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精华之服务端渲染 ReactDOMServer 16版本后renderToString 转化成renderToNodeStream的好处 React v16 之后用 React.hydr

本文主要是介绍react精华之服务端渲染 ReactDOMServer 16版本后renderToString 转化成renderToNodeStream的好处 React v16 之后用 React.hydr,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React v16 之后用 React.hydrate 替换 React.render,这个 hydrate 就是“注水”

为什么要服务器端渲染

最近几年浏览器端框架很繁荣,以至于很多新入行的开发者只知道浏览器端渲染框架,都不知道存在服务器端渲染这回事,其实,网站应用最初全都是服务器端渲染,由服务器端用 PHP、Java 或者 Python 等其他语言产生 HTML 来给浏览器端解析。

相比于浏览器端渲染,服务器端渲染的好处是:

  1. 可以缩短“第一有意义渲染时间”(First-Meaningful-Paint-Time)。

如果完全依赖于浏览器端渲染,那么服务器端返回的 HTML 就是一个空荡荡的框架和对 JavaScript 的应用,然后浏览器下载 JavaScript,再根据 JavaScript 中的 AJAX 调用获取服务器端数据,再渲染出 DOM 来填充网页内容,总共需要三个 HTTP 或 HTTPS 请求。

如果使用服务器端渲染,第一个 HTTP/HTTPS 请求返回的 HTML 里就包含可以渲染的内容了,这样用户第一时间就会感觉到“有东西画出来了”,这样的感知性能更好。

  1. 更好的搜索引擎优化(Search-Engine-Optimization,SEO)。

大部分网站都希望自己能够出现在搜索引擎的搜索页前列,这个前提就是网页内容要能够被搜索引擎的爬虫正确抓取到。虽然 Google 这样的搜索引擎已经可以检索浏览器端渲染的网页,但毕竟不是全部搜索引擎都能做到,如果搜索引擎的爬虫只能拿到服务器端渲染的内容,完全浏览器端渲染就行不通了。

即使对于 Google,网页性能也是搜索排名的重要指标,如果通过服务器端渲染提高网页性能,网页的排名更可能靠前。

上面两点,就是服务器端渲染的主要意义。

React 对服务器端渲染的支持

因为 React 是声明式框架,所以,在渲染上对服务器端渲染非常友好。

假设我们我们要渲染一个以 App 为最根节点的组件树,浏览器端渲染的代码如下: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ReactDOM.render(<Ap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r

现在我们想要在服务器端渲染 App,如果使用 React v16 之前的版本,代码是这样: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Server from 'react-dom/server';// 把产生html返回给浏览器端
const html = ReactDOMServer.renderToString(<Hello />);

从 React v16 开始,上面的服务器端代码依然可以使用,但是也可以把 renderToString 替换为 renderToNodeStream,代码如下: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Server from 'react-dom/server';// 把渲染内容以流的形式塞给response
ReactDOMServer.renderToNodeStream(<Hello />).pipe(response);

此外,浏览器端代码也有一点变化,ReactDOM.render 依然可以使用,但是官方建议替换为 ReactDOM.hydrate,原来的 ReactDOM.render 将来会被废弃掉。

renderToString 的功能是一口气同步产生最终 HTML,如果 React 组件树很庞大,这样一个同步过程可能比较耗时。假设渲染完整 HTML 需要 500 毫秒,那么一个 HTTP/HTTPS 请求过来,500 毫秒之后才返回 HTML,显得不大合适,这也是为什么 v16 提供了 renderToNodeStream 这个新 API 的原因。

renderToNodeStream 把渲染结果以“流”的形式塞给 response 对象(这里的 response 是 express 或者 koa 的概念),这意味着不用等到所有 HTML 都渲染出来了才给浏览器端返回结果,也许 10 毫秒内就渲染出来了网页头部,那就没必要等到 500 毫秒全部网页都出来了才推给浏览器,“流”的作用就是有多少内容给多少内容,这样用户只需要 10 毫秒多一点的延迟就可以看到网页内容,进一步改进了“第一有意义渲染时间”。

服务器端渲染的难点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服务器端渲染也太简单了,的确,因为 React 组件可以不必关心自己是在哪个端渲染,可以做到代码一次编写,到处都可以执行。但是,真的这么简单吗?

