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你是中层管理者?嗯,一个表面看似风光,实际却很 “鸡肋” 的重要岗位,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这是头哥侃码的第246篇原创
每年的六七月份,上海都会进入梅雨季节。
这段时期的上海天气就好比大小姐的脾气,阴晴不定,完全看心情做事,心情好的时候,给你个阳光,让你的生活和休闲时光多一些灿烂,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脚把太阳踢进云层跟你玩个 “躲猫猫”,用雨水浇你个透心凉,让你的工作与计划全都打了水漂。
有人说,天气对人的直接影响是生理性的,但我不这么认为。
就这梅雨季节,听着是一个美好的词,但湿漉漉的环境,总是会给人带来一种沉闷、烦躁的感觉,如果在工作上再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很容易暴跳如雷。
这不,前不久我有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朋友,因为在工作中遭遇不顺,所以利用周末的时间找我出来诉苦。
说是诉苦,其实是想让我帮着想想办法,或是通过我媳妇的人脉资源给找找门路。
1
为了您能看得明白,我能讲得清楚,这事咱还得从头说起,我先来简略介绍下这位朋友的情况。
老刘,76年,他是一家上海做进出口贸易的市场部经理,也是我在07年读业余大学时的同班同学。用他的话说,虽然学历不好,但却得到了顶头上司的赏识,所以刚入职场就一路开挂,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从普通员工升到了总监的位置。
正在他春风得意的时候,没想到这位顶头上司来了个突然离职,这导致他晋升副总的提名被总裁驳回,再加上那几年公司进行了好几次的人事重组,所以他就一直滞留在部门总监这个位置上。
算了,为了养家全小,忍了吧。
这一晃,七、八年过去了,他今年45岁了。无论是能力、精力还是学识、背景,似乎都很难再在现有公司里更上升一步,虽然他凭着多年积累的渠道资源和业绩躲过了几次裁员风波,但却每天生活在焦虑中。
说到这,相信有人会疑惑:“你焦虑个毛线!在职场中,你要么忍!要么滚!死皮赖脸待了那么长时间,干嘛不走?”
对,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你的情绪,当时他说这番话的时候,我就坐他对面,差点没忍住给他来俩嘴巴,然后狠狠地来上一句:“你这窝囊废!”
但其实,他似乎也有苦衷。
进出口贸易与信息技术不同,一个对行业有很强的依赖性,一个对技术更替有很强的敏锐性。同样是跳槽,在一个技术人员眼里看来,只要你手上有能力、有学习能力,这似乎不是啥难事,但在一个长期做外贸的人看来,不但风险很高,而且也很难适应。
五年前,他不止一次想过转行或跳槽,但却因为专业的狭隘性,注定他很难在其它行业找到与目前相似的岗位,再加上房贷、孩子的压力以及贪恋对现有公司的薪资福利,所以一直犹豫不决,最终选择了放弃。
为了保住这个 “金饭碗”,他每天不得不象打鸡血似的象年轻人一样打拼,与欧洲时差的关系还经常要跟年轻人一起熬夜加班。
我问他为什么那么拼命?还故意调侃他说他已经爬到比较高的位置,指挥指挥不就好了吗?
你瞧,听名字就好屌 —— “XX总监” 或者 “XX高级总监”。
他笑着摇了摇头说:“你就别挖苦我了,什么狗屁总监!你自己也做了那么多年管理,应该明白!”
“所谓的中层管理者,无非在外人面前风光依旧,咱内心都清楚,已成鸡肋。”
2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其实在职场中,像老刘这样游荡在职场中层的人还挺多的,有的有能力、有专业度、有责任心,但却普遍面临的焦虑和压力都很大。
有人说:“做中层难,上有高管的淫威、下有帮倒忙的下属、左右同僚个个如狼似虎。”
听着挺有意思,但现实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呢?
