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我看phD,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摘要: 前段时间看了一下这些关于 PhD 的负面信息: 一个专门反对读 PhD 的 BLOG 叫“100 Reasons NOT to Go to Graduate School”(下文简称“100个理由”) 哈佛大学教授 William James 的“The ...
前段时间看了一下这些关于 PhD 的负面信息:
- 一个专门反对读 PhD 的 BLOG 叫“100 Reasons NOT to Go to Graduate School”(下文简称“100个理由”)
- 哈佛大学教授 William James 的“The PhD Octopus”(写于 1903 年)
- 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系博士 Philip Guo 写的书“The Ph.D. Grind”(描述他的 PhD 生涯)
- 专门讽刺 PhD 生活的系列漫画“PhD Comics”(PhD Movie 拍得很烂,不要看!)
它们都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PhD 到底还值不值得读?作为一个读了十多年 PhD,周转了三个大学(清华,Cornell, Indiana),仍然没有毕业的人,我想提出一点我的独家见解,并且对他们其中的某些内容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启发。
1. 我是什么?
在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前,我想先说明的问题是,我对此有资格发言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我已经比一般人看透了很多的东西,所以对此我不需要再谦虚。
很多人发现我还没有毕业的时候,想到的的首要问题是:“王垠,你在干什么?为什么还没有拿到 PhD?怎么一篇 paper 都没有发表?”有时候看到以前的同学都当了教授,或者成为了某公司的总工程师,我也问我自己这个问题,我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我也曾经被各种虚浮的标准所困惑,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在走向何方。可是当我发现自己能在两个星期之内不看书不看论文,独立得出并且“消灭”某些“深奥”的领域20多年的所有研究成果的时候;当我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猜出”并且实现整本整本的经典专业著作的内容的时候;当我在十几分钟之内浏览完某些偶像级人物的博士论文,并且知道它们其实什么也没说的时候;当我轻而易举的看透某些顶尖专家耍的小把戏,发现他们其实看不到事物本质,只会制造吓人的术语的时候;当我不再对“逻辑”或者“类型”之类的术语感冒,看到一个新的“逻辑”或者“类型系统”就知道它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时候;当我发现自己的导师已经跟不上我的思维,并且试图拿他自己都不明白的术语来“镇压”我的时候;当我在12个星期的实习期间,从无到有的设计和实现了 Google 一个小组的资深程序员需要好几年才能完成的项目的时候;当我发现很多人的论文深度还不如我的 blog 的时候;当我一眼就看出某些世界级大公司设计的“新语言”其实完全是扯淡的时候;当我不再崇拜任何偶像,不再拿图灵奖或者别的什么奖当回事的时候;当我认识到 Church,Kleene,图灵,冯诺依曼,维根斯坦,Frege,Russell, Godel 的思想的本质,并且开始思索它们的局限性的时候,…… 我明白了自己是什么。我就是我,一个自由而强大的灵魂,他在与世界的虚假标准的战斗中胜出。他已经不再需要博士学位,因为博士的头衔其实已经不再能衡量他。这个虚浮的世界,不再有资格给他贴上任何标签。短短十年的时间,能到达这样的境界,还真的很值。
William James 在他的 The PhD Octopus 里提到,读 PhD 的有两种人:1.非常聪明,以至于其实不需要 PhD 的人。2.一般聪明,所以需要“PhD”来给自己一个标签的人。我是哪一种人呢?我的情况其实比较特殊。简言之,在 IQ 方面我属于第一种人,但是在 EQ 方面我比较弱,所以一直被这个世界以它的各种肤浅的标准衡量着,蒙蔽着,以至于以为自己是第二种人。可惜的是,我的世界,现在我已经不会再被你欺骗了,不用再企图蒙蔽我。
我一直不确信自己是否应该作出这样判断,一直怀疑自己是否错了,是否太自傲。我试图保持谦虚,却往往因为这种谦虚被人误解,以至于怀疑我的能力,以至于让没有资格评价我的人和规则来左右我,以至于让半壶水响叮当的人在我面前炫耀。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是诚实更加重要,谦虚过了头就变成了虚伪。我必须对自己诚实,展现真正的自我,不再把别人对我的看法当回事。
