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算法的BWM方法(最优最差方法)

2024-02-02 05:10

本文主要是介绍基于遗传算法的BWM方法(最优最差方法),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目录

前言

BWM方法介绍

基本原理

权重计算

遗传算法

算法简介

原理

参考程序

程序测试

参考文献


 

前言

       荷兰学者 Jafar Rezaei 于 2015 年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准则决策方法——最优最劣法(Best-worst Method),相较于层次分析法,该方法可以更为简便的确定出每一个准则的权重。本文将使用遗传算法来实现该方法。

BWM方法介绍

基本原理

        BWM方法在保留两两对比思想的前提下对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了算法改进,不是直接比较所有成对指标,而是先判定最优、最劣指标,再分别比较最优指标和其余指标、其余指标和最劣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因此对于eq?n个指标来说,层次分析法需要eq?n%5E2-n个比较数据,而在 BWM 中,只需要将最优、最劣指标分别与eq?n-2个其余指标进行比较,得到eq?2n-3个比较数据即可计算权重分布,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

88149d283f9e4463847599c433d55e50.png

权重计算

        假设现在有eq?n个准则,即eq?n个评价对象:

 eq?%5C%7B%7BA_%7B1%7D%2CA_%7B2%7D%2C...A_%7Bn%7D%7D%5C%7D

其中,eq?A_%7BB%7Deq?A_%7BW%7D分别表示最优准则和最差准则。

        将最优、最差准则分别与其他准则进行比较,将最优指标 eq?A_%7BB%7D对其余指标eq?A_%7Bi%7D的相对重要性程度用 1-9 标度表示,得到评分向量:

eq?V_%7BB%7D%3D%5C%7BV_%7BB1%7D%2CV_%7BB2%7D%2C...%2CV_%7BBn%7D%5C%7D

显然,eq?V_%7BBB%7D%3D1

        再将最劣最劣(最不重要、最不理想)指标 eq?A_%7BW%7D相对于其余指标eq?A_%7Bj%7D 的相对重要性程度用 1-9 标度表示,得到评分向量:

eq?V_%7BW%7D%3D%5C%7BV_%7BW1%7D%2CV_%7BW2%7D%2C...%2CV_%7BWn%7D%5C%7D

显然eq?A_%7BWW%7D%3D1

        在此规则下,所有的专家打分均大于或等于 1。

        设最优权重向量为:

eq?w%5E*%3D%28w_%7B1%7D%5E*%2Cw_%7B2%7D%5E*%2C...%2Cw_%7Bn%7D%5E*%29

        因此,最优化问题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如下:

2159dce623d1483da83ae9a9f6eacda1.png79e2dfe01c9543c39b0a51b745589e5a.png

        因此,使用遗传算法对一致性指标 eq?%5Cxi 的最小值进行优化,即可确定最优权重以及的对应的一致性指标。

遗传算法

总体思路

       首先要清楚一点,就是遗传算法是一种随机优化算法,用一组随机数带入适应度函数中计算,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多次迭代,最后在多个适应值中找到最大的一个。在本算法中,生成n个随机数,之和为1,当做权重来计算ξ,对结果进行取倒数操作,多次迭代后找到的最大值再取倒数之后就是最小值了。

算法简介

        遗传算法是模仿生物遗传学和自然选择机理,通过人工方式所构造的一类优化搜索算法,是对生物进化过程进行的一种数学仿真,是进化计算的最重要的形式。这是一种一种新的全局优化搜索算法,以其简单通用、鲁棒性强、适合并行处理及应用范围广等显著特点,奠定了它作为21世纪关键智能计算之一的地位。

原理

1. 编码与解码:将问题结构变换为位串形式编码表示的过程。本例中待优化参数有eq?n个,可以将每一个个体的二进制编码分为eq?n组,解码时对每一个参数单独解码即可

2. 适应度函数

(1)适应度(fitness)就是借鉴生物个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而对问题中的个体对象所设计的表征其优劣的一种测度。

(2)适应度函数(fitness function)就是问题中的全体个体与其适应度之间的一个对应关系。它一般是一个实值函数。该函数就是遗传算法中指导搜索的评价函数。

(3)体现染色体的适应能力,对问题中的每一个染色体都能进行度量的函数,叫适应度函数。

(4)对优化问题,适应度函数就是目标函数。

       在本例中所设计的适应度函数是计算一致性指标,对其进行取倒数操作,对倒数最大值的优化就是对一致性指标最小值的优化。          

3. 遗传、选择、交叉、变异

该部分的具体操作可以参考:

