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杂谈:残次品的无砝码天平定位问题

2023-12-03 21:12

本文主要是介绍数学杂谈:残次品的无砝码天平定位问题,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 数学杂谈:残次品的无砝码天平定位问题
    • 1. 问题描述
    • 2. 问题解答
    • 3. 问题拓展
      • 1. 引理1
      • 2. 引理2
      • 3. 引理3
      • 4. 推论1
      • 5. 推论2

1. 问题描述

给出问题如下:

12个乒乓球,有一个次品,不知轻重,用一台无砝码天平称三次,找出次品,告知轻重?

这个题目是我在票圈偶然看到的,号称是清北智商线。

emmmm,虽然我是没考上清北啦,不过这个题还是可以玩玩的(手动狗头)……

2. 问题解答

首先,我们将12个小球分为3份,每份均为4个,分别记作 { a 1 , ⋯ , a 4 } \{a_1, \cdots, a_4\} {a1,,a4}, { b 1 , ⋯ , b 4 } \{b_1, \cdots, b_4\} {b1,,b4} { c 1 ⋯ c 4 } \{c_1 \cdots c_4\} {c1c4}

然后,我们取前两组进行称重:

  • 左侧: { a 1 , ⋯ , a 4 } \{a_1, \cdots, a_4\} {a1,,a4}
  • 右侧: { b 1 , ⋯ , b 4 } \{b_1, \cdots, b_4\} {b1,,b4}

然后任取两组进行第一次天平测量。

下面,我们进行分类讨论:

  1. 两堆小球重量一样

    此时,有问题的小球必然在第三堆当中,记 { c 1 ⋯ c 4 } \{c_1 \cdots c_4\} {c1c4},而 A , B A,B A,B两堆小球必然均为好球。

    然后,我们进行第二次测量:

    • 左侧: c 1 , c 2 c_1, c_2 c1,c2
    • 右侧: c 3 , a 1 c_3, a_1 c3,a1

    此时有三种情况:

    1. 左侧重

      此时,只有两种可能性:

      • c 1 , c 2 c_1, c_2 c1,c2当中有一个次品,且偏重
      • c 3 c_3 c3为次品,且偏轻

      因此,我们进行第三次测量:

      • 左侧: c 1 + c 3 c_1 + c_3 c1+c3
      • 右侧: a 1 + a 2 a_1 + a_2 a1+a2

      此时,有三种情况:

      1. 左侧轻
        • c 3 c_3 c3为次品,且偏轻
      2. 左侧重
        • c 1 c_1 c1为次品,且偏重
      3. 一样重
        • c 2 c_2 c2为次品,且偏重
    2. 左侧轻

      左侧轻与左侧重的情况完全一样,只是结论相反,即:

      • c 1 , c 2 c_1, c_2 c1,c2当中有一个次品,且偏轻
      • c 3 c_3 c3为次品,且偏重

      同样,我们进行第三次测量:

      • 左侧: c 1 + c 3 c_1 + c_3 c1+c3
      • 右侧: a 1 + a 2 a_1 + a_2 a1+a2

      此时,有三种情况:

      1. 左侧轻
        • c 1 c_1 c1为次品,且偏轻
      2. 左侧重
        • c 3 c_3 c3为次品,且偏重
      3. 一样重
        • c 2 c_2 c2为次品,且偏轻
    3. 一样重

      此时次品一定是 c 4 c_4 c4,我们只需要对其确定轻重即可,因此我们只需要将其与任意一个好球,比如说 a 1 a_1 a1,进行比较即可:

      • c 4 > a 1 c_4 > a_1 c4>a1,则偏重;
      • c 4 < a 1 c_4 < a_1 c4<a1,则偏轻;
  2. 两堆小球重量不一样

    此时,显然 C C C堆一定都是好的,而由于我们不确定次品是偏重还是偏轻,因此我们不确定 A A A堆和 B B B堆哪一堆有问题。不妨设 A A A堆为较轻的一堆,而 B B B堆为较重的一堆,那么只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 A A A堆当中有一个球为次品,且偏轻;
    • B B B堆当中有一个球为次品,且偏重;

    此时,我们进行第二次称重:

