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分享:基于数据挖掘的共享单车骑行数据分析与预测

本文主要是介绍项目分享:基于数据挖掘的共享单车骑行数据分析与预测,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 项目背景

共享单车系统在大城市越来越流行,通过提供价格合理的自行车租赁,让人们可以享受在城市里骑自行车的乐趣,而无需为自己购买自行车。本项目利用 Nice Ride
MN
在双子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圣保罗市)提供的历史数据。我们将通过查看不同站点的自行车需求、每个站点的自行车流量、季节性和天气对骑行模式的影响,以及会员和非会员之间骑行模式的差异,来探索共享单车骑行数据。

2. 功能组成

基于数据挖掘的共享单车骑行数据分析与预测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3. 数据读取与预处理


​ stations = pd.read_csv(‘data/Nice_Ride_2017_Station_Locations.csv’)
​ trips = pd.read_csv(‘data/Nice_ride_trip_history_2017_season.csv’)

Stations 和 trips 基本信息:


​ stations.info()
​ trips.info()

![](https://img-
blog.csdnimg.cn/77de802721dd4266b8830c64e68743c6.png)![](https://img-
blog.csdnimg.cn/8ee13137614342d68758443008a75537.png)

stations 和 trips 数据集看起来非常干净——没有丢失值,纬度、经度和加载的码头数量与预期一致。

转换时间字段的数据格式:


​ # Convert start and end times to datetime
​ for col in [‘End date’, ‘Start date’]:
​ trips[col] = pd.to_datetime(trips[col],
​ format=‘%m/%d/%Y %H:%M’)

4. 数据探索式可视化分析

4.1 车站位置 Station Locations 的分析


​ # On hover, show Station name
​ tooltips = [(“Station”, stations[‘Name’])]

# Plot the stations
p, _ = MapPoints(stations.Latitude, stations.Longitude,
title=“Nice Ride Station Locations”,
tooltips=tooltips,
height=fig_height, width=fig_width)

show(p)

可以看出,大多数车站都分散在明尼阿波利斯周围,但圣保罗市中心也有一个集群,以及沿大学大道和格兰德大道的几个车站,它们连接明尼阿波利斯和圣保罗。

4.2 每个车站的自行车停靠站数量


​ # Plot histogram of # docks at each station
​ plt.figure(figsize=(16, 5))
​ plt.hist(stations[‘Total docks’],)
​ plt.ylabel(‘Number of Stations’)
​ plt.xlabel(‘Number of Docks’)
​ plt.title(‘Number of Docks Distribution’)
​ plt.show()


可以看出,每个车站大部分停靠15辆共享单车。


​ # 显示车站名称和停靠自行车数量
​ tooltips = [(“Station”, stations[‘Name’]),
​ (“Docks”, stations[‘Total docks’])]

# Plot the stations
p, _ = MapPoints(stations.Latitude, stations.Longitude,
tooltips=tooltips, color=stations[‘Total docks’],
size=4*np.sqrt(stations[‘Total docks’]/np.pi),
title=“Number of Docks at each Station”,
height=fig_height, width=fig_width)

show(p)

4.3

车站需求分析 Station Demand


​ demand_df = pd.DataFrame({‘Outbound trips’: trips.groupby(‘Start station’).size(),
​ ‘Inbound trips’: trips.groupby(‘End station’).size()
​ })
​ demand_df[‘Name’] = demand_df.index
​ sdf = stations.merge(demand_df, on=‘Name’)

plt.figure(figsize=(16, 5))
plt.hist(sdf[‘Outbound trips’], bins=20)
plt.ylabel(‘Number of Stations’)
plt.xlabel(‘Number of outbound rentals’)
plt.title(‘Outbound trip distribution’)
plt.show()


​ # Plot num trips started from each station
​ plt.figure(figsize=(16, 5))
​ plt.hist(sdf[‘Inbound trips’], bins=20)
​ plt.ylabel(‘Number of Stations’)
​ plt.xlabel(‘Number of inbound rentals’)
​ plt.title(‘Inbound trip distribution’)
​ plt.show()


