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刷题day29:区间合并

2024-03-12 19:36

本文主要是介绍算法刷题day29:区间合并,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 引言
  • 概念
  • 一、挤牛奶
  • 二、区间合并
  • 三、校门外的树
  • 四、管道

引言

区间合并这种题,是比较小的题,一般是不会直接出成一道题来考你的,一般思路都是给一道题,里面包含了各种的点,每一个点都需要一个想区间合并这样的知识点来破解,所以会是很重要的,并且要能抽象出各种模型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加油!


概念

区间合并:其实就是个模板,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博客 区间合并


一、挤牛奶

标签:区间合并

思路:就是按区间合并的模板,当前遍历的区间已经不能合并了,那么就可以计算出上一个区间的长度了,也可以求出来中间空出了多长的区间,统计一下各自的最大值即可。最后一个区间不论是什么情况,它的长度都不会被算进来,所以需要最后单独比较一下最后一个区间的长度。

题目描述:

每天早上 5 点,三名农夫去牛场给奶牛们挤奶。现在从 5 点开始按秒计时,第一名农夫在第 300 秒开始给牛挤奶,并在第 1000 秒停止挤奶。第二名农夫在第 700 秒开始给牛挤奶,并在第 1200 秒停止挤奶。第三名农夫在第 1500 秒开始给牛挤奶,并在第 2100 秒停止挤奶。从开始挤奶到挤奶完全结束,这一期间,至少存在一名农夫正在挤奶的连续时间段的长度最长为 900 秒(第 300 秒至第 1200 秒),完全没有任何农夫在挤奶的连续时间段的长度最长为 300 秒(第 1200 秒至第 1500 秒)。现在给你 N 名农夫挤 N 头奶牛的工作时间表,请你求出:至少存在一名农夫正在挤奶的连续时间段的最长长度。
没有任何农夫在挤奶的连续时间段的最长长度。
注意:本题中给出的所有时间均为时刻(时间点),因此在本题中挤奶区间 [100,200] 和 [201,300] 中间会有长度为 1  秒的间歇时间。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整数 N,表示农夫数量。接下来 N 行,每行包含两个非负整数 l,r,表示农夫挤奶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输出格式
共一行,包含两个整数,分别表示最长连续挤奶时间以及最长连续无人挤奶时间。数据范围
1≤N≤5000,0≤l≤r≤106
输入样例:
3
300 1000
700 1200
1500 2100
输出样例:
900 300

示例代码:

#include <bits/stdc++.h>using namespace std;typedef long long LL;
typedef pair<int,int> PII;
#define x first
#define y secondconst int N = 5010;int n;
PII segs[N];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cin >> n;for(int i = 0; i < n; ++i) cin >> segs[i].x >> segs[i].y;sort(segs, segs+n);int res1 = 0, res2 = 0;int l = segs[0].x, r = segs[0].y;for(int i = 1; i < n; ++i){if(segs[i].x > r){res1 = max(res1, r - l);res2 = max(res2, segs[i].x - r);l = segs[i].x, r = segs[i].y;}else{r = max(r, segs[i].y);}}res1 = max(res1, r - l);cout << res1 << " " << res2 << endl;return 0;
}

二、区间合并

标签:区间合并、模板题

思路:模板题没什么说的。

题目描述:

给定 n 个区间 [li,ri],要求合并所有有交集的区间。注意如果在端点处相交,也算有交集。输出合并完成后的区间个数。例如:[1,3] 和 [2,6] 可以合并为一个区间 [1,6]。输入格式
第一行包含整数 n。接下来 n 行,每行包含两个整数 l 和 r。输出格式
共一行,包含一个整数,表示合并区间完成后的区间个数。数据范围
1≤n≤100000,−109≤li≤ri≤109
输入样例:
5
1 2
2 4
5 6
7 8
7 9
输出样例:
3

示例代码:

#include <bits/stdc++.h>using namespace std;typedef long long LL;
typedef pair<int,int> PII;
#define x first
#define y secondconst int N = 1e5+10;int n;
PII segs[N];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cin >> n;for(int i = 0; i < n; ++i) cin >> segs[i].x >> segs[i].y;sort(segs, segs+n);int res = 0;int l = -2e9, r = -2e9;for(int i = 0; i < n; ++i){if(segs[i].x > r){res++;l = segs[i].x, r = segs[i].y;}else{r = max(r, segs[i].y);}}cout << res << endl;return 0;
}

三、校门外的树

标签:区间合并、差分

思路1:看到在一个区域内操作,并且结果看的是有没有操作过,我就知道可以用差分了。差分就是使用 O ( 1 ) O(1) O(1) 的时间复杂度在 [ l , r ] [l,r] [l,r] 的范围内加上一个数,值得注意的是,区间是从 [0,n] 的,差分的下标需要从 1 1 1 开始,所以我们只要把所有的位置向后偏移一位即可,剩下的就是常规操作了,最后看从 [ 1 , n + 1 ] [1,n+1] [1,n+1] 中有几个没有被操作过,累加即可。差分可以看我以前的博客 前缀和与差分