    • 左侧: { a 1 , a 2 , b 1 , b 2 } \{a_1, a_2, b_1, b_2\} {a1,a2,b1,b2}
    • 右侧: { a 3 , c 1 , c 2 , c 3 } \{a_3, c_1, c_2, c_3\} {a3,c1,c2,c3}

    此时有三种情况:

    1. 一样重: a 1 + a 2 + b 1 + b 2 = a 3 + c 1 + c 2 + c 3 a_1 + a_2 + b_1 + b_2 = a_3 + c_1 + c_2 + c_3 a1+a2+b1+b2=a3+c1+c2+c3

      此时有问题的一定在剩余的 a 4 , b 3 , b 4 {a_4, b_3, b_4} a4,b3,b4当中,我们取如下小球进行第三次称重:

      • 左侧: a 4 , b 3 a_4, b_3 a4,b3
      • 右侧: c 1 , c 2 c_1, c_2 c1,c2

      此时,有三种情况:

      1. 左侧轻
        • a 4 a_4 a4小球为次品,偏轻;
      2. 左侧重
        • b 3 b_3 b3小球为次品,偏重;
      3. 两边一样重
        • b 4 b_4 b4小球为次品,偏重;
    2. 左侧重: a 1 + a 2 + b 1 + b 2 > a 3 + c 1 + c 2 + c 3 a_1 + a_2 + b_1 + b_2 > a_3 + c_1 + c_2 + c_3 a1+a2+b1+b2>a3+c1+c2+c3

      此时要么次品在左侧的 b 1 , b 2 b_1, b_2 b1,b2当中,要么次品为 a 3 a_3 a3

      我们同样取 a 3 , b 1 a_3, b_1 a3,b1 c 1 , c 2 c_1, c_2 c1,c2进行第三次测量,有如下三种情况:

      1. a 3 + b 1 > c 1 + c 2 a_3 + b_1 > c_1 + c_2 a3+b1>c1+c2
        • b 1 b_1 b1小球为次品,偏重
      2. a 3 + b 1 < c 1 + c 2 a_3 + b_1 < c_1 + c_2 a3+b1<c1+c2
        • a 3 a_3 a3小球为次品,偏轻
      3. a 3 + b 1 = c 1 + c 2 a_3 + b_1 = c_1 + c_2 a3+b1=c1+c2
        • b 2 b_2 b2小球为次品,偏轻
    3. 左侧轻: a 1 + a 2 + b 1 + b 2 < a 3 + c 1 + c 2 + c 3 a_1 + a_2 + b_1 + b_2 < a_3 + c_1 + c_2 + c_3 a1+a2+b1+b2<a3+c1+c2+c3

      此时次品必然在左侧的 a 1 , a 2 a_1, a_2 a1,a2小球当中,且次品必然偏轻,因此我们直接将他们放到天平两侧进行测量即可,两者当中较轻的小球即为次品。

综上,问题完成。

3. 问题拓展

事实上,上述问题可以进一步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

推论1
已知 3 n − 3 2 \frac{3^n-3}{2} 23n3个小球当中有且仅有一个次品小球,但次品小球与良品小球的重量关系未知。
现给定一个无砝码天平,则我们可以通过 n n n次称重来准确找到其中的次品小球,并判断其与良品小球的重量关系。

特别的,如果事先给出一个良品小球,那么上述推论可以进一步放宽到:

推论2
已知 3 n − 1 2 \frac{3^n-1}{2} 23n1个小球当中有且仅有一个次品小球,但次品小球与良品小球的重量关系未知。
现给定一个无砝码天平与一个确定的良品小球,则我们可以通过 n n n次称重来准确找到其中的次品小球,并判断其与良品小球的重量关系。

要说明这两个问题,我们需要用到下面三个较弱的引理。

引理1
已知 3 n 3^n 3n个小球当中存在一个次品小球,且重量偏向已知,那么给定一个无砝码天平,我们必然可以在 n n n次称重之后准确地找到这个次品小球。