可以看出,Nice Ride MN
必须将自行车从有多余自行车的车站重新分配到没有足够自行车的车站。在该站结束的骑乘次数比在该站开始的骑乘次数多的车站最终会有额外的自行车,而 Nice
Ride MN 将不得不将这些额外的自行车重新分配给更空的车站!分析哪些车站的终点车次比起点车次多。

大多数车站的终点车次和起点车次差不多。然而,肯定有几个站是不平衡的!也就是说,有些车站的入站乘车次数多于出站乘车次数,反之亦然。

我们可以把这些分布绘制在地图上,看看哪些是不平衡的站。我们将使用Bokeh在三个单独的选项卡中绘制出出境旅行次数、入境旅行次数和需求差异。圆圈的颜色和区域表示相应选项卡中的vaue(出境旅行次数、入境旅行次数或差异)。对于“差异”,圆圈的大小表示“绝对”差异(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哪些站点最不平衡,颜色告诉我们它们在哪个方向不平衡)。单击绘图顶部的每个选项卡,查看出站行程、入站行程的数量或两者之间的差异。

有些车站结束行程的人数远远多于开始行程的人数(例如,位于圣诺克斯湖大道Lake St & Knox Ave、Bde Maka
Ska东北角的车站,或Minnehaha
Park车站)。还有一些车站,开始旅行的人比结束旅行的人多得多(例如,明尼苏达大学校园的科夫曼联合车站和威利大厅车站)。但大多数车站的入站和出站数量差不多。

还可以看出,更多的车从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或密歇根大学校园出发,离开市中心。请注意,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聚集了许多大型蓝色圆圈(出站次数较多的车站),但大多数大型红色圆圈(出站次数较多的车站)远离市中心,往往是“目的地”和公园(如明尼哈公园、Bde
Maka Ska、洛根公园和北密西西比区域公园))

4.4 需求差异性分析

理想情况下,“Nice
Ride”希望在进站和出站车次差异较大的车站有更多的码头。这是因为,如果在一个特定的车站开始的骑乘次数多于在该车站结束的骑乘次数,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车站的自行车数量将会减少。所以,车站需要有足够的码头来容纳足够的自行车,这样车站在一天结束时就不会空无一人了!另一方面,如果在一个车站结束的车程比在那里开始的车程多,那么该车站的所有码头都会挤满,人们将无法在那里结束他们的车程!


​ sdf[‘abs_diff’] = sdf[‘demand_diff’].abs()

sdf[‘Docks’] = sdf[‘Total docks’]/sdf[‘Total docks’].sum()
sdf[‘DemandDiff’] = sdf[‘abs_diff’]/sdf[‘abs_diff’].sum()

sdf['demand_dir'] = sdf['Name']
sdf.loc[sdf['demand_diff']<0, 'demand_dir'] = 'More Outgoing'
sdf.loc[sdf['demand_diff']>0, 'demand_dir'] = 'More Incoming'
sdf.loc[sdf['demand_diff']==0, 'demand_dir'] = 'Balanced'tidied = (sdf[['Name', 'Docks', 'DemandDiff']].set_index('Name').stack().reset_index().rename(columns={'level_1': 'Distribution', 0: 'Proportion'})
)plt.figure(figsize=(4.5, 35))
station_list = sdf.sort_values('DemandDiff', ascending=False)['Name'].tolist()
sns.barplot(y='Name', x='Proportion', hue='Distribution', data=tidied, order=station_list)
plt.title('Proportion Docks vs Demand Difference')
locs, labels = plt.yticks()
plt.yticks(locs, tuple([s[:15] for s in station_list]))
plt.show()

每个车站的码头数量与总体需求差异之间并没有很好的匹配。需求的差异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例如,一些车站可能在早上有更多的出站行程,在晚上有更多的入站行程,反之亦然。

4.5 需求随时间变化的差异

驶入和驶出车站之间的平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在早上8点左右,有更多的人在车站结束他们的租车,可能是通勤上班的人。但在一天结束时,大约下午5点,人们通常会从该车站开始租车,可能是为了上下班回家。

4.6 需求的累积差异分析


​ # 计算需求的累积差异
​ cdiff = trips_hp[‘Difference’].apply(np.cumsum, axis=1)

从累积的需求差异来看,很明显早上有很多自行车被从这个车站带走,晚上又被带回来。所以,如果尼斯骑行不把自行车重新分配给这个车站,在上午9点到下午4点之间,这里的自行车会比晚上少很多。

4.7 单车从停靠点的流转情况分析

乘站的位置、每个车站的码头数量、每个车站的需求以及需求随时间的变化。然而,自行车是如何从每个车站流向另一个车站的?也就是说,旅行的分布是什么样的?每个车站最常见和最不常见的目的地是什么?


