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机器学习算法】之Clustering算法(K-Means)

2024-03-22 11:04

本文主要是介绍【理解机器学习算法】之Clustering算法(K-Means),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实现 K-means 聚类从零开始涉及几个关键步骤:初始化质心、将点分配给最近的质心、根据分配更新质心,以及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收敛。这里是一个基本的 Python 实现:

K-means 算法步骤:

  1. 初始化质心:从数据点中随机选择 `k` 个初始质心。
  2. 将点分配给最近的质心:对于数据集中的每个点,找到最近的质心并将该点分配到那个簇中。
  3. 更新质心:重新计算作为每个簇中所有点的平均值的质心。
  4. 重复:重复步骤 2 和 3,直到质心不再显著变化,表明算法已经收敛。
import numpy as npdef initialize_centroids(points, k):"""从数据点中随机初始化质心。"""indices = np.random.choice(points.shape[0], k, replace=False)return points[indices]def closest_centroid(points, centroids):"""返回一个数组,包含每个点到最近质心的索引。"""distances = np.sqrt(((points - centroids[:, np.newaxis])**2).sum(axis=2))return np.argmin(distances, axis=0)def update_centroids(points, closest, centroids):"""更新质心为每个簇分配的所有点的平均值。"""new_centroids = np.array([points[closest==k].mean(axis=0) for k in range(centroids.shape[0])])return new_centroidsdef k_means(points, k, max_iters=100):"""实现 K-means 算法。"""centroids = initialize_centroids(points, k)for _ in range(max_iters):closest = closest_centroid(points, centroids)new_centroids = update_centroids(points, closest, centroids)# 检查收敛if np.all(centroids == new_centroids):breakcentroids = new_centroidsreturn centroids, closest# 示例用法
if __name__ == "__main__":# 生成一些数据(例如,在 2D 空间中的两个簇)np.random.seed(42)cluster_1 = np.random.normal(0, 1, (100, 2))cluster_2 = np.random.normal(5, 1, (100, 2))points = np.vstack((cluster_1, cluster_2))# 应用 K-meansk = 2centroids, assignments = k_means(points, k)print("质心:\n", centroids)

K-means 算法的计算成本和时间成本主要依赖于几个因素:数据点的数量、特征的维数、质心的数量(k 值)以及算法迭代次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通常表示为 O(n*k*i*d),其中 n 是数据点的数量,k 是质心的数量,i 是迭代次数,d 是特征的维数。

计算成本和时间成本:

  • 数据点数量(n):数据点越多,每次计算距离和更新质心的时间就越长。
  • 质心数量(k):质心越多,计算每个数据点到每个质心的距离的成本就越高。
  • 迭代次数(i):算法需要更多的迭代次数来收敛到最终的簇分配,特别是对于初始质心选择不理想或数据分布复杂的情况。
  • 特征的维数(d):维度越高,计算距离就越复杂,因此时间成本更高。

局限性:

  • 初始质心的选择:K-means 的结果可能对初始质心的选择非常敏感,不同的初始质心可能导致不同的最终簇划分。
  • 簇的形状和大小:K-means 假设每个簇在所有方向上的方差都相同,因此它最适合识别球形簇。对于非球形簇或大小差异很大的簇,K-means 可能不会很有效。
  • 确定 k 值:在实际应用中,确定最佳的 k 值(即簇的数量)通常是一个挑战。
  • 局部最小值:K-means 可能会收敛到局部最优解而不是全局最优解,这意味着算法的结果可能不是最优的簇划分。

由于这些限制,虽然 K-means 在许多情况下都是一个有用和高效的聚类方法,但在应用时需要考虑数据的特性,并可能需要尝试不同的初始质心或使用如 K-means++ 这样的方法来改进初始质心的选择。

