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补议“PhD学生是不是学生”,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本文来自:豆瓣网 http://www.douban.com/note/312633832/
补议“PhD学生是不是学生”
2013-10-26 20:40:27
这篇东西是回应 上一篇日记中一些豆友提出的问题,关于我为什么认为PhD学生不是“学生”。我认为这句话是我那篇东西的核心,所以有必要认真地解释一下。
(本文仍以北美经验为准)
注意我这里“学生”外面是打了引号的。最正确的说法是,PhD学生既不是学生当然也不是一份真正的职业。做PhD学生相当于在做一个实习性质的临时工,但同时还要接受训练。在同一个机构里一个PhD生同时承担着多个角色,你的学习和实习是在同一个地方完成的(当然兼职PhD生是另外一回事)。对于北美体制来说,还存在一个资格认证(qualifier)前和资格认证后的区别 [注1]。我同一个办公室过了资格考试的好几位(>=5)前辈,每天做的事情是:准备自己的论文,一学期给本科生开两门课,和系里其他教授合作做研究、写论文、出书。除了要向导师汇报工作外,他们现在做的事情和他们日后拿了博士毕业之后几乎没有太大区别。其中一位前辈开的一门400人的大课,还聘请两个第一第二年的博士生做助教的。他们在系网站上列的身份是Assistant Instructor and Doctoral Student (助理教员、博士生),稍微差一点的则是Part-time Lecturer(兼职教师)。当他们和非自己导师的教授合作项目的时候,对方教授已经不是站在一个“指导”的位子上,而完全是双方平等的合作关系了(这个和助研是两个性质,助研的时候你是给教授打工,而如果是教授找你合作项目那他/她就是把你当同事看待的)
我们再退回课程训练看看,课程可能是PhD学生感觉最像“学生”的部分了。但有几点我要指出:
第一,这些课程是启发式的而不是灌输式的,目前除了方法课我还没见到有教授说话比学生多的课;
第二,PhD阶段选课,不是你求知若渴,想“学点什么”才去选哪门课的,选课的时候目的应该非常明确——你是想拓展你的研究方法,研究视野,还是想和这门课的教授建立良好的关系?我已经被前辈们和导师多次告诫:不要去选和你以后研究无关的课,我的导师甚至明确表示让我想办法免修学院规定的必修课(因为和我的研究方向无关);
第三,课程最终的要求不是过一个考试那么简单,而是确实要能将课程里学到的东西化为自己知识库和技能库的一部分,甚至能成为这方面的准专家(你可以直接去给本科生开课不成任何问题);
第四,上一篇文章里我已经说过了,成绩不是课程训练的重心,我们有一门学院很难的入门方法课,16个人(因为有三个系所以人多)里只有两个人拿到A的,还有两个人拿C的(我们的博士课程C下面就是F,F很罕见),你看我们受什么影响么?上一届拿C的那个人不是照样在给本科生开课(因为他专业能力强)?我说我这学期在一门我不感兴趣的必修课上表现很差,导师听了哈哈大笑表示完全不要紧你给我把想上的课上好就可以了,你讨厌的研究领域你也不必要重视,那教授以后也不会和你有交集;
第五,我上一篇里也讲到的,我为什么一直强调这个是课程“训练”,是因为许多教授一边上课一边就让你期末写一篇够发表资格的论文或者开题报告出来了。如果你对这方面真的感兴趣,课上完你就直接拿着作业去学术会议上开会了。课程的一半内容其实一个长达一学期的学术论文指导(而且教授更关心这部分内容)。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是,PhD学生整个5年左右学术训练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一个PhD学生在被录取的时候,等于接受了一份长达五年的临时工合同,并且你的雇主明确告诉你五年之后一定不会再聘用你。这就要求进入PhD项目的学生早为自己做打算,一旦拥有博士学位,很多高端职业就为你打开大门,但同时许多中低端职业也关上了大门。一个PhD学生在拿到学位之前就要开始积极做他们拿到学位之后做的事情。一个优秀的PhD学生变成PhD的那一刻,他/她的生活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他/她可能早已经和某个学术机构签订了职业合同,他/她之前已经做了许多出色的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写了一篇重要论文,甚至出了一本专著,同时已经有了2-3年的教学经验了。