​ # 计算从每个车站到另一个车站的行程数
​ flow = (
​ trips.groupby([‘Start station’, ‘End station’])[‘Start date’]
​ .count().to_frame().reset_index()
​ .rename(columns={“Start date”: “Trips”})
​ .pivot(index=‘Start station’, columns=‘End station’)
​ .fillna(value=0)
​ )


​ # Plot trips to and from each station
​ sns.set_style(“dark”)
​ plt.figure(figsize=(10, 8))
​ plt.imshow(np.log10(flow.values+0.1),
​ aspect=‘auto’,
​ interpolation=“nearest”)
​ plt.set_cmap(‘plasma’)
​ cbar = plt.colorbar(ticks=[-1,0,1,2,3])
​ cbar.set_label(‘Number of trips’)
​ cbar.ax.set_yticklabels([‘0’,‘1’,‘10’,‘100’,‘1000’])
​ plt.ylabel(‘Station Number FROM’)
​ plt.xlabel(‘Station Number TO’)
​ plt.title(‘Number of trips to and from each station’)
​ plt.show()


​ # 最终停靠在出发时候的同一车站的数量
​ sns.set()
​ plt.figure()
​ plt.bar([0, 1],
​ [np.trace(flow.values),
​ flow.values.sum()-np.trace(flow.values)],
​ tick_label=[‘Same as start’, ‘Other’])
​ plt.xlabel(‘End station’)
​ plt.ylabel(‘Number of trips’)
​ plt.title(‘Number of trips which end\n’+
​ ‘at same station they started from’)
​ plt.show()

可以看出,大多数旅行实际上不会回到他们出发的车站。

4.8 骑行时长分析


​ # 超过24小时的,可能为异常情况
​ Ntd = np.count_nonzero(trips[‘Total duration (Seconds)’]>(246060))
​ print(“Number of trips longer than 24 hours: %d ( %0.2g %% )”
​ % (Ntd, 100Ntd/float(len(trips))))

# 骑行时长不超过1小时的
Ntd = np.count_nonzero(trips[‘Total duration (Seconds)’]<(24
60))
print(“Number of trips shorter than 1 hour: %d ( %0.2g %% )”
% (Ntd, 100*Ntd/float(len(trips))))

# Plot histogram of ride durations
plt.figure()
sns.distplot(trips.loc[trips['Total duration (Seconds)']<(4*60*60),'Total duration (Seconds)']/3600)
plt.xlabel('Ride duration (hrs)')
plt.ylabel('Number of Trips')
plt.title('Ride durations')
plt.show()

4.9 每个月骑行时长分布情况

最受欢迎的单车骑行月份是7月,尽管在非黄金月份仍有很多单车骑行,但4月和10月的数量几乎是7月的一半。

4.9 一年中每天骑行分布情况


​ trips.groupby(trips[‘Start date’].dt.dayofyear)[‘Start date’].count().plot()
​ plt.xlabel(‘Day of the year’)
​ plt.ylabel(‘Number of rentals’)
​ plt.title(‘Number of rentals by day of the year in 2017’)
​ holidays = [(“Mother’s day”, 134),
​ (“Memorial day”, 149),
​ (“4th of July”, 185),
​ (“Labor day”, 247),
​ (“Oct 27”, 300)]
​ for name, day in holidays:
​ plt.plot([day,day], [0,6000],
​ ‘k–’, linewidth=0.2)
​ plt.text(day, 6000, name, fontsize=8,
​ rotation=90, ha=‘right’, va=‘top’)
​ plt.show()

4.10 每周骑行分布情况


​ plt.figure()
​ sns.countplot(trips[‘Start date’].dt.weekday)
​ plt.xlabel(‘Day’)
​ plt.ylabel(‘Number of Trips’)
​ plt.title(‘Number of rentals by day of the week in 2017’)
​ plt.xticks(np.arange(7),
​ [‘M’, ‘T’, ‘W’, ‘Th’, ‘F’, ‘Sa’, ‘Su’])
​ plt.show()

