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 公式解析

2024-05-13 02:12
文章标签 公式 解析 ib

本文主要是介绍IB 公式解析,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公式

3.2. Influence Function

影响函数允许我们在移除样本时估计模型参数的变化,而无需实际移除数据并重新训练模型。

 3.3 影响平衡加权因子

 3.4 影响平衡损失

 3.5 类内重加权

m代表一个批次(batch)的大小,这意味着公式对一个批次中的所有样本进行计算,然后去平均值。

 代码

criterion_ib = IBLoss(weight=per_cls_weights, alpha=1000).cuda()
def ib_loss(input_values, ib):"""Computes the focal loss"""loss = input_values * ibreturn loss.mean()
class IBLoss(nn.Module):def __init__(self, weight=None, alpha=10000.):super(IBLoss, self).__init__()assert alpha > 0self.alpha = alphaself.epsilon = 0.001self.weight = weightdef forward(self, input, target, features):grads = torch.sum(torch.abs(F.softmax(input, dim=1) - F.one_hot(target, num_classes)),1) # N * 1ib = grads * features.reshape(-1)ib = self.alpha / (ib + self.epsilon)return ib_loss(F.cross_entropy(input, target, reduction='none', weight=self.weight), ib)

1.计算梯度 grads

grads = torch.sum(torch.abs(F.softmax(input, dim=1) - F.one_hot(target, num_classes)), 1) # N * 1
  • 计算 softmax 概率分布F.softmax(input, dim=1) 将模型的输出转换为概率分布。
  • 计算 one-hot 编码F.one_hot(target, num_classes) 将目标标签转换为 one-hot 编码。
  • 计算绝对差值:通过计算 softmax 输出与 one-hot 编码之间的绝对差值,得到每个样本的梯度,表示样本对模型的损失贡献。

 2. 计算影响平衡因子(IB Factor)

ib = grads * features.reshape(-1)
ib = self.alpha / (ib + self.epsilon)

影响平衡因子(IB Factor)确实与梯度成反比。梯度越大,IB因子越小,分配给该样本的权重越小;梯度越小,IB因子越大,分配给该样本的权重越大。这一机制确保了模型在处理不平衡数据时,能够更有效地减小对多数类样本的过拟合,提升对少数类样本的泛化能力。

 3. 计算最终损失

return ib_loss(F.cross_entropy(input, target, reduction='none', weight=self.weight), ib)

将论文中的公式与代码对应起来

论文中的公式:

对应代码

首先,我们来看影响平衡损失 IBLoss 的代码实现:

class IBLoss(nn.Module):def __init__(self, weight=None, alpha=10000.):super(IBLoss, self).__init__()assert alpha > 0self.alpha = alphaself.epsilon = 0.001self.weight = weightdef forward(self, input, target, features):grads = torch.sum(torch.abs(F.softmax(input, dim=1) - F.one_hot(target, num_classes)), 1) # N * 1ib = grads * features.reshape(-1)ib = self.alpha / (ib + self.epsilon)return ib_loss(F.cross_entropy(input, target, reduction='none', weight=self.weight), ib)

对应关系

  1. 批次大小 m

    在代码中,批次大小由 train_loadertest_loader 的批次大小参数决定。

  2. 数据集 𝐷𝑚

    代码中的 train_loadertest_loader 提供了批次数据。

  3. 类别权重因子 𝜆𝑘

    在代码中,通过 per_cls_weights 来实现:

per_cls_weights = 1.0 / np.array(cls_num_list)
per_cls_weights = per_cls_weights / np.sum(per_cls_weights) * len(cls_num_list)
per_cls_weights = torch.FloatTensor(per_cls_weights).cuda()

4.基本损失函数 𝐿(𝑦,𝑓(𝑥,𝑤))

代码中使用 torch.nn.CrossEntropyLoss 计算交叉熵损失:

base_loss = F.cross_entropy(input, target, reduction='none', weight=self.weight)

5.模型输出 𝑓(𝑥,𝑤)f(x,w)