思路2:这道题跟挤牛奶那道题很像,只不过挤牛奶那道题给出的数据左边界已经给了,而这道题给出的数据有可能还不挨左边界,并且该题的合并的条件不同,条件是树,只要树移了就算连着,比如 [ 1 , 2 ] , [ 3 , 4 ] [1,2],[3,4] [1,2],[3,4] 能合并成 [ 1 , 4 ] [1,4] [1,4] ,所以条件得改一下,并且初始的 l , r l,r l,r 也要好好考虑一下初始值,使得不用特判。详情见代码。

题目描述:

某校大门外长度为 L 的马路上有一排树,每两棵相邻的树之间的间隔都是 1 米。我们可以把马路看成一个数轴,马路的一端在数轴 0 的位置,另一端在 L 的位置;数轴上的每个整数点,即 0,1,2,……,L,都种有一棵树。由于马路上有一些区域要用来建地铁。这些区域用它们在数轴上的起始点和终止点表示。已知任一区域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坐标都是整数,区域之间可能有重合的部分。现在要把这些区域中的树(包括区域端点处的两棵树)移走。你的任务是计算将这些树都移走后,马路上还有多少棵树。输入格式
输入文件的第一行有两个整数 L 和 M,L 代表马路的长度,M 代表区域的数目,L 和 M 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接下来的 M 行每行包含两个不同的整数,用一个空格隔开,表示一个区域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坐标。输出格式
输出文件包括一行,这一行只包含一个整数,表示马路上剩余的树的数目。数据范围
1≤L≤10000,1≤M≤100
输入样例:
500 3
150 300
100 200
470 471
输出样例:
298

示例代码1: 差分

#include <bits/stdc++.h>using namespace std;typedef long long LL;
typedef pair<int,int> PII;
#define x first
#define y secondconst int N = 10010;int n, m;
int b[N];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cin >> n >> m;while(m--){int l, r;cin >> l >> r;l++, r++;b[l]++, b[r+1]--;}for(int i = 1; i <= n + 1; ++i){b[i] += b[i-1];   }int res = 0;for(int i = 1; i <= n + 1; ++i){if(!b[i]) res++;   }cout << res << endl;return 0;
}

示例代码2: 区间合并

#include <bits/stdc++.h>using namespace std;typedef long long LL;
typedef pair<int,int> PII;
#define x first
#define y secondconst int N = 110;int n, m;
PII segs[N];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cin >> n >> m;for(int i = 0; i < m; ++i) cin >> segs[i].x >> segs[i].y;sort(segs, segs+m);int res = 0;int l = -1, r = -1;for(int i = 0; i < m; ++i){if(segs[i].x > r + 1){res += segs[i].x - r - 1;l = segs[i].x, r = segs[i].y;}else{r = max(r, segs[i].y);}}res += n - r;cout << res << endl;return 0;
}

四、管道

标签:二分、区间合并

思路:一般求最值都是可以用二分出来的,假如最短时间为 m i d mid mid ,那么大于等于 m i d mid mid 的都是满足条件的,而小于 m i d mid mid 的都是不满足条件的,也就是该题具有二段性,性质如下图所示。所以我们可以用二分来枚举找到边界。对于 c h e c k check check 函数,可以将在 m i d mid mid 时间当前阀门流过的水的范围看作一个区间,如果所有的区间合并为整个管道,那么就满足。值得注意的是,这道题也是不需要边界挨着,只要是区间相邻就可以合并(由题意可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目描述:

有一根长度为 len 的横向的管道,该管道按照单位长度分为 len 段,每一段的中央有一个可开关的阀门和一个检测水流的传感器。一开始管道是空的,位于 Li 的阀门会在 Si 时刻打开,并不断让水流入管道。对于位于 Li 的阀门,它流入的水在 Ti(Ti≥Si)时刻会使得从第 Li−(Ti−Si) 段到第 Li+(Ti−Si) 段的传感器检测到水流。求管道中每一段中间的传感器都检测到有水流的最早时间。输入格式
输入的第一行包含两个整数 n,len,用一个空格分隔,分别表示会打开的阀门数和管道长度。接下来 n 行每行包含两个整数 Li,Si,用一个空格分隔,表示位于第 Li 段管道中央的阀门会在 Si 时刻打开。输出格式
输出一行包含一个整数表示答案。数据范围
对于 30% 的评测用例,n≤200,Si,len≤3000;
对于 70% 的评测用例,n≤5000,Si,len≤105;
对于所有评测用例,1≤n≤105,1≤Si,len≤109,1≤Li≤len,Li−1<Li。输入样例:
3 10
1 1
6 5
10 2
输出样例:
5

