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绍GLONASS信号处理流程总结,希望对大家解决编程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开发者们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吧!
1. 捕获跟踪
glonass信号虽然是FDMA调制,但是在经过FPGA降到中频后,其捕获过程需要进行相应调节,完成捕获后转入跟踪模块,其跟踪环路与GPS/BDS无任何区别,可以参照实现。接下来重点介绍的是其位同步与帧同步的实现过程。
2. 位同步
由于glonass的一个数据比特持续时间为20ms,但是上面调制了一个明德码,如下图所示,在一个20ms的完整数据比特中,前10个1ms环路输出电平相位保持一致,然后发生反相,后10个1ms环路输出电平继续保持一致。所以glonass位同步需要找到该每10ms发生一次的跳变的起始沿。
程序中使用的方法为直方图法,其具体实现过程类似于GPS位同步,主要区别是GPS寻找的是20ms电平跳变起始沿,而glonass寻找10ms电平跳变起始沿。所以glonass位同步程序中最大偏移值设置为10,对连续10个位置的电平跳变情况进行统计,当某一位置的跳变次数达到预设阈值N1时,判断其它9个偏移位置的跳变次数是否有超过阈值N2(N1>N2),若没有,则位同步通过,该位置即为电平跳变起始沿。否则不通过,重置计数器,重新进行上述统计判断。当重置次数达到一定次数时,认为此卫星信号质量不好,将该卫星踢除,清空通道。
算法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这篇关于GLONASS信号处理流程总结的文章就介绍到这儿,希望我们推荐的文章对编程师们有所帮助!