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实实学WCF] 第四篇 初探通信--ChannelFactory

2023-12-21 09:10

本文主要是介绍[老老实实学WCF] 第四篇 初探通信--ChannelFactory,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老老实实学WCF

第四篇 初探通信--ChannelFactory

 

通过前几篇的学习,我们简单了解了WCF的服务端-客户端模型,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WCF通信程序,并且可以把我们的服务寄宿在IIS中了。我们不禁感叹WCF模型的简单,寥寥数行代码和配置,就可以把通信建立起来。然而,仔细品味一下,这里面仍有许多疑点:服务器是如何建起服务的?我们在客户端调用一个操作后发生了什么?元数据到底是什么东西?等等。我们现在对WCF的理解应该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就会觉得有许多这样的谜团了。

 

虽然我们生活在WCF为我们构建的美好的应用层空间中,但是对于任何一项技术,我们都应力求做到知其所以然,对于底层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上层应用,因此在刚开始学习入门的时候,慢一点、细一点,我觉得是很有好处的。

 

言归正传,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一件最基本的事情,客户端和服务器是要进行通信的。那么这个通信是如何发生的呢?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从实际操作上看,我们在服务端定义好协定和实现,配置好公开的终结点,打开元数据交换,在客户端添加服务引用,然后就直接new出来一个叫做XXXClient 的对象,这个对象拥有服务协定里的所有方法,直接调用就可以了。仔细想想?天哪,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服务端定义协定和实现并公开终结点,这看上去没什么问题,虽然我们对底层的实现不了解,但总归是合乎逻辑的,而客户端怎么就通过一个添加服务引用就搞定一切了呢?似乎秘密在这个添加的服务引用中。

 

打开第二篇中我们建立的客户端(如果你为第三篇的IIS服务建立了客户端,打开这个也行,我用的就是这个),看看服务引用里面有什么。

1. 服务引用初探

在解决方案浏览器中点击上方的"显示所有文件"按钮,然后展开服务引用。

这么一大堆,有一些xsd文件我们可能知道是框架描述的文档,那wsdl什么的是什么,还有disco(迪斯科?)是什么,一头雾水。

其中有一个cs文件,这个想必我们应该看得懂,打开来看看

//------------------------------------------------------------------------------
// <auto-generated>
//     此代码由工具生成。
//     运行时版本:4.0.30319.261
//
//     对此文件的更改可能会导致不正确的行为,并且如果
//     重新生成代码,这些更改将会丢失。
// </auto-generated>
//------------------------------------------------------------------------------
namespace ConsoleClient.LearnWCF {
[System.CodeDom.Compiler.GeneratedCodeAttribute("System.ServiceModel", "4.0.0.0")]
[System.ServiceModel.ServiceContractAttribute(ConfigurationName="LearnWCF.IHelloWCF")]
public interface IHelloWCF {
[System.ServiceModel.OperationContractAttribute(Action="http://tempuri.org/IHelloWCF/HelloWCF", ReplyAction="http://tempuri.org/IHelloWCF/HelloWCFResponse")]
string HelloWCF();
}
[System.CodeDom.Compiler.GeneratedCodeAttribute("System.ServiceModel", "4.0.0.0")]
public interface IHelloWCFChannel : ConsoleClient.LearnWCF.IHelloWCF, System.ServiceModel.IClientChannel {
}
[System.Diagnostics.DebuggerStepThroughAttribute()]
[System.CodeDom.Compiler.

这篇关于[老老实实学WCF] 第四篇 初探通信--ChannelFactory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519396

相关文章

系统架构师考试学习笔记第三篇——架构设计高级知识(20)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本章知识考点:         第20课时主要学习通信系统架构设计的理论和工作中的实践。根据新版考试大纲,本课时知识点会涉及案例分析题(25分),而在历年考试中,案例题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并不多,虽在综合知识选择题目中经常考查,但分值也不高。本课时内容侧重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按照以往的出题规律,通信系统架构设计基础知识点多来源于教材内的基础网络设备、网络架构和教材外最新时事热点技术。本课时知识

