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使用riscv-tests进行指令测试(二),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使用riscv-tests进行指令测试(二)
- 1 测试用例命名规则
- 2 测试用例dump文件介绍
本文属于《 TinyEMU模拟器基础系列教程》之一,欢迎查看其它文章。
1 测试用例命名规则
用例名称 = TVM Name + “-” + Target Environment Name + “-” + “指令”
比如,rv64ui-p-add
,表示在用户模式下,测试riscv 64位整型指令集中add指令,运行环境条件为:未打开虚拟内存,仅从core0启动。
TVM Name | Description |
---|---|
rv32ui | RV32 user-level, integer only |
rv32si | RV32 supervisor-level, integer only |
rv64ui | RV64 user-level, integer only |
rv64uf | RV64 user-level, integer and floating-point |
rv64uv | RV64 user-level, integer, floating-point, and vector |
rv64si | RV64 supervisor-level, integer only |
rv64sv | RV64 supervisor-level, integer and vector |
… | … |
Target Environment Name | Description |
---|---|
p | virtual memory is disabled, only core 0 boots up |
pm | virtual memory is disabled, all cores boot up |
pt | virtual memory is disabled, timer interrupt fires every 100 cycles |
v | virtual memory is enabled |
在riscv-tests/isa目录下,有若干TVM Name,如下:
比如,rv64ui目录下,又有若干指令的S文件,如下:
在编译时,会自动按上述命名规则,生成可执行文件名称。
2 测试用例dump文件介绍
我们以rv64ui-p-add.dump为例,其执行流程,如下所示:
在每个测试程序中,都包含了若干个测试点。
gp寄存器保存了,当前测试点的编号。
- 从入口开始执行,再跳转到<reset_vector>位置;
- 在<reset_vector>位置,开始做一些初始化操作,主要包括x系列寄存器、mtvec、stvec、satp、medeleg、mideleg、mstatus、mepc等寄存器;
- 其中,mepc寄存器初始化最关键,这里将地址
0x80000190
,保存到mepc寄存器中,以确保mret指令执行模式返回时(M模式切到U模式),PC可直接跳转到0x80000190处,即<test_2>处,我们的第一个测试点;这里切换到U模式运行,也与我们rv64ui-p-add.dump
名称中的u
对应上了; - 随后,便依次顺序执行<test_2> 至 <test_38>测试点,只要发现某个测试点失败,则忽略剩余测试点,立即跳转到 < fail > 标签;除非所有测试点均成功,才跳转到 < pass > 标签;
- 在 < fail > 和 < pass > 标签,会对a7、a0、gp寄存器进行相应设置(前面介绍过),以便模拟器依据这些寄存器值,来判断测试成功与否。
无论进入哪个标签,最后都会执行ecall指令,陷入M模式,PC跳转到<trap_vector>处,如下所示:
最终,在<write_tohost>标签中,形成死循环,反复执行,模拟器也就停在这里了。
因此,rv64ui-p-add.bin执行完后,TinyEMU打印出Test Pass,后续就是“停止”的状态,不会有其他打印信息。
其他测试用例,可类比本例,自行查看,不再赘述。
这篇关于使用riscv-tests进行指令测试(二)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