引理2
给定两堆存在次品的小球 A , B A,B A,B,他们各自均包含 3 n − 1 2 \frac{3^n-1}{2} 23n1个小球。
已知 A A A堆小球重于 B B B堆小球,且他们之中有且仅有一个次品小球,但不知道是偏轻还是偏重。
此外,我们还有若干个良品小球,且个数不少于 3 n − 1 3^{n-1} 3n1个。
现给出一个无砝码天平,则在 n n n次称重后,必然可以从这两堆小球当中定位到唯一的一个次品小球,并判断其轻重关系。

引理3

给定两堆小球 A , B A,B A,B,他们分别包含 3 n + 1 2 \frac{3^n+1}{2} 23n+1个小球和 3 n − 1 2 \frac{3^n-1}{2} 23n1个小球。
且两堆小球当中有且仅有一个次品小球,次品小球的重量关系未知。
此外,我们还有若干个良品小球,且个数不少于 3 n − 1 + 1 3^{n-1}+1 3n1+1个。
已知 A A A堆小球的重量和 B B B堆小球加一个良品小球的重量不相同,但是重量关系已知(不妨设为 A A A堆小球较重)。
现给出一个无砝码天平,则在 n n n次称重后,必然可以从这两堆小球当中定位到唯一的一个次品小球,并判断其轻重关系。

下面,我们逐次来说明这三个引理和两个推论。

1. 引理1

首先,我们重新给出引理1的具体描述如下:

引理1
已知 3 n 3^n 3n个小球当中存在一个次品小球,且重量偏向已知,那么给定一个无砝码天平,我们必然可以在 n n n次称重之后准确地找到这个次品小球。

这个结论其实是比较显然的,不过为求严谨,我们用数学归纳法进行一下证明:

首先,由于次品小球的重量偏向已知,我们不妨设次品小球比良品小球要重一些。

此时,我们考察当 n = 1 n=1 n=1的情况。

这个是比较显然的,我们任取两个小球放到天平两侧,此时:

  • 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其中较重的一个小球就是次品;
  • 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剩下的第三个小球就是次品。

然后,我们假设 n ≤ k n \leq k nk的情况下都满足上述引理,我们考察 n = k + 1 n = k+1 n=k+1时的情况。

此时,我们将小球均分为3组,则每组都有 3 k 3^k 3k个小球,然后我们任取两堆放到天平两侧,则有如下两种情况:

  • 如果天平不平衡,那么其中较重的一组小球当中包含次品;
  • 如果天平平衡,那么剩下的第三组小球当中包含次品。

此时,我们就退回到了 n = k n=k n=k时的情况,由此 n = k + 1 n=k+1 n=k+1的情况下同样可以满足。

综上,引理1证毕。

事实上,这个引理可以进一步推广到:

推论
那么给定一个无砝码天平,我们总可以在 n n n次称重之后从不超过 3 n 3^n 3n个小球当中准确地找到其中唯一的一个轻重关系已知的次品小球。

这个引理的证明和上面没啥差别,这里就不展开赘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考虑一下。

2. 引理2

首先,我们重新给出引理2的具体描述如下:

引理2
给定两堆存在次品的小球 A , B A,B A,B,他们各自均包含 3 n − 1 2 \frac{3^n-1}{2} 23n1个小球。
已知 A A A堆小球重于 B B B堆小球,且他们之中有且仅有一个次品小球,但不知道是偏轻还是偏重。
此外,我们还有若干个良品小球,且个数不少于 3 n − 1 3^{n-1} 3n1个。
现给出一个无砝码天平,则在 n n n次称重后,必然可以从这两堆小球当中定位到唯一的一个次品小球,并判断其轻重关系。

我们使用归纳法对这个问题进行处理。

首先,考虑当 n = 1 n=1 n=1的情况,此时, A , B A,B A,B两堆小球均为1个,另有1个良品小球。

此时,我们令天平两侧分别为:

  • 左侧:小球 A A A
  • 右侧:良品小球

此时有两种情况:

  1. 左侧较重
    • 小球 A A A为次品,且偏重
  2. 两侧一样重
    • 小球 B B B为次品,且偏轻

下面,我们假设 n ≤ k n \leq k nk时引理成立,考察 n = k + 1 n=k+1 n=k+1时的情形。

此时, A , B , C A,B,C A,B,C三堆小球各自含有 3 k + 1 − 1 2 \frac{3^{k+1}-1}{2} 23k+11个小球,且有至少

