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2023-11-06 00:40

本文主要是介绍认真学习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概述

① 定义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封装一些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的各元素的操作,它可以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的操作。

访问者模式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被访问的类里面加一个对外提供接待访问者的接口。主要将数据结构与数据操作分离,解决数据结构和操作耦合性问题。

访问者模式主要应用场景是:需要对一个对象结构中的对象进行很多不同操作(这些操作彼此没有关联),同时需要避免让这些操作"污染"这些对象的类,可以选用访问者模式解决。

② UML类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原理类图的说明-即(访问者模式的角色及职责)

  • Visitor 是抽象访问者,为该对象结构中的ConcreteElement 的每一个类声明一个visit 操作
  • ConcreteVisitor :是一个具体的访问值实现每个有Visitor 声明的操作,是每个操作实现的部分.
  • ObjectStructure 能枚举它的元素, 可以提供一个高层的接口,用来允许访问者访问元素
  • Element 定义一个accept 方法,接收一个访问者对象
  • ConcreteElement 为具体元素,实现了accept 方法

【2】案例分析

将观众分为男人和女人,对歌手进行测评,当看完某个歌手表演后,得到他们对该歌手不同的评价(评价有不同的种类,比如成功、失败等)。

① 传统方式

如定义Person与Man、Woman,然后分别实现成功、失败、待定等方法。

传统方式的问题是如果系统比较小,还是ok 的,但是考虑系统增加越来越多新的功能时,对代码改动较大,违反了ocp (开闭原则)原则, 不利于维护。另外其扩展性不好,比如增加了新的人员类型,或者管理方法,都不好做。

这里引出我们会使用新的设计模式– 访问者模式。

② 访问者模式

① 定义Element与实现

//Element
public abstract class Person {//提供一个方法,让访问者可以访问public abstract void accept(Action action);
}// ConcreteElement
public class Man extends Person {//提供一个方法,让访问者可以访问@Overridepublic void accept(Action action) {action.getManResult(this);}
}// ConcreteElement
public class Woman extends Person{//提供一个方法,让访问者可以访问@Overridepublic void accept(Action action) {action.getWomanResult(this);}
}

这里我们使用到了双分派, 即首先在客户端程序中,将具体状态(Action的子类)作为参数传递Woman中(第一次分派).然后Woman 类调用作为参数的 “具体方法” 中方法getWomanResult, 同时将自己(this)作为参数传入,完成第二次的分派。

② 定义访问者Action

// Visitor
public abstract class Action {//得到男性 的测评public abstract void getManResult(Man man);	//得到女的 测评public abstract void getWomanResult(Woman woman);
}
// 具体的行为实现
public class Fail extends Action {@Overridepublic void getManResult(Man man) {System.out.println(" 男人给的评价该歌手失败 !");}@Overridepublic void getWomanResult(Woman woman) {System.out.println(" 女人给的评价该歌手失败 !");}
}
// 具体的行为实现
public class Success extends Action {@Overridepublic void getManResult(Man man) {System.out.println(" 男人给的评价该歌手很成功 !");}@Overridepublic void getWomanResult(Woman woman) {System.out.println(" 女人给的评价该歌手很成功 !");}
}
// 具体的行为实现
public class Wait extends Action {@Overridepublic void getManResult(Man man) {System.out.println(" 男人给的评价是该歌手待定 ..");}@Overridepublic void getWomanResult(Woman woman) {System.out.println(" 女人给的评价是该歌手待定 ..");}
}

③ 定义ObjectStructure

//数据结构,管理很多人(Man , Woman)
public class ObjectStructure {//维护了一个集合private List<Person> persons = new LinkedList<>();//增加到listpublic void attach(Person p) {persons.add(p);}//移除public void detach(Person p) {persons.remove(p);}//显示测评情况public void display(Action action) {for(Person p: persons) {p.accept(action);}}
}

④ 客户端测试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创建ObjectStructureObjectStructure objectStructure = new ObjectStructure();objectStructure.attach(new Man());objectStructure.attach(new Woman());//成功Success success = new Success();objectStructure.display(success);System.out.println("===============");//失败Fail fail = new Fail();objectStructure.display(fail);System.out.println("=======给的是待定的测评========");//待定Wait wait = new Wait();objectStructure.display(wait);}}

打印结果:

 男人给的评价该歌手很成功 !女人给的评价该歌手很成功 !
===============男人给的评价该歌手失败 !女人给的评价该歌手失败 !
=======给的是待定的测评========男人给的评价是该歌手待定 ..女人给的评价是该歌手待定 ..

