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底板1

2024-01-21 19:18
文章标签 底板

本文主要是介绍换底板1,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之前用过altium划过几张电路图,一段时间没用都生疏了。为了给micro2440换个底板来作为一个pid控制器的外围电路,温习了一下软件。记录一下流程。使用ad10。这里也有封装   http://www.arm9home.net/read.php?tid-1714.html
①.打开micro2440的底板工作区文件(altium版)
②生成micro2440的集成库
③创建pidpcbbd_v1工程及新建sheet1.schdoc,pcb1.pcbdoc
④编辑sheet1.schdoc。
---添加元件
---自动编号
---生成网络表
⑤编译sheet1.schdoc。(电气检查)
⑥为pcb1.pcbdoc加载网络表和元件封装
---在sheet1.schdoc中执行design / update pcb...
⑦自动布局元件
⑧自动布线
/******************************************************************************************************************/
①.双击打开micro2440的底板工作区文件(altium版),弹出如下图

/******************************************************************************************************************/
.为了在其他工程中使用和micro2440里的一样的元件,需要生成micro2440的元件库和封装库:
在上图的状态下,点击design / make intergrated library,弹出下图

点击ok,会在当前工程根目录下生成一个和工程相同名字的集成库即Documents.IntLib,这个文件里保存了底板的所有元件库和封装库,
并在当前工程里显示出来--多了一个library,如下图

并自动安装了,如下图

若以后自己安装这个集成库的话,可以点击上图的install,然后定位到集成库所在位置选中即可
/******************************************************************************************************************/
向此工作区添加一个pcb工程:点击workspace按钮...,如下图

并保存为pidpcbbd_v1。

向pidpcbbd_v1工程添加一个原理图文档:点击projetc按钮,,,如下图,

并保存为sheet1.schdoc,ctrl+s

向pidpcbbd_v1工程添加一个pcb文档,有几种方法。
方法1是和添加原理图文档类似,如上图。
方法2是使用向导,如下图,

使用向导的过程中,有一步如下。由于是2层板,poewr planes设置为0,即电源放在信号层上就行。

向导完成之后,会在一个free docements内生成pcb1.pcbdoc。如下图

将pcb1.pcbdoc拖到pidpcbbd_v1.prjpcb工程内,再保存即可。最终文件如下图

/******************************************************************************************************************/
编辑sheet1.schdoc。
大部分和micro2440的底板类似,所以直接从他的工程中复制元件,连线,标号就行。
将 与核心板的接口部分,电源部分,lcd部分,串口部分复制到sheet1.schdoc.,如图


NOTE:元件标号都和micro2440底板的一样,便于校对。
如要重新标号,可以执行


弹出如下图,选中那个复选框,reset一下,再update一下即可


NOTE:原理图的属性设置
鼠标左键点一下原理图空白处,按o键,弹出下图,可设置图面尺寸,栅格等


/******************************************************************************************************************/

先向sheet1.schdoc添加这么多东东,给原理图电气规则检查一下,即编译工程。
首先设置检查规则,右键pidpcbbd_v1的最后一项,如下图

弹出如下图,在连接矩阵标签栏中如下,以下是默认设置

此设置在编译时遇到悬空的管教也不会报错,将上图框选的哪项点成红色即可实现管脚悬空报错。
编译工程:右键pidpcbbd_v1的第一项。若有错会自动弹出messages,有警告不会弹出。
编译过程中若没弹出,可以手动拉出来看看是否有警告:点击右下角的system,如下...



/******************************************************************************************************************/
为pcb1.pcbdoc加载网络表和元件封装
在sheet1.schdoc状态下,执行update...为pcb1.pcbdoc加载网络表和元件封装,如下图,

也可在pcb1.pcbdoc状态下执行import...,作用类似



NOTE:在执行update..操作之前,我并没有用sheet1.schdoc生成网络表,而是直接update,这样可以成功。
应该是update...命令会在内部自动创建网络表的。当然在sheet1.schdoc中先创建一下网络表也行,如图


会生成网络表,如下图



执行过upate...后,会弹出

点击validate changes,可以观察是否有错。比如某个元件的封装不存在等。本例子没发现错误。然后点击execute changes,
会在pcb1.pcbdoc中生成如下东东