我们令天平两侧分别为:

  • 左侧: 3 k 3^{k} 3k A A A组中的小球 + 3 k − 1 2 \frac{3^k-1}{2} 23k1 B B B组中的小球
  • 右侧: 3 k 3^{k} 3k个良品小球 + 3 k − 1 2 \frac{3^k-1}{2} 23k1 A A A组中的小球

此时,我们剩余 3 k 3^{k} 3k B B B组中的小球在天平之外。

我们可能有以下三种称重结果:

  1. 左侧较轻
    • 此时,有问题的小球必然在左侧的 3 k − 1 2 \frac{3^k-1}{2} 23k1 B B B组中的小球或者右侧的 3 k − 1 2 \frac{3^k-1}{2} 23k1 A A A组中的小球当中。此时问题退回到了 n = k n=k n=k时的情况,因此这种情况下问题得以解决。
  2. 左侧较重
    • 此时,有问题的小球必然在左侧的 3 k 3^{k} 3k A A A组中的小球当中,且次品小球较重。由上述引理1,问题得解。
  3. 两侧一样重
    • 此时,有问题的小球必然在未称重的剩余 3 k 3^{k} 3k B B B组中的小球当中,且次品小球较轻。同样由上述引理1,问题得解。

因此, n = k + 1 n=k+1 n=k+1时,命题同样成立。

综上,引理2证毕。

3. 引理3

同样的,我们将引理3的具体内容重新记录在下面:

引理3

给定两堆小球 A , B A,B A,B,他们分别包含 3 n + 1 2 \frac{3^n+1}{2} 23n+1个小球和 3 n − 1 2 \frac{3^n-1}{2} 23n1个小球。
且两堆小球当中有且仅有一个次品小球,次品小球的重量关系未知。
此外,我们还有若干个良品小球,且个数不少于 3 n − 1 + 1 3^{n-1}+1 3n1+1个。
已知 A A A堆小球的重量和 B B B堆小球加一个良品小球的重量不相同,但是重量关系已知(不妨设为 A A A堆小球较重)。
现给出一个无砝码天平,则在 n n n次称重后,必然可以从这两堆小球当中定位到唯一的一个次品小球,并判断其轻重关系。

关于这个引理的证明方法和上述引理2的证明方法完全一致。

我们同样采用数学归纳法对这个问题进行处理。

首先,我们考虑 n = 1 n=1 n=1的情形,此时 A A A堆小球有2个, B B B堆小球有1个,另有至少2个良品小球,且已知 A A A堆小球的重量大于 B B B堆小球加上1个良品小球的重量。

此时,我们进行如下称量:

  • 天平左侧:1个 A A A堆小球 + 1个 B B B堆小球
  • 天平右侧:2个良品小球

此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1. 天平左侧重
    • 次品小球为天平左侧的 A A A堆小球,且偏重
  2. 天平左侧轻
    • 次品小球为天平左侧的 B B B堆小球,且偏轻
  3. 天平平衡
    • 次品小球为剩余的一个 A A A堆小球,且偏重

下面,我们假设 n ≤ k n \leq k nk时上述命题都成立,考察 n = k + 1 n=k+1 n=k+1时的情形。

我们进行如下称量:

  • 天平左侧: 3 k + 1 2 \frac{3^k+1}{2} 23k+1 A A A堆中的小球 + 3 k 3^k 3k B B B堆中的小球
  • 天平右侧: 3 k − 1 2 \frac{3^k-1}{2} 23k1 B B B堆中的小球 + 3 k + 1 3^k+1 3k+1个良品小球

此时,对于称量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有:

  1. 天平左侧重
    • 次品小球必然在天平左侧的 3 k + 1 2 \frac{3^k+1}{2} 23k+1 A A A堆中的小球或者天平右侧的 3 k − 1 2 \frac{3^k-1}{2} 23k1 B B B堆中的小球当中。由之前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在剩余的 k k k次称量之后找到其中的次品小球并判断其轻重情况;
  2. 天平左侧轻
    • 次品小球必然在左侧的 3 k 3^k 3k B B B堆中的小球当中,且次品小球偏轻。我们由前述引理1可知,能够在剩余的 k k k次称量之后准确找到其中的次品小球。
  3. 天平平衡
    • 次品小球必然在剩余的的 3 k 3^k 3k A A A堆中的小球当中,且次品小球偏重。我们由前述引理1可知,能够在剩余的 k k k次称量之后准确找到其中的次品小球。