有人也许误解了我,认为我一味鄙视自己待过的学校和公司。而其实我并不会因为别人学识不行就鄙视他们,正好相反,我对他们相当友好。我鄙视的其实是狐假虎威的精英主义分子。越是因为自己出身名校或者效力业界巨头就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人,越是容易被我鄙视。把名校和大公司的名字挂在嘴边,说明他们其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个人价值,所以被我瞧不起也理所当然喽。我也很讨厌卖弄术语的人。使用偏僻的术语,往往说明他们并不理解这些术语的内涵。真正理解这些术语的人,往往会直接使用它们的内涵,而不是它们的名字。
2. PhD 是否仍然有价值
好了,说出了心里话。现在让我来谈谈很多学生关心的问题:PhD 是否仍然值得去读。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我并不觉得本文开头列出的对 PhD 的负面评价,是完全客观公正的。虽然它们的某些看法是正确的,但是里面也含有一些片面的,目光短浅的东西。
简言之,我对此的答案是:读 PhD 这个过程仍然可能有价值,但是 PhD 的头衔,其实没有什么价值。下面我来详细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首先,为什么读 PhD 这个过程仍然可能有价值?那是因为你能利用它来学到精华的知识。注意,我说的只是“可能”,而不是“肯定”有价值,因为有很多因素决定了 PhD 的学习是否有价值。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是,本科的教育不会教给你深入的知识,因为几乎所有大学(包括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都是填鸭式的。本科生心里想的,只不过是通过考试,提高 GPA,所以他们一般只能学到皮毛。硕士,不过是本科的一点点延伸而已。读硕士的人往往急功近利,只是为了找到一份稍微好点的工作。只有 PhD 学生由于有专门的导师指导,而且需要好几年才能毕业,所以在客观上他们有可能静下心来学会真正的东西。
可是一个有价值的 PhD 阶段,却是来之不易的。有非常多的因素决定你是否学到真东西:
- 一个有真知,而且愿意分享真知的导师。事实上,除非你是神童,你只有直接从人那里才会学会真知,而不是从书籍或者论文。最深刻的知识,往往不是通过书籍或者论文传播的,而是通过人直接口授。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人类的自私。刚入行的学生往往会高估本领域的“顶尖专家”们的学识和品德,以为看了牛人写的“经典著作”就可以得到真知。可是其实呢,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他们往往不会把最核心的直觉和想法写进书籍和论文里,而只是把一堆复杂的符号,公式,定理,证明写进去,让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种现象在数学,逻辑,和计算机科学里面尤为常见。打个比方,这就像写了程序之后不把源程序给你,而只是编译后的二进制代码。得到这种“二进制知识”的人,永远也不会看透这些复杂的符号背后其实有着非常简单的想法。数学和逻辑的书很难看懂,就是这个原因。拥有真知的人,却不一定在牛校,所以你需要放宽视野。我在 Cornell 的时候很郁闷,因为教授们往往写一黑板公式,却没有透露一点点直觉和想法。有一天当一个教授写满了两黑板的证明之后我问他:“你证明了这个定理的正确性,可是我想知道这个定理本身是怎么想出来的。”他说:“你问这种问题有什么意义吗?我告诉你它是正确的,那就够了。只有非常聪明的人,花很多精力才能想得出来这样的定理。”后来到了 IU,却发现有个教授上课时轻松的道出了这个定理的由来。然后我才发现,原来那个 Cornell 的教授其实只是照本宣科,还咋呼人。
- 自己的努力。那么什么样的人会向你分享所有最精辟的思想呢?没有人。自古以来,所有的武林高手都会对自己的门徒留一手。而高深的学者与武林高手的作风其实惊人的相似,就连我最尊敬的 Dan Friedman 教授也不例外。他自己知道的东西,比他提点大家的东西要多很多,可是他不会全都说出来。这就是为什么上过他的课的人的对他评价不一。我对他有非常高的评价,因为我认为他的点拨加上我自己的努力,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可是也有人对他的评价是“我什么也没学到,因为他根本没有教我们!”IU 的另一个世外高人 R. Kent Dybvig,他的 Chez Scheme 编译器里有很多没有发表的机密。毫不客气的说,这个人比起“龙书”,“虎书”或者 LLVM 的作者,造诣都要高很多。但是他是如此的“超然物外”,以至于他根本不屑于让人知道他的想法。他只用很酷的眼神告诉你:“你被打败了。”只有当你拼命去想,快接近答案的时候去试探他,他才会透露给你一点点线索:“你的方向是对的。”仅此而已!所以自己的能动性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机遇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道理。