当然,每所学院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气,师生关系也可能有不同,给学生的机会也不同。我们学院(Rutgers /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对于PhD学生职业规划的讨论氛围很浓,系里对学生的职业身份也很重视,这也可能是我个人的认识和其他人的见解有所出入的地方。但大方向上,一个北美PhD学生目前的状况就是这样的,如果把自己一直当学生,目标仅仅是毕业拿学位的话,你的职业规划很有可能出问题了。我和系里一位美国前辈抱怨说,国际生不能在外面打工,经济上受限。前辈说:Weixu,别担心太多,一个人如果在PhD最后几年还在想着靠校外打工补贴家用的话,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言下之意:这人没拿到足够的funding,在系里没拿到研究或者教学机会)。
最后,我推荐一篇经典的网文: 《PhD学生失败的十个原因(10 easy ways to fail a Ph.D.)》。如果不高兴看原文的话,我在这里总结一下10个原因是:1. 过分关注课程和分数; 2. 想学太多东西而不是创造知识; 3. 完美主义; 4. 拖延; 5. 过早/过晚从导师身边独立出来; 6. 把PhD当作上学或者上班(指的是朝九晚五);7. 不重视你的论文委员会; 8. 自我要求太低; 9. 自我要求过高; 10. 不知道PhD项目里什么是真正的里程碑事件(不是课程结束、不是资格考试,不是学位论文,而是在同一个主题下的三篇重要的期刊论文)
[注1] 北美大部分机构实行博士候选人制度。招收进来的学生必须进行一定量(2-3年)课程训练,参加资格考试后才可以真正进入“候选人(candidate)”状态,写开题报告,写论文,答辩。即使像我们学院的博士项目要求学生必须以前在其他地方拿到过硕士,我们的培养仍然包含最低2年的课程。
(本文仍以北美经验为准)
注意我这里“学生”外面是打了引号的。最正确的说法是,PhD学生既不是学生当然也不是一份真正的职业。做PhD学生相当于在做一个实习性质的临时工,但同时还要接受训练。在同一个机构里一个PhD生同时承担着多个角色,你的学习和实习是在同一个地方完成的(当然兼职PhD生是另外一回事)。对于北美体制来说,还存在一个资格认证(qualifier)前和资格认证后的区别 [注1]。我同一个办公室过了资格考试的好几位(>=5)前辈,每天做的事情是:准备自己的论文,一学期给本科生开两门课,和系里其他教授合作做研究、写论文、出书。除了要向导师汇报工作外,他们现在做的事情和他们日后拿了博士毕业之后几乎没有太大区别。其中一位前辈开的一门400人的大课,还聘请两个第一第二年的博士生做助教的。他们在系网站上列的身份是Assistant Instructor and Doctoral Student (助理教员、博士生),稍微差一点的则是Part-time Lecturer(兼职教师)。当他们和非自己导师的教授合作项目的时候,对方教授已经不是站在一个“指导”的位子上,而完全是双方平等的合作关系了(这个和助研是两个性质,助研的时候你是给教授打工,而如果是教授找你合作项目那他/她就是把你当同事看待的)
我们再退回课程训练看看,课程可能是PhD学生感觉最像“学生”的部分了。但有几点我要指出:
第一,这些课程是启发式的而不是灌输式的,目前除了方法课我还没见到有教授说话比学生多的课;
第二,PhD阶段选课,不是你求知若渴,想“学点什么”才去选哪门课的,选课的时候目的应该非常明确——你是想拓展你的研究方法,研究视野,还是想和这门课的教授建立良好的关系?我已经被前辈们和导师多次告诫:不要去选和你以后研究无关的课,我的导师甚至明确表示让我想办法免修学院规定的必修课(因为和我的研究方向无关);
