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ETL工具——AWS Glue、Glue的执行原理、ETL的三大组件,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ETL的三大组件
一般来说,ETL分为3大核心组件:
- 输入 - E - extract
- 转换 - T - transform
- 输出 - L - load
输入
输入即ETL工作的源头。
转换
转换一般为ETL的核心,也就是我们从输入读取数据后,经过怎么样的操作,让数据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后,在输出。
输出
输出好理解,就是数据处理完毕后,写入到哪里。
根据项目架构图:
我们输入源部分已经准备完成。
现在来尝试构建ETL工具-Glue
Glue 的 执行原理
我们知道,ETL的过程分为:
- 抽取(Input)
- 转换
- 加载(Output)
Glue也是基于这三种过程设计了3种实现,来帮助完成ETL工作
其中,抽取(Input)和加载(Output)被设计为全程都有元数据管理。
如下图:
我们可以看到,Glue有一个元数据目录的组件,这个组件记录一系列元数据。
输入、输出
我们可以将:
- 输入
- 输出
两者的数据结构定义在元数据目录里面,并指明其存储路径。
这里有点像HIVE的外部表的概念。
数据和元数据(Schema)是分离的。
Scheam是在另外的地方(元数据目录)里面单独定义的,并且Schema指向数据具体的路径。
那么,当我们执行ETL任务的抽取和加载(Input、Output)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对:
- 元数据目录里的Schema执行查询(Input),然后根据元数据的定义,从数据文件中(S3、RDS)中抽取数据
- 元数据目录里的Schema执行插入、更新(Output),根据元数据的定义,这些操作被真实的作用于了数据之上(S3、RDS)
转换
那么,针对输入和输出,Glue设计了一套元数据理论来统一管理,那针对转换呢?
Glue 在转换这一块提供了Python、Scala两种编程语言的支持。
并且,Glue可以实现:
-
自动构建代码,基于图形化操作完成输入到输出的数据流转(仅做字段映射、改格式等,无复杂转换任务)
-
自动构建的代码支持修改,可以任意添加转换任务在代码内。
-
支持Spark任务,自动构建的代码可以自动完成Spark相关环境的封装
-
[重点]自动构建Spark集群,为ETL JOB提供算力
Glue可以为我们自动构建Spark集群,然后将ETL JOB提交到Spark集群中运行,运行结束后,自动删除Spark集群。
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我们甚至无法感知这一操作。
这篇关于ETL工具——AWS Glue、Glue的执行原理、ETL的三大组件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