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 工程实践 -《分布式系统可用性保证方法和实践》,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本文属于专栏《构建工业级QPS百万级服务》系列简介-CSDN博客
目录
1、什么是可用性
2、保障可用性的方法
2.1、可用性保障的前置手段
2.1.1、灰度验证
2.1.2、小流量验证
2.1.3、上线流程
2.1.4、前置手段总结
2.2、可用性保障的后置手段
2.2.1、问题发现
2.2.1.1、监控
2.2.1.2、告警
2.2.2、运维手段
2.2.3、产品手段
2.2.4、后置手段总结
1、什么是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一个系统在用户需要时能够正常提供服务的能力。需要注意,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可用性针对的功能,而不是某个系统。另外用户群体不一样,则可用性则一样。如GPT的聊天功能,“可用”意味着能秒级响应人类的输入,而对银行的大额转账功能,“可用”意味者秒级接受用户请求,小时级甚至天级完成实际转账。
2、保障可用性的方法
首先可用性的量化指标是,可用时间/总时间,如功能在最近10小时内,有持续1小时的不可使用,则系统可用性是90%。在无限的时间中,系统不可能做到100%可用,我们保障可用性,本质是提高可用的概率。
功能是系统的一部分,从软件的角度,保障功能的稳定性,本质是保障系统的稳定性。要说明系统稳定性的保障,首先要理解系统是如果构建的。如下图,是现代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需求收集”、“方案设计”、“开发&自测”是由于业务不同,所以差异大,目前业界没有统一的抽象出来的与可用性相关的方法。而灰度验证、小流量验证、以及上线后的预案,是提高系统可用概率的关键。
我们将可用性保障手段分为前置手段和后置手段。而我们的前置手段,做的都是增加可用性的概率,后置手段,做的都是快速将可用性恢复到一个高水位。
2.1、可用性保障的前置手段
2.1.1、灰度验证
由于开发过程中的自测,甚至QA介入的功能测试,是局部的。如果直接上线,会导致一些问题暴露到线上,如从未出现过的异常请求、不易mock的多用户并发请求。而灰度验证的核心思路,是尽可能的保障和数据链路、资源类别等与线上一致,在相同输入的情况下,验证输出的一致率。如下图,灰度环境想暴露的是“请求处理系统”从版本1升级到版本2的,可能带来的问题。有几个点,在实践中需要注意:
- 引流:在海量数据处理系统,网络成本是不可忽视的。在部分业务中,引流并不需要全量,如搜索系统中,可以引入各个区域的随机5%的流量。而对一些统计相关系统,用户之间相互影响,那流量之间不是用户独立,可能是组织独立,那就引入部分组织的流量。
- 一致率验证系统:虽然数据、数据链路都完全一致,但是处理时间是有随机性的,所以返回数据不可避免的出现不一致的问题。我们可以做的是,让一致率保持在高水平。这里所谓的高水平和业务相关。在实践中,一个好用的方法是,让灰度版本和线上保持一致,然后观察一致率系统的diff分布作为基线,然后在灰度时,观察各场景diff分布是否符合预期+抽部分case分析
- diff调查系统:该系统的功能是帮助快速分析diff case。本质就是根据结果,反查前置链路日志,找到问题根源。如果系统链路长,日志展示效率低,配合日志,开发一个可视化,易操作的问题分析工具或者网页,也是常态
2.1.2、小流量验证
如下图,小流量验证,指的是线上环境,部分用户用版本1的处理系统,部分用户用版本2的处理系统。为什么有了灰度环境,还需要小流量验证,本质还是因为,在系统开发的历史经验中,我们总结出,通过灰度验证的系统,依然在可用性的概率上不够高。这里我们不再验证一致率,因为输入已经不一致,我们观察的是用户反馈,如果用户没意见,那自然系统是可用的。
2.1.3、上线流程
通过灰度验证和小流量验证,我们已经确定了系统大概率可用。那保障已经验证的版本上线,看似简单,但是稍不注意,也会影响线上系统可用性。
