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信】初探网络层次结构(OSI七层网络模型)

2024-04-26 15:36

本文主要是介绍【网络通信】初探网络层次结构(OSI七层网络模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通信的实现离不开网络协议栈的支持,而网络协议栈则是由多个层次组成的。这些层次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共同构成了网络通信的基石。本文将对网络通信中的各类层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它们的定义、作用、区别以及主要包含的协议和用途。

一、物理层

        物理层是网络协议栈的最底层,它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物理设备的连接。物理层定义了网络传输的电气、机械、功能和规程特性,以及连接器、电缆、中继器等有关设备的特性。其主要作用是确保比特流在物理介质上的正确传输,包括数据的编码、解码、同步等。物理层的主要协议包括网线协议、光纤协议等,这些协议规定了不同物理介质上的数据传输方式。

二、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之上,它主要负责在物理链路上建立、维护和拆除数据链路,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数据链路层通过帧的形式传输数据,每个帧都包含数据和控制信息。此外,数据链路层还负责处理数据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网络的稳定性。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Ethernet)协议、无线局域网(Wi-Fi)协议、点对点协议(PPP)、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等。

三、网络层(重点)

        网络层是网络通信中的核心层,它主要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传来的帧封装成数据包(或称为数据报),并根据目标地址选择最佳的路径进行传输。网络层还负责处理网络拥塞、分片和重组等问题,以确保数据能够准确、高效地到达目的地。网络层的主要协议包括IP协议、ICMP协议和ARP协议等。其中,IP协议是网络层的核心协议,它负责为数据包提供唯一的地址标识,实现网络的互联和互通。

四、传输层(重点)

        传输层位于网络层之上,它主要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传输层将网络层传来的数据包封装成报文段或数据报,并根据应用层的需求进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拥塞控制。传输层协议分为面向连接的协议和无连接的协议两类。面向连接的协议如TCP(传输控制协议),它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通过建立连接、确认和重传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顺序性。无连接的协议如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它提供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而对可靠性要求稍低的场景。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协议,与TCP类似。但SCTP协议支持多个数据流的同时传输,因此在多媒体数据传输和流媒体传输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五、会话层

        会话层主要负责在网络节点之间建立、管理和撤销通信会话。会话层通过会话控制协议来协调和管理不同主机上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会话层的工作包括数据压缩、数据加密和数据格式转换等,以提高通信效率和安全性。常见的会话层协议包括SSH(安全外壳协议)和RPC(远程过程调用协议)等。

六、表示层

        表示层负责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常见的表示层协议有JPEG标准、ASCII协议等。

七、应用层(重点)

        应用层是网络协议栈的最高层,它直接面向用户,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应用层协议通常与特定的应用程序相对应,如电子邮件协议、文件传输协议、Web浏览器协议等。应用层协议定义了数据的格式和传输方式,使得不同主机上的应用程序能够相互通信和交换信息。常见的协议有:MQTT协议、HTTP协议、HTTPS协议、RTMP协议、RTSP协议、FTP协议、DNS等。

        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和SMTP等具备特殊的功能,如资源共享、远程登录、分布式计算、多媒体传输以及网络安全等。这些协议是为了满足特定应用的通信需求而设计的,并独立于底层网络技术,保证了其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在物联网领域,应用层位于三层结构中的最顶层,其功能为“处理”,即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信息处理。应用层与感知层一起,是物联网的显著特征和核心所在。应用层可以对感知层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从而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

        总结来说,网络通信中的各类层及其协议构成了网络通信的基石。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定义、作用、区别和包含的协议,它们共同协作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和交换。了解这些层次和协议对于深入理解网络通信的原理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协议和技术。

        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网络通信的层次和协议也将不断演进和完善。我们期待更多高效、安全、可靠的网络协议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这篇关于【网络通信】初探网络层次结构(OSI七层网络模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37965

相关文章

一份LLM资源清单围观技术大佬的日常;手把手教你在美国搭建「百万卡」AI数据中心;为啥大模型做不好简单的数学计算? | ShowMeAI日报

👀日报&周刊合集 | 🎡ShowMeAI官网 | 🧡 点赞关注评论拜托啦! 1. 为啥大模型做不好简单的数学计算?从大模型高考数学成绩不及格说起 司南评测体系 OpenCompass 选取 7 个大模型 (6 个开源模型+ GPT-4o),组织参与了 2024 年高考「新课标I卷」的语文、数学、英语考试,然后由经验丰富的判卷老师评判得分。 结果如上图所

