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卷积层填充和步幅以及其大小关系

2023-11-08 11:44

本文主要是介绍【深度学习】卷积层填充和步幅以及其大小关系,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参考链接

【深度学习】:《PyTorch入门到项目实战》卷积神经网络2-2:填充(padding)和步幅(stride)

一、卷积

卷积是在深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操作,但实际上它是一种互相关操作,,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二维互相关:具体做法是对应数字相乘后相加

  Output具体的运算过程:

 而一个卷积运算的操作如下,给一个输入矩阵和一个核函数,我们将从输入特征的左上角开始与核函数求内积,然后在进行滑动窗口,求下一个内积。得到我们的输出,具体计算如下

 可以看出,通过卷积计算后,我们的原始数据特征变小了。假设输入矩阵为n\times n,核函数(Kernel)为f\times f,通常核是一个方阵形式。那么得到的输出结果为(n-f+1)\times (n-f+1)

一维和三维卷积

  1. 一维:文本,语言,时序序列
  2. 三维:视频,医学图像,气象地图

 二、卷积层的填充和步幅:控制输出大小的超参数

正如上面所说的假设输入特征为n\times n,核形状为f\times f,那么经过卷积核作用后,得到的输出形状为(n-f+1)\times (n-f+1)。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输出特征会由于卷积核的作用而减小。而深度神经网络中,由于卷积核的作用,会导致我们的输出过早的变的很小,导致我们无法构建深层的神经网络。因此接下来介绍另外两个影响输出形状的方法,扩充(padding)和步幅(stride)

  • 有时候,输出远远小于输入,这是因为卷积核的影响,而在原始图像较小的情况下,任意丢失很多信息,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使用填充解决此问题。
  • 有时,我们可能希望大幅降低图像的宽度和高度。例如,我们发现一个图像实在是太大了。这个时候使用步幅可以快速将输出变小。

1. padding

为了构建深度神经网络,你需要学会使用的一个基本的卷积操作就是padding。首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卷积是如何计算的:

这其实有两个缺陷:

第一个是如果每一次使用一个卷积操作,我们的图像都会缩小。 例如我们从 6x6 通过一个 3x3的卷积核,做不了几次卷积,我们的图片就会变得非常小,也许它会缩小到只有1x1。

第二个缺陷是图片角落或者边际上的像素只会在输出中被使用一次 因为它只通过那个3x3的过滤器(filter)一次 然而图片中间的一个像素,会有许多3x3的过滤器(filter)在那个像素上重叠 所以相对而言 角落或者边界上的像素被使用的次数少很多,这样我们就丢失了许多图片上靠近边界的信息


所以为了同时解决上述的两个问题。我们能做的是在使用卷积操作前,对图片进行填充,通常是用0来进行填充,具体如下所示。

我们可以沿着图像边缘再填充一层像素。这样那么3×3的图像就被我们填充成了一个5×5的图像。如果你用2×2的卷积核对这个5×5的图像卷积,我们得到的输出就不是2×2,而是4×4的图像,你就得到了一个尺寸比原始图像3×3还大图像。习惯上,我们都用用0去填充,如果p是填充参数,在这个案例中,p=1,因为我们在周围都填充了一个像素点,输出也就变成了(n+2p-f+1)\times (n+2p-f+1)。所以,要是我们想要保持图像大小不变,则意味着2p-f+1=0,p=\frac{f-1}{2},在后面我们的卷积核通常会设置为奇数。

为了指定卷积操作中的padding,我们可以指定p的值。以上就是padding,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如何在卷积中设置步长。

2.步幅(stride)

卷积窗口从输入张量的左上角开始,向下、向右滑动。 在前面的例子中,我们默认每次滑动一个元素。 但是,有时候为了高效计算或是缩减采样次数,卷积窗口可以跳过中间位置,每次滑动多个元素。卷积中的步幅是另一个构建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操作,例如,下面是一个步幅为3的情况。

