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51实现按键控制

2024-03-16 03:40
文章标签 实现 控制 按键 c51

本文主要是介绍基于C51实现按键控制,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 前言:本实验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根据电路原理图编程通过独立按键控制led灯、通过矩阵按键控制开发板数码管模块。由于51系列单片机结构大同小异,读者可根据此博客举一反三,实现所需完成的功能。


🐬 目录:

  • 一、按键介绍与按键消抖
  • 二、按键原理图分析
  • 三、独立按键控制led灯
  • 四、矩阵按键控制开发板数码管模块

🐇 实验所选单片机及结构展示(以普中C51为例,其他大同小异),本实验所操作的独立按键位于图中序号⑩位置,矩阵按键位于图中序号⑥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按键介绍与按键消抖

🐪 按键是一种电子开关,使用时轻轻按开关按钮就可使开关接通,当松开手时,开关断开。实物图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常的按键所用开关为机械弹性开关,当机械触点断开、闭合时,电压信号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机械点的弹性作用,按键开关在闭合时不会马上稳定的接通,在断开时也不会一下子断开,因而在闭合和断开的瞬间均伴随着一连串的抖动。按键抖动会引起按键被误读多次。为了确保CPU对按键的一次闭合仅做一次处理,必须进行消抖
🐪 按键消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 硬件消抖,另一种是软件消抖;硬件消抖是通过增加额外的电路来实现,一般有两种方式:RS触发器与电容滤波。实际上,在没有MCU的情况下,对按键进行消抖通常是通过硬件消抖电路来实现。而在嵌入式开发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程序来实现按键消抖。一般来说一个简单的按键消抖就是先读取按键的状态。如果得到按键按下以后,延时10ms,再次读取按键的状态,如果得到按键按下之后,延时10ms,再次读取按键的状态,如果按键还是按下状态,说明按键已经按下,其中延时10ms就是软件消抖处理。


二、原理与电路图分析

2.1 独立按键

🐏 本实验对于独立按键操作的具体效果为:按下K1键,LED模块中D1指示灯点亮,再按一下,指示灯熄灭。对于按键操作的重点在于如何识别按键是否按下。实验所用开发板按键模块以及单片机引脚电路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从独立按键的电路图可以看出,4个独立按键的控制管脚连接到51单片机的P3.0-P3.3脚上。其中K1连接在P3.1上,K2连接到P3.0上,K3连接在P3.2上,K4连接在P3.3上。4个按键另一端连接在GND。下面以单片机P3.1引脚为例,结合上图P3.X端口内部电路图分析当按键K1按下,从P3,1读取到的电平如何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K1按键按下时,右侧为通路,而读电路被短路,读到为低电平,当K1按键没有按下,右侧电路被断路,读引脚电路读到引脚为高电平。即当K1按下时,读到P3.1引脚为低电平,否则为高电平

2.2 矩阵按键

🐏 独无论是独立按键还是矩阵按键,单片机检测其是否按下的依据都是一样:检测与该键对应的I/O口是否为低电平,此外矩阵按键的重点为检测是矩阵中哪个按键按下,检测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行列扫描线翻转法。本实验以44矩阵按键为实验对象,电路图如下所示。从下图中可以看出。44矩阵按键引出的8根控制线直接连接到51单片机的P1口上。电路中的P17连接矩阵键盘中的1行,P13连接矩阵键盘第1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行列扫描:行列扫描法检测时,先送一列为低电平,其余几列全为高电平(此时我们确定了列数),然后立即轮流检测一次各行是否有低电平,若检测到某一行为低电平(这时我们又确定了行数),则我们便可确认当前被按下的键是哪一行哪一列的,用同样方法轮流送各列一次低电平,再轮流检测一次各行是否变为电平,这样即可检测完所有的按键,当有键被按下时便可判断出按下的键是哪一个键。

🐏 线翻转法:将所有行线输出低电平,检测列线对应引脚是否为低电平,读取引脚电平为低电平,原理同上独立按键,表示为该列有按键按下,记录下列线值;然后翻转,使所有列线都为低电平,检测所有行线的值,记录变化的行线的值。最后根据记录的行线和列线确定是矩阵中按下按键的位置。