在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我眼里的中层管理人员往往是被“清洗”的主要目标。
比如,2014年海尔在前一年裁掉1.6万员工的的基础上,再要裁掉1万名以上中层管理者为主的员工。
比如,2018年腾讯20周年的时候一场以裁撤中层干部为主要目标的组织架构变革,据保守统计中层干部被裁撤200多人占10%。
……
有意思,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这群人?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有位从事猎头工作的老婆,她曾对我说过一句话:“如果你要找一名CTO(或总监),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就是去竞对公司中挖他们的技术二把手。”
我听了很困惑,忙问为啥?她说,在他们猎头眼里,与技术一把手相比,二把手不仅薪资上会略低,而且新Title对他更有吸引力,况且一般他对细节的了解会更深,更有利于执行落地。
我听完很不服气,说这种情况只有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才会能成立,那处于平稳期或衰退期的公司呢?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我媳妇说:“你是猪吗?进入平稳期或衰退期,还要总监和VP干嘛?什么技术总监,什么CTO,这种工作无非就是工具,一旦业务进入平稳期或衰退期,成本中心的热点就会凸显,每个岗位都有Leader在那盯着,维持着正常的业务运行。”
我沉默了,不说话了。
妻子拍了拍我的肩膀,冷笑着说:“到这天,什么Leader,什么技术总监,就等着被收拾吧。早和你说了,都是高危职业。”
你们瞅瞅,前有狼,后有虎。
也就是说,随着年轻人的不断成熟,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时刻有人盯着这个职务,看着曾经是自己的助理、徒弟不断成熟,他们内心也有了强烈的晋升意识,在某些引导意识的关心下不断膨胀,进而萌发取而代之之心。
对于中层管理人员来说,职场向来不是那么宽容善待的,由于岗位本身的功能性决定他们是承上启下的角色,承担着带领基层员工共同完成企业的指标。
说白了,就是说他们本身就是企业指标的执行者,而非制定者。
或者换种说法,他们的职责是在实际工作中培养(或监督)更多的合格执行者,并合乎企业的规矩,所以当业务进入平稳期(或衰退期),或网络化、系统化的管理越发成熟之后,不少企业都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降低成本,而抡起恐怖的 “巨斧” 砍向这些曾经为他们卖命的奴才们。
3
好了,槽也吐了,大道理也唠的差不多了,下面咱们来聊聊技术圈的情况。
有人说,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在不同的阶段面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领悟和措施。
对处于创业阶段,人员规模在二十人左右的技术团队来说,只要负责人的人格魅力还过得去,搞的清楚每个小伙伴的性格、能力上的特点,然后在目标的设定上都涵盖一些挑战度与驱动力,一般也就能Hold住场面了。
对处于成熟阶段,人员规模在百人左右的技术团队来说,就要开始配置金字塔结构,比如由创始人担任高层管理者,部门总监则是中层管理者,团队组长也就是基层管理者,大家分工不同,各司其职。
▌先来谈谈高层技术管理者
有人说,合格的高层注重方向,主要任务是指明方向和策略,找到合适的中层,组织优秀的人才,激励他们完成公司的战略目标,最终为他实现想法。同时,高层要对公司的长期和变化负责——公司是否有未来,取决于高层。所以,高层要有全局观——高层领导者必须要有整体思维,从而形成总体控制能力,一叶知秋。
在我接触的技术高管中,不是公司第一名程序员,就是大BOSS的心腹之人,哦,对,还有 “空降兵”,但在我的映像里一般存活时间都不太长,毕竟信任是最容易失去的东西,也是最难挽回的东西。
记得在某次采访中,马云曾说过,阿里巴巴从最初的十八罗汉,到之后请来外部职业经理人,让十八罗汉几乎纷纷下课,再到之后,外来职业经理人几乎又纷纷淹没,部分罗汉们重回历史舞台,最终阿里巴巴各个把握重镇者几乎仍是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或者极其早期团队的成员。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当高层的,忠诚与信任比奥特曼式(三分钟)的能力更重要。
▌再来聊聊基层技术管理者
很多公司喜欢把基层也称为管理,但我觉得他们更注重管事,而不是管人。
在大部分时间里,基层技术管理者的注意力会放在解决事情上,以部门为半径,他们通常拥有较强的业务、产品与技术能力,能把很多普通员工无法解决的问题给解决掉。在我遇见的基层管理者中,很多人热衷于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成就感,他们乐于工作,而且做事效率高。
在他们眼里,手下的弟兄更像他的助手,而不是下属。
相比之下,中层更像被夹在中间的三明治。
与高层相比,许多中层管理者手上并无实权,无论技术方向,还是财政大权均掌握在高层手中。在实际工作中,却要经常面临上级要求不断出成果,而下属又充耳不闻,受夹板气的场景。所以我常常说,中层是个悲哀的阶层。夹在上司和下属之间,经受着来自上下的压力,长期陷入这样的苦恼之中,俗称 “三明治症候群”。
有人说,很多中型公司的高层都是由各中心(或事业部)老大组成的,而中层是由部门总监组成的,以此来看,中层的管理半径也不小,多则几十人,少则十几人,很多时候也可以小范围的摆摆领导的架子,哪有你说的那么憋屈?
