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O Generate IP核使用——Data Counts页详解

2024-05-03 11:28

本文主要是介绍FIFO Generate IP核使用——Data Counts页详解,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Vivado IDE中,当看到一个用于设置数据计数选项的选项卡时,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某些选项值可能因为当前的配置而显示为灰色(即不可选或已禁用),但IDE中显示的有效范围值实际上是你可以选择的真实值。即使某些值在视觉上被灰化,它们仍然是可用的,只要你的FIFO配置支持这些值。然而,通常灰化的值是因为它们在当前FIFO的特定配置下不适用或不推荐。

1 选择Native 接口采用Common时钟Standard模式时(Built-in除外)

此时,只需要配置Data Count的宽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计数的目的是输出用于显示FIFO中当前存储的数据字数量。其宽度可以是指定数据计数总线的宽度,最大宽度为log2(depth),其中depth是FIFO的深度(即最大可以存储的数据字数量)。如果指定的宽度小于最大允许宽度,那么总线的较低位将被截去。

假设FIFO的深度为8(即可以存储8个数据字),可以指定一个2位的数据计数总线,这2位将只能提供四种状态:00(FIFO为空)、01(FIFO包含1到2个数据字)、10(FIFO包含3到4个数据字)、11(FIFO包含5到8个数据字)。

注意:
如果在clk的上升沿发生读或写操作,数据计数端口(data_count)将在相同的clk上升沿更新。这意味着在每个时钟周期结束时检查data_count的值,以确定FIFO的当前状态。

2 选择Native 接口采用Independent时钟Standard模式时(Built-in除外)

此时,需要配置Write Data Width 和Read Data Coun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 读数据计数(Read Data Count)

rd_data_count报告FIFO中可用于读取的数据字数量。它永远不会报告比实际可用的数据字更多的数量(尽管它可能会暂时报告更少的数量),以确保用户设计不会因读取过多数据而导致FIFO下溢。

宽度:可以指定读数据计数总线的宽度是最大宽度为log2(read depth),其中read depth是FIFO的读取深度(即最大可以读取的数据字数量)。如果指定的宽度小于最大允许宽度,那么总线的较低位将被截去。

注意:
如果在rd_clk/clk的上升沿发生读操作,这个读操作将在下一个rd_clk/clk的上升沿反映在rd_data_count信号上。
在wr_clk/clk时钟域上的写操作可能需要经过多个时钟周期才能在rd_data_count中反映出来,这取决于FIFO的实现和跨时钟域同步的机制。
因此,在设计跨时钟域FIFO时,需要特别注意读写数据计数的更新和同步问题,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2.2 Write Data Count(写数据计数)

wr_data_count报告已写入FIFO的数据字数量。它永远不会报告比实际已写入的数据字更少的数量(尽管它可能会暂时报告更多的数量),以确保你永远不会因写入过多数据而导致FIFO溢出。
宽度:可以指定写数据计数总线的宽度,最大宽度为log2(write depth),其中write depth是FIFO的写入深度(即最大可以写入的数据字数量)。如果指定的宽度小于最大允许宽度,那么总线的较低位将被截去。

注意:
如果在wr_clk/clk的上升沿发生写操作,这个写操作将在下一个wr_clk/clk的上升沿反映在wr_data_count信号上。
在rd_clk/clk时钟域上的读操作可能需要经过多个时钟周期才能在wr_data_count中反映出来,这取决于FIFO的实现和跨时钟域同步的机制。
因此,在设计跨时钟域FIFO时,需要特别注意读写数据计数的更新和同步问题,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3 选择Native 接口采用First-Word Fall-Through模式时

当采用该模式时,除了上述的数据计数、读数据计数和写数据计数意外,当采用common时钟时More Accurate Data Counts为默认必选项,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选择Native 接口采用First-Word Fall-Through模式时,如果使用了Independent时钟,More Accurate Data Counts为可选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ore Accurate Data Count(更精确的数据计数),目的是适应深度的增加并确保提供准确的数据计数。

当在Vivado IDE中选择“More Accurate Data Count ”选项时,wr_data_count(写入数据计数)、rd_data_count(读取数据计数)和data_count(数据计数)的宽度将分别增加,以容纳在First-Word Fall-Through情况下深度的增加。具体来说,它们的宽度分别为log2(write depth)+1、log2(read depth)+1和log2(depth)+1。

例如,对于一个深度为16的独立FIFO,具有对称的读写端口宽度,并选择了First-Word Fall-Through选项,实际的FIFO深度将从15增加到17(因为First-Word Fall-Through会占用一个额外的空间)。当使用准确的数据计数时,wr_data_count和rd_data_count的宽度将是5位,最大值为31(因为log2(17) = 4,但加1后变为5)。