NOTE:我的pcb1.pcbdoc是用向导生成,大部分属性都可满足2层板。也可重新设置一下pcb属性
1.design / rulers弹出。管理线宽,线距,孔尺寸等


2.design / board shape管理板子形状,尺寸
3.design / layer管理板子层数,各层颜色



通常的PCB板,包括顶层、底层和中间层,层与层之间是绝缘层,用于隔离布线。在 PCB 电路板布上铜膜导线后,还要在顶层和底层上印刷一层 Solder Mask(防焊层), 它 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通常为绿色。该层不粘焊锡,防止在焊接时相邻焊接点的多余焊锡短路。防焊层将铜膜导线覆盖住,防止铜膜过快在空气中氧化,但是在焊点处留出位置,并不覆盖焊点。电路板制作最后阶段,一般要在防焊层之上印上一些文字符号,比如元件名称、元件符号、元件引脚和版权等,方便以后的电路焊接和查错等,这一层为Silkscreen Overlay(丝印层)。 多 层板的防焊层分 Top Overlay(顶面丝印层)和 Bottom Overlay(底面丝印层)。

双面板  双面板两面都覆上铜箔,因此PCB图中两面都可以布线,并且可以通过过孔在不同工作层中切换走线,相对于多层板而言,双面板制作成本不高。对于一般的应用电
路,在给定一定面积的时候通常都能100%布通,因此目前一般的印刷板都是采用双面板。双面板其实无所谓元件面和焊接面,因为两个面都可以焊接或者安装元件,但是为了区分,它的两个工作面也沿用单面板的习惯分别叫做焊接面(对应于底层Bottom Layer)和元件面(对应于顶层Top Layer)。

各类膜(Mask) 按“膜”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膜”可分为元件面(或焊接面)助焊膜(Topor Bottom Solder Mask)和元件面(或焊接面)阻焊膜(Topor Bottom Paste Mask)两类。助焊膜是涂于焊盘上,提高可焊性能的一层膜,也就是在绿色板子上比焊盘略大的各浅色圆斑。阻焊膜的情况正好相反,为了使制成的板子适应波峰焊等焊接形式,要求板子上非焊盘处的铜箔不能粘锡,因此在焊盘以外的各部位都要涂覆一层涂料,用于阻止这些部位上锡。这两种膜是一种互补关系。

一些常见层:
Signal Layers(信号层,若是两层板,电源也放在信号层):
Top Layer                 Bottom Layer

Mask Layers(掩膜层,用于阻焊、助焊):
Top Paste                Bottom Paste(阻焊层)
Top Solder               Bottom Solder(助焊层)

SilkScreen Layers(丝印层,绘制文字说明和图形说明,如元器件的外形轮廓、标号和参数)
Top Overlay             Bottom Overlay

Mechanical1(机械层,用来绘制印制电路板的边框(边界))

keep-Out Layer( 禁止布线层,在此层画出自动布线的范围

Multi Layer(多层,即所有层,穿透式过孔,含穿透式过孔的焊盘 放的层)

Drkll Layers(钻孔位置层)
共有2层:“Drill Drawing”和“Drill Guide”。用于绘制钻孔孔径和孔的定位

NOTE:一些菜单所含的常用命令
1.design菜单
update between sch and pcb
netlist
attribute setting

2.tools菜单
update between pcb and pcblib,sch and schlib
annotate

3.project菜单
compile


/******************************************************************************************************************/
自动布局元件
pcb1.pcbdoc状态下,选择如下,

但是布局的不好,我全部手工搞得。然后就可以布线了。
/******************************************************************************************************************/
自动布线
pcb1.pcbdoc状态下,选择如下


/******************************************************************************************************************/
集成库intlib和分立元件库schlib,分立封装库pcblib的区别:
1.altium同时支持intlib,schlib,pcblib等
2 .intlib内部实际包含schlib和的pcblib的两个库
比如双击打开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时,会弹出一个展开库or安装库的对话框。选择展开,会发现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是由Miscellaneous Devices.Schlib和Miscellaneous Devices.PcbLib组成,如图

3.在library面板中将原件和封装都选中


4.侧边library处切换一下使显示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的原理图库元件,可拖到schdoc中
 