4.11 天气因素影响骑行情况


​ weather = pd.read_csv(‘data/WeatherDailyMinneapolis2017.csv’)
​ weather[‘DATE’] = pd.to_datetime(weather[‘DATE’],
​ format=‘%Y-%m-%d’)
​ # Plot daily min + max temperature
​ plt.plot(weather.DATE.dt.dayofyear,
​ weather.TMAX, ‘C2’)
​ plt.plot(weather.DATE.dt.dayofyear,
​ weather.TMIN, ‘C1’)
​ plt.legend([‘Max’, ‘Min’])
​ plt.xlabel(‘Day of year’)
​ plt.ylabel(‘Temperature (degrees F)’)
​ plt.title(‘Daily temperatures in Minneapolis for 2017’)
​ plt.show()

气温与单车骑行数量分布情况:

降水量与骑行次数分布情况:

降水量与骑行时长的分布情况:

降水量和骑行持续时间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负相关。这在比较有雨和无雨的骑行时间时更为明显。

4.12 会员用户分析

会员与非会员用户每日骑行次数差异性分析:

会员与非会员用户每小时骑行次数差异性分析:

会员与非会员用户骑行时长差异性分析:

5. 基于天气数据和历史骑行数据预测每日骑行数据

建立一个模型来预测每天的乘车次数,包括季节、天气和其他因素,利用二阶多项式来模拟季节效应:

然而,季节将与温度高度相关!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试着将两者都放在同一个模型中,温度对乘坐次数的一些影响可能归因于季节。因此,我们来拟合一个模型,它包含了我们所关心的一切除了季节的预测因子,然后将该模型的残差视为季节的函数。基本上,我们将要做的是“消除”天气对乘车次数的影响,然后研究剩余信息如何随季节变化。

首先,让我们拟合一个普通的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从一周中的某一天开始预测每天的乘车次数、每日最高温度和每日降水量。

5.1 OLS 回归分析


​ df = pd.DataFrame()
​ df[‘Trips’] = weather.trips
​ df[‘Date’] = weather.DATE
​ df[‘Day’] = weather.DATE.dt.dayofweek
​ df[‘Temp’] = weather.TMAX
​ df[‘Precip’] = weather.PRCP + 0.001

# Only fit model on days with trips
df = df.loc[~np.isnan(df.Trips), :]
df.reset_index(inplace=True, drop=True)

# Fit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olsfit = smf.ols('Trips ~ Temp + log(Precip) + C(Day)', data=df).fit()# Show a summary of the fit
print(olsfit.summary())

我们的模型确实捕捉到了天气的影响。在上面的汇总表中,coef列包含最左侧列中变量的系数。温度系数为≈39.9,这意味着温度每升高10度,就可以获得良好的乘坐体验≈每天还有400次骑乘!但不可能再多坐400次。最右边的两列显示了95%的置信区间,这表明该模型95%确定温度系数在33.6和46.2之间。因此,该模型非常确定每天的乘车次数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为95%的置信区间完全高于0),但这种关系到底有多强还不确定。

同样,降水量系数显著为负值,这意味着降水量越多,每天的乘车次数就越少。这是有道理的,符合我们之前的天气分析。

5.2 预测每天骑行次数


​ # Predict num rides and compute residual
​ y_pred = olsfit.predict(df)
​ resid = df.Trips-y_pred

# Plot Predicted vs actual
plt.figure(figsize=(12, 6))
sns.set_style(“darkgrid”)
plt.plot(df.Date.dt.dayofyear, y_pred)
plt.plot(df.Date.dt.dayofyear, df.Trips)
plt.legend([‘Predicted’, ‘Actual’])
plt.xlabel(‘Day of the Year’)
plt.ylabel(‘Number Daily Rentals’)
plt.title(‘Actual vs Predicted Rides Per Day’)
plt.show()

项目分享

项目分享:

https://gitee.com/asoonis/feed-neo

这篇关于项目分享:基于数据挖掘的共享单车骑行数据分析与预测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64483

