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js组件精讲 组件的通信2:派发与广播——自行实现dispatch和broadcast方法

本文主要是介绍Vue.js组件精讲 组件的通信2:派发与广播——自行实现dispatch和broadcast方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上一讲的 provide / inject API 主要解决了跨级组件间的通信问题,不过它的使用场景,主要是子组件获取上级组件的状态,跨级组件间建立了一种主动提供与依赖注入的关系。然后有两种场景它不能很好的解决:

  • 父组件向子组件(支持跨级)传递数据;
  • 子组件向父组件(支持跨级)传递数据。

这种父子(含跨级)传递数据的通信方式,Vue.js 并没有提供原生的 API 来支持,而是推荐使用大型数据状态管理工具 Vuex,而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 Vuex 的场景与在独立组件(或库)中使用的限制。本小节则介绍一种在父子组件间通信的方法 dispatch 和 broadcast。

$on 与 $emit

如果您使用过较早的 Vue.js 1.x 版本,肯定对 $dispatch 和 $broadcast 这两个内置的方法很熟悉,不过它们都在 Vue.js 2.x 里废弃了。在正式介绍主角前,我们先看看 $on 与 $emit 这两个 API,因为它们是本节内容的基础。

$emit 会在当前组件实例上触发自定义事件,并传递一些参数给监听器的回调,一般来说,都是在父级调用这个组件时,使用 @on 的方式来监听自定义事件的,比如在子组件中触发事件:

// child.vue,部分代码省略
export default {methods: {handleEmitEvent () {this.$emit('test', 'Hello Vue.js');}}
}

在父组件中监听由 child.vue 触发的自定义事件 test:

<!-- parent.vue,部分代码省略-->
<template><child-component @test="handleEvent">
</template>
<script>export default {methods: {handleEvent (text) {console.log(text);  // Hello Vue.js}}}
</script>

这里看似是在父组件 parent.vue 中绑定的自定义事件 test 的处理句柄,然而事件 test 并不是在父组件上触发的,而是在子组件 child.vue 里触发的,只是通过 v-on 在父组件中监听。既然是子组件自己触发的,那它自己也可以监听到,这就要使用 $on 来监听实例上的事件,换言之,组件使用 $emit 在自己实例上触发事件,并用 $on 监听它。

听起来这种神(sāo)操作有点多此一举,我们不妨先来看个示例:

<template><div><button @click="handleEmitEvent">触发自定义事件</button></div>
</template>
<script>export default {methods: {handleEmitEvent () {// 在当前组件上触发自定义事件 test,并传值this.$emit('test', 'Hello Vue.js')}},mounted () {// 监听自定义事件 testthis.$on('test', (text) => {window.alert(text);});}}
</script>

$on 监听了自己触发的自定义事件 test,因为有时不确定何时会触发事件,一般会在 mounted 或 created 钩子中来监听。

仅上面的示例,的确是多此一举的,因为大可在 handleEmitEvent 里直接写 window.alert(text),没必要绕一圈。

之所以多此一举,是因为 handleEmitEvent 是当前组件内的 调用的,如果这个方法不是它自己调用,而是其它组件调用的,那这个用法就大有可为了。

了解了 $on 和 $emit 的用法后,我们再来看两个“过时的” API。

Vue.js 1.x 的 $dispatch 与 $broadcast

虽然 Vue.js 1.x 已经成为过去时,但为了充分理解本节通信方法的使用场景,还是有必要来了解一点它的历史。

在 Vue.js 1.x 中,提供了两个方法:$dispatch 和 $broadcast ,前者用于向上级派发事件,只要是它的父级(一级或多级以上),都可以在组件内通过 $on (或 events,2.x 已废弃)监听到,后者相反,是由上级向下级广播事件的。

来看一个简单的示例:

<!-- 注意:该示例为 Vue.js 1.x 版本 -->
<!-- 子组件 -->
<template><button @click="handleDispatch">派发事件</button>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methods: {handleDispatch () {this.$dispatch('test', 'Hello, Vue.js');}}
}
</script>
<!-- 父组件,部分代码省略 -->
<template><child-component></child-component>
</template>
<script>export default {mounted () {this.$on('test', (text) => {console.log(text);  // Hello, Vue.js});}}
</script>

$broadcast 类似,只不过方向相反。这两种方法一旦发出事件后,任何组件都是可以接收到的,就近原则,而且会在第一次接收到后停止冒泡,除非返回 true。

这两个方法虽然看起来很好用,但是在 Vue.js 2.x 中都废弃了,官方给出的解释是:

因为基于组件树结构的事件流方式有时让人难以理解,并且在组件结构扩展的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脆弱。

