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18源码: Fiber树中的全局状态与双缓冲

2024-02-24 12:04

本文主要是介绍React18源码: Fiber树中的全局状态与双缓冲,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Fiber树构造

  • 在React运行时中,fiber树构造位于 react-reconciler 包
  • 在正式解读 fiber 树构造之前,再次回顾一下renconciler的4个阶段
  • 1.输入阶段:衔接react-dom包,承接fiber更新请求
  • 2.注册调度任务:与调度中心(scheduler包)交互,注册调度任务task,等待任务回调
  • 3.执行任务回调:在内存中构造出fiber树和DOM对象,也是fiber树构造的重点内容
  • 4.输出:与渲染器(react-dom)交互,渲染DOM节点.
  • fiber树构造处于上述第3个阶段,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来理解fiber树构造在React运行时中所处的位置:
  • 从scheduler调度中心的角度来看,它是任务队列taskQueue中的一个具体的任务回调(task.callback).
  • 从React工作循环的角度来看,它属于fiber树构造循环
  • 由于fiber树构造源码量比较大,本系列根据React运行的内存状态,分为2种情况来说明:
    • 1.初次创建:
      • 在React应用首次启动时,界面还没有渲染
      • 此时并不会进入对比过程,相当于直接构造一棵全新的树
    • 2.对比更新:
      • React应用启动后,界面已经渲染.如果再次发生更新
      • 创建新fiber之前需要和旧fiber进行对比
      • 最后构造的fiber树有可能是全新的,也可能是部分更新的

ReactElement, Fiber, DOM 三者的关系

  • 这里我们梳理出ReactElement,Fiber,DOM这3种对象的关系
    • 1.ReactElement对象(type定义在shared包中)
      • 所有采用jsx语法书写的节点,都会被编译器转换
      • 最终会以React.createElement(…)的方式
      • 创建出来一个与之对应的 ReactElement 对象
    • 2.fiber对象(type类型的定义在ReactInternalTypes.js中)
      • fiber对象是通过 ReactElement对象进行创建的,
      • 多个fiber对象构成了一棵fiber树,fiber树是构造DOM树的数据模型
      • fiber树的任何改动,最后都体现到DOM树
      1. DOM对象:文档对象模型
      • DOM将文档解析为一个由节点和对象(包含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组成的结构集合,也就是常说的DOM树
      • JavaScript可以访问和操作存储在DOM中的内容,也就是操作DOM对象,进而触发UI渲染.
  • 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我们书写的JSX代码到DOM节点的转换过程:
  • 注意
    • 开发人员能够控制的是JSX,也就是ReactElement对象
    • fiber树是通过ReactElement生成的
      • 如果脱离了ReactElement,fiber树也无从谈起
      • 所以是 ReactElement树(不是严格的树结构,为了方便也称为树)驱动fiber树.
    • fiber树是DOM树的数据模型,fiber树驱动DOM树
  • 开发人员通过编程只能控制ReactElement树的结构
  • ReactElement树驱动fiber树,fiber树再驱动DOM树
  • 最后展现到页面上所以fiber树的构造过程
  • 实际上就是ReactElement对象到fiber对象的转换过程

全局变量

  • 从React工作循环的角度来看,整个构造过程被包裹在fiber树构造循环中(对应源码位于ReactFiberWorkLoop.js).