三、实现独立按键控制led灯

🌿 根据基于C51实现流水灯以及电路分析,实现代码如下,其中key_scan()函数检测按下的独立按键为哪一个,如果为K1,则将led模块D1状态翻转。

/**************************************************************************************
实验名称:独立按键实验
实验现象:下载程序后,按下“独立按键”模块中K1键,控制D1指示灯亮灭																			  
***************************************************************************************/
#include "reg52.h"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对系统默认数据类型进行重定义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定义独立按键控制脚
sbit KEY1=P3^1;
sbit KEY2=P3^0;
sbit KEY3=P3^2;
sbit KEY4=P3^3;//定义LED1控制脚
sbit LED1=P2^0;//使用宏定义独立按键按下的键值
#define KEY1_PRESS	1
#define KEY2_PRESS	2
#define KEY3_PRESS	3
#define KEY4_PRESS	4
#define KEY_UNPRESS	0	/*******************************************************************************
* 函 数 名       : delay_10us
* 函数功能		 : 延时函数,ten_us=1时,大约延时10us
* 输    入       : ten_us
* 输    出    	 : 无
*******************************************************************************/
void delay_10us(u16 ten_us)
{while(ten_us--);	
}/*******************************************************************************
* 函 数 名       : key_scan
* 函数功能		 : 检测独立按键是否按下,按下则返回对应键值
* 输    入       : mode=0:单次扫描按键mode=1:连续扫描按键
* 输    出    	 : KEY1_PRESS:K1按下KEY2_PRESS:K2按下KEY3_PRESS:K3按下KEY4_PRESS:K4按下KEY_UNPRESS:未有按键按下
*******************************************************************************/
u8 key_scan(u8 mode)
{static u8 key=1;if(mode)key=1;//连续扫描按键if(key==1&&(KEY1==0||KEY2==0||KEY3==0||KEY4==0))//任意按键按下{delay_10us(1000);//消抖key=0;if(KEY1==0)return KEY1_PRESS;else if(KEY2==0)return KEY2_PRESS;else if(KEY3==0)return KEY3_PRESS;else if(KEY4==0)return KEY4_PRESS;	}else if(KEY1==1&&KEY2==1&&KEY3==1&&KEY4==1)	//无按键按下{key=1;			}return KEY_UNPRESS;		
}
/*******************************************************************************
* 函 数 名       : main
* 函数功能		 : 主函数
*******************************************************************************/
void main()
{	u8 key=0;while(1){key=key_scan(0);if(key==KEY1_PRESS)//检测按键K1是否按下LED1=!LED1;//LED1状态翻转	}		
}
代码分析

static u8 key=1; //被static修饰后的局部变量被放在静态存储区,能进行默认初始化,而且只能初始化一次,下次访问的时候能保留上一次的值

key_scan函数带一个形参mode,该参数用来设定是否连续扫描按键。main函数中定义了一个while循环,程序不断执行循环内代码,当key_scan函数传入实参0,经过第一次key_scan函数运行后,LED1翻转一次 ,static修饰的局部变量key变为0,只有当按键松开时key才会重新变为1,即按下按键后只会检测一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止按一次出现多次触发的情况,delay_10us()用于按键消抖;当key_scan函数传入实参1,key_scan中局部变量key一直为1,while循环一次即检测一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很方便实现连按操作。


四、矩阵按键控制数码管

🌿 本实验所要实现的功能时:通过开发板上的矩阵键盘控制静态数码管显示对应的键值0-F,结合基于C51实现数码管的显示与上述电路原理图的分析,实现代码如下所示:

/**************************************************************************************
实验名称:矩阵按键实验	
实验现象:下载程序后,按下“矩阵按键”模块中S1-S16键,对应数码管最左边显示0-F																  
***************************************************************************************/
#include "reg52.h"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对系统默认数据类型进行重定义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define KEY_MATRIX_PORT	P1	//使用宏定义矩阵按键控制口		#define SMG_A_DP_PORT	P0	//使用宏定义数码管段码口//共阴极数码管显示0~F的段码数据
u8 gsmg_code[17]={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	/*******************************************************************************
* 函 数 名       : delay_10us
* 函数功能		 : 延时函数,ten_us=1时,大约延时10us
*******************************************************************************/
void delay_10us(u16 ten_us)
{while(ten_us--);	
}/*******************************************************************************
* 函 数 名       : key_matrix_ranks_scan
* 函数功能		 : 使用行列式扫描方法,检测矩阵按键是否按下,按下则返回对应键值
* 输    入       : 无
* 输    出    	 : key_value:1-16,对应S1-S16键,0:按键未按下
*******************************************************************************/
u8 key_matrix_ranks_scan(void)
{u8 key_value=0;KEY_MATRIX_PORT=0xf7;//给第一列赋值0,其余全为1if(KEY_MATRIX_PORT!=0xf7)//判断第一列按键是否按下{delay_10us(1000);//消抖switch(KEY_MATRIX_PORT)//保存第一列按键按下后的键值	{case 0x77: key_value=1;break;case 0xb7: key_value=5;break;case 0xd7: key_value=9;break;case 0xe7: key_value=13;break;}}while(KEY_MATRIX_PORT!=0xf7);//等待按键松开	KEY_MATRIX_PORT=0xfb;//给第二列赋值0,其余全为1if(KEY_MATRIX_PORT!=0xfb)//判断第二列按键是否按下{delay_10us(1000);//消抖switch(KEY_MATRIX_PORT)//保存第二列按键按下后的键值	{case 0x7b: key_value=2;break;case 0xbb: key_value=6;break;case 0xdb: key_value=10;break;case 0xeb: key_value=14;break;}}while(KEY_MATRIX_PORT!=0xfb);//等待按键松开	KEY_MATRIX_PORT=0xfd;//给第三列赋值0,其余全为1if(KEY_MATRIX_PORT!=0xfd)//判断第三列按键是否按下{delay_10us(1000);//消抖switch(KEY_MATRIX_PORT)//保存第三列按键按下后的键值	{case 0x7d: key_value=3;break;case 0xbd: key_value=7;break;case 0xdd: key_value=11;break;case 0xed: key_value=15;break;}}while(KEY_MATRIX_PORT!=0xfd);//等待按键松开	KEY_MATRIX_PORT=0xfe;//给第四列赋值0,其余全为1if(KEY_MATRIX_PORT!=0xfe)//判断第四列按键是否按下{delay_10us(1000);//消抖switch(KEY_MATRIX_PORT)//保存第四列按键按下后的键值	{case 0x7e: key_value=4;break;case 0xbe: key_value=8;break;case 0xde: key_value=12;break;case 0xee: key_value=16;break;}}while(KEY_MATRIX_PORT!=0xfe);//等待按键松开return key_value;		
}/*******************************************************************************
* 函 数 名       : key_matrix_flip_scan
* 函数功能		 : 使用线翻转扫描方法,检测矩阵按键是否按下,按下则返回对应键值
* 输    入       : 无
* 输    出    	 : key_value:1-16,对应S1-S16键,0:按键未按下
*******************************************************************************/
u8 key_matrix_flip_scan(void)
{static u8 key_value=0;KEY_MATRIX_PORT=0x0f;//给所有行赋值0,列全为1if(KEY_MATRIX_PORT!=0x0f)//判断按键是否按下{delay_10us(1000);//消抖if(KEY_MATRIX_PORT!=0x0f){//测试列KEY_MATRIX_PORT=0x0f;switch(KEY_MATRIX_PORT)//保存行为0,按键按下后的列值	{case 0x07: key_value=1;break;case 0x0b: key_value=2;break;case 0x0d: key_value=3;break;case 0x0e: key_value=4;break;}//测试行KEY_MATRIX_PORT=0xf0;switch(KEY_MATRIX_PORT)//保存列为0,按键按下后的键值	{case 0x70: key_value=key_value;break;case 0xb0: key_value=key_value+4;break;case 0xd0: key_value=key_value+8;break;case 0xe0: key_value=key_value+12;break;}while(KEY_MATRIX_PORT!=0xf0);//等待按键松开	}}elsekey_value=0;		return key_value;		
}/*******************************************************************************
* 函 数 名       : main
* 函数功能		 : 主函数
*******************************************************************************/
void main()
{	u8 key=0;while(1){key=key_matrix_ranks_scan();if(key!=0)SMG_A_DP_PORT=gsmg_code[key-1];//得到的按键值减1换算成数组下标对应0-F段码		}		
}
实验效果

