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设计模式之七大设计原则《接口隔离原则》,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接口隔离原则的定义
在讲接口隔离原则之前,先明确一下我们的主角——接口。接口分为两种:
❑实例接口(Object Interface),在Java中声明一个类,然后用new关键字产生一个实例,它是对一个类型的事物的描述,这是一种接口。比如你定义Person这个类,然后使用Person zhangSan=new Person()产生了一个实例,这个实例要遵从的标准就是Person这个类,Person类就是zhangSan的接口。疑惑?看不懂?不要紧,那是因为让Java语言浸染的时间太长了,只要知道从这个角度来看,Java中的类也是一种接口。
❑类接口(Class Interface),Java中经常使用的interface关键字定义的接口。
主角已经定义清楚了,那什么是隔离呢?它有两种定义,如下所示:
❑Clients should not be forced to depend upon interfaces that they don't use.(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
❑The dependency of one class to another one should depend on the smallest possible interface.(类间的依赖关系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新事物的定义一般都比较难理解,晦涩难懂是正常的。我们把这两个定义剖析一下,先说第一种定义:“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那依赖什么?依赖它需要的接口,客户端需要什么接口就提供什么接口,把不需要的接口剔除掉,那就需要对接口进行细化,保证其纯洁性;再看第二种定义:“类间的依赖关系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它要求是最小的接口,也是要求接口细化,接口纯洁,与第一个定义如出一辙,只是一个事物的两种不同描述。
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定义概括为一句话:建立单一接口,不要建立臃肿庞大的接口。再通俗一点讲:接口尽量细化,同时接口中的方法尽量少。看到这里大家有可能要疑惑了,这与单一职责原则不是相同的吗?错,接口隔离原则与单一职责的审视角度是不相同的,单一职责要求的是类和接口职责单一,注重的是职责,这是业务逻辑上的划分,而接口隔离原则要求接口的方法尽量少。例如一个接口的职责可能包含10个方法,这10个方法都放在一个接口中,并且提供给多个模块访问,各个模块按照规定的权限来访问,在系统外通过文档约束“不使用的方法不要访问”,按照单一职责原则是允许的,按照接口隔离原则是不允许的,因为它要求“尽量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专门的接口指什么?就是指提供给每个模块的都应该是单一接口,提供给几个模块就应该有几个接口,而不是建立一个庞大的臃肿的接口,容纳所有的客户端访问。
2、接下来我们开一下具体案例:
类 A 通过接口 Interface1 依赖类 B,类 C 通过接口 Interface1 依赖类 D,如果接口 Interface1 对于类 A 和类 C
来说不是最小接口,那么类 B 和类 D 必须去实现他们不需要的方法。
按隔离原则应当这样处理:将接口 Interface1 拆分为独立的几个接口(这里我们拆分成 3 个接口),类 A 和类 C 分别与他们需要的接口建立依赖关系。也就是采用接口隔离原则
应用实例
1) 类 A 通过接口 Interface1 依赖类 B,类 C 通过接口 Interface1 依赖类 D,请编写代码完成此应用实例。
2) 没有使用接口隔离原则代码
public class Segregation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 a = new A();
a.depend1(new B())
}
}
//接口
interface Interface1 {
void operation1();
void operation2();
void operation3();
void operation4();
void operation5();
}
class B implements Interface1 {
public void operation1() {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1");
}
public void operation2() {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2");
}
public void operation3() {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3");
}
public void operation4() {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4");
}
public void operation5() {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5");
}
}
class D implements Interface1 {
public void operation1() {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1");
}
public void operation2() {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2");
}
public void operation3() {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3");
}
public void operation4() {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4");
}
public void operation5() {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5");
}
}
class A { //A 类通过接口 Interface1 依赖(使用) B 类,但是只会用到 1,2,3 方法
public void depend1(Interface1 i) {
i.operation1();
}
public void depend2(Interface1 i) {
i.operation2();
}
public void depend3(Interface1 i) {
i.operation3();
}
}
class C { //C 类通过接口 Interface1 依赖(使用) D 类,但是只会用到 1,4,5 方法
public void depend1(Interface1 i) {
i.operation1();
}
public void depend4(Interface1 i) {
i.operation4();
}
public void depend5(Interface1 i) {
i.operation5();
}
}
3、应传统方法的问题和使用接口隔离原则改进
