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玉米深加工品行业分析:市场总体开工率60%以上,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也是加工程度最高的谷物。玉米深加工业的主要特点是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技术空间大、产业链较长、产品丰富、用途广泛。主要产品包括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酒精、酶制剂、有机酸、氨基酸等,以及饲料、玉米油等副产品。
目前,全国玉米深加工企业近200户,年玉米深加工能力约1.2亿吨,正常情况下玉米深加工量稳定在7,000万吨以上,行业总体开工率60%以上。并且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除了以玉米籽粒为原料进行工业生产以外,对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等其它部位也进行了深度开发,产品已延伸到新能源及生物基材料等领域,逐步形成玉米全植株利用、全产业链生产的发展新格局。
一、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现状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播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并且市场化程度也高,供需关系对价格影响明显,同时还与主粮品种小麦稻谷形成联动,因此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从玉米消费结构看,饲用消费占比60%以上,工业消费占比20%至30%,食用及其他消费占比约为6%至7%。
根据相关统计局,2022年受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影响,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减少381.1万亩,下降0.6%,达到6.46亿亩;玉米产量27720.3万吨,比上年增加465万吨,增长1.7%。市场多家机构预测国内玉米同比下调500-600万吨。
2022年东北地区的大豆生产者补贴继续向大豆倾斜,多地要求至少要比玉米生产者补贴每亩高出200元。2023年国家将会继续在东北地区实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以确保农民的种植收益,刺激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2021年生猪养殖规模快速恢复至高位,饲料消费增长明显,但由于大量替代品涌入挤占玉米市场份额,因此饲料生产增长的玉米消耗大量被替代品填补,因此估算年度饲料玉米消费与2020年持平,为19000万吨水平;而深加工方面由于原料快速上涨,产品竞争力下降,企业开机情况不佳,玉米消费预估略减,年度消费预估在8000万吨水平。
2021年中国玉米深加工量为6890万吨。由于玉米价格高、陈稻谷和陈小麦去库存以及玉米深加工产业生产规模的扩大,2022年玉米深加工达到7050万吨左右。整体看来,中国的玉米深加工行业仍受产业政策调整,企业短期经营面临挑战。
二、玉米深加工行业市场前景
玉米不仅是人们的口粮和“饲料之王”,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市场上需求玉米的企业主要有三类,分别是食品加工企业、饲料生产企业和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作为食品自然无需赘言,作为饲料原料玉米是最重要的能量饲料来源,而玉米深加工潜力更大,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养殖、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随着加工层次的不断加深,形成了玉米经济系统。
受环境资源约束,玉米增产乏力,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产能快速扩张,会大规模挤占饲用粮,持续推高玉米价格。为了确保口粮和饲用消费需求,我国发展粮食燃料乙醇一直本着“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特别是严格控制玉米用于工业酒精、燃料乙醇、涂料等非食物链生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要严格控制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
目前我国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从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逐渐转向甘蔗、木薯等经济作物和玉米秸秆、藤蔓、木屑、灌木枝等农林废弃物,逐渐摆脱对粮食的依赖。
放眼全球近60年来玉米生产都呈增长态势,全球玉米加工产业都面临转型升级阶段。首先是传统加工技术逐渐被低成本生物技术取代,其次是加工组织集中化、集团化。全球玉米加工产业链不断延长,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型封闭长产业链可以实现玉米资源多次被开发利用,美国玉米深加工产品已经发展到四千余种,并且应用领域更宽。预计至2025年全球玉米深加工量将会达到7000万吨左右。
国内基本形成5大玉米加工产业集群,淀粉及变性淀粉产业集群和淀粉糖以及多元醇产业集群都主要在山东、河北以及东北,化工醇、多元醇产业集群在山东、吉林和安徽,燃料乙醇产业集群在黑龙江、吉林、安徽和河南,氨基酸产业集群在山东、东北和西北。放眼全国玉米深加工产品结构都有突破性进展,正在从初加工到再加工到精加工前进。
我国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核心关注问题均为“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玉米深加工行业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中间环节,给农民带来的大量的玉米销售渠道,从很大程度上缓解或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因此,玉米深加工行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实现了通过工业带动农业发展的作用。我国深加工玉来消费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
这篇关于玉米深加工品行业分析:市场总体开工率60%以上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