在我遇见的中层管理者中,有许多无论是技术能力、行业阅历,还是个人魅力,基本不会比高层逊色多少,但却必须忍受着不同性格和工作作风的高层领导。回到部门内,想着总可以对下属发号施令了吧,但说得轻了没有用,说得太重了,下属不是离职,就是申请调岗,走之前,还会在HR面谈环节说你几句。
如果碰到个开明一些的高层领导,微微一笑,也就过去了。
如果碰到个死心眼的高层领导,找你谈话,过程中用词稍有不慎,这碗饭也就砸了。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实际上在行使权力时并不是那么自由。
4
想到这里,思绪跳转到在某次分享上,有位小伙伴提了 “中层技术管理者的核心价值是管理?还是技术?” 的现场问题。
因为时间过去已久,记忆有些模糊,我记得当时是这么回答的:
我认为,无论是注重技术还是注重管理都显得很尴尬,如果只注重技术路线难以得到高层领导的认可,但只注重管理路线又难以让技术小伙伴信服。
这种尴尬是很难平衡的,如果你是普通员工,或者基层管理者,你大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技术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技术能力的增值可以让你获得更好的薪资待遇,更好的升职机会。
再说得直白一些,技术就是护身符,无论发生什么行业波澜,到哪都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也许这种想法过于短视,但却很贴合实际。
而当你成为中层领导后,更重要的是维护高层及团结基层,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重要的是做好引导的工作。就算你能把例行会议、绩效及谈话等事项安排的井井有条,作为部门老大,如果你还专注于技术工作,那你让员工做什么呢?
有人说,你可以只把控方向或关键决策呀。有意思,哪来那么多方向要把控?哪来那么多决策要做?不要说这些决策权多半不在中层管理者手中,就算给你这样的机会,对于远离技术一线已久的中层管理者来说,你的关键决策和撞大运又有什么分别呢?
长此以往,技术慢慢地稀松了,业务渐渐地疏远了,年龄也越来越大了,看着高层们各个摆出了 “与公司共存亡” 的架势,而中层们的职业未来又在哪里呢?
想一想,为什么身边有那么多人,即便坐上了CTO的 ‘宝座’,都紧握住技术不松手,我觉得除了对技术的热爱与业务环境所迫之外,更多折射出的是焦虑和担忧。
也许有人觉得,我的这套言论太悲观,太消极,但我觉得,悲观和消极只是一种心理感受,而职业发展的尴尬境地却是真实存在的。
当然,也有人不信邪,每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相信皇天不负有心人,该是你的,总会是你的,缘分来了,自然水到渠成。或者我就励志做个快乐的小开发,写写代码,带个耳机,叫个外卖,什么未来发展,什么职业走向,关我屁事,船到桥头自然直。
似乎有理,这就好比郭德纲说的,仨艺术家争夺艺术家头衔,最后张三活得久,把其他俩都熬死了,张三说什么就是什么。
用自己短暂的黄金职业阶段去死扛,值得吗?
如果有人觉得值得,我为怀揣这样心态的人点赞,但态度和能力从来就不是衡量职位高与低的重要标准,充其量只能算个参考值罢了。另外,国内技术环境毕竟不如硅谷,当小开发逐渐变成老开发之后,估计你也就快乐不起来了。
假如你是一名中层管理者,你该怎样去面对你的下半场呢?
记得前不久,传说Oracle为大力发展云服务,裁掉了2/3销售人员,说是相应的将大大增加 “云架构师” 的岗位数量。
这则消息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路,似乎转型成为一名解决方案架构师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腾讯宣布All In To B之后,不止Oracle,很多乙方公司都抛出了橄榄枝,寻求能够快速、全面、透彻的理解业务需求,从繁杂纷乱的业务需求和问题现象中抽丝剥茧,提炼和设计解决方案,他们能帮助客户把想法,问题,需求落地成一个可以执行实施的项目。
在我的认知里,如果你的职业发育经历足够坎坷,当成长到中层技术管理者的时候,应该在技术、业务与情商这三项能力上达到一定的高度。
技术是在某一领域所沉淀的经验
业务是在不少于2个领域的行业知识
情商则体现在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冲突解决能力与人脉关系上
回想起十年前,我也曾在电信、金融领域的乙方公司做过一段时间的项目经理,虽然不仅每天要面对没完没了的狗血事件,还要面对刁蛮无理的客户需求,但至少都有事说事,一切以交付结果为目的,把客户伺候舒坦,付款也快了,老板也满意了。
本来嘛,这就跟律师处理案件一样,一个资深律师带着俩助理,官司打赢了,你就是英雄,要不就是狗熊。
Q - 活动推荐
CTDC首席技术官领袖峰会是国内顶级互联网前瞻性技术峰会,已经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地乌镇连续成功开展三届。
2021年10月22日 - 24日召开第四届,本次峰会以 “5G新消费、社交新时代” 为主题,重点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移动应用、新基建、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和场景实践应用,邀请各个行业互联网头部知名企业的高管、CTO、技术VP、技术总监及商业 创新负责人共同与会探讨交流。
这篇关于你是中层管理者?嗯,一个表面看似风光,实际却很 “鸡肋” 的重要岗位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