相关文章

Ilya-AI分享的他在OpenAI学习到的15个提示工程技巧

Ilya(不是本人,claude AI)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在OpenAI学习到的15个Prompt撰写技巧。 以下是详细的内容: 提示精确化:在编写提示时,力求表达清晰准确。清楚地阐述任务需求和概念定义至关重要。例:不用"分析文本",而用"判断这段话的情感倾向:积极、消极还是中性"。 快速迭代:善于快速连续调整提示。熟练的提示工程师能够灵活地进行多轮优化。例:从"总结文章"到"用

这15个Vue指令,让你的项目开发爽到爆

1. V-Hotkey 仓库地址: github.com/Dafrok/v-ho… Demo: 戳这里 https://dafrok.github.io/v-hotkey 安装: npm install --save v-hotkey 这个指令可以给组件绑定一个或多个快捷键。你想要通过按下 Escape 键后隐藏某个组件,按住 Control 和回车键再显示它吗?小菜一碟: <template

如何用Docker运行Django项目

本章教程,介绍如何用Docker创建一个Django,并运行能够访问。 一、拉取镜像 这里我们使用python3.11版本的docker镜像 docker pull python:3.11 二、运行容器 这里我们将容器内部的8080端口,映射到宿主机的80端口上。 docker run -itd --name python311 -p

【专题】2024飞行汽车技术全景报告合集PDF分享(附原数据表)

原文链接: https://tecdat.cn/?p=37628 6月16日,小鹏汇天旅航者X2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完成首飞,这也是小鹏汇天的产品在京津冀地区进行的首次飞行。小鹏汇天方面还表示,公司准备量产,并计划今年四季度开启预售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探索分体式飞行汽车城际通勤。阅读原文,获取专题报告合集全文,解锁文末271份飞行汽车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据悉,业内人士对飞行汽车行业

在cscode中通过maven创建java项目

在cscode中创建java项目 可以通过博客完成maven的导入 建立maven项目 使用快捷键 Ctrl + Shift + P 建立一个 Maven 项目 1 Ctrl + Shift + P 打开输入框2 输入 "> java create"3 选择 maven4 选择 No Archetype5 输入 域名6 输入项目名称7 建立一个文件目录存放项目,文件名一般为项目名8 确定

怎么让1台电脑共享给7人同时流畅设计

在当今的创意设计与数字内容生产领域,图形工作站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专业的图形处理能力和稳定的系统性能,成为了众多设计师、动画师、视频编辑师等创意工作者的必备工具。 设计团队面临资源有限,比如只有一台高性能电脑时,如何高效地让七人同时流畅地进行设计工作,便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硬件升级与配置 1.高性能处理器(CPU):选择多核、高线程的处理器,例如Intel的至强系列或AMD的Ry

Vue3项目开发——新闻发布管理系统(六)

文章目录 八、首页设计开发1、页面设计2、登录访问拦截实现3、用户基本信息显示①封装用户基本信息获取接口②用户基本信息存储③用户基本信息调用④用户基本信息动态渲染 4、退出功能实现①注册点击事件②添加退出功能③数据清理 5、代码下载 八、首页设计开发 登录成功后,系统就进入了首页。接下来,也就进行首页的开发了。 1、页面设计 系统页面主要分为三部分,左侧为系统的菜单栏,右侧

SpringBoot项目是如何启动

启动步骤 概念 运行main方法,初始化SpringApplication 从spring.factories读取listener ApplicationContentInitializer运行run方法读取环境变量,配置信息创建SpringApplication上下文预初始化上下文,将启动类作为配置类进行读取调用 refresh 加载 IOC容器,加载所有的自动配置类,创建容器在这个过程

Maven创建项目中的groupId, artifactId, 和 version的意思

文章目录 groupIdartifactIdversionname groupId 定义:groupId 是 Maven 项目坐标的第一个部分,它通常表示项目的组织或公司的域名反转写法。例如,如果你为公司 example.com 开发软件,groupId 可能是 com.example。作用:groupId 被用来组织和分组相关的 Maven artifacts,这样可以避免

2. 下载rknn-toolkit2项目

官网链接: https://github.com/airockchip/rknn-toolkit2 安装好git:[[1. Git的安装]] 下载项目: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airockchip/rknn-toolkit2.git 或者直接去github下载压缩文件,解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