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设计模式(九):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2024-03-28 03:20

本文主要是介绍从零开始学设计模式(九):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作者的其他平台:

| CSDN:blog.csdn.net/qq_4115394…

| 掘金:juejin.cn/user/651387…

| 知乎:www.zhihu.com/people/1024…

| GitHub:github.com/JiangXia-10…

| 公众号:1024笔记

本文大概2505字,读完共需7分钟

定义:

外观(Facade)模式又叫作门面模式,是一种为多个复杂的子系统提供一个一致的接口,而使这些子系统更加容易被访问的模式。该模式对外有一个统一接口,外部与其中子系统的通信必须通过一个统一的外观对象进行,外部应用程序不用关心内部子系统的具体细节,这样会大大降低应用程序的复杂度,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外观模式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

在上海有个软件叫随申办的软件,以前我们如果要办理社保、办理公积金、办理过户、办理水电等等,都需要去负责这些事情的部门或者下载对应的软件,但是随申办这个软件整合这些部门的功能,想要办理这些事情,只需要登录随申办就可以了。随申办软件就相当于这个对外统一的接口,它负责用户和里面每个子系统的通信。

组成部分:

通过上面对于外观模式的介绍,可以发现外观模式应该有以下两个个部分组成:

1,外观(Facade)角色 :为多个子系统对外提供一个共同的接口。客户端可以调用这个角色的方法。外观角色整合了相关子系统的功能和责任,将所有从客户端发来的请求分发到相应的子系统去。

2,子系统(Sub System)角色 :实现系统的部分功能,客户端通过外观角色访问它可以同时有一个或者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不是一个单独的类,而是一个类的集合。每个子系统都可以被客户端直接调用,或者被外观角色调用。对于子系统而言,它并不知道外观角色的存在,对于子系统而言,外观角色可以理解为另外一个客户端。

栗子:

声明一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Person {void say();
}

创建接口实现类,即子系统:

public class Chirldren implements Person {@Overridepublic void say() {System.out.println("小孩说话咿呀咿呀");}
}
public class YoungMan implements Person {@Overridepublic void say() {System.out.println("年轻人说话哈哈哈哈");}
}
public class OldMan implements Person {@Overridepublic void say() {System.out.println("老年人说话嗯嗯嗯嗯");}
}

创建整合操作的对外的外观类,即外观角色:

public class PersonFacade {private Person chirldren;private Person youngman;private Person oldman;public PersonFacade() {this.chirldren = new Chirldren();this.youngman = new YoungMan();this.oldman = new OldMan();}public void sayFacade(){chirldren.say();youngman.say();oldman.say();}
}

测试类,即客户端、用户:

public class FacedePattern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ersonFacade personFacade = new PersonFacade();personFacade.sayFacade();}
}

运行结果如下:

外观模式的优点:

1、外观模式实现了子系统与客户端之间的松耦合关系。这使得子系统的组件变化不会影响到调用它的客户类,只需要调整外观类即可。

2、客户端屏蔽了子系统组件,减少了客户端所需处理的对象数目,并使得子系统使用起来更加容易。

3、通过引入外观模式,客户代码将变得很简单,与之关联的对象也很少。

4、只是提供了一个访问子系统的统一入口,并不影响用户直接使用子系统类

外观模式的缺点

1、不能很好地限制客户使用子系统类,如果对客户访问子系统类做太多的限制则减少了可变性和灵活性。

2、在不引入抽象外观类的情况下,增加新的子系统可能需要修改外观类或客户端的源代码,违背了"开闭原则"。

适用场景:

1、当要为一个复杂子系统提供一个简单接口时可以使用外观模式。该接口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而且用户也可以越过外观类直接访问子系统。

2、在设计初期阶段,应该有意识的将不同层分离,层与层之间建立外观模式,层与层之间不直接产生联系,而通过外观类建立联系,降低层之间的耦合度。;开发阶段,子系统越来越复杂,增加外观模式提供一个简单的调用接口。

3、当需要维护一个老系统时,可以为其开发一个外观类,以便新系统与其交互。

总结:

1、外观模式实现了子系统与客户端之间的松耦合关系。

2、外观模式为复杂子系统提供了一个简单接口,并不为子系统添加新的功能和行为。

3、外观模式注重的是简化接口,它更多的时候是从架构的层次去看整个系统,而并非单个类的层次。

4、外观模式没有封装子系统的类,只是提供了简单的接口。如果应用需要,它并不限制客户使用子系统类。因此可以灵活的在系统易用性与通用性之间选择。

5、外观模式实现了迪米特法则,但是违背了开闭原则。

相关推荐:

从零开始学设计模式(一):什么是设计模式

从零开始学设计模式(二):单例模式

从零开始学设计模式(三):原型模式(Prototype Pattern)

从零开始学设计模式(四):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

从零开始学设计模式(五):建造者模式(Builder Pattern)

从零开始学设计模式(六):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从零开始学设计模式(六):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从零开始学设计模式(八):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

这篇关于从零开始学设计模式(九):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54306

相关文章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本文详细指导如何在VMware环境下配置NAT网络模式,包括设置主机和虚拟机的IP地址、网关,以及针对Linux和Windows系统的具体步骤,... 目录一、配置NAT网络模式二、设置虚拟机交换机网关2.1 打开虚拟机2.2 管理员授权2.3 设置子

SpringBoot如何通过Map实现策略模式

《SpringBoot如何通过Map实现策略模式》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在运行时选择算法的行为,在Spring框架中,我们可以利用@Resource注解和Map集合来优雅地实现策略模式,这... 目录前言底层机制解析Spring的集合类型自动装配@Resource注解的行为实现原理使用直接使用M

C#原型模式之如何通过克隆对象来优化创建过程

《C#原型模式之如何通过克隆对象来优化创建过程》原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克隆现有对象来创建新对象,避免重复的创建成本和复杂的初始化过程,它适用于对象创建过程复杂、需要大量相似对象或避免重复初... 目录什么是原型模式?原型模式的工作原理C#中如何实现原型模式?1. 定义原型接口2. 实现原型接口3

大数据spark3.5安装部署之local模式详解

《大数据spark3.5安装部署之local模式详解》本文介绍了如何在本地模式下安装和配置Spark,并展示了如何使用SparkShell进行基本的数据处理操作,同时,还介绍了如何通过Spark-su... 目录下载上传解压配置jdk解压配置环境变量启动查看交互操作命令行提交应用spark,一个数据处理框架

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

《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状态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允许对象根据其内部状态改变行为,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 目录一、简介1、定义2、状态模式的结构二、Java实现案例1、电灯开关状态案例2、番茄工作法状态案例

解读静态资源访问static-locations和static-path-pattern

《解读静态资源访问static-locations和static-path-pattern》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中静态资源的配置和访问方式,包括静态资源的默认前缀、默认地址、目录结构、访... 目录静态资源访问static-locations和static-path-pattern静态资源配置

在JS中的设计模式的单例模式、策略模式、代理模式、原型模式浅讲

1.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示例代码: class Singleton {constructor() {if (Singleton.instance) {return Singleton.instance;}Singleton.instance = this;this.data = [];}addData(value)

模版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学习笔记,原文链接 https://refactoringguru.cn/design-patterns/template-method 超类中定义了一个算法的框架, 允许子类在不修改结构的情况下重写算法的特定步骤。 上层接口有默认实现的方法和子类需要自己实现的方法

【iOS】MVC模式

MVC模式 MVC模式MVC模式demo MVC模式 MVC模式全称为model(模型)view(视图)controller(控制器),他分为三个不同的层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责。 View:该层用于存放视图,该层中我们可以对页面及控件进行布局。Model:模型一般都拥有很好的可复用性,在该层中,我们可以统一管理一些数据。Controlller:该层充当一个CPU的功能,即该应用程序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学习笔记,原文链接 https://refactoringguru.cn/design-patterns/iterator 不暴露集合底层表现形式 (列表、 栈和树等) 的情况下遍历集合中所有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