 如果我们用一个f\times f的过滤器卷积一个n\times n的图像,padding为p,步幅为s,在这个例子中s=3,因为现在我们不是一次移动一个步长,而是一次移动s步,输出于是变为\left \lfloor \frac{n+2p-f}{s}+1 \right \rfloor\times \left \lfloor \frac{n+2p-f}{s}+1 \right \rfloor\left \lfloor \right \rfloor表示向下取整。

这篇关于【深度学习】卷积层填充和步幅以及其大小关系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69636

相关文章

Pyserial设置缓冲区大小失败的问题解决

《Pyserial设置缓冲区大小失败的问题解决》本文主要介绍了Pyserial设置缓冲区大小失败的问题解决,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 目录问题描述原因分析解决方案问题描述使用set_buffer_size()设置缓冲区大小后,buf

详解C++中类的大小决定因数

《详解C++中类的大小决定因数》类的大小受多个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成员变量、对齐方式、继承关系、虚函数表等,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目录1. 非静态数据成员示例:2. 数据对齐(Padding)示例:3. 虚函数(vtable 指针)示例:4. 继承普通继承虚继承5.

SpringCloud动态配置注解@RefreshScope与@Component的深度解析

《SpringCloud动态配置注解@RefreshScope与@Component的深度解析》在现代微服务架构中,动态配置管理是一个关键需求,本文将为大家介绍SpringCloud中相关的注解@Re... 目录引言1. @RefreshScope 的作用与原理1.1 什么是 @RefreshScope1.

Tomcat版本与Java版本的关系及说明

《Tomcat版本与Java版本的关系及说明》:本文主要介绍Tomcat版本与Java版本的关系及说明,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错误或未考虑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赐教... 目录Tomcat版本与Java版本的关系Tomcat历史版本对应的Java版本Tomcat支持哪些版本的pythonJ

Python 中的异步与同步深度解析(实践记录)

《Python中的异步与同步深度解析(实践记录)》在Python编程世界里,异步和同步的概念是理解程序执行流程和性能优化的关键,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了解它们的差异,以及阻塞和非阻塞的特性,同时通过实际... 目录python中的异步与同步:深度解析与实践异步与同步的定义异步同步阻塞与非阻塞的概念阻塞非阻塞同步

Redis中高并发读写性能的深度解析与优化

《Redis中高并发读写性能的深度解析与优化》Redis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库,广泛应用于缓存、消息队列、实时统计等场景,本文将深入探讨Redis的读写并发能力,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了解下... 目录引言一、Redis 并发能力概述1.1 Redis 的读写性能1.2 影响 Redis 并发能力的因素二、

最新Spring Security实战教程之表单登录定制到处理逻辑的深度改造(最新推荐)

《最新SpringSecurity实战教程之表单登录定制到处理逻辑的深度改造(最新推荐)》本章节介绍了如何通过SpringSecurity实现从配置自定义登录页面、表单登录处理逻辑的配置,并简单模拟... 目录前言改造准备开始登录页改造自定义用户名密码登陆成功失败跳转问题自定义登出前后端分离适配方案结语前言

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

《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Java开发中的远程调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特别是在处理生产环境的问题或者协作开发时,:本文主要介绍Java进阶学习之如何开启远程调式的相关资料,需要的朋友... 目录概述Java远程调试的开启与底层原理开启Java远程调试底层原理JVM参数总结&nbsMbKKXJx

SpringBoot自定义注解如何解决公共字段填充问题

《SpringBoot自定义注解如何解决公共字段填充问题》本文介绍了在系统开发中,如何使用AOP切面编程实现公共字段自动填充的功能,从而简化代码,通过自定义注解和切面类,可以统一处理创建时间和修改时间... 目录1.1 问题分析1.2 实现思路1.3 代码开发1.3.1 步骤一1.3.2 步骤二1.3.3

Redis 内存淘汰策略深度解析(最新推荐)

《Redis内存淘汰策略深度解析(最新推荐)》本文详细探讨了Redis的内存淘汰策略、实现原理、适用场景及最佳实践,介绍了八种内存淘汰策略,包括noeviction、LRU、LFU、TTL、Rand... 目录一、 内存淘汰策略概述二、内存淘汰策略详解2.1 ​noeviction(不淘汰)​2.2 ​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