在代码中,模型的输出为 input

output, features = model(images)

6.模型输出与真实标签的 L1 范数 ∥𝑓(𝑥,𝑤)−𝑦∥1

在代码中,通过以下方式计算:

grads = torch.sum(torch.abs(F.softmax(input, dim=1) - F.one_hot(target, num_classes)), 1) # N * 1

7.隐藏层特征向量 ℎ 和其 L1 范数 ∥ℎ∥1**

在代码中,通过以下方式计算隐藏层特征向量的 L1 范数:

features = torch.sum(torch.abs(feats), 1).reshape(-1, 1)

8.最终影响平衡因子 IB

在代码中,通过以下方式计算:

ib = grads * features.reshape(-1)
ib = self.alpha / (ib + self.epsilon)

 9.最终影响平衡损失 𝐿IB(𝑤)

通过自定义的 ib_loss 函数计算:

return ib_loss(F.cross_entropy(input, target, reduction='none', weight=self.weight), ib)

 为什么类别权重因子要这样实现

per_cls_weights = 1.0 / np.array(cls_num_list)
per_cls_weights = per_cls_weights / np.sum(per_cls_weights) * len(cls_num_list)
per_cls_weights = torch.FloatTensor(per_cls_weights).cuda()

类别权重因子的实现旨在通过加权样本来处理类别不平衡问题。以下是详细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实现 per_cls_weights 以及每一步的作用:

代码实现

per_cls_weights = 1.0 / np.array(cls_num_list)
per_cls_weights = per_cls_weights / np.sum(per_cls_weights) * len(cls_num_list)
per_cls_weights = torch.FloatTensor(per_cls_weights).cuda()

每一步的解释

计算每个类别的逆频率

per_cls_weights = 1.0 / np.array(cls_num_list)
  • cls_num_list 是每个类别的样本数量列表。例如,如果有三个类别,且每个类别的样本数量为 [100, 200, 50],则 cls_num_list = [100, 200, 50]
  • 通过取倒数 1.0 / np.array(cls_num_list),我们得到了每个类别的逆频率。例如,结果将是 [0.01, 0.005, 0.02]
  • 逆频率反映了类别数量的稀少程度,样本数量少的类别(少数类)将得到更高的权重。

归一化权重

per_cls_weights = per_cls_weights / np.sum(per_cls_weights) * len(cls_num_list)
  • 首先,计算权重的总和 np.sum(per_cls_weights)。根据前面的例子,总和为 0.01 + 0.005 + 0.02 = 0.035
  • 然后,将每个类别的权重除以总和,使得所有权重的和为 1。这是标准化步骤,使得权重变为 [0.01/0.035, 0.005/0.035, 0.02/0.035],即 [0.2857, 0.1429, 0.5714]
  • 接下来,将这些标准化权重乘以类别的数量 len(cls_num_list)。在这个例子中,类别数量是 3。因此,最终的权重变为 [0.2857*3, 0.1429*3, 0.5714*3],即 [0.8571, 0.4286, 1.7143]

这一步的作用是确保每个类别的权重和类别数量成正比,同时保持权重的总和为类别数量。

转换为 PyTorch 张量

per_cls_weights = torch.FloatTensor(per_cls_weights).cuda()
  • 将 NumPy 数组转换为 PyTorch 张量,以便在 PyTorch 中使用这些权重。
  • 将权重张量移动到 GPU(如果可用),以加速计算。

归一化步骤的原因

归一化权重的目的是确保类别权重的相对比例合理,并且所有权重的总和与类别数量一致。这有助于避免某些类别被赋予过高或过低的权重,从而确保训练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效果。

处理类别不平衡的原因

类别不平衡问题是指在数据集中,不同类别的样本数量差异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损失函数往往会被多数类主导,导致模型在少数类上的性能较差。通过加权样本,特别是对少数类样本赋予更高的权重,可以平衡各类样本对损失的贡献,从而改善模型在少数类上的表现。