因此, n = k + 1 n=k+1 n=k+1的情况得证。

综上,引理3证毕。

4. 推论1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推论一的证明。

同样的,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推论1的细节描述:

推论1
已知 3 n − 3 2 \frac{3^n-3}{2} 23n3个小球当中有且仅有一个次品小球,但次品小球与良品小球的重量关系未知。
现给定一个无砝码天平,则我们可以通过 n n n次称重来准确找到其中的次品小球,并判断其与良品小球的重量关系。

此时,我们将小球均分为三堆,则每堆小球都有 3 n − 1 − 1 2 \frac{3^{n-1}-1}{2} 23n11个小球。

然后,我们任取两堆放到天平的两侧进行称重,能够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天平不平衡
    • 此时,次品小球必然在这两堆小球当中,且两者重量关系已知。由上述引理2,我们能够从中找出次品小球,问题得解。
  2. 天平平衡
    • 此时,次品小球必然在剩下的 3 n − 1 − 1 2 \frac{3^{n-1}-1}{2} 23n11,且天平上的所有小球都是已知的良品小球,因此,由前述提到的推论2中的结论,这个问题也同样是可解的。

综上,只要下面我们说明了推论2中的情况,那么推论1也就完整证毕了。

5. 推论2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推论2的解法。

同样的,我们先重新给出一下推论2的具体描述:

推论2
已知 3 n − 1 2 \frac{3^n-1}{2} 23n1个小球当中有且仅有一个次品小球,但次品小球与良品小球的重量关系未知。
现给定一个无砝码天平与一个确定的良品小球,则我们可以通过 n n n次称重来准确找到其中的次品小球,并判断其与良品小球的重量关系。

这里,我们同样使用归纳法对这个推论进行解答。

首先,对于 n = 1 n=1 n=1的情况,这个是显然的,因为我们有一个次品小球和一个良品小球,因此我们只需要一次测量就能够判断其与良品小球的重量关系。

下面,我们假设 n ≤ k n \leq k nk时命题都成立,考察 n = k + 1 n = k+1 n=k+1时的情况。

我们按照如下方式进行第一次天平测量:

  • 天平左侧:取 3 k + 1 2 \frac{3^k+1}{2} 23k+1个小球
  • 天平右侧:取 3 k − 1 2 \frac{3^k-1}{2} 23k1个小球 + 一个良品小球

此时,我们有如下两种情况:

  1. 天平不平衡
    • 此时,剩余的 3 k − 1 2 \frac{3^k-1}{2} 23k1个小球必均为良品,因此,由上述引理3,我们可以证明在 k k k称重后我们一定可以找到其中的次品小球,并确定其与良品小球对应的重量关系。
  2. 天平平衡
    • 此时,次品小球必然在剩余的 3 k − 1 2 \frac{3^k-1}{2} 23k1个小球当中,由之前的归纳结果,我们已知其可以在 k k k次称重后找到其中的次品小球,并确定其与良品小球对应的重量关系。

因此, n = k + 1 n=k+1 n=k+1时命题同样成立。

综上,推论2证毕。

这篇关于数学杂谈:残次品的无砝码天平定位问题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450877

相关文章

uva 10014 Simple calculations(数学推导)

直接按照题意来推导最后的结果就行了。 开始的时候只做到了第一个推导,第二次没有继续下去。 代码: #include<stdio.h>int main(){int T, n, i;double a, aa, sum, temp, ans;scanf("%d", &T);while(T--){scanf("%d", &n);scanf("%lf", &first);scanf

uva 10025 The ? 1 ? 2 ? ... ? n = k problem(数学)

题意是    ?  1  ?  2  ?  ...  ?  n = k 式子中给k,? 处可以填 + 也可以填 - ,问最小满足条件的n。 e.g k = 12  - 1 + 2 + 3 + 4 + 5 + 6 - 7 = 12 with n = 7。 先给证明,令 S(n) = 1 + 2 + 3 + 4 + 5 + .... + n 暴搜n,搜出当 S(n) >=

uva 11044 Searching for Nessy(小学数学)