如果将Miscellaneous Devices.Schlib安装一下,可以发现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Component View)就是Miscellaneous Devices..Schlib, 



侧边library处切换一下使显示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的封装元件,可拖到pcbdoc中
(当然,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的原理图元件也可拖到pcbdoc中---拖进的实际是原理图元件默认绑定的封装模型)
    
如果将Miscellaneous Devices.Pcblib安装一下,Miscellaneous Devices.IntLib(Footprint View)就是Miscellaneous Devices.Pcblib, 


5.Intlib内的schlib内的元件默认绑定了封装模型,封装模型可以来自该intlib的pcblib文件或其他独立的pcblib文件(好像不可以来自另外一个intlib文件)。所以向schdoc添加intlib库里的原理图元件时就默认添加了一个封装模型。当然,如果默认的这个模型不是想要的,可以在schdoc里去更改此元件的封装属性,指定合适的封装.
6.一个分立schlib里的元件也可以指定默认的封装模型,这点和intlib差不多。我觉得和intlib最大的不同是:intlib还可以充当pcblib。
7.新建集成库的方法

一.新建集成库工程,并保存。默认是Integrated_Library1.LibPkg

二.向工程中添加schlib,pcblib,并保存

之后变成

三.
在pcblib里添加各个封装
在schlib里添加各个元件,并为每个元件指定封装
四.编译生成集成库文件intlib,如下图。会在工程所在目录生成一个目录Project Outputs for Integrated_Library1,内含Integrated_Library1.IntLib,就是我们所要的。且自动安装了。

五.每次改变schlib或pcblib时,都要重新编译一下。

六.元件引脚和封装引脚的对应:pin的Designator对应pad的Designator
比如在schlib里建立的元件Component1有3个pin,3个pin的Designator属性值分别是1 2 3
则在pcblib里给它建立的封装要有3个pad,3个pad的Designator属性值也要对应是1 2 3

七.元件的一些属性:
比如在schliib里设置一个元件属性如下

default designator 一般设为U?,R?,Q?等,以便自动编号
comment一般设为元件的型号
symbol reference 是元件在库中显示的名字
这样设置后,将其拖到schdoc里,会显示为如下形式

/******************************************************************************************************************/
1inch=1000mil=25.4mm
常用元件及封装,the follows refer to http://wenku.baidu.com/view/17f173260722192e4536f6ed.html

1.
标准电阻:RES1、RES2;

     封装:AXIAL-0.3到AXIAL-1.0     (0.3表示0.3inch=300mil)

  两端口可变电阻:RES3、RES4;

    封装:AXIAL-0.3到AXIAL-1.0

  三端口可变电阻:RESISTOR TAPPED,POT1,POT2;

      封装:VR1-VR5

贴片封装

封装尺寸与功率有关 通常来说

02011/20W

04021/16W

06031/10W

08051/8W

12061/4W

电容电阻外形尺寸与封装的对应关系是:

0402=1.0mmx0.5mm(40milx20mil)

0603=1.6x0.8

0805=2.0x1.2

1206=3.2x1.6

1210=3.2x2.5

1812=4.5x3.2

2225=5.6x6.5

2.电容:CAP(无极性电容)、ELECTRO1或ELECTRO2或cap pol(极性电容)、可变电容CAPVAR

  封装:无极性电容为RAD-0.1到RAD-0.4,(0.1指100mil)

              有极性电容为RB.2/.4到RB.5/1.0或polar(“.2”为焊盘间距为200mil,“.4”为电容圆筒的外径

3.
二极管:DIODE(普通二极管)、DIODE SCHOTTKY(肖特基二极管)、DUIDE TUNNEL(隧道二极管)DIODE VARCTOR(变容二极管)ZENER1~3(稳压二极管)

封装:DIODE0.4和DIODE 0.7;(0.4指400mil,注意做PCB时别忘了将封装DIODE的端口改为A、K)

发光二极管:LED;封装可用电容的封装。(RAD0.1-0.4)

4.三极管:NPN,NPN1和PNP,PNP1;

引脚封装:TO18、TO92A(普通三极管)

              TO220H(大功率三极管)

               TO3(大功率达林顿管)

以上的封装为三角形结构。

T0-226为直线形,我们常用的9013、9014管脚排列是直线型的,所以一般三极管都采用TO-126啦!