  • 在React运行时,ReactFiberWorkLoop.js 闭包中的全局变会随着fiber树构造循环的进行而变化

  • 现在查看其中重要的全局变量

    // 当前React的执行栈(执行上下文)
    let executionContext: ExecutionContext = NoContext;// 当前root节点
    let workInProgressRoot: FiberRoot | null = null;
    // 正在处理中的fiber节点
    let workInProgress: Fiber | null = null;
    // 正在渲染的车道(复数)
    let workInProgressRootRenderLanes: Lanes = NoLanes;
    // 包含所有子节点的优先级,是workInProgressRootRenderLanes的超集
    // 大多数情况下:在工作循环整体层面会使用workInProgressRootRenderlanes
    let subtreeRenderlanes: Lanes = NoLanes;
    // 一个栈结构:专门存储当前节点的subtreeRenderlanes
    const subtreeRenderlanesCursor: StackCursor<Lanes> = createCursor(NoLanes);// fiber构造完后, root节点的状态: completed, errored, suspended等
    let workInProgressRootExitStatus: RootExitStatus = RootIncomplete;
    // 重大错误
    let workInProgressRootFatalError: mixed = null;
    // 整个render期间所使用到的所有lanes
    let workInProgressRootIncludedLanes: Lanes = NoLanes;
    // 在render期问披跳过(由于优先级不够)的Lanes:只包括未处理的updates,不包括被复用的fiber节点
    let workInProgressRootSkippedLanes: Lanes = NoLanes;
    // 在render期间被修改过的Lanes
    let workInProgressRootUpdatedLanes: Lanes = NoLanes;// 防止无限循环和嵌套更新
    const NESTED_UPDATE_LIMIT = 50;
    let nestedUpdateCount: number = 0;
    let rootWithNestedUpdates: FiberRoot | null = null;const NESTED_PASSIVE_UPDATE_LIMIT = 50;
    let nestedPassiveUpdateCount: number = 0;//发起更新的时间
    let currentEventTime: number = NoTimestamp;
    let currentEventWiplanes: Lanes = NoLanes;
    let currentEventPendingLanes: Lanes = NoLanes;
    
  • 在源码中,大部分变量都带有英文注释(读者可自行查阅),此处只列举了fiber树构造循环中最核心的变量

执行上下文

  • 在全局变量中有executionContext,代表渲染期间的执行栈(或叫做执行上下文)

  • 它也是一个二进制表示的变量,通过位运算进行操作在源码中一共定义了8种执行栈

    type ExecutionContext = number;
    export const NoContext = /*               */ 0b0000000;
    const BatchedContext = /*                 */ 0b0000001;
    const EventContext = /*                   */ 0b0000010;
    const DiscreteEventContext = /*           */ 0b0000100;
    const LegacyUnbatchedContext = /*         */ 0b0001000;
    const RenderContext = /*                  */ 0b0010000;
    const CommitContext = /*                  */ 0b0100000;
    
  • 上文回顾了reconciler运作流程的4个阶段,这4个阶段只是一个整体划分

  • 如果具体到每一次更新,是有差异的.

  • 比如说:Legacy模式下的首次更新,不会经过调度中心(第2阶段)而是直接进入fiber树构造(第3阶段).

  • 事实上正是executionContext在操控reconciler运作流程

    export function scheduleUpdateOnFiber(fiber:fiber,lane: Lane,eventTime: number,
    ) {if (lane === SyncLane) {// legacyblocking模式if((executionContext & LegacyUnbatchedContext) !== NoContext &&(executionContext & (RenderContext CommitContext)) === NoContext) {performSyncworkOnRoot(root);} else {//后续的更新//进入第2阶段,注册调度任务ensureRootIsScheduled(root, eventTime);if (executionContext === NoContext) {// 如果执行上下文为空,会取消调度任务,手动执行回调// 进入第3阶段,进行fiber树构造flushSyncCallbackQueue();}}} else {//concurrent模式//无论是否初次更新,都正常进入第2阶段,注册调度任务ensureRootIsScheduled(root, eventTime);}
    }
    
  • 在render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改变 executionContext

  • render之前,会设置 executionContext |= RenderContext;

  • commit之前,会设置 executionContext |= CommitContext);

  • 假设在 render 过程中再次发起更新(如在 UNSAFE_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生命周期中调用 setState)

  • 则可通过 executionContext 来判断当的render状态

双缓冲技术(double buffering)

  • 在全局变量中有workInProgress,还有不少以workInProgress来命名的变量

  • workInProgress的应用实际上就是React的双缓冲技术(double buffering)

  • 在上文我们梳理了ReactElement,Fiber,DOM三者的关系

  • fiber树的构造过程,就是把ReactElement转换成fiber树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内存里会同时存在2棵fiber树:

    • 其一
      • 代表当前界面的fiber树(已经被展示出来,挂载到fiberRoot.current上)
      • 如果是初次构造(初始化渲染)页面还没有渲染,此时界面对应的fiber树为空(fiberRoot.current = null)
    • 其二
      • 正在构造的fiber树
      • 即将展示出来,挂载到HostRootFiber.alternate上,正在构造的节点称为 workInProgress
      • 当构造完成之后,重新渲染页面,最后切换 fiberRoot.current = workInProgress,
      • 使得 fiberRoot.current 重新指向代表当前界面的fiber树
  • 此处涉及到2个全局对象fiberRoot和HostRootFiber

  • 用上图来表述 double buffering 的概念如下

  • 1 )构造过程中,fiberRoot.current 指向当前界面对应的fiber树

  • 2 )构造完成并渲染,切换 FiberRoot.current 指针,使其继续指向当前界面对应的 fiber 树(原来代表界面的fiber树,变成了内存中.)

