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模电】晶闸管,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晶闸管
晶体闸流管简称晶闸管,也称为硅可控元件(SCR),是由三个PN结构成的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多用于可控整流、逆变、调压等电路,也作为无触点开关。
结构和等效模型
由于晶闸管是大功率器件,一般均用在较高电压和较大电流的情况,故其外形均便于安装散热片和有利于散热。常见的晶闸管外形有螺栓型和平板形,此外其封装形式有金属外壳和塑封外壳等。
晶闸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它由四层半导体材料组成,四层材料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交替组成,分别为 P 1 {P\tiny 1} P1、 N 1 {N\tiny 1} N1、 P 2 {P\tiny 2} P2、 N 2 {N\tiny 2} N2,它们的接触面形成三个PN结,分别为 J 1 {J\tiny 1} J1、 J 2 {J\tiny 2} J2、 J 3 {J\tiny 3} J3,故晶闸管也称为四层器件或PNPN器件。 P 1 {P\tiny 1} P1区的引出线为阳极A, N 2 {N\tiny 2} N2区的引出线为阴极C, P 2 {P\tiny 2} P2区的引出线为控制极G。
为更好地理解晶闸管的工作原理,常将其 N 1 {N\tiny 1} N1和 N 2 {N\tiny 2} N2两个区域分解成两部分,使得 P 1 {P\tiny 1} P1 - N 1 {N\tiny 1} N1 - P 2 {P\tiny 2} P2构成一只PNP型管, N 1 {N\tiny 1} N1 - P 2 {P\tiny 2} P2 - N 2 {N\tiny 2} N2构成一只NPN型管,如下图所示。
用晶体管的符号表示,如下图所示。
晶闸管的符号如下所示。
工作原理
当晶闸管的阳极A和阴极C之间加正向电压而控制极不加电压时, J 1 {J\tiny 1} J1处于反向偏置,管子不导通,称为阻断状态。
当晶闸管的阳极A和阴极C之间加正向电压且控制极和阴极之间也加正向电压时,如下图所示,图(a)为实际电路,图(b)为等效电路。
J 3 {J\tiny 3} J3处于导通状态。若 T 2 {T\tiny 2} T2管的基极电流为 i B 2 {i\tiny B2} iB2,则其集电极电流为 β 2 i B 2 {\beta}{\tiny 2}{i\tiny B2} β2iB2; T 1 {T\tiny 1} T1管的基极电流 i B 1 {i\tiny B1} iB1等于 T 2 {T\tiny 2} T2管的集电极电流 β 2 i B 2 {\beta}{\tiny 2}{i\tiny B2} β2iB2,因而 T 1 {T\tiny 1} T1管的集电极电流 i C 1 {i\tiny C1} iC1为 β 1 β 2 i B 2 {\beta}{\tiny 1}{\beta}{\tiny 2}{i\tiny B2} β1β2iB2;该电流又作为 T 2 {T\tiny 2} T2管的基极电流,再一次进行上述放大过程,形成正反馈。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般不超过几微秒),两只管子均进入饱和状态,使晶闸管完全导通,这个过程称为触发导通过程。晶闸管一旦导通,控制极就失去控制作用,管子依靠内部的正反馈始终维持导通状态。晶闸管导通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电压一般为0.6 ~ 1.2V,电源电压几乎全部加在负载上;阳极电流 i A {i\tiny A} iA因型号不同可达几十 ~ 几千安。
&emsp晶闸管如何从导通变为阻断呢?如果能够使阳极电流 i A {i\tiny A} iA减小到小于一定数值 I H {I\tiny H} IH,导致晶闸管不能维持正反馈过程,管子将关断,这种关系称为正向阻断, I H {I\tiny H} IH称为维持电流;如果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加反向电压,晶闸管也将关断,这种关断称为反向阻断。因此,控制极只能通过加正向电压控制晶闸管从阻断状态变为导通状态;而要使晶闸管从导通状态变为阻断状态,则必须通过减小阳极电流或改变A - C电压极性的方法实现。
晶闸管的伏安特性
以晶闸管的控制极电流 i G {i\tiny G} iG为参变量,阳极电流i与A - C之间u的关系称为晶闸管的伏安特性,即
i = f ( u ) ∣ I C i=f(u){\huge \mid_{{\small I}\tiny C}} i=f(u)∣IC