5、效应管:JFETN(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JFETP(P沟道结型场效应管)MOSFETN(N沟道增强型管)MOSFETP(P沟道增强型管)引脚封装形式与三极管同。

6、电感:INDUCTOR、INDUCTOR1、INDUCTOR2(普通电感)

        INDUCTOR VAR、INDUCTOR3、INDUCTOR4(可变电感)

8.整流桥原理图中常用的名称为BRIDGE1和BRIDGE2,

引脚封装形式为D系列,如D-37,D-38,D-44, D-46,D-70,D-71,等。

9.单排多针插座原理图中常用的名称为CON系列,从CON1到CON60,

引脚封装形式为SIP系列,从SIP-2到SIP-20。焊盘间距100mil=2.54mm

10.双列直插元件原理图中常用的名称为根据功能的不同而不同,

引脚封装形式DIP系列,如40管脚的单片机封装为DIP40。焊盘间距100mil=2.54mm,两排间距离300mil.

11.串并口类原理图中常用的名称为DB系列,

引脚封装形式为DB和MD系列。

12、石英晶体振荡器:CRYSTAL;

封装:XTAL1,晶体管、FET、UJT TO-xxx(TO-3,TO-5)

13、电源稳压块有78和79系列;

78系列如7805,7812,7820等

79系列有7905,7912,7920等

常见的封装属性有to126h和to126v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晶体管与可变电阻,它们的包装才是最令人头痛的,同样的包装,其管脚可不一定一样。
例如,对于TO-92B之类的包装,通常是1脚为E(发射极),而2脚有可能是 B极(基极),也可能是C(集电极);同样的,3脚有可能是C,也有可能是B,具体是那个,只有拿到了元件才能确定。因此,电路软件不敢硬性定义焊盘名称(管脚名称),同样的,场效应管,MOS管也可以用跟晶体管一样的封装,它可以通用于三个引脚的元件。 Q1-B,在PCB里,加载这种网络表的时候,就会找不到节点(对不上)。
在可变电阻上也同样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在原理图中,可变电阻的管脚分别为1、W、及2,所产生的网络表,就是1、2和W,在PCB电路板中,焊盘就是1,2,3。当电路中有这两种元件时,就要修改PCB与SCH之间的差异最快的方法是在产生网络表后,直接在网络表中,将晶体管管脚改为1,2,3;将可变电阻的改成与电路板元件外形一样的1,2,3即可。


参考 上图数据库<<快速精通Altium Designer 6电路图和PCB设计>>袁鹏平





*************
refer to  http://bbs.ednchina.com/BLOG_ARTICLE_214937.HTM


可以直观看出:

SOP 、SO、 SOIC 三者 管脚大小和间距是一样的,只是整体外形大小不同

TSSOP和SSOP管脚大小和间距相同,管脚间距明显比SOP系列的要小(密一些)


这篇关于换底板1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630566

相关文章

硬件开发笔记(十八):核心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介绍说明:板对板连接器

若该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 本文章博客地址:https://hpzwl.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39663096 长沙红胖子Qt(长沙创微智科)博文大全:开发技术集合(包含Qt实用技术、树莓派、三维、OpenCV、OpenGL、ffmpeg、OSG、单片机、软硬结合等等)持续更新中… 硬件相关开发 上一篇:《硬件开发笔记(十七):RK356

硬件开发笔记(十七):RK3568底板电路串口、485、usb原理图详解

若该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 本文章博客地址:https://hpzwl.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39589308 红胖子网络科技博文大全:开发技术集合(包含Qt实用技术、树莓派、三维、OpenCV、OpenGL、ffmpeg、OSG、单片机、软硬结合等等)持续更新中… 硬件相关开发 上一篇:《硬件开发笔记(十六):RK3568底板电路mipi摄

echarts地图叠加百度地图底板实现数据可视化

这里写自定义目录标题 echarts地图叠加百度地图实现数据可视化 echarts地图叠加百度地图实现数据可视化 实现数据可视化时,个别情况下需要在地图上实现数据的可视化,echarts加载geojson数据可以实现以地图形式展示数据,例如分层设色或者鼠标hover展示指标值,但如果要将echarts地图和真实的地图底板叠加官方就没有相关的示例了。这里的讲的echarts地图与百

