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用系统常用解决手段浅述

2024-05-02 03:32

本文主要是介绍高可用系统常用解决手段浅述,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所谓可用性,是指某系统能够提供正常服务的特性。

可用性的高低是使用不可用时间总时间的比例来衡量。不可用时间是从故障发生到故障恢复的时间。比如,可用性4个9的系统(99.99%),它一年宕机时间不能超过53分钟(=365*24*60*(1-0.9999))。做到高可用系统,需要尽可能的减少故障发生次数缩短故障持续时间

系统可用性%宕机时间/年宕机时间/月宕机时间/周宕机时间/天
90% (1个9)36.5 天72 小时16.8 小时2.4 小时
99% (2个9)3.65 天7.20 小时1.68 小时14.4 分
99.9% (3个9)8.76 小时43.8 分10.1 分钟1.44 分
99.99% (4个9)52.56 分4.38 分1.01 分钟8.66 秒
99.999% (5个9)5.26 分25.9 秒6.05 秒0.87 秒

出现系统不可用的原因,一种是人为的,比如发布了有bug的代码、不规范的发布流程导致的宕机,或者网站访问量过载造成的雪崩等;另一种则是非人为的,由于外部系统和环境的变化造成的,比如硬盘故障、机房断电、电缆中断等。我们需要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保证系统的高可用。以下总结了常用的高可用解决手段。

1.拆分

这类解决手段不是以减少不可用时间为目的,而是以缩小故障影响面为目的。因为一个大的系统拆分成了几个小的独立模块,一个模块出了问题不会影响到其他的模块,从而缩小故障的影响面。手段包括:

1.1 水平拆分

系统水平拆分成三层:接入层,服务层和数据存储层。将有状态和无状态的划分开来,接入层和服务层设计成无状态的,存储层是有状态的。无状态层的服务可以平行扩展,请求落到哪台服务器都没有关系。平行扩展也有利于系统容量的扩充,快速扩容应对突然爆发流量的冲击。

1.2 垂直拆分

根据功能垂直划分,拆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有的仅是服务层做了拆分,存储层共用。更为彻底的是,拆分与该系统的业务领域模型关联,一个领域模型划分成一个模块。在数据库层面,还可以分库分表拆分,这样一个库的损坏,不会影响到其他库。分库分表需要增加路由逻辑,及保证路由规则的一致性。

1.3 读写分离

也属于垂直拆分的一种。写请求的依赖主库,读请求的依赖备库。这样做,当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只有读请求的流量,写服务暂时关闭,从而减少了故障的影响面。但需要关注数据一致性的问题。

2.降级

这类手段不是为了防止故障的发生,而是当故障发生后,怎么减小故障所造成的损失。比如,系统正常时提供的服务能力是100%,出现系统故障后,我们有措施能让系统服务能力不直接降到了0,而是还能提供部分(比如50%)的服务能力。

2.1 限流

限流,流量控制。当请求量超过系统的最大容量后,访问延迟就会增加,超过峰值的流量会拖累整个系统,出现宕机。因此,需要提前流量控制,对于超过峰值的流量,可以直接拒绝掉或者选择随机拒绝。限流结合业务自定义配置优先保证核心服务的正常响应,非核心服务可直接关闭。

2.2 异步调用

系统进行拆分之后,会分成多个模块。模块之间的依赖有强弱之分。如果是强依赖的,那么如果依赖方出问题了,也会受到牵连出问题。这时可以梳理整个流程的调用关系,做成弱依赖调用。弱依赖调用通过消息中间件的方式来实现

异步调用不关心返回结果,不会传递依赖方的错误,进而避免造成更大规模的不可用。

 

2.3 同步调用合理设置超时时间

对于不能异步化的,采用同步调用,需要注意设置合理的超时时间。过长的超时,会延迟结果等待时间,导致整体的链路调用时间延长,降低整体的QPS。

经验值:超时时间设置成平均响应延迟的2倍

2.4 失败重试

要区分调用失败的类型。有些失败是短暂偶然的(比如网络抖动),进行重试即可。而有些失败是确定,那么重试反而会造成调用请求量的放大,加重对调用系统的负担。

经验值:重试的次数一般设为3次,再多次的重试没有好处。

2.5 兜底方案

在系统真的出现了不可用的时候,需要有兜底方案。比如一些提示安抚用户,或者设置跳转链接以转移用户的请求。

3.冗余

冗余,目的是避免单点故障。比如对于接入层和服务层,可以平行扩展机器部署,这样一台机器宕机,可以将请求转移到其他机器。数据层的冗余比较复杂,增加一份备份数据,需要考虑一致性的问题。按照分布式系统的CAP理论三者不可用同时满足的原理,为了满足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就必须牺牲一致性,因此考虑使用弱一致性、最终一致性的解决方案来解决(此类文章很多,略)。

