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2024-02-12 11:52

本文主要是介绍设计模式-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职责链模式

  • 一、原理和实现
  • 二、实现方式
    • 1) 使用链表实现
    • 2) 使用数组实现
    • 3) 扩展

作用:复用和扩展,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比较常用。在框架开发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它们来提供框架的扩展点,能够让框架的使用者在不修改框架源码的情况下,基于扩展点定制化框架的功能。

一、原理和实现

职责链模式的英文翻译是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Design Pattern。在 GoF 的《设计模式》中,它是这么定义的:

Avoid coupling the sender of a request to its receiver by giving more than one object a chance to handle the request. Chain the receiving objects and pass the request along the chain until an object handles it.

翻译成中文就是:将请求的发送和接收解耦,让多个接收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这个请求。将这些接收对象串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这个请求,直到链上的某个接收对象能够处理它为止,实时上,在常见的使用场景中,我们的责任链并不是和概念中的完全一样。

  • 原始概念中,是直到链上的某个接收对象能够处理它为止。
  • 实际使用中,链上的所有对象都可以对请求进行特殊处理。

二、实现方式

1) 使用链表实现

第一种实现方式如下所示。其中,Handler 是所有处理器类的抽象父类,handle() 是抽象方法。每个具体的处理器类(HandlerA、HandlerB)的 handle() 函数的代码结构类似,如果它能处理该请求,就不继续往下传递;如果不能处理,则交由后面的处理器来处理(也就是调用 successor.handle())。HandlerChain 是处理器链,从数据结构的角度来看,它就是一个记录了链头、链尾的链表。其中,记录链尾是为了方便添加处理器。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 拥有具体的处理方法,抽象protected Handler nextHandler;public void setNextHandler(Handler nextHandler) {this.nextHandler = nextHandler;}abstract void handle();
}public class HandlerA extends Handler{@Overridepublic void handle() {System.out.println("第一个过滤器");if (nextHandler != null) {nextHandler.handle();}}
}public class HandlerB extends Handler{@Overridepublic void handle() {System.out.println("第二个过滤器");if (nextHandler != null) {nextHandler.handle();}}
}public class HandlerChain {private Handler head = null;private Handler tail = null;public void addHandler(Handler handler) {handler.setSuccessor(null);if (head == null) {head = handler;tail = handler;return;}tail.setSuccessor(handler);tail = handler;}public void handle() {if (head != null) {head.handle();}}
}// 使用举例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HandlerChain chain = new HandlerChain();chain.addHandler(new HandlerA());chain.addHandler(new HandlerB());chain.handle();}
}

实际上,上面的代码实现不够优雅。处理器类的 handle() 函数,不仅包含自己的业务逻辑,还包含对下一个处理器的调用,也就是代码中的 successor.handle()。一个不熟悉这种代码结构的程序员,在添加新的处理器类的时候,很有可能忘记在 handle() 函数中调用 successor.handle(),这就会导致代码出现 bug。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代码进行重构,利用模板模式,将调用 successor.handle() 的逻辑从具体的处理器类中剥离出来,放到抽象父类中。这样具体的处理器类只需要实现自己的业务逻辑就可以了。重构之后的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protected Handler successor = null;public void setSuccessor(Handler successor) {this.successor = successor;}public final void handle() {boolean handled = doHandle();if (successor != null && !handled) {successor.handle();}}protected abstract boolean doHandle();
}public class HandlerA extends Handler {@Overrideprotected boolean doHandle() {boolean handled = false;//...return handled;}
}public class HandlerB extends Handler {@Overrideprotected boolean doHandle() {boolean handled = false;//...return handled;}
}
// HandlerChain和Application代码不变

2) 使用数组实现

我们再来看第二种实现方式,代码如下所示。这种实现方式更加简单。HandlerChain 类用数组而非链表来保存所有的处理器,并且需要在 HandlerChain 的 handle() 函数中,依次调用每个处理器的 handle() 函数。

public interface IHandler {boolean handle();
}public class HandlerA implements IHandler {@Overridepublic boolean handle() {boolean handled = false;//...return handled;}
}
public class HandlerB implements IHandler {@Overridepublic boolean handle() {boolean handled = false;//...return handled;}
}public class HandlerChain {private List<IHandler> handlers = new ArrayList<>();public void addHandler(IHandler handler) {this.handlers.add(handler);}public void handle() {for (IHandler handler : handlers) {boolean handled = handler.handle();if (handled) {break;}}}
}
// 使用举例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HandlerChain chain = new HandlerChain();chain.addHandler(new HandlerA());chain.addHandler(new HandlerB());chain.handle();}
}

