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laydate 周_心智化我思(七)会谈技巧中 | 周励志,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题记
MBT对于移情的处理,并非一般对于移情关系的诠释,目标并不在提供洞识,而是将案主所经验到的视为真实、准确和切合当下情境的情绪,也是受到过去影响的一种新经验,
因此鼓励案主心智化(mentalizing)当下的双方关系,让案主练习将注意力摆在治疗者的心思上;用来对照案主对自己的观点与案主以为的别人对案主的观点。
*转载☞[台湾周励志老师]系列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文章原载于: facebook: 谁是科学家,艺术家,宗教家?
微博:@周励志来了

心理学,说到底是一门教人好好过活的学问.
—— 周励志
心理学者/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 ... 点击☞[周励志来了]

1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MBT治疗师一直把心思放在自己与案主的内在心智状态上,会不断如下地自问:
一、现在发生什么事?
二、案主何以现在这么说?
三、案主何以这么做?
四、我现在怎会有这种感受?
五、最近在治疗中发生何事所以导致现在这种状态?
而且要试着将自己的思考化为会谈技巧,以促进案主的自我探索,例如:
一、什么因素让您这么做?
二、您认为他怎会这么想?
三、或许您感到我误会了你?
四、您想他何以会这么对待你?
在会谈中,MBT治疗师总是努力了解正在谈论中的特定状况;在个别治疗中除了当下双方的互动外,也可能是来自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在团体治疗中,则可以是在此时此地所展现出的情境,例如,对新成员的勇于自我揭露的观感等。每次都深入单一事件,以免表浅地谈论许多事情。
当话题胶着、紧张、或陷入沉默时,治疗师的责任在于将谈话暂停下来,然后倒带过程,特别着重在探索人际互动上,必要时一再重复,强调细节,直到彼此都明白表面对话后面,谈话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思。
会谈的基本目的,就是要不断刺激、开启会谈双方的心智化功能。过程中,首先要仔细倾听案主的陈述,在其中,治疗师同理可以认可的地方;所谓认可则是一种以情感为基础(affectivelybased)的介入方式,其关键在于要能与案主的内在情绪状态相遇和(contingency);
这种遇合响应(contingency responsiveness)能够增进双方的合作度,也可以降低情绪的唤醒度,案主的情绪状态就可以维持在可以被管理的范围内。
在会谈开始后的十至十五分钟左右,治疗师通常就可找到一个可以切入的焦点或事件,治疗师紧接就要详细了解细节,而且更要澄清与当下有关的彼此的情感状态,像是用「今天当我们谈到这些…,您的观点和感受如何?」来帮助案主启动心智化功能,也不断探究彼此思考与感受的流程,发展成熟的心智化功能;
让原本存放在杏仁核(Amygdala)、内隐记忆系统的早年情感经验得以被提取出来到海马回(Hippocampus)、外显记忆系统中,不断仔细回顾、探询,以让双方掌握即刻情感交换的历程。
2
MBT对于移情的处理,并非一般对于移情关系的诠释,目标并不在提供洞识,而是将案主所经验到的视为真实、准确和切合当下情境的情绪,也是受到过去影响的一种新经验,因此鼓励案主心智化(mentalizing)当下的双方关系,让案主练习将注意力摆在治疗者的心思上;用来对照案主对自己的观点与案主以为的别人对案主的观点。
或可将移情心智化分为六个步骤(Bateman, 2013; Bateman & Fonagy, 2016):
一、认可案主的移情感受,但要强调对当下经验的认可,而非来自过去的影响;
二、详细探索引发移情感受的事件细节;治疗师透过明显地大声思考(thinkingaloud)的方式来详查,同时也请案主试达到这个结论。过程中,态度必须真诚且充满真正的好奇,而且不能让案主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扭曲的、或不正确的;
三、接受移情反应中源自治疗师付诸行动(enactment)的成分,也就是说,治疗师确被卷入移情中,或多或少依照案主对治疗师的觉知来行动。
案主的经验绝大部分是奠基于现实的,虽然关联不见得显而易见,若将移情完全归因于案主或者比较容易,但却完全帮不上忙,反倒否定、不认可案主的经验。
治疗师要坦承,有部分自己的付诸行动也是出于费解释自主行动,而不能将之视为案主的扭曲所致。治疗师惟有透过展现,接受非自主行动而不去否定背后动机的态度,才有可能去探索移情的意涵。
四、与案主协同合作以达成替代观点,治疗师必须想象坐在案主旁边,而不是面对面,用意在共同注视彼此的思考和感受;能够的话,双方都采取探询的立场(inquisitive stance);
五、由治疗师摘要整理替代观点,以让案主更清楚地明白所共同达成的一种见解;
六、细心监测案主和自己对替代观点的反应,必要时再继续处理后续的反应。
3
对移情的处理或心智化关系,惟有在心智化的脉络下才有意义,目标在于创造出对关系本身一种更为复杂的理解,不同于原本的角度,也探讨其与案主生活的关联性。
对于反移情的处理,也就是心智化反关系(Mentalizing the counter-relationship),与心智化关系正相对;可说是治疗交互式关系的另一个面相,正好用来展现一个心思如何影响另一个心思,互动过程成为关切与详细审思的主题。
举例来说,治疗师对于一位反社会人格案主的害怕,多少将会干扰到治疗的开展,当然这种害怕也可能浮现在案主其他种种关系之中;对于这种感受,治疗师就得找出一种方法让案主明白,同时也能够接受与辨识,且认定是值得探讨的。
实际的作为,Bateman和Fonagy(2016)建议透过下列步骤:
一、治疗师自己要先搞清楚自己有何感受?及这些感受与双方互动有何相关?
二、治疗师在说明自己的感受前,得先预判对于自己当下状态的平铺直述会让案主产生什么反应?
三、在对话过程中,治疗师要辨识自己所正经验到的,加以标记(mark),最后,也要监测案主对治疗师陈述的反应。
让心理学走近, 走进我们的生活;
用心理学, 为你, 为我, 为TA, 加一点温暖的力量!
往期相关:
心智化我思(七)会谈技巧<上> | 周励志
心智化我思(六)治疗策略 | 周励志
心智化我思(五)心智化的四个层面 | 周励志
俄罗斯娃娃的联想―浅谈成年期发展 | 周励志
心智化我思(四)心理治疗中的三种沟通系统<下>| 周励志
心智化我思(四)心理治疗中的三种沟通系统<中>| 周励志
心智化我思(四)心理治疗中的三种沟通系统<上>| 周励志
【依附风格之临床呈现 】 | 周励志
靠一张嘴!——情感调节与记忆重塑(下) | 周励志
靠一张嘴巴!――情感调节与记忆重塑(上) | 周励志
【开发你的情感自愈力】 | 周励志
心智化之我思 我是自己的主人<下> | 周励志
心智化之我思 我是自己的主人<上> | 周励志
心智化之我思 起源与重要性 | 周励志
心智化之我思 | 周励志
华昱心理
微信:huayu_xl2

— 慢慢相识,来日方长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这篇关于laydate 周_心智化我思(七)会谈技巧中 | 周励志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