这篇关于React18源码: Fiber树中的全局状态与双缓冲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42041

相关文章

Python实现无痛修改第三方库源码的方法详解

《Python实现无痛修改第三方库源码的方法详解》很多时候,我们下载的第三方库是不会有需求不满足的情况,但也有极少的情况,第三方库没有兼顾到需求,本文将介绍几个修改源码的操作,大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目录需求不符合模拟示例 1. 修改源文件2. 继承修改3. 猴子补丁4. 追踪局部变量需求不符合很

Spring 中 BeanFactoryPostProcessor 的作用和示例源码分析

《Spring中BeanFactoryPostProcessor的作用和示例源码分析》Spring的BeanFactoryPostProcessor是容器初始化的扩展接口,允许在Bean实例化前... 目录一、概览1. 核心定位2. 核心功能详解3. 关键特性二、Spring 内置的 BeanFactory

Flutter监听当前页面可见与隐藏状态的代码详解

《Flutter监听当前页面可见与隐藏状态的代码详解》文章介绍了如何在Flutter中使用路由观察者来监听应用进入前台或后台状态以及页面的显示和隐藏,并通过代码示例讲解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flutter 可以监听 app 进入前台还是后台状态,也可以监听当http://www.cppcn

grom设置全局日志实现执行并打印sql语句

《grom设置全局日志实现执行并打印sql语句》本文主要介绍了grom设置全局日志实现执行并打印sql语句,包括设置日志级别、实现自定义Logger接口以及如何使用GORM的默认logger,通过这些... 目录gorm中的自定义日志gorm中日志的其他操作日志级别Debug自定义 Loggergorm中的

MySQL 中的服务器配置和状态详解(MySQL Server Configuration and Status)

《MySQL中的服务器配置和状态详解(MySQLServerConfigurationandStatus)》MySQL服务器配置和状态设置包括服务器选项、系统变量和状态变量三个方面,可以通过... 目录mysql 之服务器配置和状态1 MySQL 架构和性能优化1.1 服务器配置和状态1.1.1 服务器选项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

《linux进程D状态的解决思路分享》在Linux系统中,进程在内核模式下等待I/O完成时会进入不间断睡眠状态(D状态),这种状态下,进程无法通过普通方式被杀死,本文通过实验模拟了这种状态,并分析了如... 目录1. 问题描述2. 问题分析3. 实验模拟3.1 使用losetup创建一个卷作为pv的磁盘3.

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

《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状态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允许对象根据其内部状态改变行为,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 目录一、简介1、定义2、状态模式的结构二、Java实现案例1、电灯开关状态案例2、番茄工作法状态案例

springboot日期格式化全局LocalDateTime详解

《springboot日期格式化全局LocalDateTime详解》文章主要分析了SpringBoot中ObjectMapper对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过程,并具体探讨了日期格式化问题,通过分析Spri... 目录分析ObjectMapper与jsonSerializer结论自定义日期格式(全局)扩展利用配置

通过prometheus监控Tomcat运行状态的操作流程

《通过prometheus监控Tomcat运行状态的操作流程》文章介绍了如何安装和配置Tomcat,并使用Prometheus和TomcatExporter来监控Tomcat的运行状态,文章详细讲解了... 目录Tomcat安装配置以及prometheus监控Tomcat一. 安装并配置tomcat1、安装

Linux之进程状态&&进程优先级详解

《Linux之进程状态&&进程优先级详解》文章介绍了操作系统中进程的状态,包括运行状态、阻塞状态和挂起状态,并详细解释了Linux下进程的具体状态及其管理,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进程的优先级、查看和修改进... 目录一、操作系统的进程状态1.1运行状态1.2阻塞状态1.3挂起二、linux下具体的状态三、进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