冗余备份有全量和增量之分,有热备和冷备之分。冗余可以是两台机器的主备冗余,可以是多机的集群式冗余。从部署来看,可以是跨机架、跨机房到跨城的备份。多机复制部署,上层调用采用负载均衡策略,还需要注意负载均衡设备的单点问题。

失败通知和失败切换

当集群机器某台机器出现了故障,或者某个进程挂了,能够快速的发现,并且告警通知出来。路由选择器能快速的切除掉这台机器,当恢复后又能自动的加入回来。

4.灰度发布

有个观点,单点发布是可用性最大的敌人。线网出现了故障,查故障的原因,一个常用的办法就是追查下最近是否有发过版本,比较下发布前后的代码。

使用灰度发布策略,发布并且验证没问题后再全量发布。灰度发布的策略,包括搭建预发布环境,有专用的预发布机器;或者路由策略先摘除灰度发布的机器,验证正常后再加入该机器;或者采用UIN取模灰度策略,验证没问题后再取消灰度策略。尽量采用自动化发布,减少人为发布的流程。尽量选择在访问量低峰时段升级,减小影响用户群。

回滚机制

出现问题后,能有有效的回滚机制。涉及到数据修改的,发布后会引起脏数据的写入,需要有可靠的回滚流程,保证脏数据的清除。

除了发布流程外,还应该在其他开发流程上做规范,比如代码控制,集成编译、自动化测试、静态代码扫描等。

5.切换

切换之前需要做好监控。监控应该是贯穿于上述所有手段的。比如业务某个模块访问量要监控,依赖的调用方出问题要监控,某个机房故障了要监控,发布了服务要监控等。监控既包括系统层面的(比如CPU、内存、网络、IO、进程),还包括业务层面的(请求量、错误率、耗时)。监控的间隔需要支持到分钟级甚至到秒级的。

监控不是目的,监控没法保证高可用,切换才是目的,从故障的系统切换到正常的系统才能保证可用性。比如监控到某台机器的硬盘出问题了,那么告警要出来,然后使用一台新的机器替换。切换可以是自动的,也可以是人工的。人工切换会有延迟恢复的问题,但能做到准确。自动切换,会比较快速,但必须要确保切换源是正常的,否则可能会引起更加严重的事故。切换后,要有实时的效果反馈。

最后

高可用手段远不止本文所述的。本文只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实际实现高可用的系统,需要结合实际业务场景和所使用的开发框架来完成。

手段方式内容补充
拆分水平拆分将系统水平拆分为:接入层,服务层和数据存储层。将有状态和无状态的区分开,接入层和服务层设计成无状态,存储层是有状态的。
垂直拆分根据功能垂直划分,拆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可以仅对服务层进行拆分,存储层共用;在数据库层面分库分表(需增加路由逻辑,保证路由规则一致性)。
读写分离,写请求的依赖主库,读请求的依赖备库。需要关注数据一致性问题。
降级请求限流限流,流量控制。请求的增加会导致访问延迟增加,超过峰值会拖垮整个系统,对超过负载的流量应选择直接/随机拒绝。
异步调用强依赖会导致牵连;弱依赖则不会。弱依赖通过消息中间件的方式来实现。异步调用不关心返回结果,不会传递依赖方的错误,可避免更大规模的不可用。
超时设置对于不能异步化的,只能采取同步调用,那么就需要设置合理超时时间。同步调用的超时时间设置成平均响应延迟的2倍。
失败重试失败重试是必要的,但有些场景的失败重试反而会加重被调用方的负担。重试的次数一般设为3次,再多次的重试没有好处。
兜底方案确实不可用时,应设置跳转链接以转移用户的请求,以提示安抚用户。提高客户体验。
冗余冗余备份冗余的目的是避免单点故障;备份有全量和增量之分,有热备和冷备之分。数据层的冗余会带来一致性问题,为满足可用性和分区容错性,需要考虑弱一致性、最终一致性的解决办法。
发布灰度发布使用灰度发布策略,发布并且验证没问题后再全量发布。配备回滚机制,出现问题后,能有有效的回滚机制。
监控全程监控监控应该是贯穿于上述所有手段的。监控不是目的,监控没法保证高可用,切换才是目的。