1) 类 A 通过接口 Interface1 依赖类 B,类 C 通过接口 Interface1 依赖类 D,如果接口 Interface1 对于类 A 和类 C来说不是最小接口,那么类 B 和类 D 必须去实现他们不需要的方法
2) 将接口 Interface1 拆分为独立的几个接口,类 A 和类 C 分别与他们需要的接口建立依赖关系。也就是采用接口隔离原则
3) 接口 Interface1 中出现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拆分为三个接口
public class Segregation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使用一把
A a = new A();
a.depend1(new B()); // A 类通过接口去依赖 B 类
a.depend2(new B());
a.depend3(new B());
C c = new C();
c.depend1(new D()); // C 类通过接口去依赖(使用)D 类
c.depend4(new D());
c.depend5(new D());
}
}
// 接口 1
interface Interface1 {
void operation1();
}
// 接口 2
interface Interface2 {
void operation2();
void operation3();
}
// 接口 3
interface Interface3 {
void operation4();
void operation5();
}
class B implements Interface1, Interface2 {
public void operation1() {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1");
}
public void operation2() {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2");
}
public void operation3() {
System.out.println("B 实现了 operation3");
}
}
class D implements Interface1, Interface3 {
public void operation1() {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1");
}
public void operation4() {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4");
}
public void operation5() {
System.out.println("D 实现了 operation5");
}
}
class A { // A 类通过接口 Interface1,Interface2 依赖(使用) B 类,但是只会用到 1,2,3 方法
public void depend1(Interface1 i) {
i.operation1();
}
public void depend2(Interface2 i) {
i.operation2();
}
public void depend3(Interface2 i) {
i.operation3();
}
}
class C { // C 类通过接口 Interface1,Interface3 依赖(使用) D 类,但是只会用到 1,4,5 方法
public void depend1(Interface1 i) {
i.operation1();
}
public void depend4(Interface3 i) {
i.operation4();
}
public void depend5(Interface3 i) {
i.operation5();
}
}
接口隔离原则是对接口进行规范约束,其包含以下4层含义:
1、接口要尽量小
这是接口隔离原则的核心定义,不出现臃肿的接口(Fat Interface),但是“小”是有限度的,首先就是不能
违反单一职责原则,什么意思呢?我们在单一职责原则中提到一个IPhone的例子,在这里,我们使用单一职
责原则把两个职责分解到两个接口中,类图如图4-3所示。
2、接口要高内聚、什么是高内聚?
高内聚就是提高接口、类、模块的处理能力,减少对外的交互。比如你告诉下属“到奥巴马的办公室偷一个
XXX文件”,然后听到下属用坚定的口吻回答你:“是,保证完成任务!”一个月后,你的下属还真的把XXX文
件放到你的办公桌上了,这种不讲任何条件、立刻完成任务的行为就是高内聚的表现。具体到接口隔离原
则就是,要求在接口中尽量少公布public方法,接口是对外的承诺,承诺越少对系统的开发越有利,变更
的风险也就越少,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成本。
3、定制服务
一个系统或系统内的模块之间必然会有耦合,有耦合就要有相互访问的接口(并不一定就是Java中定义的
Interface,也可能是一个类或单纯的数据交换),我们设计时就需要为各个访问者(即客户端)定制服务,
什么是定制服务?定制服务就是单独为一个个体提供优良的服务。我们在做系统设计时也需要考虑对系统之
间或模块之间的接口采用定制服务。采用定制服务就必然有一个要求:只提供访问者需要的方法,这是什么
意思?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我们开发了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其中有一个查询接口,方便管理员查询图
书,其类图如图4-4所示。
4、接口设计是有限度的
接口的设计粒度越小,系统越灵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灵活的同时也带来了结构的复杂化,开发难度
增加,可维护性降低,这不是一个项目或产品所期望看到的,所以接口设计一定要注意适度,这个“度”如何
来判断呢?根据经验和常识判断,没有一个固化或可测量的标准。
最佳实践
接口隔离原则是对接口的定义,同时也是对类的定义,接口和类尽量使用原子接口或原子类来组装。但是,
这个原子该怎么划分是设计模式中的一大难题,在实践中可以根据以下几个规则来衡量:
1、一个接口只服务于一个子模块或业务逻辑;
2、通过业务逻辑压缩接口中的public方法,接口时常去回顾,尽量让接口达到“满身筋骨肉”,而不是“肥嘟嘟”的一大堆方法;
3、已经被污染了的接口,尽量去修改,若变更的风险较大,则采用适配器模式进行转化处理;
4、了解环境,拒绝盲从。每个项目或产品都有特定的环境因素,别看到大师是这样做的你就照抄。千万别,环境不同,接口拆分的标准就不同。深入了解业务逻辑,最好的接口设计就出自你的手中!
接口隔离原则和其他设计原则一样,都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设计和筹划,但是它带来了设计的灵活性,让你可以在业务人员提出“无理”要求时轻松应付。贯彻使用接口隔离原则最好的方法就是一个接口一个方法,保证绝对符合接口隔离原则(有可能不符合单一职责原则),但你会采用吗?不会,除非你是疯子!那怎么才能正确地使用接口隔离原则呢?答案是根据经验和常识决定接口的粒度大小,接口粒度太小,导致接口数据剧增,开发人员呛死在接口的海洋里;接口粒度太大,灵活性降低,无法提供定制服务,给整体项目带来无法预料的风险。
怎么准确地实践接口隔离原则?实践、经验和领悟!
这篇关于设计模式之七大设计原则《接口隔离原则》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