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深度解剖》(4):深入理解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

2024-04-09 12:04

本文主要是介绍《C语言深度解剖》(4):深入理解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博客主页:醉竺

🥰本文专栏:《C语言深度解剖》

😻欢迎关注:感谢大家的点赞评论+关注,祝您学有所成!


✨✨💜💛想要学习更多数据结构与算法点击专栏链接查看💛💜✨✨ 


1. 一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1.1 数组的创建 

数组是一组相同类型元素的集合。

数组的创建方式: 

type_t   arr_name   [const_n];
//type_t 是指数组的元素类型
//const_n 是一个常量表达式,用来指定数组的大小

数组创建的实例: 

//代码1
int arr1[10];//代码2
int count = 10;
int arr2[count];//数组时候可以正常创建?//代码3
char arr3[10];
float arr4[1];
double arr5[20];

注:数组创建,在C99标准之前, [ ] 中要给一个常量才可以,不能使用变量。在C99标准支持了变长数组的概念,数组的大小可以使用变量指定,但是数组不能初始化。 

1.2 数组的初始化 

数组的初始化是指,在创建数组的同时给数组的内容一些合理初始值(初始化)。

看代码: 

int arr1[10] = { 1,2,3 }; //不完全初始化,剩余元素默认初始化为0
int arr2[] = { 1,2,3,4 };
int arr3[5] = { 1,2,3,4,5 };
char arr4[3] = { 'a',98, 'c' };
char arr5[] = { 'a','b','c' };
char arr6[] = "abcdef";

数组在创建的时候如果想不指定数组的确定的大小就得初始化。数组的元素个数根据初始化的内容来确 定。 但是对于下面的代码要区分,内存中如何分配。 

char arr1[] = "abc";
char arr2[3] = { 'a','b','c' };
  1. 数组长度:
    • char arr1[] = "abc";
      这行代码声明了一个字符数组arr1并初始化为字符串"abc"。数组的长度是4,因为字符串的结尾有一个空字符(null terminator)\0,这是C语言字符串的标准表示方式。所以arr1实际上包含'a''b''c', 和 \0
    • char arr2[3] = { 'a','b','c' };
      这行代码声明了一个长度为3的字符数组arr2并初始化为三个字符'a''b', 和 'c'。这里并没有包含空字符\0,因此arr2不是一个有效的C语言字符串。
  2. 用途:
    • arr1可以被用作一个字符串,因为它以空字符结尾。你可以使用像printf("%s", arr1);这样的函数来打印整个字符串。
    • arr2通常不会被当作字符串来使用,因为它没有空字符结尾。如果你试图将它作为字符串传递给像printf这样的函数,结果可能会是未定义的,因为它会试图读取数组后面的内存来寻找空字符,这可能导致程序崩溃或输出乱码。

1.3 一维数组的使用 

对于数组的使用我们之前介绍了一个操作符: [] ,下标引用操作符。它其实就数组访问的操作符。 我们来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r[10] = { 0 };//数组的不完全初始化//计算数组的元素个数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对数组内容赋值,数组是使用下标来访问的,下标从0开始。所以:int i = 0;//做下标for (i = 0; i < 10; i++)//这里写10,好不好?{arr[i] = i;}//输出数组的内容for (i = 0; i < 10; ++i){printf("%d ", arr[i]);}return 0;
}

总结:

  1. 数组是使用下标来访问的,下标是从0开始。
  2. 数组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int arr[10];
int sz = sizeof(arr)/sizeof(arr[0]);

1.4 一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接下来我们探讨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r[8] = { 0 };int i = 0;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for (i = 0; i < sz; ++i){printf("&arr[%d] = %p\n", i, &arr[i]);}return 0;
}

输出的结果如下:

仔细观察输出的结果,我们知道,随着数组下标的增长,元素的地址,也在有规律的递增。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存放的。  

2. 二维数组的创建和初始化 

2.1 二维数组的创建 

//数组创建
int arr[3][4];
char arr[3][5];
double arr[2][4];

2.2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数组初始化
int arr[3][4] = { 1,2,3,4 };
int arr[3][4] = { {1,2},{4,5} };
int arr[][4] = { {2,3},{4,5} };//二维数组如果有初始化,行可以省略,列不能省略

