添加失效时间也是可以的,对于其它(业务图片)需求,cache-first比较适用。

最后需要讨论的是页面和有状态的请求,页面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况,页面如果是纯静态的,那么可以放入precache。但要注意,如果我们的页面不是打包工具生成的,页面文件很可能不在dist目录下,那么怎么追踪变化呢,这里推荐一种方式,我们的页面往往有一个模版,和一个json串配置hash变量,那么你可以添加这种模式:

templatedUrls: {path: ['.../xxx.html','.../xxx.json']
}

如果没有json,就需要关联所有可能影响生成页面的数据了,那么这些文件的变化都会改变最后生成的sw文件。

如果你在页面上有一些动态信息(比如用户信息等等),那就比较麻烦了,推荐使用 network-first 配合一个合适的失败时间,毕竟大家都不希望用户登录了另一个账号,显示的还是上一个账号,这同样适用于那些使用cookie(有状态)的请求,这些请求也推荐你添加失效策略,和失败状态。

永远记住你的目标,让用户能够更快的看到页面,但不要给用户一个错误的页面。

这篇关于PWA缓存策略区别NetworkOnly/CacheFirst/CacheOnly/NetworkFirst/StaleWhileRevalidate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33831

相关文章

go 指针接收者和值接收者的区别小结

《go指针接收者和值接收者的区别小结》在Go语言中,值接收者和指针接收者是方法定义中的两种接收者类型,本文主要介绍了go指针接收者和值接收者的区别小结,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 目录go 指针接收者和值接收者的区别易错点辨析go 指针接收者和值接收者的区别指针接收者和值接收者的

售价599元起! 华为路由器X1/Pro发布 配置与区别一览

《售价599元起!华为路由器X1/Pro发布配置与区别一览》华为路由器X1/Pro发布,有朋友留言问华为路由X1和X1Pro怎么选择,关于这个问题,本期图文将对这二款路由器做了期参数对比,大家看... 华为路由 X1 系列已经正式发布并开启预售,将在 4 月 25 日 10:08 正式开售,两款产品分别为华

SpringRetry重试机制之@Retryable注解与重试策略详解

《SpringRetry重试机制之@Retryable注解与重试策略详解》本文将详细介绍SpringRetry的重试机制,特别是@Retryable注解的使用及各种重试策略的配置,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加健... 目录引言一、SpringRetry基础知识二、启用SpringRetry三、@Retryable注解

MySQL 分区与分库分表策略应用小结

《MySQL分区与分库分表策略应用小结》在大数据量、复杂查询和高并发的应用场景下,单一数据库往往难以满足性能和扩展性的要求,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策略的基本概念、实现方法及优缺点,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如... 目录mysql 分区与分库分表策略1. 数据库水平拆分的背景2. MySQL 分区策略2.1 分区概念

kotlin中const 和val的区别及使用场景分析

《kotlin中const和val的区别及使用场景分析》在Kotlin中,const和val都是用来声明常量的,但它们的使用场景和功能有所不同,下面给大家介绍kotlin中const和val的区别,... 目录kotlin中const 和val的区别1. val:2. const:二 代码示例1 Java

CSS Padding 和 Margin 区别全解析

《CSSPadding和Margin区别全解析》CSS中的padding和margin是两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属性,它们用于控制元素周围的空白区域,本文将详细介绍padding和... 目录css Padding 和 Margin 全解析1. Padding: 内边距2. Margin: 外边距3. Padd

Springboot @Autowired和@Resource的区别解析

《Springboot@Autowired和@Resource的区别解析》@Resource是JDK提供的注解,只是Spring在实现上提供了这个注解的功能支持,本文给大家介绍Springboot@... 目录【一】定义【1】@Autowired【2】@Resource【二】区别【1】包含的属性不同【2】@

Java中的String.valueOf()和toString()方法区别小结

《Java中的String.valueOf()和toString()方法区别小结》字符串操作是开发者日常编程任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转换为字符串是一种常见需求,其中最常见的就是String.value... 目录String.valueOf()方法方法定义方法实现使用示例使用场景toString()方法方法

分辨率三兄弟LPI、DPI 和 PPI有什么区别? 搞清分辨率的那些事儿

《分辨率三兄弟LPI、DPI和PPI有什么区别?搞清分辨率的那些事儿》分辨率这个东西,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为了搞清楚它,我可是翻阅了不少资料,最后发现“小7的背包”的解释最让我茅塞顿开,于是,我... 在谈到分辨率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三个相似的缩写:PPI、DPI 和 LPI。虽然它们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应用

GORM中Model和Table的区别及使用

《GORM中Model和Table的区别及使用》Model和Table是两种与数据库表交互的核心方法,但它们的用途和行为存在著差异,本文主要介绍了GORM中Model和Table的区别及使用,具有一... 目录1. Model 的作用与特点1.1 核心用途1.2 行为特点1.3 示例China编程代码2. T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