第一,使用容器保障线上环境的一致性,否则我们将有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为什么只有这台机器有问题”的低级且无意义的问题中。
第二,保障线上的操作记录持久化,以方便每次查看上次上线的流程,以及区别。甚至,无论哪个行业、环节。减少非标准化操作,都是提升效率,保障可用性的通用方法。
第三,对正在使用的系统,升级版本,正如对正在跑的汽车,换轮子一样。要让换轮子的操作,对司机无感,就像车型和道路有差别,那对不同业务系统的升级方式,也同样有差别。这里我举两个最常见系统的例子。分别是无状态查询系统、有状态的流式计算系统。如果对这两类系统不熟悉的,可以翻阅我之前写的《构建工业级QPS百万级服务》中的无状态服务和有状态服务的架构设计相关知识。
对于无状态的查询系统,如下图,核心是先注销机器,再升级,再重连。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负载均衡不再发送请求,机器1中依然可能有正在处理的请求。所以我们不是在没有新请求进入机器1之后,就升级版本,而是机器1处理完所有请求之后。
对于有状态的流式计算服务。我们考虑两种情况,一种状态存储在数据库中,这是为了状态持久化,以及简化业务系统;另一种是状态存储在本地,这是为了减少网络I/O,加快计算速度。对于状态存储在数据库中,升级流程如下图,值得注意的几个点是:
- 如果2.1先执行,会有一部分数据在机器1中未得到处理,这种适用于业务可以丢失部分用户请求,如统计一个地区的雨水量,是10w升,还是(10w-1)升,并不影响后续规划。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请求在此时间段重复发送,更常见的是请求转发的具体实现是消息队列,而下游采用pull的方式,那向前一段时间pull就行,不过这也只是降低了丢失数据的可能性,不能100%解决。
- 如果2.2先执行,保证了数据至少被处理一次(不考虑机器崩溃的情况,这个我会在本文后面讲到)。但是机器1的备用机,处理的请求如果被机器1快,那可能出现,结果顺序不一致的问题,所以对于即需要请求不丢失,也需要处理顺序一致的系统,需要增加后置验证和数据修复系统。
- 数据权限的抢占和去除,需要依赖,线性一致性系统,如zookeeper
对于状态在本地的系统。核心思想是,通过流量复制,让不同机器状态一致之后,对系统进行升级。如下图,可以看出,使用升级还是前的数据由下游控制,对于重复流量或者数据丢失的取舍,也更容易解决。但是这样我们就长期需要双份机器,相比方案1,我们实践做出的抉择,本质上是对比的,(外部状态存储成本 + 数据I/O成本)和(双份机器成本)。这个需要结合具体的业务分析。
2.1.4、前置手段总结
总的来说,前置手段,无论哪种方式,一定是两个目的之一:提前暴露可能的问题、通过抽象标准流程减少操作问题。而实践中,我们更多的精力是,结合业务,在可用性概率和成本之间做取舍。
2.2、可用性保障的后置手段
后置手段是,指的发现问题之后,通过人为介入,让用户看到功能正确性恢复。那么即使发现问题,和发现问题后的介入手段则是快速恢复可用的关键。
2.2.1、问题发现
业界最常用的问题发现手段是两类,服务侧的监控以及告警,用户侧的反馈。
2.2.1.1、监控
首先服务侧的监控,一律是通过日志得到的。对CPU、内存、网络资源、磁盘等监控,是通过内核日志监控的,对业务软件的指标监控,同理也是通过对业务日志统计监控的。
以一个《构建工业级QPS百万级服务》中,所说的查询两个日期中间的节假日数量的系统为例。大概会有如下可视化监控
- 系统资源层面
- 单机/集群的 CPU百分比、CPU load、内存、网络流量、磁盘。
- 业务层面
- nginx层的处理请求数量、延迟
- 每个接口的请求总量,单个请求的平均大小,请求失败的数量、请求失败的原因、请求处理的延迟,请求的用户画像分布(如地区,时间)
- 请求数据库的次数,请求延迟,请求失败的数量、请求失败的原因
- 请求的首尾时间分布、请求在服务中每个处理流程的耗时、以及处理漏斗
- 软件异常(如c++ 的core dump)