这篇关于高可用系统常用解决手段浅述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53300

相关文章

IDEA编译报错“java: 常量字符串过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IDEA编译报错“java:常量字符串过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今天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尝试将一个文件的Base64字符串设置为常量,结果导致IDEA编译的时候出现了如下报错java:常量字符串过长,... 目录一、问题描述二、问题原因2.1 理论角度2.2 源码角度三、解决方案解决方案①:StringBui

C#中读取XML文件的四种常用方法

《C#中读取XML文件的四种常用方法》Xml是Internet环境中跨平台的,依赖于内容的技术,是当前处理结构化文档信息的有力工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C#中读取XML文件的方法都有哪些吧... 目录XML简介格式C#读取XML文件方法使用XmlDocument使用XmlTextReader/XmlTextWr

mybatis和mybatis-plus设置值为null不起作用问题及解决

《mybatis和mybatis-plus设置值为null不起作用问题及解决》Mybatis-Plus的FieldStrategy主要用于控制新增、更新和查询时对空值的处理策略,通过配置不同的策略类型... 目录MyBATis-plusFieldStrategy作用FieldStrategy类型每种策略的作

Python Jupyter Notebook导包报错问题及解决

《PythonJupyterNotebook导包报错问题及解决》在conda环境中安装包后,JupyterNotebook导入时出现ImportError,可能是由于包版本不对应或版本太高,解决方... 目录问题解决方法重新安装Jupyter NoteBook 更改Kernel总结问题在conda上安装了

Goland debug失效详细解决步骤(合集)

《Golanddebug失效详细解决步骤(合集)》今天用Goland开发时,打断点,以debug方式运行,发现程序并没有断住,程序跳过了断点,直接运行结束,网上搜寻了大量文章,最后得以解决,特此在这... 目录Bug:Goland debug失效详细解决步骤【合集】情况一:Go或Goland架构不对情况二:

解决jupyterLab打开后出现Config option `template_path`not recognized by `ExporterCollapsibleHeadings`问题

《解决jupyterLab打开后出现Configoption`template_path`notrecognizedby`ExporterCollapsibleHeadings`问题》在Ju... 目录jupyterLab打开后出现“templandroidate_path”相关问题这是 tensorflo

如何解决Pycharm编辑内容时有光标的问题

《如何解决Pycharm编辑内容时有光标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如何在PyCharm中配置VimEmulator插件,包括检查插件是否已安装、下载插件以及安装IdeaVim插件的步骤... 目录Pycharm编辑内容时有光标1.如果Vim Emulator前面有对勾2.www.chinasem.cn如果tools工

Java多线程父线程向子线程传值问题及解决

《Java多线程父线程向子线程传值问题及解决》文章总结了5种解决父子之间数据传递困扰的解决方案,包括ThreadLocal+TaskDecorator、UserUtils、CustomTaskDeco... 目录1 背景2 ThreadLocal+TaskDecorator3 RequestContextH

在不同系统间迁移Python程序的方法与教程

《在不同系统间迁移Python程序的方法与教程》本文介绍了几种将Windows上编写的Python程序迁移到Linux服务器上的方法,包括使用虚拟环境和依赖冻结、容器化技术(如Docker)、使用An... 目录使用虚拟环境和依赖冻结1. 创建虚拟环境2. 冻结依赖使用容器化技术(如 docker)1. 创

解决JavaWeb-file.isDirectory()遇到的坑问题

《解决JavaWeb-file.isDirectory()遇到的坑问题》JavaWeb开发中,使用`file.isDirectory()`判断路径是否为文件夹时,需要特别注意:该方法只能判断已存在的文... 目录Jahttp://www.chinasem.cnvaWeb-file.isDirectory()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