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专题学习——3.2(数据链路层Ack/Nak机制解析)

2024-03-15 00:30

本文主要是介绍PCIe专题学习——3.2(数据链路层Ack/Nak机制解析),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之前我们讲了对PCIe的一些基础概念作了一个宏观的介绍,了解了PCIe是一种封装分层协议(packet-based layered protocol),主要包括事务层(Transaction layer),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和物理层(Physical layer)。

一:Ack/Nak机制

在上一篇文章“DLLP结构与类型”中,我们有说到,数据链路层会产生多个DLLP,其中有两个DLLP分别是Ack DLLP和Nak DLLP,这两个DLLP均是由接收端传至发送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反馈机制。

Ack DLLP: 表示接收端收到了来自发送端的正确的TLP报文;

Nak DLLP: 表示接收端有来自发送端的TLP报文没有被正确接收,需要发送端重新发送;

我们通过下面这张图,先来大致了解一下Ack/Nak的工作机制:

  1. 发送端数据链路层传送一个TLP(Sequence+TLP+LCRC),通过Link,到达接收端。

  2. 接收端接收到来自发送端数据链路层的TLP报文之后,先检验LCRC,在检验Sequence ID。

  3. 当Sequence ID和LCRC检验均正确时,接收端返回Ack DLLP告知发送端:"您发送的TLP,我方已正确接收,请知悉!"。

  4. 当Sequence ID或者LCRC检验中,发现哪怕一个错误,接收端都会返回Nak DLLP告知发送端:"对不起,您发送的TLP没有被正确接收,请您再发送一下"。

现在大概知道Ack/Nak的工作机制了吧?继续王往下看,再来一张图:

是不是有点晕,小编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也晕~

上面这幅图是数据链路层Ack/Nak机制详细的结构图,理解了上面这副图就基本掌握了Ack/Nak机制;

不要被上面这幅图吓到,我们下面就一步一步地分析:

1:从发送端事务层传送的TLP到达数据链路层

如下图红丝圈内所示,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Retry buffer是满的或者正在执行重新发送TLP的状态,数据链路层将会锁定TLP传送,不再接收。

2:为TLP分配Sequence ID

当TLP到达数据链路层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被分配Sequence ID,也可以理解为给TLP一个身份编号,以便于后续的检验工作;

这里还要提一个参数:NEXT_TRANSMIT_SEQ, 简称NTS,是一个12位的Sequence ID计数器,初始值为0,最大取值为4095。一个TLP被分配Sequence ID之后,NTS会加1,然后把累加后的数值再赋值给下一个TLP。

3:为TLP增加LCRC

TLP分配Sequence ID后,下一步就是生成LCRC

LCRC为32bit,基于事务层传送的TLP和数据链路层分配的Sequence ID生成;

4:将TLP在Retry Buffer备份

TLP在加上前缀Sequence ID和后缀LCRC之后,会在Retry buffer里面完整备份

  • 单个TLP最大占用的Retry Buffer大小为:4122 Bytes ( 2 bytes Sequence ID + 16 bytes Header + 4096 bytes Data + 4 bytes ECRC +  4 bytes LCRC ).

  • PCIe Spec中并没有规定Retry Buffer大小,不同的设计采用的大小不同,但是必须保证在TLP传输的过程中不能遇到瓶颈.

 5:接收端对接收的TLP进行LCRC检查

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传来的TLP后会先根据Sequence ID,Header,Data,ECRC计算LCRC然后再跟传进来的LCRC对比,检查是否一致;

6:LCRC检查fail

当LCRC检查fail时,会舍弃刚才传进来的TLP,并将NAK_SCHEDULED标志位置起来,给发送端回报NAK DLLP,此外将期望接收到。

7:LCRC检查OK,检查Sequence ID

当TLP的LCRC检查OK之后,接收端继续检查Sequence ID,这里出现了新的参数:NEXT_RSV_SEQ,简称NRS,用于追踪下一个期望获得的TLP的Sequence ID,NRS有12位,取值范围为0~4095;

检查Sequence ID时分为三个情况:

  • Sequence ID=NRS, 代表是TLP接收正确;

  • Sequence ID<NRS, 代表是TLP是重复的;

  • Sequence ID>NRS, 代表是TLP有发生丢失的情况;

(1)当Sequence ID = NRS时

这个情况下,正确接收TLP,并将TLP传送至上层事务层,同时NRS要加1,准备接收下一个TLP,另外还要给发送端回报Ack DLLP告知发送端已正确接收TLP;