【STM32】SPI通信-软件与硬件读写SPI

SPI通信-软件与硬件读写SPI 软件SPI一、SPI通信协议1、SPI通信2、硬件电路3、移位示意图4、SPI时序基本单元(1)开始通信和结束通信(2)模式0---用的最多(3)模式1(4)模式2(5)模式3 5、SPI时序(1)写使能(2)指定地址写(3)指定地址读 二、W25Q64模块介绍1、W25Q64简介2、硬件电路3、W25Q64框图4、Flash操作注意事项软件SPI读写W2

vue2 组件通信

props + emits props:用于接收父组件传递给子组件的数据。可以定义期望从父组件接收的数据结构和类型。‘子组件不可更改该数据’emits:用于定义组件可以向父组件发出的事件。这允许父组件监听子组件的事件并作出响应。(比如数据更新) props检查属性 属性名类型描述默认值typeFunction指定 prop 应该是什么类型,如 String, Number, Boolean,

linux中使用rust语言在不同进程之间通信

第一种:使用mmap映射相同文件 fn main() {let pid = std::process::id();println!(

C++编程:ZeroMQ进程间(订阅-发布)通信配置优化

文章目录 0. 概述1. 发布者同步发送(pub)与订阅者异步接收(sub)示例代码可能的副作用: 2. 适度增加缓存和队列示例代码副作用: 3. 动态的IPC通道管理示例代码副作用: 4. 接收消息的超时设置示例代码副作用: 5. 增加I/O线程数量示例代码副作用: 6. 异步消息发送(使用`dontwait`标志)示例代码副作用: 7. 其他可以考虑的优化项7.1 立即发送(ZMQ_IM

VB和51单片机串口通信讲解(只针对VB部分)

标记:该篇文章全部搬自如下网址:http://www.crystalradio.cn/thread-321839-1-1.html,谢谢啦            里面关于中文接收的部分,大家可以好好学习下,题主也在研究中................... Commport;设置或返回串口号。 SettingS:以字符串的形式设置或返回串口通信参数。 Portopen:设置或返回串口

深入理解TCP通信

这大概是自己博客上面第三次写TCP通信demo了,总是写同样的内容也不太好啊,不过每一次都比前一次进步一点。这次主要使用了VIM编辑工具、gdb调试、wireshirk、netstat查看网络状态。 参考《C++服务器视频教程》、《Unix网络编程》 一、VIM常用命令 vim server.cpp #打开一个文件:w 写入文件:wq 保存并退出:q! 不保存退出显示行号

电子电气架构---私有总线通信和诊断规则

电子电气架构—私有总线通信和诊断规则 我是穿拖鞋的汉子,魔都中坚持长期主义的汽车电子工程师。 老规矩,分享一段喜欢的文字,避免自己成为高知识低文化的工程师: 屏蔽力是信息过载时代一个人的特殊竞争力,任何消耗你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对。非必要不费力证明自己,无利益不试图说服别人,是精神上的节能减排。 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你都要试着安静下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让内心的烦躁、

Java注解初探

什么是注解 注解(Annotation)是从JDK5开始引入的一个概念,其实就是代码里的一种特殊标记。这些标记可以在编译,类加载,运行时被读取,并执行相应的处理。通过注解开发人员可以在不改变原有代码和逻辑的情况下在源代码中嵌入补充信息。有了注解,就可以减少配置文件,现在越来越多的框架已经大量使用注解,而减少了XML配置文件的使用,尤其是Spring,已经将注解玩到了极致。 注解与XML配置各有

DoIP-ISO 13400-1 道路车辆-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诊断通信(DoIP)-第 1 部分:一般信息和用例定义 (1/2)

如下内容基于2011版本的 ISO 13400开展,内容较多,拆分为2篇,此篇为 1/2。 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标准机构联合体(ISO 成员机构)。国际标准的制备工作通常通过 ISO 技术委员会进行。每个相关成员机构都有权在已建立的技术委员会中代表其利益。与 ISO 保持联系的国际组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参与这项工作。ISO 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所有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