2.3 二维数组的使用 

二维数组的使用也是通过下标的方式。

看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r[3][4] = { 0 };int i = 0;for (i = 0; i < 3; i++){int j = 0;for (j = 0; j < 4; j++){arr[i][j] = i * 4 + j;}}for (i = 0; i < 3; i++){int j = 0;for (j = 0; j < 4; j++){printf("%d ", arr[i][j]);}}return 0;
}

2.4 二维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像一维数组一样,这里我们尝试打印二维数组的每个元素。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r[3][4];int i = 0;for (i = 0; i < 3; i++){int j = 0;for (j = 0; j < 4; j++){printf("&arr[%d][%d] = %p\n", i, j, &arr[i][j]);}}return 0;
}

输出的结果:

通过结果我们可以分析到,其实二维数组在内存中也是连续存储的。 

深入理解: 

二维数组是一维数组的数组,可以理解为二维数组的每个元素就是一个一维数组。

二维数组名是本质是 一个一维数组的地址。

例如,int arr[2][3] = {{11,12,13},{21,22,23}};

arr是二维数组名,该数组有2个元素,每一个元素本身又是一个数组长度为3的一维整型数组。arr这个二维数组名可以理解为:数组长度为3的,存放整型数据类型的数组指针;如果存放arr 的值,要用数组长度为3的整型数组类型的数组指针。

上述有不理解的没关系,后期深入学习了指针再回头来看,就理解了,后面的文章中会打算专门写一篇文章关于指针和数组的关系。

3. 数组越界 

数组的下标是有范围限制的。

数组的下规定是从0开始的,如果数组有n个元素,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就是n-1。 所以数组的下标如果小于0,或者大于n-1,就是数组越界访问了,超出了数组合法空间的访问。

C语言本身是不做数组下标的越界检查,编译器也不一定报错,但是编译器不报错,并不意味着程序就是正确的, 所以程序员写代码时,最好自己做越界的检查。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rr[10] = { 1,2,3,4,5,6,7,8,9,10 };int i = 0;for (i = 0; i <= 10; i++){printf("%d\n", arr[i]);//当i等于10的时候,越界访问了}return 0;
}

二维数组的行和列也可能存在越界。 

4.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往往我们在写代码的时候,会将数组作为参数传个函数,比如:我要实现一个冒泡排序函数将一个整形数组排序。(深入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可以看这一篇文章《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下面重点讲解数组作为函数参数时有什么特点和注意事项。

那我们将会这样使用该函数:

4.1 冒泡排序函数的错误设计 

//方法1:
#include <stdio.h>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这样对吗?int i = 0;for (i = 0; i < sz - 1; i++){int j = 0;for (j = 0; j < sz - i - 1; j++){if (arr[j] > arr[j + 1]){int tmp = arr[j];arr[j] = arr[j + 1];arr[j + 1] = tmp;}}}
}
int main()
{int arr[] = { 3,1,7,5,8,9,0,2,4,6 };bubble_sort(arr);//是否可以正常排序?for (int i = 0; i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printf("%d ", arr[i]);}return 0;
}

运行结果:

方法1,出了问题,并没有拍好顺序。那我们找一下问题,调试之后可以看到 bubble_sort 函数内部的 sz ,是1难道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时候,不是把整个数组的传递过去? 先不着急解答,继续往下看。

4.2 数组名是什么?

由运行结果可知,数组名和数组第一个元素的地址是一样的。

结论: 

数组名是数组首元素的地址。(有两个例外) 

如果数组名是首元素地址,那么: 

int arr[10] = { 0 };
printf("%d\n", sizeof(arr));// 为什么输出的结果是:40?

补充:

  1. sizeof(数组名),计算整个数组的大小,sizeof内部单独放一个数组名,数组名表示整个数 组。
  2. &数组名,取出的是数组的地址。&数组名,数组名表示整个数组。
  3. 除1,2两种情况之外,所有的数组名都表示数组首元素的地址。  

知道了这个,我们来解决上面4.1节冒泡排序为什么无法正常排序的问题了,请看下图:

当数组传参的时候,实际上只是把数组的首元素的地址传递过去了。

所以即使在函数参数部分写成数组的形式: int arr[] 表示的依然是一个指针: int *arr 。

那么,函数内部的 sizeof(arr) 结果是4。 

4.3 冒泡排序函数的正确设计 

如果方法1错了,该怎么设计? 