找对导师,自己努力。如果做不到这两点,那么就不要盲目的进入 PhD。否则那“100个理由”里面,可能有90个都会出现!这两点里,第一点特别困难。因为在这个谣言横行的世界,再加上本科生毕业生经验的缺乏,很难说清楚谁是有真知的人。一般人的做法就是看名气,但是这往往是错误的。所以除非你在本科阶段已经深入的了解了导师,否则恐怕最好的做法是先去工作几年,把自己的生活安顿下来之后,再慢慢研究 PhD 的事情。这样还有另一个好处:因为自己有了经济的保障,你会在师生关系的心理上占据一些主动。因为你随时可以走人,所以教授们不会以为你可以被“任人宰割”。另外一个经验就是,在进入博士学习以后,要多方面考察,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不妙就撤,找对前进的方向,节省精力和时间。
那么为什么 PhD 的头衔其实没有价值呢?因为 PhD 不再存在于光辉的迷雾里。这个社会在进步,它知道每年有多少 PhD 毕业,它知道绝大部分的 PhD 到底是怎么拿到的。这个年头,笨蛋也能从名校拿到 PhD,只要你会“混”。PhD 不过是个游戏而已,这是非常真实的事实。“你的 PhD 做了什么?”现在几乎每一个雇主都会问这个问题。他们往往会实际的考察你做的东西对他们有没有价值,而不是只看你的头衔。所以没有作出有价值东西的人,即使拿到了 PhD,也不会有很大的发展,甚至不如本科生。
3. 美国大学的现状
《 100个理由》已经指出很多我要说的东西。其中有一些重复的话题,也有一些片面和错误的看法。那么美国大学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经历过两个美国大学,一个常青藤联盟的名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立大学。见识了顶尖的专家学者以及其它顶尖名校的博士。现在我想我可以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总结了。
- 本科应试教育。上过“新东方”的人都被蒙蔽了。所谓的西方批判性思想(critical thinking),其实在美国是非常缺乏的。美国其实是一个非常“河蟹”的社会。在美国大学里,你很少见到直抒己见的人。美国没有 BBS,没有愤青,每个学生都是沉默的羔羊。学生怕老师,怕分数,是普遍的现象。大家都只关心 GPA,而不是得到真知。我曾经对教育很热心,试图教给他们一些真东西,可是到头来都觉得很浪费表情。因为他们只会在作业快要提交的那天来找你,而且只是想套出题目的答案。不管是 Cornell 还是 IU,还是别的什么世界名校,都是一个样。
- 没有深入讨论。“100个理由”提到,同领域的人,都是竞争者,这一点都不假。每一个有点想法的人,都怕自己的想法被别人“偷走”。每一个没有自己想法的人,都想从别人那里偷一点过来。所以结果就是,厉害的人绝对不会在发表论文之前把真实的想法透露给别人。因为他们所关心的,是让这个想法被冠以自己的名字。不管是你的同事,或者领域里的顶尖学者,其实都一个样。如果你很坦率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这个人可能会打击你的信心,说这个想法其实已经有人做过了。等你对自己的想法失去了兴趣,他却悄悄的把你的想法以他自己的名义发表。这种勾心斗角的现象,我经历过或者听说过好几次,所以我现在都不跟人说真实的想法了。核心的想法自己留起来,衍生出来的“二等品”甚至“三等品”才公开出来。当然这样不利于学术发展,但是我也没有办法。
- 信息不平等。美国大学的研究生很少直言不讳的评价一个教授的学识和人品,一是怕这些话传到教授耳朵里对自己不利,另外他们不想让你抢走他们的教授。所以当你选择导师的时候,不能轻信任何人的评价,因为他们一般都只会对你说“他是大牛啊。好厉害!”我有一次就是凭直觉觉得一个教授的研究是在扯淡,可是因为别人告诉我他很牛,所以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力。在跟他做了一段时间研究之后才完全的确信,他确实就是在扯淡。这种学生之间的信息不通,造成了很多博士生对研究的迷惑。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教授之间的信息通道却是非常畅通的。每隔一段时间,系里都会召开一次全体教授会议,讨论各个学生的进展情况。当然某个教授对你有意见的话,肯定会毫不留情的说出来。所以你看到了,这种信息流通上的不平等,造成了学生们在战略上的被动。学生群体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团结,充满内斗的被压迫阶级。
- 近亲繁殖。如果你想得到真知,那么就去找拥有真知的人,可是真知不等于“仕途”。如果你想在美国大学里找到职位,那么你必须得拼命进入“牛校”,因为只有从那里才能进入这种“学术关系网”。同一个导师的学生,往往能打成一团;而那些导师的死对头的学生,想法再好我们也要嗤之以鼻。IU 这种无名之辈,里面的教授一个个不是哈佛就是 Princeton 或者 MIT 毕业的,所以你可以看到 PhD 已经多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进了牛校,不管你最后落到什么样的导师手里,只要你肯做苦力,硬着头皮毕业了,将来一般都能在学术界混下去,就这样永远的混下去。如果无知的同事,违心的夸奖,肤浅的论文,无聊的会议,急功近利的学生,超长的工作时间,能带给你快乐的话,何乐而不为呢?