虽然在业务开发中,它没有 Vuex 这样专门管理状态的插件清晰好用,但对独立组件(库)的开发,绝对是福音。因为独立组件一般层级并不会很复杂,并且剥离了业务,不会变的难以维护。

知道了 $dispatch 和 $broadcast 的前世今生,接下来我们就在 Vue.js 2.x 中自行实现这两个方法。

自行实现 dispatch 和 broadcast 方法

自行实现的 dispatch 和 broadcast 方法,不能保证跟 Vue.js 1.x 的 $dispatch 和 $broadcast 具有完全相同的体验,但基本功能是一样的,都是解决父子组件(含跨级)间的通信问题。

通过目前已知的信息,我们要实现的 dispatch 和 broadcast 方法,将具有以下功能:

  • 在子组件调用 dispatch 方法,向上级指定的组件实例(最近的)上触发自定义事件,并传递数据,且该上级组件已预先通过 $on监听了这个事件;
  • 相反,在父组件调用 broadcast 方法,向下级指定的组件实例(最近的)上触发自定义事件,并传递数据,且该下级组件已预先通过 $on监听了这个事件。

实现这对方法的关键点在于,如何正确地向上或向下找到对应的组件实例,并在它上面触发方法。在设计一个新功能(features)时,可以先确定这个功能的 API 是什么,也就是说方法名、参数、使用样例,确定好 API,再来写具体的代码。

因为 Vue.js 内置的方法,才是以 $ 开头的,比如 $nextTick$emit 等,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并遵循规范,这里的 dispatch 和 broadcast 方法名前不加 $。并且该方法可能在很多组件中都会使用,复用起见,我们封装在混合(mixins)里。那它的使用样例可能是这样的:

// 部分代码省略
import Emitter from '../mixins/emitter.js'export default {mixins: [ Emitter ],methods: {handleDispatch () {this.dispatch();  // ①},handleBroadcast () {this.broadcast();  // ②}}
}

上例中行 ① 和行 ② 的两个方法就是在导入的混合 emitter.js 中定义的,这个稍后我们再讲,先来分析这两个方法应该传入什么参数。一般来说,为了跟 Vue.js 1.x 的方法一致,第一个参数应当是自定义事件名,比如 “test”,第二个参数是传递的数据,比如 “Hello, Vue.js”,但在这里,有什么问题呢?只通过这两个参数,我们没办法知道要在哪个组件上触发事件,因为自行实现的这对方法,与 Vue.js 1.x 的原生方法机理上是有区别的。上文说到,实现这对方法的关键点在于准确地找到组件实例。那在寻找组件实例上,我们的“惯用伎俩”就是通过遍历来匹配组件的 name 选项,在独立组件(库)里,每个组件的 name 值应当是唯一的,name 主要用于递归组件,在后面小节会单独介绍。

先来看下 emitter.js 的代码:

function broadcast(componentName, eventName, params) {this.$children.forEach(child => {const name = child.$options.name;if (name === componentName) {child.$emit.apply(child, [eventName].concat(params));} else {broadcast.apply(child, [componentName, eventName].concat([params]));}});
}
export default {methods: {dispatch(componentName, eventName, params) {let parent = this.$parent || this.$root;let name = parent.$options.name;while (parent && (!name || name !== componentName)) {parent = parent.$parent;if (parent) {name = parent.$options.name;}}if (parent) {parent.$emit.apply(parent, [eventName].concat(params));}},broadcast(componentName, eventName, params) {broadcast.call(this, componentName, eventName, params);}}
};

因为是用作 mixins 导入,所以在 methods 里定义的 dispatch 和 broadcast 方法会被混合到组件里,自然就可以用 this.dispatch 和 this.broadcast 来使用。

这两个方法都接收了三个参数,第一个是组件的 name 值,用于向上或向下递归遍历来寻找对应的组件,第二个和第三个就是上文分析的自定义事件名称和要传递的数据。

可以看到,在 dispatch 里,通过 while 语句,不断向上遍历更新当前组件(即上下文为当前调用该方法的组件)的父组件实例(变量 parent 即为父组件实例),直到匹配到定义的 componentName 与某个上级组件的 name 选项一致时,结束循环,并在找到的组件实例上,调用 $emit 方法来触发自定义事件 eventName。broadcast 方法与之类似,只不过是向下遍历寻找。

来看一下具体的使用方法。有 A.vue 和 B.vue 两个组件,其中 B 是 A 的子组件,中间可能跨多级,在 A 中向 B 通信:

<!-- A.vue -->
<template><button @click="handleClick">触发事件</button>
</template>
<script>import Emitter from '../mixins/emitter.js';export default {name: 'componentA',mixins: [ Emitter ],methods: {handleClick () {this.broadcast('componentB', 'on-message', 'Hello Vue.js');}}}
</script>
// B.vue
export default {name: 'componentB',created () {this.$on('on-message', this.showMessage);},methods: {showMessage (text) {window.alert(text);}}
}