【Altium】查找PCB上未连接的网络

【更多软件使用问题请点击亿道电子官方网站】 1、文档目标: PCB设计后期检查中找出没有连接的网络 应用场景:PCB设计后期,需要检查是否所有网络都已连接布线。虽然未连接的网络会有飞线显示,但是由于布线后期整板布线密度较高,虚连,断连的网络用肉眼难以轻易发现。用DRC检查也可以找出未连接的网络,如果PCB中DRC问题较多,查找起来就不是很方便。使用PCB Filter面板来达成目的相比DRC

大语言模型(LLMs)能够进行推理和规划吗?

大语言模型(LLMs),基本上是经过强化训练的 n-gram 模型,它们在网络规模的语言语料库(实际上,可以说是我们文明的知识库)上进行了训练,展现出了一种超乎预期的语言行为,引发了我们的广泛关注。从训练和操作的角度来看,LLMs 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巨大的、非真实的记忆库,相当于为我们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外部的系统 1(见图 1)。然而,它们表面上的多功能性让许多研究者好奇,这些模型是否也能在通常需要系

通信系统网络架构_2.广域网网络架构

1.概述          通俗来讲,广域网是将分布于相比局域网络更广区域的计算机设备联接起来的网络。广域网由通信子网于资源子网组成。通信子网可以利用公用分组交换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分组交换网构建,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实现资源子网的共享。 2.网络组成          广域网属于多级网络,通常由骨干网、分布网、接入网组成。在网络规模较小时,可仅由骨干网和接入网组成

Toolbar+DrawerLayout使用详情结合网络各大神

最近也想搞下toolbar+drawerlayout的使用。结合网络上各大神的杰作,我把大部分的内容效果都完成了遍。现在记录下各个功能效果的实现以及一些细节注意点。 这图弹出两个菜单内容都是仿QQ界面的选项。左边一个是drawerlayout的弹窗。右边是toolbar的popup弹窗。 开始实现步骤详情: 1.创建toolbar布局跟drawerlayout布局 <?xml vers

人工和AI大语言模型成本对比 ai语音模型

这里既有AI,又有生活大道理,无数渺小的思考填满了一生。 上一专题搭建了一套GMM-HMM系统,来识别连续0123456789的英文语音。 但若不是仅针对数字,而是所有普通词汇,可能达到十几万个词,解码过程将非常复杂,识别结果组合太多,识别结果不会理想。因此只有声学模型是完全不够的,需要引入语言模型来约束识别结果。让“今天天气很好”的概率高于“今天天汽很好”的概率,得到声学模型概率高,又符合表达

智能客服到个人助理,国内AI大模型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高速发展,AI大模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国内的AI大模型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不少独创的技术点和实际应用令人瞩目。 那么,国内的AI大模型有哪些独创的技术点?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又有哪些出色表现呢?此外,普通人又该如何利用这些大模型提升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和效率呢?本文将为你一一解析。 一、国内AI大模型的独创技术点 多模态学习 多

OpenCompass:大模型测评工具

大模型相关目录 大模型,包括部署微调prompt/Agent应用开发、知识库增强、数据库增强、知识图谱增强、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等大模型应用开发内容 从0起步,扬帆起航。 大模型应用向开发路径:AI代理工作流大模型应用开发实用开源项目汇总大模型问答项目问答性能评估方法大模型数据侧总结大模型token等基本概念及参数和内存的关系大模型应用开发-华为大模型生态规划从零开始的LLaMA-Factor

模型压缩综述

https://www.cnblogs.com/shixiangwan/p/9015010.html

AI赋能天气:微软研究院发布首个大规模大气基础模型Aurora

编者按:气候变化日益加剧,高温、洪水、干旱,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的全球极端天气给整个人类社会都带来了难以估计的影响。这给现有的天气预测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模型要更准确地预测极端天气变化,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更可靠的信息,以便做出及时的准备和响应。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微软研究院开发了首个大规模大气基础模型 Aurora,其超高的预测准确率、效率及计算速度,实现了目前最先进天气预测系统性能的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