下图所示为晶闸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u>0时的伏安特性称为正向特性,从上图所示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当 I C = 0 I{\tiny C}=0 IC=0时,u逐渐增大,在一定限度内,由于 J 2 {J\tiny 2} J2处于反向偏置,i为很小的正向漏电流,曲线与二极管的反向特性类似;当u增大到一定数值后,晶闸管导通,i骤然增大,u迅速下降,曲线与二极管的正向特性类似;这种导通方式容易造成晶闸管击穿而损坏,应当避免;使晶闸管从阻断到导通的A - C电压u称为转折电压 U B O U\tiny BO UBO。正常工作时,应在控制极和阴极间加触发电压,因而 I G I\tiny G IG大于零;而且, I G I\tiny G IG越大,转折电压越小,如上图所示。A - C所在回路的电阻(通常为负载电阻)限制了阳极电流。
u<0时的伏安特性称为反向特性。从上图所示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晶闸管的反向特性与二极管的反向特性类似。当晶闸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加反向电压时,由于 J 1 {J\tiny 1} J1和 J 3 {J\tiny 3} J3均处于反向偏置,因而只有很小的反向电流 I R I\tiny R IR;当反向电压增大到一定数值时,反向电流骤然增大,管子击穿。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额定正向平均电流 I F I\tiny F IF
在环境温度小于40℃和标准散热条件下,允许连续通过晶闸管阳极的工频(50Hz)正弦波半波电流的平均值。
维持电流 I H I\tiny H IH
在控制极开路且规定的环境温度下,晶闸管维持导通时的最小阳极电流。正向电流小于 I H I\tiny H IH时,管子自动阻断。
触发电压 U G U\tiny G UG和触发电流 I G I\tiny G IG
室温下,当u=6V时使晶闸管从阻断到完全导通所需最小的控制极直流电压和电流。一般, U G U\tiny G UG为1 ~ 5V, i G i\tiny G iG为几十至几百毫安。
正向重复峰值电压 U D R M U\tiny DRM UDRM
控制极开路的条件下,允许重复作用在晶闸管上的最大正向电压。一般 U D R M = U B O ∗ 80 % {U\tiny DRM}={U\tiny BO}*80\% UDRM=UBO∗80%, U B O {U\tiny BO} UBO是晶闸管在 I G I\tiny G IG为零时的转折电压。
反向重复峰值电压 U R R M U\tiny RRM URRM
控制极开路的条件下,允许重复作用在晶闸管上的最大反向电压。一般 U R R M = U B O ∗ 80 % {U\tiny RRM}={U\tiny BO}*80\% URRM=UBO∗80%。
除以上参数外,还有正向平均电压、控制极反向电压等。
晶闸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耐压高、效率高、控制灵敏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并使半导体器件的应用从弱电领域进入强电领域,广泛用于整流、逆变和调压等大功率电子电路中。
下图所示为可控半波整流电流电路。
已知输入电压 u i u\tiny i ui和晶闸管控制极的电压 u G u\tiny G uG波形如下所示;在阳极和阴极间电压合适的情况下, u G = U H {u\tiny G}={U\tiny H} uG=UH时可以使管子导通;管子的导通管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定性画出负载电阻 R L R\tiny L RL上的电压 u O u\tiny O uO的波形。
![可控半波整流电流电路波形图
解:当 u i u\tiny i ui<0时,不管 u G {u\tiny G} uG为 U H {U\tiny H} UH还是为 U L {U\tiny L} UL,晶闸管均处于截止状态。当 u i u\tiny i ui>0且 u G = U H {u\tiny G}={U\tiny H} uG=UH时,在 u G {u\tiny G} uG的触发下,晶闸管导通。此时,即使 u G {u\tiny G} uG变为 U L {U\tiny L} UL,管子仍维持导通状态。只有当 u i u\tiny i ui下降使阳极电流减小到很小时,管子才阻断;可以近似认为当 u i u\tiny i ui下降到零时,管子关断。若管子的导通管压降可忽略不计,在管子导通时, u o u\tiny o uo≈ u i u\tiny i ui。因此, u o u\tiny o uo的波形如下所示。
这篇关于【模电】晶闸管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