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开发基础:Activity之间的跳转 向下一个Activity传递数据 给上一个Activity返回数据

本文主要是介绍Android开发基础:Activity之间的跳转 向下一个Activity传递数据 给上一个Activity返回数据,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一,使用Intent在Activity之间跳转

1.显示使用Intent

2.隐式使用Intent

二,携带数据的跳转

1.Bundle

三,返回数据给上一个Activity

1.registerForActivityResult


一,使用Intent在Activity之间跳转

        一个Android应用中包含多个Activities,Activity之间必然存在跳转关系。在Android中,Activity之间的跳转是借助Intent对象来实现的。intent是Android中各组件之间进行交互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不仅可以指明当前组件想要执行的动作,还可以在不同组件之间传递数据。Intent一般可用于启动Activity,Service,以及发送广播等场景。Intent的使用大致可分为两种:显示Intent隐式Intent

1.显示使用Intent

显示Intent,即明确地指明想要跳转的Activity,使用步骤如下:

  1. 创建Intent对象;
  2. 使用setClass()方法设置请求目的地,需要传入两个参数:上下文和目标Activity的Class对象;
  3. 使用putExtra()方法添加数据,需要传入两个参数:key值(用于取出数据)和数据value;
  4. 使用startActivity()方法发送请求(启动新的Activity);
//1.创建intent对象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2.设置跳转目的地
intent.setClass(this, SecondActivity.class);
//3.封装数据(可以没有)
intent.putExtra("msg", "页面跳转成功!");
//4.开启跳转
startActivity(intent);

2.隐式使用Intent

        显示Intent使用直接指定Activity的方式条状,而隐式Intent相当于是根据一些条件过滤出最合适的Activity,没有明确的意图,所以是“隐式”。这里的条件包括actioncategorydate等,系统分析Intent时,只有这几个条件都匹配时,Activity才会响应Intent。既然是根据条件过滤,那么必定会出现多个Activity都符合条件的情况,这时系统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让你选择想要跳转的Activity。

隐式Intent使用步骤如下:

(1)在AndroidManifest.xml中给Activity添加过滤条件action和category;

<activityandroid:name=".SecondActivity"android:exported="true" ><intent-filter><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ACTION_START"/><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intent-filter>
</activity>

(2)构造Intent,指定过滤条件,这里并没有指定category条件,因为我们给Activity添加的是默认的category,调用startActivity()方法时会自动给Intent添加这个category。每个Intent只能指定一个action,但能指定多个category;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android.intent.action.ACTION_START");
startActivity(intent);

二,携带数据的跳转

1.Bundle

        intent可以通过putExtra()方法添加一些简单数据,如果想要携带一些复杂数据,可以借助Bundle实现。Bundle在Android中主要用于传递数据,相当于对数据又做了一层封装,需要注意的是当Bundle传递的数据是对象时,这个对象必须是可序列化的。

Bundle使用步骤如下:

(1)创建Bundle对象,封装数据;

//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的Student类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喜多郁代","114514",14);
//创建Bundle对象,将信息封装到Bundle中
Bundle bundle = new Bundle();
bundle.putSerializable("stu", student);

(2)将Bundle对象添加到Intent对象中;

//将bandle封装到intent中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putExtra("msg", bundle);
//显示设置跳转意图
intent.setClass(this, ThirdActivity.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

(3)在指定跳转的Activity获取Bundle;

//1.获取intent
Intent intent = getIntent();
//2.获取Bundle
Bundle bundle = intent.getBundleExtra("msg");
//3.获取学生对象
Student student = (Student)bundle.getSerializable("stu");

三,返回数据给上一个Activity

1.registerForActivityResult

        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从一个Activity跳转到另一个Activity,如果我们想要返回上一个Activity的话,按一下返回键Back即可,这时屏幕上的Activity会被销毁。请不要再次创建一个Intent然后调用startActivity方法,因为这样只会再次创建出一个Activity,并没有真正返回上一个Activity。

如果想要返回时给上一个Activity返回数据,可以使用registerForActivityResult方法。定义如下:

public final <I, O> ActivityResultLauncher<I> registerForActivityResult(@NonNull ActivityResultContract<I, O> contract,@NonNull ActivityResultCallback<O> callback) {return registerForActivityResult(contract, mActivityResultRegistry, callback);
}

基本使用:

(1)使用registerForActivityResult获取launcher;