为了简化问题,上面的代码示例有意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应用往往需要外部服务器获取数据啊!

除非你的网页应用根本没有动态内容,不然你必须要考虑在服务器端怎么给 React 组件获取数据。

比如,你现在看到的掘金小册,为了渲染你所看到的页面,需要调用掘金小册的服务器 API 来获取这篇文章的内容。对于浏览器端渲染,在 componentDidMount 里调用 AJAX 就好了;对于服务器端渲染,要想产生 HTML 的包含内容,必须事先把数据准备好,也就是说,代码要是这样才行: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Server from 'react-dom/server';callAPI().then(result => {const props = result;ReactDOMServer.renderToNodeStream(<Hello {...props}/>).pipe(response);
});

最大的问题来了,如何给组件获取和提供数据呢?

解决了这个问题,才算真的解决了服务器端渲染的问题。

“脱水”和“注水”

React 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内容展示和动态功能集中在一个组件中。比如,一个 Counter 组件既负责怎么画出内容,也要负责怎么响应按键点击,这当然符合软件高内聚性的原则,但是也给服务器端渲染带来更多的工作。

设想一下,如果只使用服务器端渲染,那么产生的只有 HTML,虽然能够让浏览器端画出内容,但是,没有 JavaScript 的辅助是无法响应用户交互事件的。对应 Counter 的例子,一个 Counter 组件在浏览器中也就渲染出一个数字两个按钮,用户点击 + 按钮或者 - 按钮,什么都不会发生。

很显然我们必须要在浏览器端赋予 Counter 组件一些“神力”,让它能够响应事件。那么怎么赋予 Counter 组件“神力”呢?其实我们已经做过这件事了,Counter 组件里面已经有对按钮事件的处理,我们所要做的只是让 Counter 组件在浏览器端重新执行一遍,也就是 mount 一遍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动态交互效果,使用 React 服务器端渲染,必须也配合使用浏览器端渲染

现在问题变得更加有趣了,在服务器端我们给 Counter 一个初始值(这个值可以不是缺省的 0),让 Counter 渲染产生 HTML,这些 HTML 要传递给浏览器端,为了让 Counter 的 HTML“活”起来点击相应事件,必须要在浏览器端重新渲染一遍 Counter 组件。在浏览器端渲染 Counter 之前,用户就可以看见 Counter 组件的内容,但是无法点击交互,要想点击交互,就必须要等到浏览器端也渲染一次 Counter 之后。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如果服务器端塞给 Counter 的数据和浏览器端塞给 Counter 的数据不一样呢?

在 React v16 之前,React 在浏览器端渲染之后,会把内容和服务器端给的 HTML 做一个比对。如果完全一样,那最好,接着用服务器端 HTML 就好了;如果有一丁点不一样,就会立刻丢掉服务器端的 HTML,重新渲染浏览器端产生的内容,结果就是用户可以看到界面闪烁。因为 React 抛弃的是整个服务器端渲染内容,组件树越大,这个闪烁效果越明显。

React 在 v16 之后,做了一些改进,不再要求整个组件树两端渲染结果分毫不差,但是如果发生不一致,依然会抛弃局部服务器端渲染结果。

总之,如果用服务器端渲染,一定要让服务器端塞给 React 组件的数据和浏览器端一致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把传给 React 组件的数据给保留住,随着 HTML 一起传递给浏览器网页,这个过程,叫做“脱水”(Dehydrate);在浏览器端,就直接拿这个“脱水”数据来初始化 React 组件,这个过程叫“注水”(Hydrate)。

前面提到过 React v16 之后用 React.hydrate 替换 React.render,这个 hydrate 就是“注水”。

 

 

 

总之,为了实现React的服务器端渲染,必须要处理好这两个问题:

  1. 脱水
  2. 注水

Facebook 未使用服务器端渲染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 React 从最初版本就支持“服务器端渲染”,并且 React 的创建者 Facebook 也全力在自己的网站产品中使用 React,但他们自己却没有使用 React 的服务器端渲染功能。理由是,Facebook 已经在 PHP 上投入了很多资源,不打算放弃这些投入。