 (2)当Sequence ID < NRS时

这个情况下,代表接收端收到了重复的TLP,当下收到的这个TLP会被舍弃,此时NRS保持原有数值,并给发送端报上一个有效TLP的Ack DLLP;

(3)当Sequence ID > NRS时

这个情况下,代表当下Sequence ID之前的TLP丢失,当下收到的这个TLP会被舍弃,此时NRS保持原有数值,NAK_SCHEDULED标志位被置起,并给发送端回报上一个有效TLP的Ack DLLP;

8:Ack/Nak Latency Timer

接收端还有一个重要的参数:Ack/Nak Latency Timer,延迟时间不是固定的,与Link Width,Max payload有关。

Latency timer超时,Ack/Nak生成器会给发送端发送Ack DLLP。发送Ack DLLP之后,Latency Timer会重置。 

9:发送端检查接收端返回的DLLPs

当发送端收到接收端返回的Ack/Nak DLLPs之后,会先检查其CRC,如下图中红色圈内所示:

发送端会根据Ack/Nak DLLPs的byte0-3计算CRC,并与传进来的CRC做比对,验证是否一致;

(1)CRC检查fail

只要CRC检查fail,当下的Ack/Nak DLLPs就会被舍弃;

(2)CRC检查OK之后,继续后续步骤

10,发送端检查AS参数

这里有一个新的参数:Acknowledged Sequence Numbers,简化标记为AckD_SEQ,缩写为AS,AckD_SEQ是一个12位的计数器,用于记载最近收到的Ack/Nak DLLP中的Sequence ID;

当发送端收到的Ack/Nak DLLP中的Sequence ID大于AS时,代表TLPs传输正在进行中。

11:接收到Nak DLLP,TLP retry

当发送端接收到一个Nak DLLP时,代表前面传送的TLP有问题,需要重新发送,此时会有两种情况:

(1)如果Nak DLLP的Sequence ID=AS:

这个情况下,说明没有新的TLP传输,此时需要将Retry buffer中所有的TLPs重新发送,并且更新Relay_NUM+1;

(2)如果Nak DLLP的Sequence ID > AS:

这个情况下,说明有新的TLP传输,此时需要Retry buffer中Nak DLLP中Sequence ID之前的TLP全部清空,并将当下的TLP重新发送,与此同时,将Replay_TIMER以及Replay_NUM重置,并且Replay_NUM重置后加1;

12:NTS-AS >=2048?

发送端在接收到Ack/Nak DLLPs最后一步要检验NTS-AS差值,NTS-AS差值最小为2048;

  • 如果NTS-AS>=2048不成立,则说明数据链路层有协议错误。

  • 如果NTS-AS>=2048成立,则数据链路层继续传输TLPs

看完上面的理论之后是不是还有点晕晕的,我们再来看两个例子加深一下理解:

例1:TLPs丢失 

(1)下图中,Device A要给DeviceB传输5个TLPs,Sequence ID分别是4094,4095,0,1,2;

(2)TLP 4094第一个被成功接收,返回Ack DLLP给Device A,同时Next_RCV_SEQ加1(也就是=4095)

(3)TLP 4095第二个被成功接收,返回Ack DLLP给Device A,同时Next_RCV_SEQ加1(也就是=0,因为4095+1超过了Next_RCV_SEQ的最大取值4095,从0开始计)

(4)TLP 4094第三个被成功接收,返回Ack DLLP给Device A,同时Next_RCV_SEQ加1(也就是=1)

(5)在TLP 0被成功接收之后,Ack/Nak_LATENCY_TIMER超时,重新发送Sequnce ID=0对应的Ack DLLP;

(6)TLP1在传输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比如物理层的Error)丢失,TLP2继续传输,但是在Device B端在等待TLP1,比较Sequnce ID(=2)与NRS(=1)发现,Sequence ID > NRS,Device B端才知道有TLP丢失,此时将TLP2丢失,并回报NRS-1(1-1=0)对应的Nak,也就是Nak 0;

(7)Device A端接收到Sequence ID=0对应的Ack DLLP之后,重新发送TLP1和TLP2,并且将Sequence ID=0之前的TLPs(4094,4095,0)全部从Retry buffer里面清除。

 例2:Nak DLLP错误

(1)下图中,Device A要给Device B传输5个TLPs,Sequence ID分别是4094,4095,0,1,2.

