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垃圾标记阶段-引用计数算法、可达性分析算法

2024-05-29 16:38

本文主要是介绍55.垃圾标记阶段-引用计数算法、可达性分析算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 1.引用计数算法
  • 2.可达性分析算法

垃圾标记阶段算法包括引用计数算法和可达性分析算法。

  1. 在进行垃圾回收之前,需要判断哪些对象是存活对象,哪些是死亡对象,只有被标记为死亡的对象才能够被回收。
  2. 当一个对象已经不再被任何的存活对象继续引用的时候,就可以宣判为已经死亡。
  3. 判断对象是否存活一般有两种方式:引用计数算法和可达性分析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引用计数算法

  1. 引用计数算法,会对每个对象都保存一个整型的引用计数器属性,用于记录对象被引用的情况。
  2. 对于一个对象A,只要有任何一个对象引用了A,则A的引用计数器就加1;当引用失效的时候,对象A的引用计数器就减1。只要引用计数器的值为0,则表示对象A不可能再被使用,可以被回收。
    优点:实现简单、垃圾便于辨识;判定效率高,回收没有延迟。
    缺点:需要单独的字段存储计数器,额外的存储空间开销;需要更新计数器,伴随着加法和减法操作,带来时间开销;无法处理循环引用的情况。

由于无法处理循环引用的情况,所以JVM没有使用这种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循环引用例子:

public class RefCountGC {//这个成员属性唯一的作用就是占用一点内存private byte[] bigSize = new byte[5 * 1024 * 1024];//5MBObject reference = null;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RefCountGC obj1 = new RefCountGC();RefCountGC obj2 = new RefCountGC();obj1.reference = obj2;obj2.reference = obj1;obj1 = null;obj2 = null;//显式的执行垃圾回收行为//这里发生GC,obj1和obj2能否被回收? 能被回收,是因为JVM采用的不是引用计数算法。所以obj1和obj2能被回收。这里反向证明了JVM没有采用引用计数算法。System.gc();try {Thread.sleep(1000000);}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上面的代码就存在循环引用的情况,将obj1obj2设为null之后,堆区中的对象仍然会保持互相引用的情况,如果使用引用计数的方式就无法回收,因为对象obj1obj2中的计数器都是1,是不能被回收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可达性分析算法

  1. 别名:根搜索算法、追踪性垃圾收集(Tracing Garbage Collection)
  2. 优点:实现简单,执行高效。而且能够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
  3. JavaC#都选择这种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从根对象集合(GC Roots)为起始点,按照从上至下的方式搜索被根对象集合所连接的目标对象是否可达。
  5. 使用可达性分析算法后,内存中的存活对象都会被根对象集合直接或间接连接着,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Reference Chain)
  6. 如果对象从根对象集合出发不可达,则被标记为垃圾对象;否则是存活对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达性分析算法:
    如下图所示,从GC Roots出发,从上至下能够到达的对象,都是存活对象(蓝色);灰色的对象是可回收对象,从GC Roots出发,不可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C Roots可以是哪些元素?(面试常问)
要能够回答出前四个:

  1. 虚拟机栈中对象的引用
  2. 本地方法栈中JNI对象的引用
  3. 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类中的static变量)
  4. 方法区中常量对象的引用(字符串常量池的引用)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单的判断方法如果一个指针,指向了堆内存里面的对象,但是自己又不存放在堆里面,那它就是一个Roo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小技巧:如下图所示,在堆区外面的栈区、本地方法栈中指向堆区对象的引用;方法区中对堆区静态变量以及字符串常量的引用都是Root。注意静态变量和字符串常量池放到了堆区。
    概括的说就是:就是堆区外面的部分,只要是指向堆区内部的对象或者内容的变量,就都是Roo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要使用可达性分析算法判断内存是否可回收,那么分析工作必须在一个能保障一致性的快照中进行。为了保持一致性,GC的时候必须Stop The World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更多JVM文章请访问我的JVM专栏:
https://blog.csdn.net/u011069294/category_10113093.html