- 产品层面
- 用户的好评、差评,甚至电话至客服。这些反馈都很重要,但是尽量把问题扼杀在这个之前,否则将会有大面积用户受损
这些监控,也要从均值、top99、max等角度拆分。另外监控不是越多越好,监控的目的只有一个,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展现系统逻辑。
另外,实践中,我们要将监控分等级,如软件异常的监控的优先级,明显比请求的用户画像分布重要。为了更高效地发现问题,把重要的监控合并到一个页面是有意义的。
2.2.1.2、告警
监控,是人发起的主动查看。但是没有人可以1天24小时,盯着监控,即使三班倒,也难免遗漏。所以我们需要主动推送的机制。而告警的基本依据是,当前数据量级和之前有一定的差距,说明系统大概率出现的不符合预期的问题。
一般的告警依据的是,当前分钟和上一分钟的指标差距,比如当前分钟请求数量比上一分钟低20%,或者当前分钟的请求延迟比上一分钟高30%。或者比昨天同一分钟去比。无论怎么比结合的都是业务流量已有的规律。而这些规律是根据历史经验总结出来的,一般来说,报警数量是大于问题数量的,这样才能减少问题出现了,但是没有告警的情况。
告警通知,同样也按照紧急程度分为,邮件/消息/短信/电话。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太多的噪声,也是在消耗成本。
2.2.2、运维手段
那么我们在有科学的监控之后,且监控已经帮助我们及时地发现问题了,我们怎么处理呢。
对于系统资源相关的问题,核心思路是在保证大部分用户可用。这里的关键方法是:限流、切流 、扩容。
- 限流的本质是损失一小部分用户的请求。比如系统内存使用达到90%时,再到达的用户直接返回失败,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从而所有用户都不能正常请求。
- 切流的本质是让一部分用户请求准确性受损。比如有一个灾备机房,这个机房的软件版本降低了计算精度,减少了计算需要的资源。
- 对于无状态的服务,如果成本在计划范围内,扩容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如果成本紧张,或者状态恢复慢,则需要在限流或者切流之后做。
对于正确性问题,导致不可用。一般出现在新版本上线后不久,或者一个新的用户场景触发了老版本的bug。这里的关键方法是:回滚、限流、bugfix。
- 一般逻辑bug,都是出现在上线后不久。回滚到上一个没问题的版本是最好的办法
- 但是回滚不是万能的,比如新版本上线后,多个上下游链路是配合升级的,那单模块回滚会有困难,这个时候我们只能通过上游限制流量,甚至关停服务解决。不给返回,永远比给错误的返回好
- bugfix,一般来说不是立刻解决问题的办法。因为它也需要灰度、小流量验证。如果一个bugfix不经过验证上线,那它将可能带来更长时间,以及更严重的不可用。如果不经过验证就上线,那也只能把希望寄托给运气了
2.2.3、产品手段
虽然我不是产品/营销/公关,这也不是我的专长。但是这几年产品崩溃的时候,我也会常常关注一个产品出现bug时,大家怎么解决的。举例前我们要明白,可用性不是产品的最终指标,最终指标是让用户满意,给用户带来价值。
- 用户补偿:如谷歌云/阿里云/腾讯云等产品,有一段时间不可用,会再之后给用户补偿钱或产品时间
- 舆论引导:如鹿晗时间,微博系统崩了,微博当时把中断结婚的程序员举例。获取大家的理解。以及小红书也出现过需要重新下载客户端才能使用的情况,通过道歉解决。不过这些都属于没有给用户造成显著的资产损失
一般需要产品手段来解决,那问题就已经很大了。希望大家永远都不需要使用。
2.2.4、后置手段总结
总的来说,后置手段,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两个目的之一:快速恢复,降低用户影响。而实践中,快速恢复之外的方法,均已是无奈的下下策了。
这篇关于- 工程实践 -《分布式系统可用性保证方法和实践》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