当使用此选项时,不能使用wr_data_count、rd_data_count或data_count的任何一位来表示FIFO的状态,比如大约半满、四分之一满等。因为数据计数器的宽度增加了,直接使用传统的位表示方法(如最高位表示满或空)将不再准确。

对于上面的例子,如果想判断FIFO是否至少半满,你必须同时检查数据计数的最高位(MSB)和次高位(MSB-1)。这是因为数据计数器的范围从0(空)到31(对于5位计数器),而不是从0到16(对应于原始的FIFO深度)。因此,需要一个更复杂的条件来判断FIFO的状态。

这个选项允许更准确地跟踪FIFO中的元素数量,特别是在First-Word Fall-Through模式下,但它也引入了对FIFO状态判断的复杂性。因此,在使用此选项时,需要特别注意如何解释数据计数器的值。

2 选择Native 接口采用Built-in时钟

在选择Native接口时,如果使用了Built-in时钟,没有Data Counts选项页。

这篇关于FIFO Generate IP核使用——Data Counts页详解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56630

相关文章

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举例详解

《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举例详解》在Python编程语言中注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前言二、什么是注释?示例:三、单行注释语法:以 China编程# 开头,后面的内容为注释内容示例:示例:四

mysql表操作与查询功能详解

《mysql表操作与查询功能详解》本文系统讲解MySQL表操作与查询,涵盖创建、修改、复制表语法,基本查询结构及WHERE、GROUPBY等子句,本文结合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感兴趣的朋友跟随... 目录01.表的操作1.1表操作概览1.2创建表1.3修改表1.4复制表02.基本查询操作2.1 SE

MySQL中的锁机制详解之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

《MySQL中的锁机制详解之全局锁,表级锁,行级锁》MySQL锁机制通过全局、表级、行级锁控制并发,保障数据一致性与隔离性,全局锁适用于全库备份,表级锁适合读多写少场景,行级锁(InnoDB)实现高并... 目录一、锁机制基础:从并发问题到锁分类1.1 并发访问的三大问题1.2 锁的核心作用1.3 锁粒度分

MySQL数据库中ENUM的用法是什么详解

《MySQL数据库中ENUM的用法是什么详解》ENUM是一个字符串对象,用于指定一组预定义的值,并可在创建表时使用,下面:本文主要介绍MySQL数据库中ENUM的用法是什么的相关资料,文中通过代码... 目录mysql 中 ENUM 的用法一、ENUM 的定义与语法二、ENUM 的特点三、ENUM 的用法1

MySQL count()聚合函数详解

《MySQLcount()聚合函数详解》MySQL中的COUNT()函数,它是SQL中最常用的聚合函数之一,用于计算表中符合特定条件的行数,本文给大家介绍MySQLcount()聚合函数,感兴趣的朋... 目录核心功能语法形式重要特性与行为如何选择使用哪种形式?总结深入剖析一下 mysql 中的 COUNT

一文详解Git中分支本地和远程删除的方法

《一文详解Git中分支本地和远程删除的方法》在使用Git进行版本控制的过程中,我们会创建多个分支来进行不同功能的开发,这就容易涉及到如何正确地删除本地分支和远程分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相关的实现方法吧... 目录技术背景实现步骤删除本地分支删除远程www.chinasem.cn分支同步删除信息到其他机器示例步骤

Go语言数据库编程GORM 的基本使用详解

《Go语言数据库编程GORM的基本使用详解》GORM是Go语言流行的ORM框架,封装database/sql,支持自动迁移、关联、事务等,提供CRUD、条件查询、钩子函数、日志等功能,简化数据库操作... 目录一、安装与初始化1. 安装 GORM 及数据库驱动2. 建立数据库连接二、定义模型结构体三、自动迁

mysql中的服务器架构详解

《mysql中的服务器架构详解》:本文主要介绍mysql中的服务器架构,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背景2、mysql服务器架构解释3、总结1、背景简单理解一下mysqphpl的服务器架构。2、mysjsql服务器架构解释mysql的架

ModelMapper基本使用和常见场景示例详解

《ModelMapper基本使用和常见场景示例详解》ModelMapper是Java对象映射库,支持自动映射、自定义规则、集合转换及高级配置(如匹配策略、转换器),可集成SpringBoot,减少样板... 目录1. 添加依赖2. 基本用法示例:简单对象映射3. 自定义映射规则4. 集合映射5. 高级配置匹

Spring 框架之Springfox使用详解

《Spring框架之Springfox使用详解》Springfox是Spring框架的API文档工具,集成Swagger规范,自动生成文档并支持多语言/版本,模块化设计便于扩展,但存在版本兼容性、性... 目录核心功能工作原理模块化设计使用示例注意事项优缺点优点缺点总结适用场景建议总结Springfox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