实验现象如下:当按下S1-S16键,最左边数码管对应显示0-F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感谢观看,如对内容有疑惑或补充,欢迎留言讨论,共同进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篇关于基于C51实现按键控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14170

相关文章

pytorch自动求梯度autograd的实现

《pytorch自动求梯度autograd的实现》autograd是一个自动微分引擎,它可以自动计算张量的梯度,本文主要介绍了pytorch自动求梯度autograd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 autograd是pytorch构建神经网络的核心。在 PyTorch 中,结合以下代码例子,当你

SpringBoot集成Milvus实现数据增删改查功能

《SpringBoot集成Milvus实现数据增删改查功能》milvus支持的语言比较多,支持python,Java,Go,node等开发语言,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Java语言,采用springboo... 目录1、Milvus基本概念2、添加maven依赖3、配置yml文件4、创建MilvusClient

JS+HTML实现在线图片水印添加工具

《JS+HTML实现在线图片水印添加工具》在社交媒体和内容创作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保护原创内容、展示品牌身份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将实现一个完全基于HTML+CSS构建的现代化图片水印在线工具... 目录概述功能亮点使用方法技术解析延伸思考运行效果项目源码下载总结概述在社交媒体和内容创作日益频繁的

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

《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KNN算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分类算法,本文主要介绍了openCV中KNN算法的实现,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 目录KNN算法流程使用OpenCV实现KNNOpenCV 是一个开源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它提供了各

OpenCV图像形态学的实现

《OpenCV图像形态学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OpenCV图像形态学的实现,包括腐蚀、膨胀、开运算、闭运算、梯度运算、顶帽运算和黑帽运算,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 目录一、图像形态学简介二、腐蚀(Erosion)1. 原理2. OpenCV 实现三、膨胀China编程(

通过Spring层面进行事务回滚的实现

《通过Spring层面进行事务回滚的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了通过Spring层面进行事务回滚的实现,包括声明式事务和编程式事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声明式事务回滚:1. 基础注解配置2. 指定回滚异常类型3. ​不回滚特殊场景编程式事务回滚:1. ​使用 TransactionT

Android实现打开本地pdf文件的两种方式

《Android实现打开本地pdf文件的两种方式》在现代应用中,PDF格式因其跨平台、稳定性好、展示内容一致等特点,在Android平台上,如何高效地打开本地PDF文件,不仅关系到用户体验,也直接影响... 目录一、项目概述二、相关知识2.1 PDF文件基本概述2.2 android 文件访问与存储权限2.

使用Python实现全能手机虚拟键盘的示例代码

《使用Python实现全能手机虚拟键盘的示例代码》在数字化办公时代,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会议室投影电脑突然键盘失灵、躺在沙发上想远程控制书房电脑、或者需要给长辈远程协助操作?今天我要分享的Pyth... 目录一、项目概述:不止于键盘的远程控制方案1.1 创新价值1.2 技术栈全景二、需求实现步骤一、需求

Spring Shell 命令行实现交互式Shell应用开发

《SpringShell命令行实现交互式Shell应用开发》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Shell命令行实现交互式Shell应用开发,能够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功能丰富的命令行应用程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目录引言一、Spring Shell概述二、创建命令类三、命令参数处理四、命令分组与帮助系统五、自定义S

SpringBatch数据写入实现

《SpringBatch数据写入实现》SpringBatch通过ItemWriter接口及其丰富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写入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atch数据写入实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python引言一、ItemWriter核心概念二、数据库写入实现三、文件写入实现四、多目标写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