示例代码:

#include <bits/stdc++.h>using namespace std;typedef long long LL;
typedef pair<int,int> PII;
#define x first
#define y secondconst int N = 1e5+10;int n, m;
int L[N], S[N];
PII segs[N];bool check(int mid)
{int cnt = 0;for(int i = 0; i < n; ++i){if(mid >= S[i]){int t = mid - S[i];int l = max(1, L[i] - t), r = min((LL)m, (LL)L[i] + t);segs[cnt++] = {l,r};}}sort(segs, segs+cnt);int l = -2e9, r = -2e9;for(int i = 0; i < cnt; ++i){if(segs[i].x > r + 1) {l = segs[i].x, r = segs[i].y;}else{r = max(r, segs[i].y);}}return l == 1 && r == m;
}int main()
{ios::sync_with_stdio(0); cin.tie(0); cout.tie(0);cin >> n >> m;for(int i = 0; i < n; ++i) cin >> L[i] >> S[i];int l = 1, r = 2e9;while(l < r){int mid = (LL)l + r >> 1;if(check(mid)) r = mid;else l = mid + 1;}cout << r << endl;return 0;
}

这篇关于算法刷题day29:区间合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802355

相关文章

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

《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加盐算法是一种用于增强密码安全性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实现MD5加盐算法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 目录一、什么是加盐算法二、如何实现加盐算法2.1 加盐算法代码实现2.2 注册页面中进行密码加盐2.

Java时间轮调度算法的代码实现

《Java时间轮调度算法的代码实现》时间轮是一种高效的定时调度算法,主要用于管理延时任务或周期性任务,它通过一个环形数组(时间轮)和指针来实现,将大量定时任务分摊到固定的时间槽中,极大地降低了时间复杂... 目录1、简述2、时间轮的原理3. 时间轮的实现步骤3.1 定义时间槽3.2 定义时间轮3.3 使用时

Python实现合并与拆分多个PDF文档中的指定页

《Python实现合并与拆分多个PDF文档中的指定页》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实现将多个PDF文档中的指定页合并生成新的PDF以及拆分PDF,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一下... 安装所需要的库pip install PyPDF2 -i https://pypi.tuna.tsingh

如何通过Golang的container/list实现LRU缓存算法

《如何通过Golang的container/list实现LRU缓存算法》文章介绍了Go语言中container/list包实现的双向链表,并探讨了如何使用链表实现LRU缓存,LRU缓存通过维护一个双向... 目录力扣:146. LRU 缓存主要结构 List 和 Element常用方法1. 初始化链表2.

使用Apache POI在Java中实现Excel单元格的合并

《使用ApachePOI在Java中实现Excel单元格的合并》在日常工作中,Excel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ApachePOI库在Java中实现Excel... 目录工具类介绍工具类代码调用示例依赖配置总结在日常工作中,Excel 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http://

使用Python创建一个能够筛选文件的PDF合并工具

《使用Python创建一个能够筛选文件的PDF合并工具》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创建一个能够筛选文件的PDF合并工具,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背景主要功能全部代码代码解析1. 初始化 wx.Frame 窗口2. 创建工具栏3. 创建布局和界面控件4

golang字符串匹配算法解读

《golang字符串匹配算法解读》文章介绍了字符串匹配算法的原理,特别是Knuth-Morris-Pratt(KMP)算法,该算法通过构建模式串的前缀表来减少匹配时的不必要的字符比较,从而提高效率,在... 目录简介KMP实现代码总结简介字符串匹配算法主要用于在一个较长的文本串中查找一个较短的字符串(称为

Python自动化办公之合并多个Excel

《Python自动化办公之合并多个Excel》在日常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中,尤其是处理大量数据时,合并多个Excel表格是一个常见且繁琐的任务,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使用Python轻松实现合... 目录为什么选择 python 自动化目标使用 Python 合并多个 Excel 文件安装所需库示例代码

通俗易懂的Java常见限流算法具体实现

《通俗易懂的Java常见限流算法具体实现》:本文主要介绍Java常见限流算法具体实现的相关资料,包括漏桶算法、令牌桶算法、Nginx限流和Redis+Lua限流的实现原理和具体步骤,并比较了它们的... 目录一、漏桶算法1.漏桶算法的思想和原理2.具体实现二、令牌桶算法1.令牌桶算法流程:2.具体实现2.1

使用Python合并 Excel单元格指定行列或单元格范围

《使用Python合并Excel单元格指定行列或单元格范围》合并Excel单元格是Excel数据处理和表格设计中的一项常用操作,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Python合并Excel中的指定行列或单... 目录python Excel库安装Python合并Excel 中的指定行Python合并Excel 中的指定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