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压铸模拟:多层薄壳件,快速获得完美流态,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在前期设计中,多口进浇的内浇口位置、大小,是获得平稳流态的关键。如果通过模拟分析,通常需要几个小时。修改方案又要几个小时。Cast-Designer v7.5 新出的“快速铸造分区”功能,只需要把内浇口搭在铸件上,就可以分析,对于设计前期,具备非常高的参考性和指导意义。
速度就一个字
“非常快”
只需要几秒
感谢敖工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案例,第一个是薄壁件,第二个是厚壁件,敬请留意。
这是一个实际案例,三层薄壳型铸件,重量1.1千克,壁厚1.6~1.8mm
第一版的设计方案我们采用了四口进浇,内浇口等大小,
计算时间大概为7秒
金属液整体充型顺序有严重问题:
1) 外侧充填过快
2) 顶部几乎是空的
3) 金属液通过柱位进入内腔,导致多处末端包卷
我们希望的流态,是金属液先填充内腔,包括顶部,然后形成一个整体,往末端平稳流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又做了第二版的设计。这次的改动包括了:
1) 增加入料筋
2) 调整内浇口位置与数量,从4个增加到6个,而且考虑到两侧金属的流动性,加大了外侧浇口面积
3) 有针对性利用中部入料
这次用了13秒
这是快速铸造分区结果,与全工艺分析结果的对比。对于内浇口大小、位置、流态的判断、包卷位置、接合区、渣包的位置有高的指导价值。
详细的过程,请完整观看WXH(C3PChina)视频。
这篇关于压铸模拟:多层薄壳件,快速获得完美流态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