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中国毫米波雷达翻盘的契机来临,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伴随着中国新车搭载ADAS功能的高速增长,中国毫米波雷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新车前装标配L2级ADAS上险量为395.62万辆,同比增长77.65%。而2022年,L2级ADAS的上险量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
作为ADAS系统不可或缺的传感器,毫米波雷达迎来了广阔的“蓝海”市场。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乘用车(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搭载毫米波雷达的上险量超过1360万颗,同比增长约42.5%。这其中,前向与角雷达市场均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长态势。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毫米波雷达厂商迎来了突围的最佳机会,包括森思泰克、华为、为升科、川速微波等一批国产毫米波雷达厂商已经实现了突围。接下来,在国产ADAS方案、域控制器厂商的带动下,毫米波雷达的国产化进程还将不断加速。
那么,从商用车到乘用车市场,中国毫米波雷达厂商具备哪些竞争优势?在哪些细分市场存在突围机会?
国产毫米波雷达风口已来
川速微波汽车事业部总监MichelleYin表示,受疫情和国际环境影响,出于供应链稳定的考虑,各大自主品牌开始寻找毫米波雷达等的进口替代。《高工智能汽车》了解到,截止目前,包括江淮大众思皓、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等在内的越来越多厂商开始选择国产毫米波雷达。
预计接下来的几年内,伴随着自主品牌ADAS搭载量的高速增长,包括川速微波在内的一批国产毫米波雷达厂商将陆续进入乘用车前装的量产上车周期。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新车前装标配搭载L2级ADAS上险量为76.39万辆,同比增长68.82%,继续保持了2021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在这其中,自主品牌搭载L2级ADAS的上险量达到32.01万辆,占比41.9%,长城、比亚迪、吉利、广汽、理想、上汽、小鹏等自主品牌排名靠前。
“一边是毫米波雷达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另一边是自主品牌的ADAS搭载率快速上升,并且开始有强劲的动力替换国产毫米波雷达,这将是国产毫米波雷达厂商抢占市场的难得机会。” Michelle Yin表示,在车内生物监测应用、车门避撞、手势识别、4D成像雷达等领域,国产毫米波雷达厂商都面临着巨大的机会。
不过,面向乘用车的大规模前装量产,国产毫米波雷达厂商必须要重视稳定可靠和功能安全等问题,必须要脚踏实地地做好产品,将功能安全和前期质量策划融入到研发体系当中。
另外,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尽管2022年是乘用车前装前向毫米波雷达量产上车的关键周期,但毫米波雷达在乘用车的实际功能应用当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痛点。
比如在AVP泊车场景当中,针对地下车库、立体车位等灯光灰暗等场景,毫米波雷达的多径效应相对更为严重,客户拿到点云数据后往往不知如何提取有效信息。
点云成像
针对此,川速微波技术团队为了AVP雷达能够顺利落地,提出了“交钥匙工程”,即结合传统信号滤波和深度学习的方法,在复杂的场景中提取有效信息,为AVP的应用落地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
本土品牌的竞争优势凸显
依靠技术突破、产品开放性、个性化服务等,国产毫米波雷达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Michelle Yin表示,“无论是AEB、ACC等前向雷达,还是行泊一体、舱内生命监测等领域,中国毫米波雷达厂商都有着独具一格的竞争优势。”
一方面,国产毫米波雷达厂商与自主品牌车企的合作,具备天然的开放性、成本、灵活性等优势,并且对于中国市场的需求了解更为深刻,后续也会有更加快速的产品迭代速度。
比如川速微波基于国产芯片打造的第四代毫米波雷达产品——MR415,该产品在研制阶段就经历了一汽解放的设计审核、生产审核,不仅在性能参数、可靠性、可生产性、成本和供应链安全等方面具备优势,后续还可以通过软件升级支持AEB、ACC功能。
另一方面,《高工智能汽车》获悉,当前多传感器融合已经成为了ADAS及高阶自动驾驶的必备方案,但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面临的最大痛点和难题就是,车厂、ADAS厂商很难获取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的目标数据,导致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面临着时间和空间同步难的问题。
有企业人士透露,中国厂商要求外资毫米波雷达厂商提供更多的目标数据,常常会遭遇拒绝或者无法获取完善的目标数据,但中国毫米波雷达厂商却能够很好满足这些需求。
川速微波从2008年开始聚焦毫米波雷达技术和产品的开发,首创了路端微波雷达技术,并拥有汽车雷达的全栈自主核心技术和路况环境数据积累,产品覆盖了无人驾驶、车路协同、智慧安防等多个应用领域。
现阶段,川速微波的主力量产出货的产品有MR316、MR317、MR415等,均为77GHz前向毫米波雷达。而在2022年-2023年,川速微波还将有AEB/ACC雷达MR418、行泊一体角雷达SR439、BSD Mini角雷达、CPD雷达USR457、远程4D成像雷达LR618陆续实现SOP。
从商用车到乘用车的突围路径
当前,川速微波的毫米波雷达已经在一汽解放、东风、陕汽、江淮、上汽等商用车主机厂的主力车型完成测试、审核及前装量产,2021年累计出货量达到数万台。
Michelle Yin介绍,2022年开始,川速微波将重点发力乘用车前装市场,主要的方式是与Tier1、芯片厂商深度合作、联合开发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产品。“与Tier1、芯片厂商深度合作,可以大幅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在成本上也更具优势。”
不可否认的是,L2及以上ADAS及高阶自动驾驶市场对于毫米波雷达的数量、精度、分辨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照规划,2022年川速微波将推出AEB/ACC雷达(MR418)、行泊一体AVP角雷达、舱内生命体检测雷达等系列产品。
据了解,行泊一体AVP角雷达是川速微波首创的一款角雷达产品,水平角探测范围±75°,俯仰角探测范围±15°,拥有行进中普通角雷达模式和泊车中4D点云AVP模式。
在低速模式下是一款近场4D点云成像雷达,可以用于L4级的自主搜寻车位和泊车功能,而在行车的过程中又可以起到传统角雷达的作用。
AVP角雷达DOW功能
“主机厂部署相应的AVP系统后,选择川速微波的行泊一体AVP角雷达,可以省去一颗传统角雷达,并且节省安装空间。”Michelle Yin表示,川速微波的该AVP角雷达可以实现包含BSD、LCA、RCTB、FCTB等功能。
而AIP近场高精雷达的距离精度达到±0.1米,角精度可达±1°,具备抗干扰能力强、高精度目标识别和检测、尺寸小等优势,由于植入了深度学习智能识别算法,可以检测熟睡的婴儿,且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影响。
车内生命体检测雷达测试
更重要的是,川速微波基于深度学习的成像雷达信号处理以及多传感器数据深度融合等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未来将为高阶自动驾驶系统的量产落地提供技术支撑。
很显然,面向未来的L2+及高阶自动驾驶市场,从有限数量的目标检测到更高精度的4D成像雷达,以及从雷达到多传感器深度融合技术等,川速微波都已经做足了准备。
这篇关于中国毫米波雷达翻盘的契机来临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