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项目管理】如何看护质量,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我认为可以分为两部分,
- 开发流程:标准动作要做到位。
- 质量策划:事前计划事后复盘,不断迭代,沉淀知识资产,方便传承。
质量策划
5W1H
参与角色:SE,项目经理,产品经理
- who 给哪个业务/场景使用
- why 为什么业务/场景需要这个特性,了解目标背后的逻辑
- what 目标是什么
- where 在哪个地方应用(这个地区有没有特殊业务,常用的流程业务是哪些,重点看护)
- when 各个时间节点是什么,开发自测,开发联调,开发集成测试,转测试,交付。每个时间节点达不成汇报风险,原因,商讨解决方案。
代码检视
参与角色:SE,开发,commiter
开发人员开发完一部分代码后合入分支时,commiter/SE检视代码,检查代码是否会有功能问题,影响其他原有业务逻辑(修改引入问题),安全问题,可维护性,性能问题。
测试活动提前
参与角色:开发,测试
让测试充分了解目标,多些思考时间,其实是将测试用例评审活动拉长。
沟通
参与角色:开发,测试,SE,项目经理
有问题及时沟通,对齐目标,风险及时上报
开发流程
软件/规格设计
参与角色:SE
- 通过5W1H明确目标后,软件怎样设计合理,健壮性强,不容易出错,可扩展性强,但不能过度设计。如何设计方便运维(调试,维护,问题定位定界)
规格评审
参与角色:SE
- 该特性SE写出规格后给其他SE/大SE评审。一起打开看看有没有和最初目标有偏差。是否可行。工作量是否合理。有没有遗漏的风险。
规格串讲
参与角色:SE,开发,测试,测试经理
- SE根据规格给所有相关人员讲解目标,每个模块具体要做什么
- 其他人对方案,时间有问题及时提出质疑。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时间节点是什么。
反串讲(开发用例评审)
参与角色:SE,开发,测试,测试经理
- 开发按照自己的理解复述自己要做的事,会更加的具体,可以测哪些东西来保证质量。让其他人评估是否和串讲时目标相符。
- 其他人对方案有问题及时提出质疑,比如业务连续性问题,安全问题,功能问题,可测试性问题。
测试用例评审
参与角色:SE,开发,测试,测试经理
- 测试按照自己的理解写自己要测的点,每个用例是什么(目标,场景,前置条件,测试步骤)
- 其他人对测试用例有问题提出质疑,比如测得没有用,漏侧某个点。
这篇关于【项目管理】如何看护质量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