同理,如果是 B 向 A 通信,在 B 中调用 dispatch 方法,在 A 中使用 $on 监听事件即可。

以上就是自行实现的 dispatch 和 broadcast 方法,相比 Vue.js 1.x,有以下不同:

  • 需要额外传入组件的 name 作为第一个参数;
  • 无冒泡机制;
  • 第三个参数传递的数据,只能是一个(较多时可以传入一个对象),而 Vue.js 1.x 可以传入多个参数,当然,你对 emitter.js 稍作修改,也能支持传入多个参数,只是一般场景传入一个对象足以。

结语

Vue.js 的组件通信到此还没完全结束,如果你想“趁热打铁”一口气看完,可以先阅读第 6 节组件的通信 3。亦或按顺序看下一节的实战,来进一步加深理解 provide / inject 和 dispatch / broadcast 这两对通信方法的使用场景。

注:本节部分代码参考 iView。

这篇关于Vue.js组件精讲 组件的通信2:派发与广播——自行实现dispatch和broadcast方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90323

相关文章

在React中引入Tailwind CSS的完整指南

《在React中引入TailwindCSS的完整指南》在现代前端开发中,使用UI库可以显著提高开发效率,TailwindCSS是一个功能类优先的CSS框架,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Reac... 目录前言一、Tailwind css 简介二、创建 React 项目使用 Create React App 创建项目

vue使用docxtemplater导出word

《vue使用docxtemplater导出word》docxtemplater是一种邮件合并工具,以编程方式使用并处理条件、循环,并且可以扩展以插入任何内容,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docxtempl... 目录docxtemplatervue使用docxtemplater导出word安装常用语法 封装导出方

SpringBoot3实现Gzip压缩优化的技术指南

《SpringBoot3实现Gzip压缩优化的技术指南》随着Web应用的用户量和数据量增加,网络带宽和页面加载速度逐渐成为瓶颈,为了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用户体验,我们可以使用Gzip压缩HTTP响应,... 目录1、简述2、配置2.1 添加依赖2.2 配置 Gzip 压缩3、服务端应用4、前端应用4.1 N

Linux换行符的使用方法详解

《Linux换行符的使用方法详解》本文介绍了Linux中常用的换行符LF及其在文件中的表示,展示了如何使用sed命令替换换行符,并列举了与换行符处理相关的Linux命令,通过代码讲解的非常详细,需要的... 目录简介检测文件中的换行符使用 cat -A 查看换行符使用 od -c 检查字符换行符格式转换将

SpringBoot实现数据库读写分离的3种方法小结

《SpringBoot实现数据库读写分离的3种方法小结》为了提高系统的读写性能和可用性,读写分离是一种经典的数据库架构模式,在SpringBoot应用中,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数据库读写分离,本文将介绍三... 目录一、数据库读写分离概述二、方案一:基于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实现动态

Python FastAPI+Celery+RabbitMQ实现分布式图片水印处理系统

《PythonFastAPI+Celery+RabbitMQ实现分布式图片水印处理系统》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FastAPI如何结合Celery以及RabbitMQ实现简单的分布式... 实现思路FastAPI 服务器Celery 任务队列RabbitMQ 作为消息代理定时任务处理完整

Java枚举类实现Key-Value映射的多种实现方式

《Java枚举类实现Key-Value映射的多种实现方式》在Java开发中,枚举(Enum)是一种特殊的类,本文将详细介绍Java枚举类实现key-value映射的多种方式,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根据需要... 目录前言一、基础实现方式1.1 为枚举添加属性和构造方法二、http://www.cppcns.co

使用Python实现快速搭建本地HTTP服务器

《使用Python实现快速搭建本地HTTP服务器》: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快速搭建本地HTTP服务器,轻松实现一键HTTP文件共享,同时结合二维码技术,让访问更简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 目录1. 概述2. 快速搭建 HTTP 文件共享服务2.1 核心思路2.2 代码实现2.3 代码解读3.

Java中的String.valueOf()和toString()方法区别小结

《Java中的String.valueOf()和toString()方法区别小结》字符串操作是开发者日常编程任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转换为字符串是一种常见需求,其中最常见的就是String.value... 目录String.valueOf()方法方法定义方法实现使用示例使用场景toString()方法方法

Java中List的contains()方法的使用小结

《Java中List的contains()方法的使用小结》List的contains()方法用于检查列表中是否包含指定的元素,借助equals()方法进行判断,下面就来介绍Java中List的c... 目录详细展开1. 方法签名2. 工作原理3. 使用示例4. 注意事项总结结论:List 的 con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