(2)TLP 4094,4095,0被依次成功接收,此时Next_RCV_SEQ= 1

(3)在TLP 1 到达Device B端,检查32-bit LCRC fail,此时,返回NRS-1对应的Nak DLLP,也就是Nak 0;

(4)Nak 0 到达Device A端,检查16-bit CRC fail,Nak 0 则被丢弃;

(5)Nak 0 被丢弃后,Device B不会再发送任何Ack或者Nak,由于长时间没有收到Device B的反馈(Ack/Nak),Replay_TIMER超时,Device A 将Retry buffer中所有的TLPs重新发送。

(6)TLP 4094,4095,0重新发送后在Device B端会被识别到时重复的TLPs,然后被丢弃,TLP1,2继续正确传输。

这篇关于PCIe专题学习——3.2(数据链路层Ack/Nak机制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10217

相关文章

Python将大量遥感数据的值缩放指定倍数的方法(推荐)

《Python将大量遥感数据的值缩放指定倍数的方法(推荐)》本文介绍基于Python中的gdal模块,批量读取大量多波段遥感影像文件,分别对各波段数据加以数值处理,并将所得处理后数据保存为新的遥感影像... 本文介绍基于python中的gdal模块,批量读取大量多波段遥感影像文件,分别对各波段数据加以数值处

使用MongoDB进行数据存储的操作流程

《使用MongoDB进行数据存储的操作流程》在现代应用开发中,数据存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和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有时难以应对高并发和大数据量的处理需求,MongoDB作为... 目录什么是MongoDB?MongoDB的优势使用MongoDB进行数据存储1. 安装MongoDB

Python MySQL如何通过Binlog获取变更记录恢复数据

《PythonMySQL如何通过Binlog获取变更记录恢复数据》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和pymysqlreplication库通过MySQL的二进制日志(Binlog)获取数据库的变更记录... 目录python mysql通过Binlog获取变更记录恢复数据1.安装pymysqlreplicat

Linux使用dd命令来复制和转换数据的操作方法

《Linux使用dd命令来复制和转换数据的操作方法》Linux中的dd命令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复制和转换实用程序,它以较低级别运行,通常用于创建可启动的USB驱动器、克隆磁盘和生成随机数据等任务,本文... 目录简介功能和能力语法常用选项示例用法基础用法创建可启动www.chinasem.cn的 USB 驱动

Oracle数据库使用 listagg去重删除重复数据的方法汇总

《Oracle数据库使用listagg去重删除重复数据的方法汇总》文章介绍了在Oracle数据库中使用LISTAGG和XMLAGG函数进行字符串聚合并去重的方法,包括去重聚合、使用XML解析和CLO... 目录案例表第一种:使用wm_concat() + distinct去重聚合第二种:使用listagg,

一文带你理解Python中import机制与importlib的妙用

《一文带你理解Python中import机制与importlib的妙用》在Python编程的世界里,import语句是开发者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各种功能和库的大门,下面就跟随小... 目录一、python import机制概述1.1 import语句的基本用法1.2 模块缓存机制1.

Redis主从/哨兵机制原理分析

《Redis主从/哨兵机制原理分析》本文介绍了Redis的主从复制和哨兵机制,主从复制实现了数据的热备份和负载均衡,而哨兵机制可以监控Redis集群,实现自动故障转移,哨兵机制通过监控、下线、选举和故... 目录一、主从复制1.1 什么是主从复制1.2 主从复制的作用1.3 主从复制原理1.3.1 全量复制

Redis缓存问题与缓存更新机制详解

《Redis缓存问题与缓存更新机制详解》本文主要介绍了缓存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包括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雪崩等问题的成因以及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方法,同时,还详细探讨了缓存更新机制,包括不同情况下的缓存更... 目录一、缓存问题1.1 缓存穿透1.1.1 问题来源1.1.2 解决方案1.2 缓存击穿1.2.1

Java如何通过反射机制获取数据类对象的属性及方法

《Java如何通过反射机制获取数据类对象的属性及方法》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反射机制获取类对象的所有属性及其对应的get、set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反射机制实现类对象的实例化,感兴趣的朋友跟随小编一... 目录一、通过反射机制获取类对象的所有属性以及相应的get、set方法1.遍历类对象的所有属性2.获取

Python实现将实体类列表数据导出到Excel文件

《Python实现将实体类列表数据导出到Excel文件》在数据处理和报告生成中,将实体类的列表数据导出到Excel文件是一项常见任务,Python提供了多种库来实现这一目标,下面就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 目录一、环境准备二、定义实体类三、创建实体类列表四、将实体类列表转换为DataFrame五、导出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