总结

  • 逆频率权重:通过取样本数量的倒数,使得样本数量少的类别得到更高的权重。
  • 归一化:将权重标准化,并确保权重的总和与类别数量一致,保持权重比例的合理性。
  • 转换为张量:将权重转换为 PyTorch 张量,以便在训练过程中使用。

这种权重计算方法确保了在处理类别不平衡问题时,少数类样本对损失函数的贡献增加,从而提高模型对少数类的识别能力。

这篇关于IB 公式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84393

相关文章

Java的IO模型、Netty原理解析

《Java的IO模型、Netty原理解析》Java的I/O是以流的方式进行数据输入输出的,Java的类库涉及很多领域的IO内容:标准的输入输出,文件的操作、网络上的数据传输流、字符串流、对象流等,这篇... 目录1.什么是IO2.同步与异步、阻塞与非阻塞3.三种IO模型BIO(blocking I/O)NI

Python 中的异步与同步深度解析(实践记录)

《Python中的异步与同步深度解析(实践记录)》在Python编程世界里,异步和同步的概念是理解程序执行流程和性能优化的关键,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了解它们的差异,以及阻塞和非阻塞的特性,同时通过实际... 目录python中的异步与同步:深度解析与实践异步与同步的定义异步同步阻塞与非阻塞的概念阻塞非阻塞同步

Redis中高并发读写性能的深度解析与优化

《Redis中高并发读写性能的深度解析与优化》Redis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广泛应用于缓存、消息队列、实时统计等场景,本文将深入探讨Redis的读写并发能力,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引言一、Redis 并发能力概述1.1 Redis 的读写性能1.2 影响 Redis 并发能力的因素二、

Spring MVC使用视图解析的问题解读

《SpringMVC使用视图解析的问题解读》:本文主要介绍SpringMVC使用视图解析的问题解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Spring MVC使用视图解析1. 会使用视图解析的情况2. 不会使用视图解析的情况总结Spring MVC使用视图

利用Python实现添加或读取Excel公式

《利用Python实现添加或读取Excel公式》Excel公式是数据处理的核心工具,从简单的加减运算到复杂的逻辑判断,掌握基础语法是高效工作的起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使用Python进行Excel公... 目录python Excel 库安装Python 在 Excel 中添加公式/函数Python 读取

利用Python和C++解析gltf文件的示例详解

《利用Python和C++解析gltf文件的示例详解》gltf,全称是GLTransmissionFormat,是一种开放的3D文件格式,Python和C++是两个非常强大的工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 目录什么是gltf文件选择语言的原因安装必要的库解析gltf文件的步骤1. 读取gltf文件2. 提

Java中的runnable 和 callable 区别解析

《Java中的runnable和callable区别解析》Runnable接口用于定义不需要返回结果的任务,而Callable接口可以返回结果并抛出异常,通常与Future结合使用,Runnab... 目录1. Runnable接口1.1 Runnable的定义1.2 Runnable的特点1.3 使用Ru

使用EasyExcel实现简单的Excel表格解析操作

《使用EasyExcel实现简单的Excel表格解析操作》: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EasyExcel完成简单的表格解析操作,同时实现了大量数据情况下数据的分次批量入库,并记录每条数据入库的状态,感兴... 目录前言固定模板及表数据格式的解析实现Excel模板内容对应的实体类实现AnalysisEventLis

Java的volatile和sychronized底层实现原理解析

《Java的volatile和sychronized底层实现原理解析》文章详细介绍了Java中的synchronized和volatile关键字的底层实现原理,包括字节码层面、JVM层面的实现细节,以... 目录1. 概览2. Synchronized2.1 字节码层面2.2 JVM层面2.2.1 ente

Redis 内存淘汰策略深度解析(最新推荐)

《Redis内存淘汰策略深度解析(最新推荐)》本文详细探讨了Redis的内存淘汰策略、实现原理、适用场景及最佳实践,介绍了八种内存淘汰策略,包括noeviction、LRU、LFU、TTL、Rand... 目录一、 内存淘汰策略概述二、内存淘汰策略详解2.1 ​noeviction(不淘汰)​2.2 ​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