- 发表,发表,发表。“100个理由”提到人文学科的会议以及论文的泛滥,其实在科学界,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界,也是一样的。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我一月份的时候参加了一次本领域最顶尖的会议:POPL(Principles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我不得不说,里面一半以上的论文其实都是废话,但是很多打着像“逻辑”一类的旗号来吓唬人。其实会议的基本用途,就是方便人们打广告,拉关系,找工作。比如,我在这会议上就遇到好几个早已毕业的博士在找工作。还在校的博士生们也紧张的忙着向前辈们显示自己。思想的交流?其实很少。所以我对这个领域的会议其实已经失去了兴趣。计算机界顶尖的理论领域都如此,其他的领域肯定就更加扯淡了。我现在看的论文,好多都是出自100年前的大师们。可能也只有他们,才会无私的透露出真实的想法。因为那个年代的学者是很穷的,不被人重视,所以也没有什么动机发表废话。
- 政治斗争。一个领域的研究进行到一定的阶段,所有根本性的理论都已经被发现,又不想宣告解散。剩下的日子怎么活呢?没有办法,只好把旧的想法贴上新的标签拿出来兜售喽。或者提出一些“等价”的,却没必要存在的概念。只要有人把你捧起来,你就可以创造新的“领域”,召开新的会议,成为这个领域的头面人物,甚至得到领域里的最高荣誉(比如图灵奖)。所以最关键的事情就是如何推销你的“新想法”,以及如何巧妙的附和别人的想法。有时候即使你的想法其实没有价值,也会有人来支持你。因为这些人都知道这个道理,把你捧红,然后他们也方便沾光了。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在几天的探索后发现,某些领域20年来的成果几乎完全没有价值,或者被另一个简单的想法完全的超越,它却能继续组织专门的会议。真正简单而深刻的想法,真是少之又少。
那么《100个理由》里面有哪些是错误的呢?我可能想不起所有的,这里只暂时提出几点:
- 博士生在学校的地位。关于这一点,《100个理由》有很多误导。其实博士生在学校的地位比起本科生和硕士生,可以说是相当高的。有些本科生喜欢作出一副“大爷相”或者“顾客相”,但是只要你够狠,他们就会服服帖帖的。你控制了他们的成绩,所以他们实际上是怕你的。至于本科生给我的 evaluation,我从来就没看过。只要你研究好自己的东西,学校根本不把本科生对你的评价当回事,因为你对学校更有利用价值。当然,大部分本科生还是友好的。
- 朋友很少。读博士到了一定境界,你自然不会再期望有很多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你的境界会让你有所选择,不会再与喜欢低级趣味的人做朋友。所以其实这是一个优点,《100个理由》把这作为读博的缺点,可以说是黑白颠倒了。
- 婚姻,家庭。《100个理由》的作者大概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他经常提到这些东西说:“你的大学同学已经在这些方面超过你。”其实他没有看到的是,这些没有上 PhD 的同学们,他们的“成人生活”其实很可能并不那么幸福。人活一辈子难道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吗?结了婚,生了孩子,买了房子,又能怎么样呢?现代发达国家的人们,越是受教育程度高,越是富裕,越是懒得结婚生孩子。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它们很少给人带来快乐。相反,它们几乎总是给人带来烦恼,让人老得更快。
- 孤独。《100个理由》指出读 PhD 会非常的孤独,可是他并没有理解“高处不胜寒”的道理。每一个聪明的人都会不被人理解,都会孤独,这是不可避免的,不管读不读 PhD 都一样。而且一个人单独做一些事情,并不会感到孤独。孤独来自于对“交流”的期待。如果没有这种期待,那么也不会有孤独。比如我小时候总是一个人玩得很开心,自己有一个大木头箱子,里面装满了我从各处捡回来的“宝贝”。那时候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过孤独,因为我并不期望有人跟我交流。其实,读 PhD 的时候如果积极参加活动,还是会有朋友的。学校的各种俱乐部,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总之呢,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了。人类的愚昧是无止境的,学术界也难幸免。PhD 的头衔对我来说其实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我已经掌握了一些最核心的思想,足够让我可以藐视整个整个的领域。我其实也没有必要待在学校里,因为它已经不再能教给我新的东西,而它的官僚主义让我厌烦。我仍然在这里,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和我想做的事情。有一句名言说,去摘最高处的苹果吧,因为你随时可以得到那些低处的。我仍然没有发现我能到达的最高点在哪里。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90e82f01017zhn.html
这篇关于我看phD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