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h264手动添加sps和pps到AVCodecContext-extradata,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最近编码的时候发现生成的视频不能用Windows Media Player等系统自带的播放器播放,也没有缩略图。找了很久,最后才发现在avcodec_open2之前添加一行代码就行了:
codec_ctx->flags |= AV_CODEC_FLAG_GLOBAL_HEADER;
调用该行代码后,FFmpeg会在调用avcodec_open2里,在写header时填充sps,pps等信息。不填充编码出来的视频就不能正常解码,当然使用专业的播放器(potplayer等)还是可以。
在没发现添加这行代码就可以之前,我是直接尝试手动添加sps/pps到extradata的。
在avcodec_open2之前添加如下代码,生成的视屏就能用系统自带播放器播放,也有了缩略图。但是Windows资源管理器看的帧高度和宽度不正确,所以还要修改sps_pps数组。
unsigned char sps_pps[23] = { 0x00, 0x00, 0x00, 0x01, 0x67, 0x42, 0x00, 0x0a, 0xf8, 0x0f, 0x00, 0x44, 0xbe, 0x8,0x00, 0x00, 0x00, 0x01, 0x68, 0xce, 0x38, 0x80 }; codec_ctx->extradata_size = 23;codec_ctx->extradata = (uint8_t*)av_malloc(23 + AV_INPUT_BUFFER_PADDING_SIZE);if (codec_ctx->extradata == NULL) {printf("could not av_malloc the video params extradata!\n");return -1;}memcpy(codec_ctx->extradata, sps_pps, 23);
sps和pps的结构参考:h264编码 里面的Sequence parameter set RBSP syntax
0x00000001或者0x000001是起始码,0x67是sps的开头,0x68是pps的开头。
0x42代表profile_idc,后面八位是constraint_set0_flag和reserved_zero_4bits,都设为0,0x0a是level_idc,接着后面为图方便能用0表示的都用了。这里要注意是ue(v)表示该域是可变位,使用的指数-哥伦布编码 我的目的主要是设置正确帧高度和帧高度,所以只要填充 pic_width_in_mbs_minus1和 pic_height_in_map_units_minus1,将它们的十六进制数写入sps_pps,如果宽度和高度不是16的倍数,可能要填frame_cropping_flag,具体的做法参考大神博客和SO,我就不误导了。
这篇关于h264手动添加sps和pps到AVCodecContext-extradata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