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京东采销急眼,隔空喊话“针对”拼多多,焦虑之下为哪般?,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农历新年将至,无论是线下各大商超还是线上电商平台,皆为年终大促而“忙的不亦乐乎”,尤其是近期发生的京东采销人员在直播间向拼多多喊话,“恳请拼多多停止屏蔽,恳请拼多多直接比价”,更是将年底这场朴实无华的商战推至高潮。
1月17日下午,在京东家电家居年货节开门红的采销直播过程中,有不少用户质疑售卖的部分产品比拼多多价格高,京东采销人员立即向用户解释,“不是我不比价,而是看不到拼多多的商品价格”。工作人员还进一步表示,因为京东总部的IP地址被拼多多屏蔽,导致京东采销和其他员工暂时无法查看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多个板块的商品价格进行实时比价。
于是,这才有了刚刚开篇提及到的双方火药味十足“掐架”态势。但事实上,这也并非京东采销第一次对竞争对手喊话,此前已多次不厌其烦的利用“喊话”方式,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流量。
在2023年“双11”大促期间,京东采销人员在朋友圈公开喊话李佳琦,质疑李佳琦直播间的最低价名不符实,并存在“底价协议”和“二选一”行为。喊完话后,京东就立马上线了专门的直播间,与李佳琦直播间进行价格对标。
而到2023年年末,京东又公布了采销人员涨薪的好消息,对采销人员喊话,召唤已经离职的采销老员工重回京东,也向市场传达出京东重视采销的信号。
透过现象看本质,京东一系列喊话动作的背后看似是放大声量吸引用户,实则显露出的是对回归电商低价竞争下的浓浓焦虑之情。
一、一手托举两端,京东低价回归本源
时间往回看,京东早在2022年11月末之时就曾于内部经营管理培训会上释放出重拾低价策略的讯号。彼时刘强东更是在会上直言,“低价是我们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
可见,低价对于京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为了深入推进低价战略,京东实现两手抓。
一方面,通过线上推出一系列活动对战略进行落地。比如,去年3月,京东跟进拼多多、淘宝的步伐,上线了百亿补贴频道,不仅将其作为专门频道在App设置一级入口,而且在品类方面也更加丰富,优惠方式也更加简单明了。
紧接着5个月后,京东又再次放出低价新招,京东自营业务PLUS会员全年无限免邮,普通用户免邮门槛从99元下调至59元。与此同时,京东还一并推出了一键保价、买贵双倍赔等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捷的低价体验。
另一方面,则继续加大对直播业务投入,将低价好物通过线上直播方式更进一步普及用户心智。目前京东相继与快手、抖音、视频号达成合作,以借助外部流量推动京东直播的发展。同时,京东还推出了多项优惠政策,推动商家开展直播业务。
但是,客观公允而言,京东以上策略打法仍需要付出很多试错成本,或者说是需要靠时间打磨的。
首先,从市场反馈来看,有不少用户在购买商品后,却发现参与“百亿补贴”的产品不能价保,而且京东“百亿补贴”的商品有时不是最低价,却也不能参与价保,这让用户很不满意,认为京东的低价不够实在,缺少诚意。
甚至就连一位京东内部员工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并在公司内网发布长文写到,促销机制太复杂、大促能动性较差、低价战略落实也不够全面等问题。
其次,众所周知,京东零售收入的大头是商品收入,主要靠京东自营来贡献绝对增量。但不同于拼多多和淘天运营模式,这让其低价策略实施起来难度更大,低价盘子也很难大面积落地铺开。以此次京东大肆招募第三方商家为例,如今在低价策略下拉入的大量商家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辨真假,与京东一直以来高服务高品质的形象有很大反差。
最后,在实施低价策略的重要传播媒介直播带货方面上,京东表现也并不突出,远不如其他平台“出圈”。比如,淘系有李佳琦为代表的头部主播,抖音有“疯狂小杨哥”,快手有“辛巴”家族,B站也在推动旗下百万粉丝的UP主进行直播带货,众多明星也在各大平台进行直播带货的尝试。
而京东则因缺少头部主播少了些存在感。国盛证券曾发布研报称,MCN机构在2021年选择京东的只有4%,远低于占比96%的抖音和35%的淘宝直播。
二、低价背后的压力传导至业绩端,经营成色不足
种种举措都在表明,低价这条路,京东打算继续践行下去,也体现出其要走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也有构建起对标竞争对手商业模式的强大决心。
当然,这一切改变的前提在于一定要能提振业绩,但从京东目前经营情况来看,近些年表现的也并不尽人意。
从其历年财报数据中不难发现,2016年算是一个时间节点,在此之前,京东营收大多数时间都保持着持续大增趋势,但从当年之后,京东的收入同比增速开始降至50%以下。
2017年-2022年,京东的营收增速像坐上“过山车”极不稳定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当期分别为40.28%、27.51%、24.86%、29.28%、27.59%及9.95%。
而进入到2023年,不管从收入规模上看,还是从收入增速看,京东下行颓势尤为明显,甚至还不如之前。在京东低价策略执行半年后的2023年上半年时间里,其零售业务收入为4656.38亿元,同比增速仅为1.4%,环比增速则下降了1.1%。也就是说,京东低价策略执行这半年,成效并不及预期。
再看最近的2023年第三季度,京东实现营收2477亿元,同比增长够不着2%,其中,京东零售该季度贡献了2120.6亿元的营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几乎陷入了停滞。
同样在这个季度,京东旗下引以为傲的“王牌”—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贡献的收入与2022年同期相比也没有明显的提升,仅为1193.2亿元。不仅如此,京东的日用百货商品收入也出现了罕见下滑,同比2022年同期的777.4亿元下降2.3%至759.9亿元。
作为对比,另外两大电商巨头,拼多多和阿里交出的业绩成色也已盖过京东。去年第三季度,拼多多取得的688.4亿元营收不仅超出市场预期100多亿,同比增速甚至高达94%。虽然阿里当季实现的营收为2247.9亿元,同比仅增长9%,但也高于京东一个台阶,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旗下实力担当的淘天集团,同期也取得了营收976.5亿元,同比增速为4%的较好成绩。
经营业绩不如对手亮眼的同时,二级市场投资者也在用实际行动对京东股价投了下行票。要知道,京东登陆资本市场较早,也已形成美股+港股双重布局,且市值一度领先拼多多。但时移世易,如今更多投资者似乎对拼多多和阿里更情有独钟。
截至美东时间1月30日收盘,阿里的美股市值为1841.83亿美元,拼多多的市值为1664.45亿美元,而京东的美股市值仅为358.06亿美元。据此计算,阿里的市值是京东的5倍,拼多多市值也是京东的约4.6倍。
一面是急需找到低价模式的平衡点,一面是刻不容缓的扭转当前业绩和股价下行颓势,这样的两方激烈碰撞下使得京东进退维谷。故而言之,京东的重拾低价大旗,与其说是为应对激烈市场竞争下的顺势而为,不如说是再一次寻求自我蜕变的孤注一掷。
在电商大战硝烟弥漫的当下,京东或许更应该再“慢一点”,探寻更适合自身发展的突围之路和最优解。
这篇关于京东采销急眼,隔空喊话“针对”拼多多,焦虑之下为哪般?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