绘制二维的K-mean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make_blobs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Generate synthetic two-dimensional data
X, y_true = make_blobs(n_samples=300, centers=4, cluster_std=0.60, random_state=0)# Apply KMeans clustering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4)
kmeans.fit(X)
y_kmeans = kmeans.predict(X)# Plot the data points
plt.scatter(X[:, 0], X[:, 1], s=50, c=y_kmeans, cmap='viridis')# Plot the centroids
centers = kmeans.cluster_centers_
plt.scatter(centers[:, 0], centers[:, 1], c='red', s=200, alpha=0.5)
plt.title('K-means Clustering')
plt.xlabel('Feature 1')
plt.ylabel('Feature 2')
plt.show()

这篇关于【理解机器学习算法】之Clustering算法(K-Means)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35171

相关文章

从原理到实战深入理解Java 断言assert

《从原理到实战深入理解Java断言assert》本文深入解析Java断言机制,涵盖语法、工作原理、启用方式及与异常的区别,推荐用于开发阶段的条件检查与状态验证,并强调生产环境应使用参数验证工具类替代... 目录深入理解 Java 断言(assert):从原理到实战引言:为什么需要断言?一、断言基础1.1 语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

《Java中的雪花算法Snowflake解析与实践技巧》本文解析了雪花算法的原理、Java实现及生产实践,涵盖ID结构、位运算技巧、时钟回拨处理、WorkerId分配等关键点,并探讨了百度UidGen... 目录一、雪花算法核心原理1.1 算法起源1.2 ID结构详解1.3 核心特性二、Java实现解析2.

Go学习记录之runtime包深入解析

《Go学习记录之runtime包深入解析》Go语言runtime包管理运行时环境,涵盖goroutine调度、内存分配、垃圾回收、类型信息等核心功能,:本文主要介绍Go学习记录之runtime包的... 目录前言:一、runtime包内容学习1、作用:① Goroutine和并发控制:② 垃圾回收:③ 栈和

Android学习总结之Java和kotlin区别超详细分析

《Android学习总结之Java和kotlin区别超详细分析》Java和Kotlin都是用于Android开发的编程语言,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本文主要介绍Android学习总结之Ja... 目录一、空安全机制真题 1:Kotlin 如何解决 Java 的 NullPointerExceptio

使用雪花算法产生id导致前端精度缺失问题解决方案

《使用雪花算法产生id导致前端精度缺失问题解决方案》雪花算法由Twitter提出,设计目的是生成唯一的、递增的ID,下面:本文主要介绍使用雪花算法产生id导致前端精度缺失问题的解决方案,文中通过代... 目录一、问题根源二、解决方案1. 全局配置Jackson序列化规则2. 实体类必须使用Long封装类3.

重新对Java的类加载器的学习方式

《重新对Java的类加载器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介绍重新对Java的类加载器的学习方式,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1、介绍1.1、简介1.2、符号引用和直接引用1、符号引用2、直接引用3、符号转直接的过程2、加载流程3、类加载的分类3.1、显示

Springboot实现推荐系统的协同过滤算法

《Springboot实现推荐系统的协同过滤算法》协同过滤算法是一种在推荐系统中广泛使用的算法,用于预测用户对物品(如商品、电影、音乐等)的偏好,从而实现个性化推荐,下面给大家介绍Springboot... 目录前言基本原理 算法分类 计算方法应用场景 代码实现 前言协同过滤算法(Collaborativ

spring IOC的理解之原理和实现过程

《springIOC的理解之原理和实现过程》:本文主要介绍springIOC的理解之原理和实现过程,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一、IoC 核心概念二、核心原理1. 容器架构2. 核心组件3. 工作流程三、关键实现机制1. Bean生命周期2.

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

《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学习手册之Filter和Listener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Filter是一种拦截器,可以在请求到达Servl... 目录一、Filter(过滤器)1. Filter 的工作原理2. Filter 的配置与使用二、Listen

深入理解Apache Kafka(分布式流处理平台)

《深入理解ApacheKafka(分布式流处理平台)》ApacheKafka作为现代分布式系统中的核心中间件,为构建高吞吐量、低延迟的数据管道提供了强大支持,本文将深入探讨Kafka的核心概念、架构... 目录引言一、Apache Kafka概述1.1 什么是Kafka?1.2 Kafka的核心概念二、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