1.2 HD-GR-1底板

\qquad HD-GR-1底板的设计目标是为HD-GR接收机提供可重开发、重配置的硬件逻辑,以及可定制的嵌入式软核。它的标准配置包括一个功能强大的FPGA芯片Altera Cyclone IV(具有22,320个逻辑单元)、一个8-MByte SDRAM、一个64-Mbit串行配置存储设备。为了能够不间断地维持时间信息,HD-GR-1底板还配置了一个RTC。 \qquad 此外,底板包括一

基于TI达芬奇系列TMS320DM8148浮点DSP C674x + ARM Cortex-A8的底板B2B连接器、电源接口和开关

由广州创龙设计的SOM-TL8148和SOM-TL8127核心板是Pin To Pin兼容,两款核心板公用同一块底板。DM8148与DM8127相比,DM8148有SATA接口,DM8127没有SATA接口;而DM8127有CSI2接口,DM8148没有。具体请查看两款芯片的Datasheet和核心板规格书。 底板B2B连接器 开发板使用底板+核心板设计模式,通过5个80pin、0.5mm间距

创龙基于TI OMAP-L138定点/浮点DSP C674x底板B2B连接器、RTC座

TL138/1808/6748-EasyEVM是广州创龙基于SOM-TL138/SOM-TL1808/SOM-TL6748核心板开发的一款开发板。由于SOM-TL138/SOM-TL1808/SOM-TL6748核心板管脚兼容,所以此三个核心板共用同一个底板。开发板采用核心板+底板的设计方式,尺寸为100mm*100mm,它主要帮助开发者快速评估核心板的基本性能。 核心板采用高密度6层板沉金无铅

创龙基于TI AM437x ARM Cortex-A9 CPU性价比高开发板拓展IO信号、底板B2B连接器

TL437x-EVM是广州创龙基于SOM-TL437x核心板研发的一款TI ARM Cortex-A9开发板,采用核心板+底板方式,尺寸为180mm*130mm,核心板采用4*60pin B2B工业级连接器,稳定、可靠、便捷,可以帮助客户快速评估核心板性能。  SOM-TL437x核心板采用高密度沉金无铅工艺8层板设计,尺寸为58mm*35mm,采用美国德州仪器最新Cortex-A9 CPU A

TMS320DM8168浮点DSP C674x + ARM Cortex-A8开发板底板B2B连接器、RTC座

TL8168-EVM是广州创龙基于SOM-TL8168核心板研发的一款TI ARM Cortex-A8 + DSP C674x双核开发板,采用核心板+底板方式,尺寸为240mm*184mm,核心板采用工业级B2B连接器,稳定、可靠、便捷,可以帮助客户快速评估核心板性能。 SOM-TL8168核心板采用高密度沉金无铅工艺10层板设计,尺寸为86mm*60mm,采用原装进口美国德州仪器ARM Cor

创龙TMS320DM8168浮点DSP C674x + ARM Cortex-A8底板B2B连接器、RTC座

TL8168-EasyEVM是广州创龙基于SOM-TL8168核心板研发的一款TI ARM Cortex-A8 + DSP C674x双核开发板,采用核心板+底板方式,尺寸为240mm*124.5mm,核心板采用工业级B2B连接器,稳定、可靠、便捷,可以帮助客户快速评估核心板性能。 SOM-TL8168核心板采用高密度沉金无铅工艺10层板设计,尺寸为86mm*60mm,采用原装进口美国德州仪器A

创龙TI KeyStone C66x多核定点/浮点DSP TMS320C665x 的底板B2B连接器、SRIO接口

广州创龙结合TI KeyStone系列多核架构TMS320C665x及Xilinx Artix-7系列FPGA设计的TL665xF-EasyEVM开发板是一款DSP+FPGA高速大数据采集处理平台,其底板采用沉金无铅工艺的6层板设计,适用于高端图像处理、软件无线电、雷达声纳、高端数控系统、机器视觉等高速数据处理领域。核心板在内部通过uPP、EMIF16、SRIO通信接口将DSP与FPGA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