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视距内传输损耗与信号频率,传输距离的关系,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公式推导
视距无线传输场景下,假定发射功率为Pt,发射源位于球心,像一个膨胀的球体一样向外辐射电磁能量,整个球面能量恒定,球体半径R越大,球体面积越大,分到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越小(反比面积R的平方),该球半径即为传输距离。
为了单纯考虑空间传输损耗,因此对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在后面的推导中均假设为全向天线,增益为0dBi。
功率密度如下式所示,注意这里假定发射天线没有方向性,为全向辐射天线。(当考虑有方向性天线时,由于天线的方向性同样是以全向天线为参考,以单位dBi计的辐射增益,因此可以直接用下式×天线方向性函数)
接下来考虑接收端,接收端需要采用一定的天线面积收集从发射源辐射过来的能量,需要注意两点,满足远场条件,电磁波可近似认为是平面波;接收天线能够搜集到的能量与波长有关。天线增益公式为
其中Ae为天线等效面积,lamda为工作频率的波长。接收天线Gr为0dB,等效面积为
发射空间单位面积功率×等效接收面积=接收功率,根据波长与光速的关系为lamda=c/f,
由输入与输出功率的比值得到链路衰减,进一步取对数(功率值采用10*log10),注意下式频率的单位为Hz,距离的单位为m,光速3×10^8m/s。
进一步改变上式中频率和距离的单位,频率改为MHz为单位,距离改为km为单位,-147.6+120+60=32.4,更改单位后得到下式
该式即为弗里斯空间链路损耗公式。该式只根据特定频率和特定距离计算链路损耗,虽然推导过程用到了发射功率、发射天线增益以及接收天线增益等量,但最终的公式中不包含这些项。
程序与绘图
满足视距条件的距离可以通过下面的程序计算,其中H_trans为发射天线架高,单位为m,H_receive为接收天线架高,单位也为m,最终得到的R为视距距离,单位为km。
% 计算视距距离
H_receive = 3;
H_trans = 200;
R = 4.12*(sqrt(H_receive) + sqrt(H_trans));
计算场景满足视距条件,即可根据前述的Friis公式,得到程序如下:
% 计算空间损耗
% 计算1
f = [500, 1500, 2500, 3500, 4500, 5500];
r = 50:50:400;
% 计算2
% f = [30, 100, 2000, 5000, 12000, 30000];
% r = 10:10:500;
for k = 1:length(f)for m = 1:length(r)loss(k,m) = 32.4 + 20*log10(f(k)) + 20*log10(r(m));end
end
plot(r,loss); xlabel('距离/km'); ylabel('损耗/dB'); grid on;
% 计算1
legend('0.5GHz','1.5GHz','2.5GHz','3.5GHz','4.5GHz','5.5GHz')
% 计算2
% legend('30MHz','100MHz','2GHz','5GHz','12GHz','30GHz')
如果选择文献中的参数,即考虑0.5GHz、1.5GHz、2.5GHz、3.5GHz、4.5GHz、5.5GHz和6.5GHz在50km~400km距离的传输损耗(假定满足视距传输的条件),运行上述程序得到图1。
可以更换另一组与频段相关得参数,考虑频率30MHz,100MHz,2GHz,5GHz,12GHz和30GHz,对应UHF、S、C、Ku、Ka典型频率,在10km~500km距离得传输损耗。运行上述程序得到图2。
小结
根据参考文献推导得出Friis公式,并根据典型得频率,绘制视距场景下,以工作频率、传输距离为自变量得传输损耗曲线。本文中得视距计算和评估,可作为进一步扩展到超视距场景得基础。
参考文献: 无线电空间衰减分析 航天电子对抗 2019.4
这篇关于视距内传输损耗与信号频率,传输距离的关系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