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核心案例|枣庄学院无人机/车天地协同集群实验平台,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项目名称:无人机/车天地协同集群实验平台
场 地:室内
关 键 词:多无人机、无人车、集群
核心案例|枣庄学院无人机/车天地协同集群实验平台
01
■ 项目背景
在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研究领域中,最典型的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从仿真到实验全流程、全模块的系统架构框图如下图所示。涉及包含无人系统的设计与搭建、通讯系统的设计与搭建、定位系统的搭建与设计、导航与运动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设计、载荷系统的搭建与设计、任务规划系统的搭建与设计、地面站综合控制系统的搭建与设计等在内的众多软硬件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和工具链。
“典型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仿真与实验系统框图”
目前大量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开展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相关研究领域时,往往存在以下困难:
① 整个平台设计工具链复杂庞大,从零开始搭建费时费力;
② 缺乏系统性的平台搭建力量,研究初期,人员精力被消耗在非核心研究职责方向上;
③ 现有各分散的软硬件存在使用标准、软件接口、通讯协议不统一,相关源码不开放,学习掌握和二次开发难度较大。
越来越多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急需一款专业化、成熟稳定、容易上手、开源开放,具备完善的二次开发功能的,一体化无人机集群协同科研平台。
在庞大的市场需求引导下,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过往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打磨推出专业化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科研平台方案,并提供完整的服务支持,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相关课题研究方面,取得更有深度的突破和科研成果,提供更好的环境支撑。
02
■ 项目内容
系统组成
①无人系统集群仿真验证平台
②X150小型无人机/Rover无人车
③室内光学动捕定位系统
④多无人机/车集群控制系统
⑤配套实验指导资料及案例资料
平台优势
(1)统一性
整个研究框架扩展到所有的无人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标准的自动开发、测试与评估框架体系,且集群研发与实飞验证平台与无人系统仿真研发平台无缝连接。
(2)易用性
用户不需要了解飞控源码、Linux编程、C/C++编程、网络通信、飞机组装等底层知识,只需具备基础的Simulink(或Python)知识,即可快速将自己的算法经过层层验证并应用于真机上,有助于更专注于算法的开发与测试。
(3)可扩展性
仿真开发平台的构架完全是分布式的。研发平台开放性高,接口丰富。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二次开发。还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定制整个系统平台,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和详细的例程和说明书指导。
(4)丰富性
①仿真平台支持小车、固定翼、垂直起降飞行器(VTOL)等多种机型。
②实飞平台兼容的定位系统丰富,涵盖目前主流的室内外定位方式。
③实飞平台可提供无人机(飞思X150、飞思X200,飞思X350,飞思X450,飞思X680)和无人车(飞思C1)等多种无人控制平台。
④实飞平台支持WIFI、数传、等多种集群通讯方式。
⑤多种视频教程由浅入深地为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步骤、目标等,并附有相应的配套例程代码,方便学生快速掌握、理解。
⑥本平台接口丰富、开放性强,用户不需要掌握太多的底层编程技术即可完成算法的修改和验证。
03
■ 应用方向
① 无人机多机编队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
② 多无人机协同编队控制技术
③信息感知技术
④数据融合技术
⑤任务分配技术
⑥航迹规划技术
⑦编队控制技术
⑧通信组网技术
⑨虚拟/实物验证实验平台技术
这篇关于核心案例|枣庄学院无人机/车天地协同集群实验平台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