题意是给出一个n*m的格子,求出里面有多少个不重合的九宫格。 (rows / 3) * (columns / 3) K.o 代码: #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ncase;scanf("%d", &ncase);while (ncase--){int rows, columns;scanf("%d%d", &rows, &col

【生成模型系列(初级)】嵌入(Embedding)方程——自然语言处理的数学灵魂【通俗理解】

【通俗理解】嵌入(Embedding)方程——自然语言处理的数学灵魂 关键词提炼 #嵌入方程 #自然语言处理 #词向量 #机器学习 #神经网络 #向量空间模型 #Siri #Google翻译 #AlexNet 第一节:嵌入方程的类比与核心概念【尽可能通俗】 嵌入方程可以被看作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翻译机”,它将文本中的单词或短语转换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数学形式,即向量。 正如翻译机将一种语言

数学建模笔记—— 非线性规划

数学建模笔记—— 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1. 模型原理1.1 非线性规划的标准型1.2 非线性规划求解的Matlab函数 2. 典型例题3. matlab代码求解3.1 例1 一个简单示例3.2 例2 选址问题1. 第一问 线性规划2. 第二问 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是一种求解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有一个或几个非线性函数的最优化问题的方法。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

认知杂谈52

今天分享 有人说的一段争议性的话 I I 1拓展人脉很重要** 咱们活在这世上啊,得明白一件事儿,知识、逻辑能力和实战经验虽然重要,但确实都不是最关键的。真正关键的是要懂得怎么和那些手里有资源的人打交道。人脉那可真是一笔无形的大财富呢。你想想看,有时候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帮你一把,那效果可比你累死累活干一年都强得多。 I I 就比如说,你要是认识个行业里的大牛,他可能给你介绍个特别好的工

CSP-J基础之数学基础 初等数论 一篇搞懂(一)

文章目录 前言声明初等数论是什么初等数论历史1. **古代时期**2. **中世纪时期**3. **文艺复兴与近代**4. **现代时期** 整数的整除性约数什么样的整数除什么样的整数才能得到整数?条件:举例说明:一般化: 判断两个数能否被整除 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复合数使用开根号法判定质数哥德巴赫猜想最大公因数与辗转相除法计算最大公因数的常用方法:举几个例子:例子 1: 计算 12 和 18

2024年AMC10美国数学竞赛倒计时两个月:吃透1250道真题和知识点(持续)

根据通知,2024年AMC10美国数学竞赛的报名还有两周,正式比赛还有两个月就要开始了。计划参赛的孩子们要记好时间,认真备考,最后冲刺再提高成绩。 那么如何备考2024年AMC10美国数学竞赛呢?做真题,吃透真题和背后的知识点是备考AMC8、AMC10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做真题,可以帮助孩子找到真实竞赛的感觉,而且更加贴近比赛的内容,可以通过真题查漏补缺,更有针对性的补齐知识的短板。

一些数学经验总结——关于将原一元二次函数增加一些限制条件后最优结果的对比(主要针对公平关切相关的建模)

1.没有分段的情况 原函数为一元二次凹函数(开口向下),如下: 因为要使得其存在正解,必须满足,那么。 上述函数的最优结果为:,。 对应的mathematica代码如下: Clear["Global`*"]f0[x_, a_, b_, c_, d_] := (a*x - b)*(d - c*x);(*(b c+a d)/(2 a c)*)Maximize[{f0[x, a, b,

2024年高教社杯数学建模国赛最后一步——结果检验-事关最终奖项

2024年国赛已经来到了最后一天,有必要去给大家讲解一下,我们不需要过多的去关注模型的结果,因为模型的结果的分值设定项最多不到20分。但是如果大家真的非常关注的话,那有必要给大家讲解一下论文结果相关的问题。很多的论文,上至国赛优秀论文下至不获奖的论文并不是所有的论文都可以进行完整的复现求解,大部分数模论文都为存在一个灰色地带。         白色地带即认为所有的代码均可运行、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