【精选】遗传算法原理及其matlab程序实现_遗传算法实例matlab-CSDN博客

参考程序

1. 主函数

clear;clc;close all
UnknowNum = input("需要优化的权重的数目为:");
mic = input("最优准则为:");
lic = input("最差准则为:");
popsize = 20;     %群体大小
PartLen = 7;    % 每一部分的码长(可以不改)
N = 20000;  % 遗传迭代次数chromlength = UnknowNum*PartLen; %字符串长度(个体长度)
pc = 0.6;         %交叉概率,只有在随机数小于pc时,才会产生交叉
pm = 0.001;       %变异概率
pop = initpop(popsize,chromlength);   %随机产生初始群体
VBi = repmat(mic,popsize,1);
VjW = repmat(lic,popsize,1);
Best = find(mic == 1,2);
Worst = find(lic == 1,2);
y = zeros(1,N);% 初始化
x = cell(1,N);
for i=1:N    % 遗传代数objvalue = calobjvalue(pop,PartLen,popsize, ...UnknowNum,Best,Worst,VBi,VjW);  %计算目标函数fitvalue = calfitvalue(objvalue);   %计算群体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newpop = selection(pop,fitvalue);   %复制newpop1 = crossover(newpop,pc);     %交叉newpop2 = mutation(newpop1,pm);     %变异objvalue = calobjvalue(newpop2,PartLen,popsize, ...UnknowNum,Best,Worst,VBi,VjW);    %计算目标函数fitvalue = calfitvalue(objvalue);   %计算群体中每个个体的适应度[bestindividual,bestfit]=best(newpop2,fitvalue);%求出群体中适应值最大的个体及其适应值y(i)=bestfit;    %返回的 y 是自适应度值,而非函数值x{i}=decode(bestindividual,UnknowNum,PartLen);%将自变量解码成十进制pop=newpop2;
end
[z,index]=max(y);
w = cell2mat(x(index));
for i=1:UnknowNumB(i) = abs(w(Best)./w(i)-VBi(i));W(i) = abs(w(i)./w(Worst)-VjW(i)); 
end
kesi = 1/max([B,W]);
disp("最优权重为:");
disp(w);
disp("最优一致性数量指标:");
disp(kesi);

2. 群体初始化

%初始化
function pop = initpop(popsize,chromlength) pop=round(rand(popsize,chromlength));
end

3. 适应度函数

%实现目标函数的计算,将二值域中的数转化为变量域的数
function objvalue = calobjvalue(pop,PartLen,popsize,UnknowNum,Best,Worst,VBi,VjW)       temp = zeros(popsize,UnknowNum);for i=1:UnknowNumtemp(:,i) = decodechrom(pop,PartLen*(i-1)+1,PartLen);%将pop每行的每一部分转化成十进制数endtemp = temp./repmat(sum(temp,2),1,UnknowNum); % 归一化d1 = abs((temp(:,Best)./temp)-VBi);d2 = abs((temp./temp(:,Worst))-VjW);dmax = max([d1,d2],[],2);objvalue = 1./dmax;  %计算目标函数值
end

4. 计算个体适应度

function fitvalue = calfitvalue(objvalue)[px,py]=size(objvalue);   %目标值有正有负for i=1:pxif objvalue(i)>0                    temp=objvalue(i);          elsetemp=0.0;endfitvalue(i)=temp;endfitvalue=fitvalue';
end

5. 选择

function newpop = selection(pop,fitvalue) 
[px,py] = size(pop);
totalfit=sum(fitvalue);     %求适应值之和
fitvalue=fitvalue/totalfit; %单个个体被选择的概率
fitvalue=cumsum(fitvalue);    
ms=sort(rand(px,1));    %从小到大排列
fitin=1;
newin=1;
while newin<=px if(ms(newin))<fitvalue(fitin)newpop(newin,:)=pop(fitin,:);newin=newin+1;elsefitin=fitin+1;end
end

6. 交叉

function newpop = crossover(pop,pc)  [px,py]=size(pop);newpop=ones(size(pop));for i=1:2:px-1      if(rand<pc)cpoint=round(rand*py);newpop(i,:)=[pop(i,1:cpoint),pop(i+1,cpoint+1:py)];newpop(i+1,:)=[pop(i+1,1:cpoint),pop(i,cpoint+1:py)];elsenewpop(i,:)=pop(i,:);newpop(i+1,:)=pop(i+1,:);endend
end

7. 变异

function newpop = mutation(pop,pm)[px,py]=size(pop);newpop=ones(size(pop));for i=1:pxif(rand<pm)mpoint=round(rand*py);     %产生的变异点在1-10之间if mpoint<=0mpoint=1;                         %变异位置endnewpop(i,:)=pop(i,:);if any(newpop(i,mpoint))==0newpop(i,mpoint)=1;elsenewpop(i,mpoint)=0;endelsenewpop(i,:)=pop(i,:);endend
end

8. 群体最大适应值及个体

function [bestindividual,bestfit]=best(pop,fitvalue)
[px,py]=size(pop);
bestindividual=pop(1,:);
bestfit=fitvalue(1);
for i=2:pxif fitvalue(i)>bestfitbestindividual=pop(i,:);bestfit=fitvalue(i);end
end

9. 染色体解码

function pop2=decodechrom(pop,spoint,length)%1  10pop1=pop(:,spoint:spoint+length-1);pop2=decodebinary(pop1);
end