#include <stdio.h>
//方法2
void bubble_sort(int arr[], int sz)//参数接收数组元素个数
{//代码同上面函数
}
int main()
{int arr[] = { 3,1,7,5,8,9,0,2,4,6 };int sz = sizeof(arr) / sizeof(arr[0]);bubble_sort(arr, sz);//是否可以正常排序?for (int i = 0; i < sz; i++){printf("%d ", arr[i]);}return 0;
}

这篇关于《C语言深度解剖》(4):深入理解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88098

相关文章

SpringCloud动态配置注解@RefreshScope与@Component的深度解析

《SpringCloud动态配置注解@RefreshScope与@Component的深度解析》在现代微服务架构中,动态配置管理是一个关键需求,本文将为大家介绍SpringCloud中相关的注解@Re... 目录引言1. @RefreshScope 的作用与原理1.1 什么是 @RefreshScope1.

Java并发编程必备之Synchronized关键字深入解析

《Java并发编程必备之Synchronized关键字深入解析》本文我们深入探索了Java中的Synchronized关键字,包括其互斥性和可重入性的特性,文章详细介绍了Synchronized的三种... 目录一、前言二、Synchronized关键字2.1 Synchronized的特性1. 互斥2.

Python 中的异步与同步深度解析(实践记录)

《Python中的异步与同步深度解析(实践记录)》在Python编程世界里,异步和同步的概念是理解程序执行流程和性能优化的关键,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了解它们的差异,以及阻塞和非阻塞的特性,同时通过实际... 目录python中的异步与同步:深度解析与实践异步与同步的定义异步同步阻塞与非阻塞的概念阻塞非阻塞同步

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强制转换

《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强制转换》:本文主要介绍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强制转换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C语言数据类型强制转换自动转换强制转换类型总结C语言数据类型强制转换强制类型转换:是通过类型转换运算来实现的,主要的数据类型转换分为自动转换

利用Go语言开发文件操作工具轻松处理所有文件

《利用Go语言开发文件操作工具轻松处理所有文件》在后端开发中,文件操作是一个非常常见但又容易出错的场景,本文小编要向大家介绍一个强大的Go语言文件操作工具库,它能帮你轻松处理各种文件操作场景... 目录为什么需要这个工具?核心功能详解1. 文件/目录存javascript在性检查2. 批量创建目录3. 文件

C语言实现两个变量值交换的三种方式

《C语言实现两个变量值交换的三种方式》两个变量值的交换是编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以下将介绍三种变量的交换方式,其中第一种方式是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后两种方式一般只在特殊限制下使用,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1.使用临时变量(推荐)2.相加和相减的方式(值较大时可能丢失数据)3.按位异或运算1.使用临时

使用C语言实现交换整数的奇数位和偶数位

《使用C语言实现交换整数的奇数位和偶数位》在C语言中,要交换一个整数的二进制位中的奇数位和偶数位,重点需要理解位操作,当我们谈论二进制位的奇数位和偶数位时,我们是指从右到左数的位置,本文给大家介绍了使... 目录一、问题描述二、解决思路三、函数实现四、宏实现五、总结一、问题描述使用C语言代码实现:将一个整

Redis中高并发读写性能的深度解析与优化

《Redis中高并发读写性能的深度解析与优化》Redis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广泛应用于缓存、消息队列、实时统计等场景,本文将深入探讨Redis的读写并发能力,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引言一、Redis 并发能力概述1.1 Redis 的读写性能1.2 影响 Redis 并发能力的因素二、

C++原地删除有序数组重复项的N种方法

《C++原地删除有序数组重复项的N种方法》给定一个排序数组,你需要在原地删除重复出现的元素,使得每个元素只出现一次,返回移除后数组的新长度,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在原地修改输入数组并在使用O(... 目录一、问题二、问题分析三、算法实现四、问题变体:最多保留两次五、分析和代码实现5.1、问题分析5.

一文带你深入了解Python中的GeneratorExit异常处理

《一文带你深入了解Python中的GeneratorExit异常处理》GeneratorExit是Python内置的异常,当生成器或协程被强制关闭时,Python解释器会向其发送这个异常,下面我们来看... 目录GeneratorExit:协程世界的死亡通知书什么是GeneratorExit实际中的问题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