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O Generate IP核使用——Data Counts页详解

2024-05-03 11:28

本文主要是介绍FIFO Generate IP核使用——Data Counts页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Vivado IDE中,当看到一个用于设置数据计数选项的选项卡时,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某些选项值可能因为当前的配置而显示为灰色(即不可选或已禁用),但IDE中显示的有效范围值实际上是你可以选择的真实值。即使某些值在视觉上被灰化,它们仍然是可用的,只要你的FIFO配置支持这些值。然而,通常灰化的值是因为它们在当前FIFO的特定配置下不适用或不推荐。

1 选择Native 接口采用Common时钟Standard模式时(Built-in除外)

此时,只需要配置Data Count的宽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计数的目的是输出用于显示FIFO中当前存储的数据字数量。其宽度可以是指定数据计数总线的宽度,最大宽度为log2(depth),其中depth是FIFO的深度(即最大可以存储的数据字数量)。如果指定的宽度小于最大允许宽度,那么总线的较低位将被截去。

假设FIFO的深度为8(即可以存储8个数据字),可以指定一个2位的数据计数总线,这2位将只能提供四种状态:00(FIFO为空)、01(FIFO包含1到2个数据字)、10(FIFO包含3到4个数据字)、11(FIFO包含5到8个数据字)。

注意:
如果在clk的上升沿发生读或写操作,数据计数端口(data_count)将在相同的clk上升沿更新。这意味着在每个时钟周期结束时检查data_count的值,以确定FIFO的当前状态。

2 选择Native 接口采用Independent时钟Standard模式时(Built-in除外)

此时,需要配置Write Data Width 和Read Data Coun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 读数据计数(Read Data Count)

rd_data_count报告FIFO中可用于读取的数据字数量。它永远不会报告比实际可用的数据字更多的数量(尽管它可能会暂时报告更少的数量),以确保用户设计不会因读取过多数据而导致FIFO下溢。

宽度:可以指定读数据计数总线的宽度是最大宽度为log2(read depth),其中read depth是FIFO的读取深度(即最大可以读取的数据字数量)。如果指定的宽度小于最大允许宽度,那么总线的较低位将被截去。

注意:
如果在rd_clk/clk的上升沿发生读操作,这个读操作将在下一个rd_clk/clk的上升沿反映在rd_data_count信号上。
在wr_clk/clk时钟域上的写操作可能需要经过多个时钟周期才能在rd_data_count中反映出来,这取决于FIFO的实现和跨时钟域同步的机制。
因此,在设计跨时钟域FIFO时,需要特别注意读写数据计数的更新和同步问题,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2.2 Write Data Count(写数据计数)

wr_data_count报告已写入FIFO的数据字数量。它永远不会报告比实际已写入的数据字更少的数量(尽管它可能会暂时报告更多的数量),以确保你永远不会因写入过多数据而导致FIFO溢出。
宽度:可以指定写数据计数总线的宽度,最大宽度为log2(write depth),其中write depth是FIFO的写入深度(即最大可以写入的数据字数量)。如果指定的宽度小于最大允许宽度,那么总线的较低位将被截去。

注意:
如果在wr_clk/clk的上升沿发生写操作,这个写操作将在下一个wr_clk/clk的上升沿反映在wr_data_count信号上。
在rd_clk/clk时钟域上的读操作可能需要经过多个时钟周期才能在wr_data_count中反映出来,这取决于FIFO的实现和跨时钟域同步的机制。
因此,在设计跨时钟域FIFO时,需要特别注意读写数据计数的更新和同步问题,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3 选择Native 接口采用First-Word Fall-Through模式时

当采用该模式时,除了上述的数据计数、读数据计数和写数据计数意外,当采用common时钟时More Accurate Data Counts为默认必选项,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选择Native 接口采用First-Word Fall-Through模式时,如果使用了Independent时钟,More Accurate Data Counts为可选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ore Accurate Data Count(更精确的数据计数),目的是适应深度的增加并确保提供准确的数据计数。

当在Vivado IDE中选择“More Accurate Data Count ”选项时,wr_data_count(写入数据计数)、rd_data_count(读取数据计数)和data_count(数据计数)的宽度将分别增加,以容纳在First-Word Fall-Through情况下深度的增加。具体来说,它们的宽度分别为log2(write depth)+1、log2(read depth)+1和log2(depth)+1。

例如,对于一个深度为16的独立FIFO,具有对称的读写端口宽度,并选择了First-Word Fall-Through选项,实际的FIFO深度将从15增加到17(因为First-Word Fall-Through会占用一个额外的空间)。当使用准确的数据计数时,wr_data_count和rd_data_count的宽度将是5位,最大值为31(因为log2(17) = 4,但加1后变为5)。