这里我当然不是批评 Facebook,实际上,Facebook 对 React 的支持是真心的,它在自己的网站上大范围使用 React,而不只是做出来后让外部使用者当小白鼠,这种全力投入也给了 React 使用者很大信心。但另一方面,因为 Facebook 自己不用 React 的服务器端渲染,如何利用这个功能,就缺乏一个官方参考标准了。

也许就是因为缺乏 Facebook 的官方标准,业界对服务器端渲染的解决方法层出不穷,不过,到目前看来,next.js 还是最佳方案。

这篇关于react精华之服务端渲染 ReactDOMServer 16版本后renderToString 转化成renderToNodeStream的好处 React v16 之后用 React.hydr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48795

相关文章

Python将博客内容html导出为Markdown格式

《Python将博客内容html导出为Markdown格式》Python将博客内容html导出为Markdown格式,通过博客url地址抓取文章,分析并提取出文章标题和内容,将内容构建成html,再转... 目录一、为什么要搞?二、准备如何搞?三、说搞咱就搞!抓取文章提取内容构建html转存markdown

在React中引入Tailwind CSS的完整指南

《在React中引入TailwindCSS的完整指南》在现代前端开发中,使用UI库可以显著提高开发效率,TailwindCSS是一个功能类优先的CSS框架,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Reac... 目录前言一、Tailwind css 简介二、创建 React 项目使用 Create React App 创建项目

vue使用docxtemplater导出word

《vue使用docxtemplater导出word》docxtemplater是一种邮件合并工具,以编程方式使用并处理条件、循环,并且可以扩展以插入任何内容,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docxtempl... 目录docxtemplatervue使用docxtemplater导出word安装常用语法 封装导出方

Linux卸载自带jdk并安装新jdk版本的图文教程

《Linux卸载自带jdk并安装新jdk版本的图文教程》在Linux系统中,有时需要卸载预装的OpenJDK并安装特定版本的JDK,例如JDK1.8,所以本文给大家详细介绍了Linux卸载自带jdk并... 目录Ⅰ、卸载自带jdkⅡ、安装新版jdkⅠ、卸载自带jdk1、输入命令查看旧jdkrpm -qa

Tomcat版本与Java版本的关系及说明

《Tomcat版本与Java版本的关系及说明》:本文主要介绍Tomcat版本与Java版本的关系及说明,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Tomcat版本与Java版本的关系Tomcat历史版本对应的Java版本Tomcat支持哪些版本的pythonJ

Vue中组件之间传值的六种方式(完整版)

《Vue中组件之间传值的六种方式(完整版)》组件是vue.js最强大的功能之一,而组件实例的作用域是相互独立的,这就意味着不同组件之间的数据无法相互引用,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如何选择行之有效的通信方式... 目录前言方法一、props/$emit1.父组件向子组件传值2.子组件向父组件传值(通过事件形式)方

css中的 vertical-align与line-height作用详解

《css中的vertical-align与line-height作用详解》:本文主要介绍了CSS中的`vertical-align`和`line-height`属性,包括它们的作用、适用元素、属性值、常见使用场景、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详细内容请阅读本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目录vertical-ali

IDEA中Git版本回退的两种实现方案

《IDEA中Git版本回退的两种实现方案》作为开发者,代码版本回退是日常高频操作,IntelliJIDEA集成了强大的Git工具链,但面对reset和revert两种核心回退方案,许多开发者仍存在选择... 目录一、版本回退前置知识二、Reset方案:整体改写历史1、IDEA图形化操作(推荐)1.1、查看提

浅析CSS 中z - index属性的作用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效

《浅析CSS中z-index属性的作用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效》z-index属性用于控制元素的堆叠顺序,值越大,元素越显示在上层,它需要元素具有定位属性(如relative、absolute、fi... 目录1. z-index 属性的作用2. z-index 失效的情况2.1 元素没有定位属性2.2 元素处

Python实现html转png的完美方案介绍

《Python实现html转png的完美方案介绍》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Python实现html转png功能,文中的示例代码讲解详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1.增强稳定性与错误处理建议使用三层异常捕获结构:try: with sync_playw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