第三,课程最终的要求不是过一个考试那么简单,而是确实要能将课程里学到的东西化为自己知识库和技能库的一部分,甚至能成为这方面的准专家(你可以直接去给本科生开课不成任何问题);
第四,上一篇文章里我已经说过了,成绩不是课程训练的重心,我们有一门学院很难的入门方法课,16个人(因为有三个系所以人多)里只有两个人拿到A的,还有两个人拿C的(我们的博士课程C下面就是F,F很罕见),你看我们受什么影响么?上一届拿C的那个人不是照样在给本科生开课(因为他专业能力强)?我说我这学期在一门我不感兴趣的必修课上表现很差,导师听了哈哈大笑表示完全不要紧你给我把想上的课上好就可以了,你讨厌的研究领域你也不必要重视,那教授以后也不会和你有交集;
第五,我上一篇里也讲到的,我为什么一直强调这个是课程“训练”,是因为许多教授一边上课一边就让你期末写一篇够发表资格的论文或者开题报告出来了。如果你对这方面真的感兴趣,课上完你就直接拿着作业去学术会议上开会了。课程的一半内容其实一个长达一学期的学术论文指导(而且教授更关心这部分内容)。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是,PhD学生整个5年左右学术训练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一个PhD学生在被录取的时候,等于接受了一份长达五年的临时工合同,并且你的雇主明确告诉你五年之后一定不会再聘用你。这就要求进入PhD项目的学生早为自己做打算,一旦拥有博士学位,很多高端职业就为你打开大门,但同时许多中低端职业也关上了大门。一个PhD学生在拿到学位之前就要开始积极做他们拿到学位之后做的事情。一个优秀的PhD学生变成PhD的那一刻,他/她的生活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他/她可能早已经和某个学术机构签订了职业合同,他/她之前已经做了许多出色的研究,以第一作者身份写了一篇重要论文,甚至出了一本专著,同时已经有了2-3年的教学经验了。
当然,每所学院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气,师生关系也可能有不同,给学生的机会也不同。我们学院(Rutgers /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对于PhD学生职业规划的讨论氛围很浓,系里对学生的职业身份也很重视,这也可能是我个人的认识和其他人的见解有所出入的地方。但大方向上,一个北美PhD学生目前的状况就是这样的,如果把自己一直当学生,目标仅仅是毕业拿学位的话,你的职业规划很有可能出问题了。我和系里一位美国前辈抱怨说,国际生不能在外面打工,经济上受限。前辈说:Weixu,别担心太多,一个人如果在PhD最后几年还在想着靠校外打工补贴家用的话,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言下之意:这人没拿到足够的funding,在系里没拿到研究或者教学机会)。
最后,我推荐一篇经典的网文: 《PhD学生失败的十个原因(10 easy ways to fail a Ph.D.)》。如果不高兴看原文的话,我在这里总结一下10个原因是:1. 过分关注课程和分数; 2. 想学太多东西而不是创造知识; 3. 完美主义; 4. 拖延; 5. 过早/过晚从导师身边独立出来; 6. 把PhD当作上学或者上班(指的是朝九晚五);7. 不重视你的论文委员会; 8. 自我要求太低; 9. 自我要求过高; 10. 不知道PhD项目里什么是真正的里程碑事件(不是课程结束、不是资格考试,不是学位论文,而是在同一个主题下的三篇重要的期刊论文)
[注1] 北美大部分机构实行博士候选人制度。招收进来的学生必须进行一定量(2-3年)课程训练,参加资格考试后才可以真正进入“候选人(candidate)”状态,写开题报告,写论文,答辩。即使像我们学院的博士项目要求学生必须以前在其他地方拿到过硕士,我们的培养仍然包含最低2年的课程。
这篇关于补议“PhD学生是不是学生”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