如果多增加一种行为,那么只需定义对应类继承Action并实现抽象方法即可。

⑤ UML类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 总结

优点

  • 访问者模式符合单一职责原则(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让程序具有优秀的扩展性、灵活性非常高
  • 访问者模式可以对功能进行统一,可以做报表、UI、拦截器与过滤器,适用于数据结构相对稳定的系统

缺点

  • 具体元素对访问者公布细节,也就是说访问者关注了其他类的内部细节,这是迪米特法则所不建议的, 这样造成了具体元素变更比较困难。
  • 违背了依赖倒转原则。访问者依赖的是具体元素,而不是抽象元素。如这里访问者Fail需要具体的Man或者Woman,而不是抽象的Person。

因此,如果一个系统有比较稳定的数据结构,又有经常变化的功能需求(也就是说man woman固定,行为/操作变化),那么访问者模式就是比较合适的。

迪米特法则又叫最少知道原则,一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迪米特法则简单的说就是如何做到”低耦合”,门面模式和调停者模式就是对迪米特法则的践行。
一个类对自己依赖的类知道的越少越好。也就是说无论被依赖的类多么复杂,都应该将逻辑封装在方法的内部,通过public方法提供给外部。这样当被依赖的类变化时,才能最小的影响该类。

这篇关于认真学习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



http://www.chinasem.cn/article/353467

相关文章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

《Linux系统配置NAT网络模式的详细步骤(附图文)》本文详细指导如何在VMware环境下配置NAT网络模式,包括设置主机和虚拟机的IP地址、网关,以及针对Linux和Windows系统的具体步骤,... 目录一、配置NAT网络模式二、设置虚拟机交换机网关2.1 打开虚拟机2.2 管理员授权2.3 设置子

SpringBoot如何通过Map实现策略模式

《SpringBoot如何通过Map实现策略模式》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在运行时选择算法的行为,在Spring框架中,我们可以利用@Resource注解和Map集合来优雅地实现策略模式,这... 目录前言底层机制解析Spring的集合类型自动装配@Resource注解的行为实现原理使用直接使用M

C#原型模式之如何通过克隆对象来优化创建过程

《C#原型模式之如何通过克隆对象来优化创建过程》原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克隆现有对象来创建新对象,避免重复的创建成本和复杂的初始化过程,它适用于对象创建过程复杂、需要大量相似对象或避免重复初... 目录什么是原型模式?原型模式的工作原理C#中如何实现原型模式?1. 定义原型接口2. 实现原型接口3

大数据spark3.5安装部署之local模式详解

《大数据spark3.5安装部署之local模式详解》本文介绍了如何在本地模式下安装和配置Spark,并展示了如何使用SparkShell进行基本的数据处理操作,同时,还介绍了如何通过Spark-su... 目录下载上传解压配置jdk解压配置环境变量启动查看交互操作命令行提交应用spark,一个数据处理框架

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

《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状态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允许对象根据其内部状态改变行为,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实现状态模式的示例代码,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 目录一、简介1、定义2、状态模式的结构二、Java实现案例1、电灯开关状态案例2、番茄工作法状态案例

解读静态资源访问static-locations和static-path-pattern

《解读静态资源访问static-locations和static-path-pattern》本文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中静态资源的配置和访问方式,包括静态资源的默认前缀、默认地址、目录结构、访... 目录静态资源访问static-locations和static-path-pattern静态资源配置

在JS中的设计模式的单例模式、策略模式、代理模式、原型模式浅讲

1.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示例代码: class Singleton {constructor() {if (Singleton.instance) {return Singleton.instance;}Singleton.instance = this;this.data = [];}addData(value)

模版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学习笔记,原文链接 https://refactoringguru.cn/design-patterns/template-method 超类中定义了一个算法的框架, 允许子类在不修改结构的情况下重写算法的特定步骤。 上层接口有默认实现的方法和子类需要自己实现的方法

【iOS】MVC模式

MVC模式 MVC模式MVC模式demo MVC模式 MVC模式全称为model(模型)view(视图)controller(控制器),他分为三个不同的层分别负责不同的职责。 View:该层用于存放视图,该层中我们可以对页面及控件进行布局。Model:模型一般都拥有很好的可复用性,在该层中,我们可以统一管理一些数据。Controlller:该层充当一个CPU的功能,即该应用程序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学习笔记,原文链接 https://refactoringguru.cn/design-patterns/iterator 不暴露集合底层表现形式 (列表、 栈和树等) 的情况下遍历集合中所有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