当使用此选项时,不能使用wr_data_count、rd_data_count或data_count的任何一位来表示FIFO的状态,比如大约半满、四分之一满等。因为数据计数器的宽度增加了,直接使用传统的位表示方法(如最高位表示满或空)将不再准确。

对于上面的例子,如果想判断FIFO是否至少半满,你必须同时检查数据计数的最高位(MSB)和次高位(MSB-1)。这是因为数据计数器的范围从0(空)到31(对于5位计数器),而不是从0到16(对应于原始的FIFO深度)。因此,需要一个更复杂的条件来判断FIFO的状态。

这个选项允许更准确地跟踪FIFO中的元素数量,特别是在First-Word Fall-Through模式下,但它也引入了对FIFO状态判断的复杂性。因此,在使用此选项时,需要特别注意如何解释数据计数器的值。

2 选择Native 接口采用Built-in时钟

在选择Native接口时,如果使用了Built-in时钟,没有Data Counts选项页。

这篇关于FIFO Generate IP核使用——Data Counts页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56630

相关文章

Java中String字符串使用避坑指南

《Java中String字符串使用避坑指南》Java中的String字符串是我们日常编程中用得最多的类之一,看似简单的String使用,却隐藏着不少“坑”,如果不注意,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意外的错误容... 目录8个避坑点如下:1. 字符串的不可变性:每次修改都创建新对象2. 使用 == 比较字符串,陷阱满

Python使用国内镜像加速pip安装的方法讲解

《Python使用国内镜像加速pip安装的方法讲解》在Python开发中,pi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用于安装和管理Python的第三方库,然而,在国内使用pip安装依赖时,往往会因为网络问题而导致速... 目录一、pip 工具简介1. 什么是 pip?2. 什么是 -i 参数?二、国内镜像源的选择三、如何

使用C++实现链表元素的反转

《使用C++实现链表元素的反转》反转链表是链表操作中一个经典的问题,也是面试中常见的考题,本文将从思路到实现一步步地讲解如何实现链表的反转,帮助初学者理解这一操作,我们将使用C++代码演示具体实现,同... 目录问题定义思路分析代码实现带头节点的链表代码讲解其他实现方式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分析总结问题定义给定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

《Linux使用nload监控网络流量的方法》Linux中的nload命令是一个用于实时监控网络流量的工具,它提供了传入和传出流量的可视化表示,帮助用户一目了然地了解网络活动,本文给大家介绍了Linu... 目录简介安装示例用法基础用法指定网络接口限制显示特定流量类型指定刷新率设置流量速率的显示单位监控多个

Debezium 与 Apache Kafka 的集成方式步骤详解

《Debezium与ApacheKafka的集成方式步骤详解》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将Debezium与ApacheKafka集成,包括集成概述、步骤、注意事项等,通过KafkaConnect,D... 目录一、集成概述二、集成步骤1. 准备 Kafka 环境2. 配置 Kafka Connect3. 安装 D

Java中ArrayList和LinkedList有什么区别举例详解

《Java中ArrayList和LinkedList有什么区别举例详解》: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ArrayList和LinkedList区别的相关资料,包括数据结构特性、核心操作性能、内存与GC影... 目录一、底层数据结构二、核心操作性能对比三、内存与 GC 影响四、扩容机制五、线程安全与并发方案六、工程

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

《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Script中的reduce方法执行过程、使用场景及进阶用法的相关资料,reduce是JavaScri... 目录1. 什么是reduce2. reduce语法2.1 语法2.2 参数说明3. reduce执行过程

如何使用Java实现请求deepseek

《如何使用Java实现请求deepseek》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实现请求deepseek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1.deepseek的api创建2.Java实现请求deepseek2.1 pom文件2.2 json转化文件2.2

python使用fastapi实现多语言国际化的操作指南

《python使用fastapi实现多语言国际化的操作指南》本文介绍了使用Python和FastAPI实现多语言国际化的操作指南,包括多语言架构技术栈、翻译管理、前端本地化、语言切换机制以及常见陷阱和... 目录多语言国际化实现指南项目多语言架构技术栈目录结构翻译工作流1. 翻译数据存储2. 翻译生成脚本

C++ Primer 多维数组的使用

《C++Primer多维数组的使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多维数组在C++语言中的定义、初始化、下标引用以及使用范围for语句处理多维数组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多维数组多维数组的初始化多维数组的下标引用使用范围for语句处理多维数组指针和多维数组多维数组严格来说,C++语言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