这篇关于55.垃圾标记阶段-引用计数算法、可达性分析算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1014064

相关文章

Redis主从/哨兵机制原理分析

《Redis主从/哨兵机制原理分析》本文介绍了Redis的主从复制和哨兵机制,主从复制实现了数据的热备份和负载均衡,而哨兵机制可以监控Redis集群,实现自动故障转移,哨兵机制通过监控、下线、选举和故... 目录一、主从复制1.1 什么是主从复制1.2 主从复制的作用1.3 主从复制原理1.3.1 全量复制

Python中的随机森林算法与实战

《Python中的随机森林算法与实战》本文详细介绍了随机森林算法,包括其原理、实现步骤、分类和回归案例,并讨论了其优点和缺点,通过面向对象编程实现了一个简单的随机森林模型,并应用于鸢尾花分类和波士顿房... 目录1、随机森林算法概述2、随机森林的原理3、实现步骤4、分类案例:使用随机森林预测鸢尾花品种4.1

Redis主从复制的原理分析

《Redis主从复制的原理分析》Redis主从复制通过将数据镜像到多个从节点,实现高可用性和扩展性,主从复制包括初次全量同步和增量同步两个阶段,为优化复制性能,可以采用AOF持久化、调整复制超时时间、... 目录Redis主从复制的原理主从复制概述配置主从复制数据同步过程复制一致性与延迟故障转移机制监控与维

Redis连接失败:客户端IP不在白名单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Redis连接失败:客户端IP不在白名单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在现代分布式系统中,Redis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被广泛应用于缓存、消息队列、会话存储等场景,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可能... 目录一、问题背景二、错误分析1. 错误信息解读2. 根本原因三、解决方案1. 将客户端IP添加到Re

Redis主从复制实现原理分析

《Redis主从复制实现原理分析》Redis主从复制通过Sync和CommandPropagate阶段实现数据同步,2.8版本后引入Psync指令,根据复制偏移量进行全量或部分同步,优化了数据传输效率... 目录Redis主DodMIK从复制实现原理实现原理Psync: 2.8版本后总结Redis主从复制实

锐捷和腾达哪个好? 两个品牌路由器对比分析

《锐捷和腾达哪个好?两个品牌路由器对比分析》在选择路由器时,Tenda和锐捷都是备受关注的品牌,各自有独特的产品特点和市场定位,选择哪个品牌的路由器更合适,实际上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和使用场景,我们从... 在选购路由器时,锐捷和腾达都是市场上备受关注的品牌,但它们的定位和特点却有所不同。锐捷更偏向企业级和专

Spring中Bean有关NullPointerException异常的原因分析

《Spring中Bean有关NullPointerException异常的原因分析》在Spring中使用@Autowired注解注入的bean不能在静态上下文中访问,否则会导致NullPointerE... 目录Spring中Bean有关NullPointerException异常的原因问题描述解决方案总结

python中的与时间相关的模块应用场景分析

《python中的与时间相关的模块应用场景分析》本文介绍了Python中与时间相关的几个重要模块:`time`、`datetime`、`calendar`、`timeit`、`pytz`和`dateu... 目录1. time 模块2. datetime 模块3. calendar 模块4. timeit

python-nmap实现python利用nmap进行扫描分析

《python-nmap实现python利用nmap进行扫描分析》Nmap是一个非常用的网络/端口扫描工具,如果想将nmap集成进你的工具里,可以使用python-nmap这个python库,它提供了... 目录前言python-nmap的基本使用PortScanner扫描PortScannerAsync异

Oracle数据库执行计划的查看与分析技巧

《Oracle数据库执行计划的查看与分析技巧》在Oracle数据库中,执行计划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SQL语句在数据库内部的执行细节,进而优化查询性能、提升系统效率,执行计划是Oracle数据库优化器为... 目录一、什么是执行计划二、查看执行计划的方法(一)使用 EXPLAIN PLAN 命令(二)通过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