//获取launcher
launcher = registerForActivityResult(new ActivityResultContracts.StartActivityForResult(),new ActivityResultCallback<ActivityResult>() {@Overridepublic void onActivityResult(ActivityResult result) {//获取跳转Activity返回的数据switch (result.getResultCode()){ //resultCode在跳转Activity设置case 1:Intent intent = result.getData();break;}}}
);

(2)显式使用Intent,并使用launcher启动;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Class(FirstActivity.this, FourthActivity_name.class);
launcher.launch(intent);

(3)在跳转Activity处获取Intent,并使用setResult返回;

//获取上一个Activity传过来的intent
Intent intent = getIntent();//设置返回的Intent
Intent back_intent = new Intent();
intent.setClass(this, FirstActivity.class);
//使用setResult返回,设置resultCode并传入要返回的intent
setResult(1, back_intent);
//关闭当前Activity
FourthActivity_name.this.finish();

这篇关于Android开发基础:Activity之间的跳转 向下一个Activity传递数据 给上一个Activity返回数据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915909

相关文章

MySQL 删除数据详解(最新整理)

《MySQL删除数据详解(最新整理)》:本文主要介绍MySQL删除数据的相关知识,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一、前言二、mysql 中的三种删除方式1.DELETE语句✅ 基本语法: 示例:2.TRUNCATE语句✅ 基本语

C# 比较两个list 之间元素差异的常用方法

《C#比较两个list之间元素差异的常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C#比较两个list之间元素差异,本文通过实例代码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参考下吧... 目录1. 使用Except方法2. 使用Except的逆操作3. 使用LINQ的Join,GroupJoin

深度解析Java项目中包和包之间的联系

《深度解析Java项目中包和包之间的联系》文章浏览阅读850次,点赞13次,收藏8次。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分层架构中的几个关键包:DTO、Controller、Service和Mapper。_jav... 目录前言一、各大包1.DTO1.1、DTO的核心用途1.2. DTO与实体类(Entity)的区别1

MyBatisPlus如何优化千万级数据的CRUD

《MyBatisPlus如何优化千万级数据的CRUD》最近负责的一个项目,数据库表量级破千万,每次执行CRUD都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引起数据库报警,本文就结合这个项目的实战经验,聊聊MyBatisPl... 目录背景一、MyBATis Plus 简介二、千万级数据的挑战三、优化 CRUD 的关键策略1. 查

python实现对数据公钥加密与私钥解密

《python实现对数据公钥加密与私钥解密》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实现对数据公钥加密与私钥解密,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目录公钥私钥的生成使用公钥加密使用私钥解密公钥私钥的生成这一部分,使用python生成公钥与私钥,然后保存在两个文

mysql中的数据目录用法及说明

《mysql中的数据目录用法及说明》:本文主要介绍mysql中的数据目录用法及说明,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背景2、版本3、数据目录4、总结1、背景安装mysql之后,在安装目录下会有一个data目录,我们创建的数据库、创建的表、插入的

Navicat数据表的数据添加,删除及使用sql完成数据的添加过程

《Navicat数据表的数据添加,删除及使用sql完成数据的添加过程》:本文主要介绍Navicat数据表的数据添加,删除及使用sql完成数据的添加过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 目录Navicat数据表数据添加,删除及使用sql完成数据添加选中操作的表则出现如下界面,查看左下角从左

SpringBoot中4种数据水平分片策略

《SpringBoot中4种数据水平分片策略》数据水平分片作为一种水平扩展策略,通过将数据分散到多个物理节点上,有效解决了存储容量和性能瓶颈问题,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4种数据分片策略吧... 目录一、前言二、哈希分片2.1 原理2.2 SpringBoot实现2.3 优缺点分析2.4 适用场景三、范围分片

SpringBoot开发中十大常见陷阱深度解析与避坑指南

《SpringBoot开发中十大常见陷阱深度解析与避坑指南》在SpringBoot的开发过程中,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开发者也难免会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本文将针对SpringBoot开发中十大常见的“坑... 目录引言一、配置总出错?是不是同时用了.properties和.yml?二、换个位置配置就失效?搞清楚加

Redis分片集群、数据读写规则问题小结

《Redis分片集群、数据读写规则问题小结》本文介绍了Redis分片集群的原理,通过数据分片和哈希槽机制解决单机内存限制与写瓶颈问题,实现分布式存储和高并发处理,但存在通信开销大、维护复杂及对事务支持... 目录一、分片集群解android决的问题二、分片集群图解 分片集群特征如何解决的上述问题?(与哨兵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