3) 扩展

在 GoF 给出的定义中,**如果处理器链上的某个处理器能够处理这个请求,那就不会继续往下传递请求。实际上,职责链模式还有一种变体,那就是请求会被所有的处理器都处理一遍,不存在中途终止的情况。**这种变体也有两种实现方式:用链表存储处理器和用数组存储处理器,跟上面的两种实现方式类似,只需要稍微修改即可。

我这里只给出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如下所示。另外一种实现方式你对照着上面的实现自行修改。

public abstract class Handler {protected Handler successor = null;public void setSuccessor(Handler successor) {this.successor = successor;}public final void handle() {doHandle();if (successor != null) {successor.handle();}}protected abstract void doHandle();
}public class HandlerA extends Handler {@Overrideprotected void doHandle() {//...}
}public class HandlerB extends Handler {@Overrideprotected void doHandle() {//...}
}public class HandlerChain {private Handler head = null;private Handler tail = null;public void addHandler(Handler handler) {handler.setSuccessor(null);if (head == null) {head = handler;tail = handler;return;}tail.setSuccessor(handler);tail = handler;}public void handle() {if (head != null) {head.handle();}}
}// 使用举例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HandlerChain chain = new HandlerChain();chain.addHandler(new HandlerA());chain.addHandler(new HandlerB());chain.handle();}
}

这篇关于设计模式-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702534

相关文章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本文详细指导如何在VMware环境下配置NAT网络模式,包括设置主机和虚拟机的IP地址、网关,以及针对Linux和Windows系统的具体步骤,... 目录一、配置NAT网络模式二、设置虚拟机交换机网关2.1 打开虚拟机2.2 管理员授权2.3 设置子

SpringBoot如何通过Map实现策略模式

《SpringBoot如何通过Map实现策略模式》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在运行时选择算法的行为,在Spring框架中,我们可以利用@Resource注解和Map集合来优雅地实现策略模式,这... 目录前言底层机制解析Spring的集合类型自动装配@Resource注解的行为实现原理使用直接使用M

C#原型模式之如何通过克隆对象来优化创建过程

《C#原型模式之如何通过克隆对象来优化创建过程》原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克隆现有对象来创建新对象,避免重复的创建成本和复杂的初始化过程,它适用于对象创建过程复杂、需要大量相似对象或避免重复初... 目录什么是原型模式?原型模式的工作原理C#中如何实现原型模式?1. 定义原型接口2. 实现原型接口3

大数据spark3.5安装部署之local模式详解

《大数据spark3.5安装部署之local模式详解》本文介绍了如何在本地模式下安装和配置Spark,并展示了如何使用SparkShell进行基本的数据处理操作,同时,还介绍了如何通过Spark-su... 目录下载上传解压配置jdk解压配置环境变量启动查看交互操作命令行提交应用spark,一个数据处理框架

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

《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状态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允许对象根据其内部状态改变行为,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 目录一、简介1、定义2、状态模式的结构二、Java实现案例1、电灯开关状态案例2、番茄工作法状态案例

在JS中的设计模式的单例模式、策略模式、代理模式、原型模式浅讲

1.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示例代码: class Singleton {constructor() {if (Singleton.instance) {return Singleton.instance;}Singleton.instance = this;this.data = [];}addData(value)

模版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学习笔记,原文链接 https://refactoringguru.cn/design-patterns/template-method 超类中定义了一个算法的框架, 允许子类在不修改结构的情况下重写算法的特定步骤。 上层接口有默认实现的方法和子类需要自己实现的方法

【iOS】MVC模式

MVC模式 MVC模式MVC模式demo MVC模式 MVC模式全称为model(模型)view(视图)controller(控制器),他分为三个不同的层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责。 View:该层用于存放视图,该层中我们可以对页面及控件进行布局。Model:模型一般都拥有很好的可复用性,在该层中,我们可以统一管理一些数据。Controlller:该层充当一个CPU的功能,即该应用程序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学习笔记,原文链接 https://refactoringguru.cn/design-patterns/iterator 不暴露集合底层表现形式 (列表、 栈和树等) 的情况下遍历集合中所有的元素

《x86汇编语言: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视频来了

《x86汇编语言: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视频来了 很多朋友留言,说我的专栏《x86汇编语言: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写得很详细,还有的朋友希望我能写得更细,最好是覆盖全书的所有章节。 毕竟我不是作者,只有作者的解读才是最权威的。 当初我学习这本书的时候,只能靠自己摸索,网上搜不到什么好资源。 如果你正在学这本书或者汇编语言,那你有福气了。 本书作者李忠老师,以此书为蓝本,录制了全套视频。 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