解码子函数

function pop2=decodebinary(pop)
[px,py]=size(pop);     %求pop行和列数
for i=1:py
pop1(:,i)=2.^(py-i).*pop(:,i);
end
pop2=sum(pop1,2);     %求pop1的每行之和

10. 最终权重解码

function w = decode(bestindividual,UnkonwNum,PartLen)w = zeros(1,UnkonwNum);for i = 1:UnkonwNumw(i) = decodechrom(bestindividual,PartLen*(i-1)+1,PartLen);endw = w/sum(w);
end

程序测试

需要优化的权重的数目为:4
最优准则为:[1,5,3,9]
最差准则为:[3,5,1,7]
最优权重为:0.4248    0.1842    0.2444    0.1466最优一致性数量指标:0.4167

声明:

1. 本文代码参考了本站的一位博主,由于时间久远未找到原文,如果原博主看到可以联系我。

2. 本文所有图片均剪切自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蒋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绩效评价研究.2022.东南大学,MA thesis.

 

 

 

这篇关于基于遗传算法的BWM方法(最优最差方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69574

相关文章

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举例详解

《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举例详解》在Python编程语言中注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本文主要介绍Python中注释使用方法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目录一、前言二、什么是注释?示例:三、单行注释语法:以 China编程# 开头,后面的内容为注释内容示例:示例:四

一文详解Git中分支本地和远程删除的方法

《一文详解Git中分支本地和远程删除的方法》在使用Git进行版本控制的过程中,我们会创建多个分支来进行不同功能的开发,这就容易涉及到如何正确地删除本地分支和远程分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相关的实现方法吧... 目录技术背景实现步骤删除本地分支删除远程www.chinasem.cn分支同步删除信息到其他机器示例步骤

SQLite3 在嵌入式C环境中存储音频/视频文件的最优方案

《SQLite3在嵌入式C环境中存储音频/视频文件的最优方案》本文探讨了SQLite3在嵌入式C环境中存储音视频文件的优化方案,推荐采用文件路径存储结合元数据管理,兼顾效率与资源限制,小文件可使用B... 目录SQLite3 在嵌入式C环境中存储音频/视频文件的专业方案一、存储策略选择1. 直接存储 vs

在Golang中实现定时任务的几种高效方法

《在Golang中实现定时任务的几种高效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在Golang中实现定时任务的几种高效方法,包括time包中的Ticker和Timer、第三方库cron的使用,以及基于channel和go... 目录背景介绍目的和范围预期读者文档结构概述术语表核心概念与联系故事引入核心概念解释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Linux终端中统计非二进制文件行数的实现方法

《在Linux终端中统计非二进制文件行数的实现方法》在Linux系统中,有时需要统计非二进制文件(如CSV、TXT文件)的行数,而不希望手动打开文件进行查看,例如,在处理大型日志文件、数据文件时,了解... 目录在linux终端中统计非二进制文件的行数技术背景实现步骤1. 使用wc命令2. 使用grep命令

Python中Tensorflow无法调用GPU问题的解决方法

《Python中Tensorflow无法调用GPU问题的解决方法》文章详解如何解决TensorFlow在Windows无法识别GPU的问题,需降级至2.10版本,安装匹配CUDA11.2和cuDNN... 当用以下代码查看GPU数量时,gpuspython返回的是一个空列表,说明tensorflow没有找到

XML重复查询一条Sql语句的解决方法

《XML重复查询一条Sql语句的解决方法》文章分析了XML重复查询与日志失效问题,指出因DTO缺少@Data注解导致日志无法格式化、空指针风险及参数穿透,进而引发性能灾难,解决方案为在Controll... 目录一、核心问题:从SQL重复执行到日志失效二、根因剖析:DTO断裂引发的级联故障三、解决方案:修复

C++ 检测文件大小和文件传输的方法示例详解

《C++检测文件大小和文件传输的方法示例详解》文章介绍了在C/C++中获取文件大小的三种方法,推荐使用stat()函数,并详细说明了如何设计一次性发送压缩包的结构体及传输流程,包含CRC校验和自动解... 目录检测文件的大小✅ 方法一:使用 stat() 函数(推荐)✅ 用法示例:✅ 方法二:使用 fsee

Java继承映射的三种使用方法示例

《Java继承映射的三种使用方法示例》继承在Java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允许我们创建一个类(子类),该类继承另一个类(父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Java继承映射的三种使用方法示例,需... 目录前言一、单表继承(Single Table Inheritance)1-1、原理1-2、使用方法1-

SpringBoot中使用Flux实现流式返回的方法小结

《SpringBoot中使用Flux实现流式返回的方法小结》文章介绍流式返回(StreamingResponse)在SpringBoot中通过Flux实现,优势包括提升用户体验、降低内存消耗、支持长连... 目录背景流式返回的核心概念与优势1. 提升用户体验2. 降低内存消耗3. 支持长连接与实时通信在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